问题

孩子说「妈妈,假期里我每天帮你刷碗,收拾屋子,你给我发工资」你会怎么回答孩子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提议!孩子主动提出帮忙,而且还有“发工资”这个想法,说明他既有责任感,也对劳动价值有初步的认知,这都是非常值得鼓励的。面对孩子的这个请求,我的回应会是 积极、鼓励,并且带有教育意义的,我会这样详细地回应:

第一步:立即肯定和赞扬(建立积极氛围)

“哇!宝贝,你这是想当妈妈的小助手啦!真棒!妈妈听到你这么说,特别开心。谢谢你愿意在假期里帮妈妈做家务,这真的是一份很棒的礼物。”

为什么这样做? 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提议被看见和被肯定,这会大大激发他的积极性和参与感。用“小助手”、“很棒的礼物”这些词汇,让他的付出更有价值感。

第二步:理解和探究“发工资”的含义(引导孩子理解劳动与报酬的关系)

“‘发工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哦!宝贝,你为什么会想到发工资呢?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呀?”

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说“发工资”可能有很多种理解:
“我想让你知道我很能干,我付出了劳动。”
“大人工作了有钱拿,我也想这样。”
“我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些东西。”
“我只是开个玩笑。”
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是后续沟通的关键。这个提问不是质疑,而是好奇和引导。

第三步:解释劳动价值和家庭责任(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根据孩子对“发工资”的理解,我会这样解释:

情况一:如果孩子认为只是为了“拿到钱”
“宝贝,妈妈给你解释一下‘工资’是什么好不好?工资通常是大人在外面工作,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为别人提供服务或产品,然后换来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我们生活需要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还有让你去上学、买书本的费用。”

“在咱们家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像你现在要学习,爸爸要工作一样。妈妈做饭、收拾屋子,也是家里的‘工作’,我们都是为了让家变得更好,让大家都开开心心。这是我们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也是爱家人的表现。所以,妈妈给你‘发工资’可能不太适合这样理解。”

情况二:如果孩子想通过劳动获得某种“奖励”或“独立”
“你说的‘发工资’,妈妈猜是不是觉得你愿意付出努力,所以希望得到一些‘回报’?这个想法很好!妈妈觉得,你愿意帮助妈妈,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回报’,它让妈妈觉得很幸福,也让我们的家更温暖。”

“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鼓励’你的付出。比如,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帮我做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约定一个‘小奖励’,这个奖励不一定是钱,也可以是你一直想要的某个小玩具、一次特别的亲子活动(比如去游乐园、看一场电影),或者是一张‘小英雄奖状’,你觉得怎么样?”

情况三:更全面的解释,结合两种理解
“宝贝,你主动帮忙做家务,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你在为我们的家贡献力量,让我们的家更干净整洁,也让妈妈有更多时间陪你玩。这比任何‘工资’都重要,因为这是‘爱’的付出。”

“至于‘发工资’,我们可以这样想:在外面,很多人因为工作而赚钱,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和一些额外的愿望。你现在帮妈妈做家务,是在学习‘劳动’的价值。我们可以把你的劳动看作是你在为家庭‘储蓄能量’,等到我们有了一些共同的目标,比如一起去旅行,或者想买个家庭需要的大件物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你的付出也可以计入到我们的‘家庭贡献’里。”

第四步:提出替代方案或共同约定的奖励机制(具体化行动和奖励)

“这样吧,宝贝,我们来做一个‘家庭劳动奖励计划’!你每天都帮妈妈做这几件事情(具体列出:比如刷碗、收拾玩具、擦桌子等),我呢,就给你一个‘劳动小星星’。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星星(比如5颗或10颗),我们可以一起去实现一个你一直期待的小愿望,好不好?比如,我们可以一起去书店选一本你喜欢的书,或者周末一起去公园玩一整天,或者我教你一项你特别想学的新技能,比如烘焙或者简单的编程。”

为什么这样做?
具体化: 将抽象的“帮忙”和“工资”转化为具体的“小星星”和“小愿望”。
多样化奖励: 奖励不局限于金钱,更侧重于亲子互动、学习成长、体验快乐等,这些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更有益。
可视化: “小星星”可以做成小卡片,贴在冰箱上,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有成就感。
共同目标: 将孩子的劳动和家庭的共同活动联系起来,培养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第五步:强调付出的意义和情感连接(升华家庭价值)

“妈妈最看重的是你愿意付出的这份心意和行动。你帮妈妈分担了家务,这让妈妈感觉很被爱,也很省心。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如何照顾家,如何分担责任,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成长经历,比任何金钱都重要。”

“而且,当我们一起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起看着家里变得更温馨,这种一起付出的感觉,才是最棒的‘奖励’,对不对?”

总结性的回应和行动:

“所以,我们先不谈‘发工资’这件事情,我们来好好享受这个假期,你来做妈妈的‘得力小助手’,我给你记录‘劳动小星星’,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好,也一起实现一些我们期待的小惊喜,好不好?妈妈非常爱你,也很感激你的好心意!”

整个过程中,我会保持温柔的语气,真诚的眼神,并且在孩子做出承诺后,及时兑现我的“奖励约定”,并持续肯定他的表现。

一些额外的考虑和技巧:

年龄适宜性: 如果孩子年纪很小(比如35岁),理解能力有限,我会更侧重于情感的肯定和简单的奖励(比如一个拥抱、一次玩耍),并把家务描述成“玩游戏”或“帮助妈妈”。如果孩子大一些(710岁),就可以更深入地讨论劳动价值、金钱观念和责任感。
具体家务的约定: 在提出奖励计划时,我会和孩子一起明确需要做的家务内容,以及完成的标准,避免后续的争议。
平等协商的姿态: 尽管是家长与孩子,但对待孩子的建议,我尽量采取平等协商的态度,让他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
适度原则: 孩子的家务劳动应该是力所能及的,不能过度劳累,也不能影响他的学习和休息。
不要用金钱作为唯一的激励: 虽然孩子提到了“发工资”,但家长应该引导他认识到,家庭成员的付出更多是出于爱和责任,而不是纯粹的金钱交易。

通过这样的回应,我希望孩子既能感受到被尊重和鼓励,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关于劳动价值、家庭责任和合理期望的重要人生课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赶紧谈价格呗。

按照市场价,公平。

我崽现在还小,我非常期待她跟我提这个。

多好的事儿啊! 说明我崽长大了懂事了,有金钱观念了,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了,知道干活挣钱了,我TM立刻高兴得原地飞起!

如果她能坚持下来且认真完成,一定要持续给涨工资,激励她坚持努力。

那些要跟孩子清算养娃成本的,请问你们这样怼完孩子之后,孩子该作何反应呢? 你觉得他们会立刻醍醐灌顶瞬间长大从此以后每天怀揣感恩主动做家务? 拉倒吧。孩子只会被你那盆冷水浇灭了热情。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发现【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 因为他欠嘴跟你们商量事,啥都没得到还无端端背上了一身债务。动不动就祭出养育之恩的绝杀招数,以后谁特么还敢跟你们商量事儿?

养孩子是你们自己乐意做的事,自愿的行为还要跟别人算钱?好意思?? 明儿个我去你家把大门涂成绿色再跟你清算油漆钱和人工费,你觉得合理不?

很多答主说“给钱了就让孩子以为做家务不是分内之事”“给钱了就让孩子失去了劳动的内源动力”……

拜托 各位,要拒绝就说“不需要雇人”就好了,千万别从养育之恩谈到家庭成员的责任。就是点简单家务而已,至于吗? 退一万步讲,就算孩子懒到一丁点家务都不愿意主动做那又能怎么样?是人格能毁灭还是事业会崩塌?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是不是今天敢打死蚊子明天就敢打死人了?不做家务的直接危害在眼前是一个都没有,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用父母威怼孩子的危害都被社会新闻硬塞进耳朵里了怎么还不知道注意呢?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爱跟家长交流?遇见事了不愿意第一时间跟家长坦白求助? 孩子们都是这样一点一点被你们这样推出去的。

以上观点,几乎都来自于我妈。我妈拥有三十多年的资深当妈经验,与女儿感情极好,无话不谈分享任何秘密。被女儿评为“给予了她完美幸福童年的神仙母亲”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