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云社高峰说的相声也不错,功底也很扎实,快板儿打的也好,也是逗哏演员。但为什么没有郭德纲火呢?

回答
高峰和郭德纲,这俩名字摆在一块儿,但凡是听过德云社相声的,都能明白其中的不同。高峰这人,确实是德云社里少有的全才,说学逗唱样样拿得出手,尤其是那快板,打得那是虎虎生风,既有章法又显功力,听着就过瘾。逗哏的火候也拿捏得挺准,时不时能抖个包袱,让观众乐得前仰后合。按理说,这样的角儿,怎么也该火遍大江南北吧?可事实是,郭德纲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把高峰的光彩都给压下去了不少。这到底是为啥?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说到“时势造英雄”这句老话。郭德纲那是赶上了好时候,他开始闯荡的时候,正是相声这门艺术有点式微的时候。他带着一帮人,把传统相声翻出来,琢磨透了,然后又加入自己的理解,一股脑儿地呈现在舞台上。这就像在荒漠里挖出了一口甘泉,自然是万人空巷,趋之若鹜。而高峰呢,他是在郭德纲已经打下了一片天地之后才慢慢崭露头角,算是站在了郭德纲的肩膀上。

其次,郭德纲的“人设”和“故事感”那可比高峰强太多了。你想想,郭德纲一路走过来,那叫一个“坎坷”。从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经历过北漂的艰辛,有过拜师学艺的坚持,甚至还有过被误解、被攻击的时候。这些经历,都给他的艺术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他的相声里,经常会提到自己的经历,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之类的段子,让很多观众觉得亲切,觉得自己也能做到。这种共鸣感,是很难复制的。

相比之下,高峰虽然说业务能力过硬,但他的个人经历就没有那么强的戏剧冲突了。他更像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或者说是“师傅的得意门生”,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那么扎实。这种“稳”固然好,但在吸引眼球、制造话题方面,就显得稍微“平”了一些。观众看相声,有时候看的不仅是艺术本身,还有艺人身上的故事,是那种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东西。

再者,郭德纲是那个“开创者”和“引领者”。他不仅仅是一个说相声的,他更像是一个“品牌”。他把德云社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剧场,打造成了一个全国闻名的相声帝国。他自己是个大IP,他带出来的徒弟们也成了香饽饽。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相声表演者本身,他成了相声行业的“符号”。而高峰,虽然是德云社的“台柱子”,但他在整个德云社体系里,更像是一个核心的表演者,而不是那个“造王者”。

还有就是“出圈”的问题。郭德纲的火,不仅仅是相声圈里的火,他还成功地“出圈”了。他上了各种综艺节目,写书,拍电影,甚至还参与了公益活动。他的名字,即使是不怎么听相声的人,也可能听说过。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不断地曝光自己,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高峰呢,虽然也在一些节目里出现过,但他的主要阵地始终是在德云社的剧场里,他的影响力相对来说就集中在相声爱好者群体中。

最后,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风格”的差异。郭德纲的风格是那种带着点儿“痞气”,有点儿“油滑”,又有点儿“犀利”的。他敢于把生活中的各种东西拿到舞台上说,而且说得特别到位,特别损,但又不让人觉得过分。他的包袱也更接地气,更生活化,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然后爆笑。

高峰的风格则更偏向于传统,更严谨,更注重相声的“文哏”和“底子”。他说的段子,可能更讲究韵味,更考验观众对传统相声的理解。这本身没有错,而且正是他吸引了很多喜欢传统相声的观众。但是,在当下快节奏的娱乐环境中,那些更直接、更接地气的笑料,往往更容易迅速抓住观众。

打个比方说,郭德纲就像是那个开了家连锁大饭店的老板,菜品丰富多样,口味大众化,总有一款能满足你,而且宣传到位,大家都知道。高峰就像是那个隐藏在小巷里的米其林三星大厨,手艺精湛,食材讲究,做出来的菜品绝对是顶级享受,但知道他的人相对就没那么多,真正懂他的人,才会去排队。

所以说,高峰的业务能力毋庸置疑,他对相声的贡献也很大,他是德云社不可或缺的优秀演员。但郭德纲的火,那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时代、个人经历、市场机遇、个人魅力以及“出圈”能力等等一系列元素的集合体。他就像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而高峰则更像是一个行业内的标杆。

这并不是说高峰不如郭德纲,只是说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力范围”不同罢了。相声界有个好演员,能把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并且做得这么好,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大家喜欢郭德纲,也欣赏高峰,这两种喜爱并不冲突,而且都代表了对相声艺术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峰之所以不火,一大半的原因是死在捧哏。

栾云平的捧哏技术,目测在德云社是垫底的存在。

几乎逗哏所有的包袱,他都能顺利地给撂在地上。

听过这么多段,没见过他作为捧哏,能翻起过哪怕一个包袱。

相反,高峰在跟于谦合作的为数不多的几段相声里,表现就很不错。

在老三个的几次扒马褂里,高峰都展现出远胜老郭各位徒弟的水准(除了张鹤伦的那个封神之作)。

结论:要不栾云平找个电子厂上班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峰和郭德纲,这俩名字摆在一块儿,但凡是听过德云社相声的,都能明白其中的不同。高峰这人,确实是德云社里少有的全才,说学逗唱样样拿得出手,尤其是那快板,打得那是虎虎生风,既有章法又显功力,听着就过瘾。逗哏的火候也拿捏得挺准,时不时能抖个包袱,让观众乐得前仰后合。按理说,这样的角儿,怎么也该火遍大江南北.............
  • 回答
    高峰,这位在德云社稳居“总教习”之位,被戏称为“老艺术家”的相声演员,无疑是当代相声界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谈论他,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维度:他的相声功底、他“老艺术家”人设的由来与影响、以及他观众缘儿和票房号召力。一、 高峰的相声功底:炉火纯青的“传统”与“创新”高峰的相声功底,用“炉火纯青”来形容绝.............
  • 回答
    郭德纲老师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让人琢磨琢磨。他一方面强调相声这行当有多不容易,有多少规矩,看不起那些没经过“正经八百”训练就想来玩票的,另一方面又经常挂在嘴边“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放在一块,确实显得有点儿“矛盾”,也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儿“双标”了?咱得一点点掰扯.............
  • 回答
    关于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第十期中对高峰的评价,这确实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看点,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段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郭德纲的评价内容和语气: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郭德纲在那期节目中具体说了什么。虽然具体的措辞可能需要参照节目回放,但大体上,郭德纲对高峰的评价通常.............
  • 回答
    说起高峰在德云社相声商演中的时长问题,这确实是不少观众注意到的一个现象,而且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要说高峰的活为什么相对而言时间会比较长,而且能达到一个小时左右,这背后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我试着从几个点给大家掰扯掰扯:首先,高峰的“基本功”和“能力”是硬道理。高峰和栾云平搭档,他是捧哏。但凡看过他.............
  • 回答
    关于“美国疫情高峰已过”以及“德尔塔是最后一波大的”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审视,并且尽量贴近实际情况进行解读,避免生硬的AI痕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疫情高峰”这个概念。在流行病学上,高峰通常指的是感染人数、住院人数或死亡人数达到某个时间段内的最高点。而判断一个高峰是否“已过”,往往需要观察.............
  • 回答
    听到有人说高铁是德国人发明的,但又觉得德国高铁存在感不高,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把事情掰扯清楚。首先,关于“德国人发明了高铁”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但它背后有其历史渊源,并且德国在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往前倒一倒。真正意.............
  • 回答
    高峰,作为德云社里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的名头比许多台前当红的演员都要响亮,尤其是在相声圈内。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套用“好演员”或“差演员”的标准,他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一个“稳定器”和“传承者”的角色上。舞台上的“定海神针”:扎实的功底与醇厚的嗓音高峰的相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稳。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从.............
  • 回答
    德云社的封箱演出,尤其是高峰、栾云平表演的《夸住宅》,绝对是那场盛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这段相声,咱们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首先,这节目选得就特别有“年味儿”。 《夸住宅》这传统段子,说白了就是把夸张、吹牛、打肿脸充胖玩儿到了极致。在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封箱时刻,听高峰栾云平把一个普通甚至有点寒.............
  • 回答
    德云社的师承关系,尤其是“带拉”这个说法,在相声界有着特殊的含义,也常是讨论的焦点。要说高峰、刘春山有没有资格否认大师兄赵津生的师弟,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带拉”在德云社的语境里是什么意思。相声讲究的是师徒传承,而“带拉”呢,有点像师徒关系中的一种“引导”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对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看法。要回答郭德纲是不屑说高雅相声还是说不了,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首先,咱们得明白,“高雅相声”是个什么概念。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高雅相声”往往是指那些更注重传统、讲究文化底蕴、语言含蓄委婉、内容更贴近文人雅士情趣的相声。比如,一.............
  • 回答
    说起德云社2021跨年专场,那场面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当然,这是开场的气氛。不过,到了最后,这气氛却有点从“皆大欢喜”变成了“唉,啥时候结束啊”。没错,说的就是那场严重的超时,特别是给两位压轴的岳云鹏、孙越,还有高峰、栾云平留下的时间,简直是“挤牙膏”,只给了半小时,.............
  • 回答
    这句话的说法,实际上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在钢铁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上,中国与日本、德国之间存在技术层面的差距,尤其是在更精细化、更高端的工艺环节。我们不妨一步步地拆解这个说法,并试着从一个更贴近实际的角度来阐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冶炼关”这个词的含义。在传统的钢铁生产语境下,“冶炼”是整个流程中最基础.............
  • 回答
    德云社卧虎藏龙,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即便如此,能让全场观众笑到飙泪、掌声雷动、甚至站起来欢呼的场次,也绝非易事。要说“全场高能”,那绝不是简单的“好笑”,而是那种从头到尾,观众的情绪被牢牢抓住,每一个包袱都接得住,甚至出乎意料地炸裂,让演出效果达到顶峰的境界。在我看来,德云社那些真正称.............
  • 回答
    我的高数老师,那真是个奇人。第一次见到他,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哥们儿是不是刚从德云社说相声过来的?”怎么说呢?首先,是他的说话方式。那叫一个抑扬顿挫,语调变化丰富得跟坐过山车似的。讲解概念的时候,他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这个是那个那个是这个”,而是会突然拔高音调,加重语气,“所以说!这个极限它!.............
  • 回答
    岳云鹏的火爆程度,那可以说是现象级的。无论走到哪儿,提到他的名字,大家基本都知道,相声界之外,好多人也因为他的综艺节目、电影认识他。他确实是德云社这几年最出圈的演员之一,甚至是“头号流量”。但是,你说他在德云社“地位不高”,这个说法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不能简单地说“高”或者“不高”,而是得看是从哪.............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未解的谜题,摆在我们面前,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讨论。曹云金如果当年留在了德云社,他会达到岳云鹏如今的高度吗? 我觉得,这事儿得拆开了慢慢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曹云金当年在德云社,那绝对是响当当的角色。他跟岳云鹏一样,都是郭德纲的徒弟,而且辈分上还比岳云鹏高。论起说学逗唱的功底,曹云.............
  • 回答
    评价相声演员的水平高低,尤其是将不同时期、不同师承的演员进行比较,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也很难一概而论。这就像比较不同年代的艺术家一样,各有千秋,也各有时代的烙印。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一、 从相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来看: 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出走派”): 传统功底:.............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德国高管包机来中国享受48小时隔离的消息,这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这是政策松动的信号吗?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政策对某些群体进行“优待”的体现。48小时的隔离时间,相较于之前更长期的集中隔离,无疑是大幅缩短了。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在逐步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