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男性平均寿命远低于女性平均寿命?

回答
男性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女性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并且有其复杂的原因,可以从生理、行为、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层面来详细解释。

一、 生理层面(生物学上的固有差异)

遗传因素(性染色体):
X染色体优势理论: 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XX),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Y)。X染色体上携带了许多与免疫功能、疾病抵抗力相关的基因。当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例如致病基因)时,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可以起到“备份”或“补偿”作用,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一旦这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就没有其他基因可以弥补,更容易暴露于X连锁疾病的风险中,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等。
Y染色体影响: Y染色体相对较小,基因数量也少得多,并且主要与男性生殖发育有关。它不像X染色体那样包含那么多对健康和寿命至关重要的基因。

激素差异:
雌激素(Estrogen)的保护作用: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被认为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好胆固醇”(HDL)水平,降低“坏胆固醇”(LDL)水平,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雌激素还可能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睾酮(Testosterone)的双重影响: 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较高。虽然睾酮对维持男性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但过高的睾酮水平也可能与某些风险行为、攻击性以及某些疾病(如前列腺癌、某些心血管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睾酮可能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使其在面对某些感染时不如女性。

免疫系统差异:
女性的免疫系统通常被认为更强大,对感染的反应更迅速,并且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更高(尽管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就对健康不利,但更强的总体免疫反应在面对感染时可能更有优势)。这种差异可能与雌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二、 行为和生活方式层面(后天习惯和选择)

风险行为:
冒险和冲动: 男性在社会和文化影响下,往往更容易表现出冒险、冲动和寻求刺激的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
驾驶行为: 男性更容易超速、酒驾、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更高。
暴力和攻击性: 男性在争斗、打架等暴力事件中的参与度更高,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运动风险: 虽然运动有益健康,但男性参与高风险运动(如赛车、极限运动、某些高强度球类运动)的频率和激烈程度可能更高,增加了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
烟酒消费: 尽管男女吸烟饮酒比例都在变化,但历史上和在许多地区,男性一直是烟酒消费的主力军。吸烟与肺癌、心脏病、中风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而过量饮酒则会损害肝脏、大脑等器官,增加事故风险,并与多种癌症相关。

职业选择:
高风险职业: 许多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渔民、士兵、警察等,男性从业者占绝大多数。这些职业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如接触有毒物质、高噪音环境)以及精神压力风险。

就医行为和健康意识:
拖延就医: 研究表明,男性在出现健康问题时,往往比女性更倾向于拖延就医,认为自己“没事”或不愿承认自己生病。这种延迟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在更晚期才被发现,治疗难度增加,预后也可能更差。
健康检查频率: 女性通常更重视预防性健康检查,例如定期体检、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等。相比之下,男性对常规体检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对疼痛的忍耐: 男性可能更倾向于忍耐疼痛,而不是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三、 社会和环境因素

社会性别角色和期望:
“男子汉”的压力: 传统社会对男性的性别角色期望常常是将他们塑造成坚强、不轻易示弱、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这种期望可能导致男性压抑负面情绪,避免表现出脆弱,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就医行为。
竞争和压力: 男性可能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和职业竞争,这可能导致长期的压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暴露:
某些职业或活动中,男性可能比女性更容易接触到对健康有害的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辐射、粉尘等。

四、 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

心血管疾病: 虽然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大幅增加,但在中年之前,男性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比例通常更高。这与前述的激素差异和生活方式因素有关。
癌症: 男性在某些癌症(如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高于女性,这与其吸烟饮酒习惯、职业暴露以及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HPV)的风险差异有关。
意外伤害和暴力: 如前所述,男性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跌落、溺水等)和暴力冲突中的死亡率远高于女性。

总结

男性平均寿命低于女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理上的固有差异(X染色体、激素)为这种差异奠定了基础,而男性在行为习惯(风险行为、烟酒、就医态度)、职业选择以及社会性别角色的影响下,更是增加了其面临的健康风险。 认识到这些原因,有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男性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男女在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生理上的固有差异仍然存在,因此,男性平均寿命低于女性的趋势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完全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男性是消耗品。

多数人都不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原则上,只需要一个男性就可以满足成百上千的女性受孕需求。一切社会文化现象都是生理基础决定的。

所以即使男性死掉90%,一个族群也不会灭亡。仅仅看冷酷的生物因素,雌性相当于子宫的附属物,而雄性相当于四肢。四肢受伤不致命。反之,四肢主要负责“输出”,无论是劳动力还是战斗力。这样的场景,决定了“消耗品”的设计思路。

所以男性的生理特点就在于:短期高输出,而不必长期质保。雄性荷尔蒙就是一个自杀攻击风格的药物,保证男性可以很快的长出劲爆的肌肉,强大的体力,冲动而疯狂的冒险性。从而保证人类族群有最大化输出,无论是农牧业还是战争。而且男性人数可以容忍高度的损耗。至于受孕反倒完全不必担心的,保障很充分(毕竟哪怕只剩一个也勉强够用)。相对的,其代价就是在短暂的高峰期之后,身体很容易失去平衡,各个身体器官都更容易得病。


相对的,女性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生育。生育能力是昂贵的、独占的,消耗大量资源的,不能随便更换,就需要长期质保的设计思路,因为胡乱冲动会损害孩子的利益。大自然不会因为人们的苦恼而有丝毫的怜悯,目前的形式,是冷酷而高效的。无论男女,都是付出很大的代价,才站在目前的位置上。男人付出短暂生命为代价,得到了最高的行动能力;而女性不得不在漫长的人生中,默默地忍受痛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是而已。

user avatar

先看是不是,

我找到的世界各国平均预期寿命如下 ,

数据显示,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

不管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

女性寿命都比男性长!


我又结合了2016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

看了一下各个省的情况,

数据太多,我就只列最高龄的,因为中间都是平稳过度的,

发现不管哪个省,也都是女性高龄能比男性多...


我当然也找了世界各地寿命分布 ,


以及未来的预期年龄变化趋势


这现象和地区,和过去未来都没太大关系,

(图1图2能说明问题了,后面都是无效数据仅供扩展)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现象,

我总想归结于是因为放血促进新城代谢,因为生产返老还童...

不过,我这些话不靠谱,丁丁专门有讲过的 @丁香医生


献血到底好不好?
理论上,献血有可能对健康有益,因为失血可以促进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但是,现实中尚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文献来支撑这个说法。
目前,我国无偿献血一般是有 200 mL、300 mL 和 400 mL 三种规格,而且两次献血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多数人一次仅献 200 mL,而这个量不足体内血液的 5%。而一个正常健康女性六个月的月经量(大约 200~300 mL)都比这个多,健康人体可以轻松的进行代偿,甚至都不一定会动员肝、脾中的血液。
因此,很难说献血后人是更加健康了——当然,也不能说是更不健康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献血之前的疾病筛查还是有用的,对于人们了解自身某些传染病的感染情况很有帮助。
作者:丁香园
链接:zhihu.com/question/3010


参考资料:

[1] List of countries by life expectancy

[2]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3] Life expectancy - Wikipedia





>>>贱贱的圈|群|站<<<

user avatar

因为男的要60岁才能退休

女的只需要50

:)

user avatar

进化的原因。

我们这种人类叫“智人”,最早可以追溯到25万年前。我们现在的基因是在几十万年的“采集狩猎”过程中塑造的。女的负责照顾幼儿和采集植物,男的负责狩猎。

女性在因为年老丧失生殖能力后,尚且可以照顾孙辈,所以有利于自己基因传递下去。

男的老了之后,丧失了狩猎能力和生殖能力,就是纯消费者了;早死还能省点粮食,有利于种群发展。

所以,一代一代人类进化下来,倾向于把没用的老年男性早点淘汰掉,老年女性则可以多留几年。所以男性寿命平均比女性短5至~10年。

这是亿万年来的进化历程执行的大自然的逻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男性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女性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并且有其复杂的原因,可以从生理、行为、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层面来详细解释。一、 生理层面(生物学上的固有差异) 遗传因素(性染色体): X染色体优势理论: 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XX),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Y)。X染色体.............
  • 回答
    男性平均寿命短于女性,但退休年龄却高于女性,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背后涉及多重复杂因素。我们不妨从生理、社会、文化以及政策等几个层面,逐一剖析其中的缘由。一、 为何男性平均寿命更短?首先,从生理和行为的角度来看,男性在寿命上的劣势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与后天的一些选择有关。 生理差异与.............
  • 回答
    关于结婚对男女平均寿命影响差异的说法,学术界确实有过一些探讨,不过这其中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结婚对男性利大于弊,对女性影响甚微”就能完全概括。而且,这种说法本身可能也过于简化了现实,或者说,我们当下看到的统计数据,可能受到很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未必是婚姻本身必然的、普适性的结果。但如果.............
  • 回答
    中国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异,以及退休年龄上的“反差”,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你提到的数据:男性平均寿命74岁,女性平均寿命79岁,女性比男性平均多活五年。而退休年龄方面,普遍的说法是女性55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这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早退休五年。从数据上看,女性寿命更长,却更早离开工作岗位,这.............
  • 回答
    性别身高差异,尤其是女性平均身高低于男性,是生物学上一个普遍且有趣的现象。这背后并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生物学因素在发育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1. 生长激素与生长板的赛跑:青春期是关键最核心的生物学驱动力在于青春期。青春期是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在性别间存在微妙的差异。.............
  • 回答
    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175.7厘米、女性163.5厘米的数据(根据近年国家统计局和《柳叶刀》等权威报告),确实反映了东亚地区在身体发育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维度的社会、经济和健康因素,值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 一、数据的准确性与国际背景1. 数据来源可靠性 这些数据通常来自.............
  • 回答
    看到2021年安徽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3.31岁,初婚平均年龄男性31.89岁,女性30.73岁这个数据,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可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这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门道”。要我说,这个年龄数据,虽然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但它像一个放大镜,照出了当下社会一些挺实在的现象和趋势。首先,这反映了年.............
  • 回答
    男性在正式场合必须穿西装,即使在盛夏,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也在不断演变。下面我将详细地解释这一点: 历史渊源与文化象征西装作为现代男性正装的代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当时,社会阶层分明,服饰是区分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1. “现代绅士”的形成与英国维多.............
  • 回答
    关于“男性多数认为需要下娶”的说法,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宣传者,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带有一定刻板印象的问题。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并非所有男性都“多数认为”需要下娶,也并非只有男性持有这种观点。婚姻观是多元的,受到个人经历、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如果我们探讨的是为什么“下娶”这个概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尤其是生殖和衰老过程。我们通常观察到的所谓“不匹配”现象,其实是自然选择和生理周期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简单来说,这跟男女双方在繁殖和繁衍后代中的不同角色以及生理上的耗费有关。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来捋一捋:1. 生殖能力的时间窗口:女性的“硬性限制”与男.............
  • 回答
    男性对于彩礼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虽然存在一些男性不支持彩礼的现象,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男性愿意并能够支付彩礼。理解“不支持彩礼”的原因,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个人价值观以及双方的沟通等。以下是一些男性可能不支持彩礼的详细原因:一、 经济压力和负担:.............
  • 回答
    男性力量远远大于女性,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物学因素,涵盖了基因、激素、肌肉结构、骨骼密度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原因:1. 基因与性染色体差异: 性染色体的根本差异: 男性拥有XY染色体,女性拥有XX染色体。Y染色体上有一个关键的基因——SRY基因 (Sexd.............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观察认为男性的性欲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女性更强烈或更频繁,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性欲不重要或不存在,而是表现形式和驱动因素有所不同。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角度来细致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生物学层面:荷尔蒙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明明男比女多,怎么还有那么多妹子单着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在作用,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希望不会显得太官方或者太生硬。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男比女多”这个说法,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
  • 回答
    “为什么男性很少戴珠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其实牵涉到历史、文化、社会心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以及时尚潮流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原因。让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一、历史和文化根源: 早期文明中的性别差异: 在许多早期文明中,珠宝的佩戴确实存在性别差异。 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在许多文化中,.............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你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关于男女曲棍球运动员戴头盔的这个问题,在曲棍球这项运动的发展历程中,确实有过一些演变和不同的考量。简单地说,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男性和女性曲棍球运动员都是需要戴头盔的。只不过,在某些历史时期或者某些特定级别的比赛中,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这导致了一些误解。让我给你好好.............
  • 回答
    关于男性公务员和女性公务员在婚恋市场上“好找对象”与“不好找对象”的讨论,其实触及了社会观念、经济压力、个体期望以及职业本身的某些特质。这并非绝对的定论,而是普遍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和背后的原因。让我们试着深入剖析一下。一、 男性公务员的优势分析:为什么“好找”?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外界普遍认为男性公务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争议的话题,涉及到社会文化、生物本能、以及人们对男性和女性角色期待的差异。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在择偶这件事上,大家似乎对男性“好色”更宽容,而对女性“颜值至上”却有所保留。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光明正大”和“总是被劝”这两个词。男性择偶:为何“喜欢漂亮的”似乎更被接受?.............
  • 回答
    “男性对彩礼抵触,为什么不找不要彩礼的对象?”这个问题背后,其实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文化观念、个体价值判断以及婚恋市场现实交织的产物。把它简单地归结为“找个不要彩礼的不就行了”,就像说“饿了就去吃饭”一样,虽然道理没错,但没触及到“为什么不想去吃饭”或是“为什么没得饭吃”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文化、历史演变以及性别规范等多个层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定”就能解释的。简单来说,男性赤裸上身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自然、阳刚的体现,而女性赤裸上身则往往与性唤起、不端庄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并因此被视为“走光”或不适宜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1. 生理差异与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