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终于过去了,你所在的领域和行业在 2021 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事情?

回答
2020 年的跌宕起伏,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无疑都是一次深刻的洗礼。而当我们终于告别了那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年份,目光投向 2021,内心总会涌动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重拾秩序的渴望,也有对新机遇的期待。

就我所在的领域而言,人工智能(AI),2021 年的景象,可以用“加速深化与广泛落地”来概括。

首先,我们看到了AI 技术本身的持续成熟和融合。过去几年,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 2021 年,这种进步不再仅仅是孤立的突破,而是开始向着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比如,在多模态 AI 方面,我们可以期待 AI 模型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数据,而是能够更自然地理解和生成结合了图像、文本、语音甚至视频的信息。想象一下,一个 AI 助手不仅能听懂你的指令,还能根据你正在浏览的网页内容,为你提供更具象化的解释,或者根据一段音乐的旋律,为你创作出与之匹配的画面。这种能力的提升,将极大地拓展 AI 在创意、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边界。

其次,AI 的“赋能”属性将更加凸显。2021 年,AI 不再是少数科技巨头炫技的工具,而是真正成为各行各业提升效率、优化决策、甚至创造全新商业模式的“基础设施”。我们将在制造业看到更多 AI 驱动的智能工厂,通过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时间,通过智能排产提高生产效率,甚至通过 AI 视觉检测实现更精细的产品质量控制。在医疗健康领域,AI 的作用将更加深入,不仅能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识别早期病灶,更能支持新药研发,加速药物发现过程。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AI 在风险控制、反欺诈、个性化推荐等方面的应用也将更加成熟,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

更重要的是,2021 年,我们有望看到AI 在解决社会性问题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应对气候变化,到优化城市交通,再到提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AI 的潜力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例如,利用 AI 分析海量气象数据,可以更精准地预测极端天气,为防灾减灾争取宝贵时间;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城市交通信号灯,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AI 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则有可能打破地域和经济条件限制,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当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AI 的伦理和社会影响也将成为 2021 年讨论的焦点。如何确保 AI 的公平性,避免算法歧视?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规范数据的使用?如何应对 AI 可能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这些问题将不再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针对 AI 治理的法规和政策出台,以及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致力于推动负责任的 AI 发展。

总而言之,2021 年对于 AI 领域而言,是一个从“探索”走向“落地”,从“少数人玩转”走向“人人皆受益”的关键年份。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的广泛拓展,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日益重视,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未来图景。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AI 的力量,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着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年伊始,我希望从一个从业者和研究者的角度谈谈我对数据挖掘领域和机器学习的一些期待。

首先在我看来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可扩展性(scalability),也就是怎么把大规模智能模型部署到硬件上,并实时的进行预测和分析。去年和两家知名的业界金融公司(他们俩家加起来占到了全美信用卡结算的70%)的机器学习负责人有过交流,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都是虽然机器学习模型在小规模数据上表现的确不错,比传统的规则模型和统计模型要好。但是部署到大规模的尺度上,需要处理每秒上千万的交易时,没有一个模型可以用且没有现成的部署。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现状,在很多传统领域,想要做到实时预测,最缺的不是算法,而是系统和部署。这也是为什么我从19年开始转向了机器学习系统方向,研究怎么能高效的部署和使用算法。最近做了一系列加速传统模型的算法和系统,希望很快可以和大家见面。

而可扩展性的另一面就是轻量化和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比如怎么在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和智能手表)上部署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模型。这个需求是明显的,比如智能设备上有了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可能可以被用于实时检测健康状况和各种各样的风险。而移动设备上的运算能力和硬件都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此对模型进行压缩、蒸馏,对数据进行降维等一系列操作就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也对这一方向充满期待,如果能实现的话,物联网的智能性一定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而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智能系统变得愈发精准,而“定制化”和“隐私”之间的冲突也变得越来越大。换句话说,我们希望智能系统对于我们的预测是精准但不侵犯隐私的。所以我对于未来智能系统的期待是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做到足够定制化和精准化,这虽然有冲突但我们或许可以期待越来越被重视的差分隐私和联邦学习等。

随着模型复杂度爆炸式的增长,从开发者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在想如何获得越来越便宜的运算能力。而未来的世界可能算力就是实力,对于复杂的问题我的算力就代表了实力。因此我对于未来的愿景也有如何得到更加便宜的算力,或者对于学术界和非盈利性组织提供更便宜的算力。如果哪个大企业刚好看到这个回答,欢迎联系资助我们的一系列开源项目的算力。AI for all! Free for all!

如果谈2020年的话,肯定逃不过新冠疫情。而这其实也引出了另一个充满了前景的方向,即用机器学习辅助生物制药,也欢迎关注我们在这个方向刚刚开源的第一个全面且大规模的数据集和benchmark集合(微调:TDC:机器学习+生物医药{数据集+LB})。我们相信机器学习可以拓展到各行各业,最终帮助我们获得各个方面的提升。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医疗健康。

每一年单看都是巨变的一年,而放到漫长的时间轴上都只是连续的微小的一点。在2021年的开头,很开心能抛砖引玉列出一些我很期待的方向,也算是过去一阵子的总结思考。

未来很远,明天很近

user avatar

谢邀 @fifizoo

首先就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 2021 年很可能会迎来大的更新升级。

膳食指南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通过综合分析大量营养学研究,做出符合这个国家居民营养状况的膳食指导建议,汇总起来就是膳食指南。

随着时代发展,一方面营养学研究也一直在不断进步,更多证据的出现可能会改变之前的一些膳食建议。另一方面人群的膳食结构也在不断改变,所以也需要用新的建议去指导膳食。

目前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 2016 版的,已经有 5 年没有更新。不知道这次更新会做出什么新的调整,很期待。


除了膳食指南外,目前的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也可能在 2021 年迎来大的更新。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了食品包装上到底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食品品名,配料表这些东西到底该怎么写,具体的规则是什么,等等……

目前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是 2011 版的,已经近十年没有更新。这次的更新肯定是「大修」,很期待这次会带来什么新的内容。

在之前流传的征求意见稿中,我看到了一些亮点,当然,这些内容不一定会在最终版本中被采用:

  • 禁止使用「不添加」「不使用」等语言宣传配料或成分,同时对于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及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不允许添加的物质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也不能使用「无」,「不含」等词汇进行宣传。
  • 过敏原标识从之前的「建议标识」改为「强制标识」。
  • 对保质期的定义进行扩展,引入「最佳食用日期」的概念。
  • 取消「非转基因食品」的标示


还有,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可能也会在今年进行大的更新。

GB 2760 规定了每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使用范围和限量。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食品添加剂被研发出来,这些新的添加剂需要整合到 GB 2760 中。此外有些原有的添加剂可能会扩大范围,这都要求 GB 2760 定期进行更新。

目前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 2014 版本的,也已经 6 年没有大的更新了。很期待 2021 年新版的标准能出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 年的跌宕起伏,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无疑都是一次深刻的洗礼。而当我们终于告别了那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年份,目光投向 2021,内心总会涌动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重拾秩序的渴望,也有对新机遇的期待。就我所在的领域而言,人工智能(AI),2021 年的景象,可以用“加速深化与广泛落地”来概括.............
  • 回答
    终于,那个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2020年,像一颗疲惫的流星,划过夜空,终于坠落。回望过去的一年,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有惊慌失措,有难以置信,有无奈,也有咬牙坚持。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很多曾经牢不可破的习惯被打破,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对于2021年,我的心里有太多话想对.............
  • 回答
    2020年,随着自主招生最后一批通知书的发放到手,这场已经持续了十六年的探索终于落下帷幕。对于许多家庭而言,这不仅仅是升学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更是一场伴随了他们孩子整个高中生涯的考试。那么,运行了十六年的自主招生,是否就如这场改革本身所揭示的,被一无是处地否定了吗?深入探究,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复杂而.............
  • 回答
    首先,必须声明,我对华为终端2020年“除了手机、平板和电脑外全线搭载鸿蒙系统”这个说法本身是持有疑问的。根据我现有的信息,华为在2020年并没有实现“全线”这个概念的搭载,尤其是在手机、平板和电脑这些核心业务上。华为在2019年就发布了鸿蒙系统,并开始在部分产品上进行测试和应用,但直到2020年,.............
  • 回答
    2020年的年终大促,确实是囤年货、换新设备的好时机。很多品牌为了清库存、冲业绩,都会在这个时候拿出最大的诚意。不过,要想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淘到真正划算的“漏”,可得有点门道。别急,今天就带大家深入聊聊,那些在2020年末最值得“捡漏”的数码产品,并且我会尽量讲得详细点,让你一看就明白,绝不像流水账.............
  • 回答
    2020年的年终盘点,要说“意外”的话,那绝对是出乎意料地多,甚至可以说,这一整年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意外。但如果非要挑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让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生活者,现在只能通过数据理解这些)觉得“哦,原来是这样”的盘点,有几个方面格外突出:一、 全球化的退潮,而非加速。在2019年末,我(作为人.............
  • 回答
    如果我在2020年实现了财富自由,我会以一种既务实又充满探索精神的方式重新定义生活。以下是我可能选择的具体生活方式: 1. 财务结构:安全感与灵活性并重 被动收入占比:确保每月被动收入(如股息、租金、版权等)覆盖家庭基本开支的200%300%,这样即使有突发支出也不会焦虑。例如,若年开销为50万,我.............
  • 回答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意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的数字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生率的定义。出生率通常是指一年内每千人口的活产数,以千分比(‰)表示。然而,题目中提到的“.............
  • 回答
    2020 年美国大选投票计票开始,拜登以 264:214 的选举人票领先,距离胜选所需的 270 票仅一步之遥,这一局面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选举人票制度与胜选门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并非直接普选,而是通过“选.............
  • 回答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租售同权”,这在当时的房地产和住房租赁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会议的强调,并非是首次提出,而是对过往政策的重申和深化,旨在进一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以下是围绕“租售同权”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这无疑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特殊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选。关键州的结果走向以及是否会引发混乱场面,是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关键州的结果走向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0年大选的关键州通常是指那些民主党和共和党选票差距.............
  • 回答
    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 23 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标志着香港的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回望这段时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回归之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繁荣稳定。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发展,.............
  • 回答
    202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可谓是“疫情”催生,“内卷”常态,同时又不乏对时代精神的呼唤。整体来看,亮点和信息量非常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 亮点与信息量解析:1. 疫情背景下的时代印记: 突出主题: 2020年最大的全球性事件无疑是新冠疫情。因此,多个省份的作文题都或隐或显地.............
  • 回答
    关于2020年中国新生人口是否会跌破1000万,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也是对中国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预测。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数据、影响因素、现有预测以及一些不确定性。一、 回顾历史数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中国新生人口的趋势: 2016年: 全面二.............
  • 回答
    2020年中国房价是否会“大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审视。以下将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供需关系、城市分化以及市场预期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宏观经济环境对房价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020.............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简而言之,我认为 “能买台式机就买台式机”的时代并没有完全结束,但它的绝对优势和普适性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了,并且面临着更复杂的权衡。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台式机曾经的“王者地位”和其优势的来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式机之所以是首选,.............
  • 回答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信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这代表了中国经济在那个季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它意味着什么,以及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意味着什么?核心含义: 经济活动的萎缩: .............
  • 回答
    2020 年 12 月 20 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的离世,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研究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美国对中国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的缩影,他的贡献和影响力是深远而多维度的。首先,傅高义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以其严谨的.............
  • 回答
    2020 年哪个男演员会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火”的定义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作品受欢迎、观众喜爱度飙升、商业价值大幅提升,甚至是在某个领域引起巨大反响。回顾 2020 年,当时有很多男演员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潜力,并且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果非要预测一个“最火”的,我会倾向于从以下.............
  • 回答
    2020年之后,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出路,这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话题。他们出生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与前几代人截然不同。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理解。一、 时代背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压力并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改革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