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藏语和蒙古语(喀尔喀)的外来借词很少,都是很强烈的意译主义。
韩语情况比较特殊,世界上罕见。
因为韩语是历史上词汇遭到汉语大规模替代,连「山、河」这种词都被替代,在词汇结构上实际上已经类似于一种方言土话,汉借词相当于文读。然后近现代又放弃汉字,相当于放弃文读词根的辨识度,所以就开始凌乱了。
举例来说,韩国现在已经无法用 nam(男?南?)造词,必须用 namja(男子)或者 namjjok(南侧),所以出现了「男子saram亲旧」(男闺蜜)这样的惊悚词汇,不过韩国年轻人有在努力把它简化成「nam sa chin」。。。
韩语和东干语放弃汉字之后,画风逐渐越走越偏,几乎是瞬间沦为全球造词能力最低的一批语言。越南语由于音节辨识度远远高得多,这问题相对较小。
接下去韩语和东干语要么是靠懂汉字的人偷懒借用中国词汇,要么就是全面西化,没有什么别的路线了。
新冠病毒用藏语写是 ཏོག་དབྱིགས་ནད་དུག་གསར་པ་ 字面意思是:冠 形状 病毒 新的。完全意译。藏文从诞生之初就有佛经翻译语言的基因,而且历史上的三次藏文语言厘定都规定了意译优先的原则。藏文的造词规则和内在逻辑和汉语几乎一样,比如公安这个词在藏文里就是藏语的公共和安定两个词的结合,分别取公和安两个单字,合成公安这个词。藏文虽然是拼音文字,但经过千年的发展,也发展出了单音节的趋势,每个音节对应一个藏文字,而且和汉语一样有固定的意思,所以不存在难以造词的现象,因此藏文的造词能力其实非常的强大。至于说话是要用外来语还是意译后的书面词,那纯粹就是个人选择,怎么方便怎么来了。
本人蒙古族,会蒙语的。藏语不敢说。但是蒙语得分内外蒙的蒙语(二者写法不一样,但是读法大概一致,当然还是有方言发音差距)。外蒙的蒙语外来词真多!比如石油外蒙直接音译俄语!内蒙是chuoluntos,就是石头➕油代表石油。更让我震惊的是外蒙巴外交关系直接音译英语。蒙语里明明有正儿八经的这种词根本需要音轨。额外说一句汉语古诗词翻译成英语或者其他西方语言没有古典美感不是吗。但蒙语不是,长时间的民族交流,蒙语翻译的汉语古诗词能保留那种美感(用古蒙语翻译古汉语),美滋滋。再科普下汉语去饭店能说成下馆子不是吗外蒙倒是把饭店至今说沉“馆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