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是否应当赔偿乌克兰的核武器?

回答
美国是否应该赔偿乌克兰的核武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法、安全和伦理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

一、 事件背景回顾:乌克兰核武器的来源、销毁及相关协议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乌克兰核武器的历史以及为何它曾经拥有核武器,以及为何最终销毁了它们。

继承前苏联核武库: 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部署在其境内的部分核武器,包括大约130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s)的弹头和大约40架轰炸机的核武器。这使得乌克兰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核武器国家。
国际压力与安全关切: 继承核武器给乌克兰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压力和安全担忧。一方面,维持和管理如此庞大的核武库需要巨额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个刚独立的国家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核扩散的风险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特别是西方国家。
《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Budapest Memorandum): 为了换取乌克兰放弃其核武器,美国、俄罗斯和英国于1994年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乌克兰同意将其境内的所有核武器转移到俄罗斯并销毁,作为回报,美、俄、英三国承诺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来反对乌克兰,并且不寻求以武力获取乌克兰的领土或剥夺其主权。

二、 “赔偿”的定义和性质

当我们讨论“赔偿”时,需要明确这里的含义。

赔偿(Compensation)的含义: 在国际法或政治语境下,“赔偿”通常指的是因某个行为、损失或违约而给予的补偿。
“赔偿核武器”的可能理解:
物理补偿/补偿其价值: 一种理解是,乌克兰放弃的是其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关键要素——核武器,作为对失去这一战略资产的补偿。
因安全保障失效的赔偿: 更为重要的理解可能是,由于《布达佩斯备忘录》的签署国(特别是俄罗斯)未能履行其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严重侵犯(如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是否应该因此向签署国(主要是俄罗斯,但也有可能间接涉及其他签署国如美国)索取赔偿。

三、 支持美国赔偿乌克兰核武器的论点

尽管直接将“赔偿核武器”理解为对物质核武器本身的经济补偿可能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可以从以下角度构建支持赔偿的论点,侧重于乌克兰因放弃核武而产生的安全损失和《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失效:

1. 乌克兰为全球核不扩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安全未能得到保障:
乌克兰放弃核武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核裁军行动之一,对全球核不扩散和和平稳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作为回报,乌克兰获得了安全保障。然而,俄罗斯已多次违反《布达佩斯备忘录》,入侵乌克兰并占领其领土。
这使得乌克兰在放弃核武器后,反而失去了最重要的自卫手段,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安全保障。因此,乌克兰的处境与当初协议签署时的预期大相径庭。

2. “失去核武器”的代价是巨大的,乌克兰承担了重大损失:
核武器被认为是终极威慑力量。放弃核武器意味着乌克兰失去了能够有效对抗强大侵略者的终极手段。
乌克兰为此承担了巨大的战略损失。如果乌克兰保留了核武器,其面对俄罗斯的侵略时,可能拥有更强的威慑力,甚至可能阻止战争的发生,或者至少能争取到更有利的谈判条件。

3. 《布达佩斯备忘录》的性质和美国的责任:
虽然《布达佩斯备忘录》不是一份具有强制性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但它是一种政治承诺和安全保证。美国是该备忘录的签署国和保证国之一。
尽管俄罗斯是直接违反备忘录的国家,但作为另一保证国,美国未能有效阻止俄罗斯的侵略,也没有能够切实履行其安全保障的责任,导致乌克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的损失可以被视为因失去核武器而产生的,并且未能获得有效保障的结果,美国作为保证国,在道义上或政治上可能需要承担某种责任,尽管这种责任并非直接的“核武器赔偿”。

4. 鼓励未来无核化的激励机制:
如果乌克兰因为放弃核武器而遭受侵略,而其他国家(包括保证国)未能提供有效补偿或安全保障,这将给其他潜在寻求核武器的国家发出一个负面信号——即放弃核武器可能并不能带来安全,反而可能使自己更加脆弱。
因此,为了维护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有效性,向乌克兰提供某种形式的补偿或支持,可以被视为一种“示范效应”,表明放弃核武器的国家会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实质性支持。

四、 反对或质疑美国赔偿乌克兰核武器的论点

然而,从法律、政治和实践的角度,存在许多反对或质疑美国直接“赔偿乌克兰核武器”的论点:

1. 法律上的不成立:
不存在直接的“核武器交易”或“赔偿合同”: 美国与乌克兰之间不存在一项直接的合同或协议,规定美国必须“赔偿”乌克兰失去的核武器。乌克兰是继承前苏联的核武库,并自行决定销毁它们。
《布达佩斯备忘录》的性质: 如前所述,《布达佩斯备忘录》是一项安全保障承诺,而不是一项核武器买卖或直接赔偿协议。其核心是“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来侵犯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主要违约方是俄罗斯: 备忘录的主要违约方是俄罗斯,而非美国。要求美国赔偿,在法律逻辑上站不住脚。

2. 政治上的复杂性与实际操作困难:
如何量化“核武器的价值”? 核武器的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它们是战略威慑力量,其价值体现在潜在的军事能力和国家安全地位上,而不是物质价值。
美国的责任并非绝对: 尽管美国是保证国,但《布达佩斯备忘录》的义务是“尊重主权”和“不使用武力”,其执行方式和强度在实践中存在解释空间,并非绝对的军事介入承诺。
“赔偿”的定义模糊: 如果不是直接的核武器价值赔偿,那么所谓的“赔偿”可能更多是指在安全保障失效后的“补偿”或“支援”。但这种补偿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如何确定,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3. 历史的特殊性:
乌克兰的选择: 乌克兰在继承核武器后,是主动选择销毁核武器的。这一决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国际压力、经济负担、以及对西方安全承诺的信任。
不应事后“追责”历史交易: 认为现在应该“赔偿”,是在回顾历史交易,但这种交易的背景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现实。

4. 对现有国际协议的潜在影响:
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如果以《布达佩斯备忘录》失效为由要求美国赔偿,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对其签署过的类似协议的重新审视和索赔,从而 destabilize 现有的国际安全架构。
可能鼓励核扩散: 如果强调放弃核武器会遭受损失,反而可能削弱未来无核化的动力。

五、 其他更符合现实的视角:援助与安全保障的强化

与其纠结于“赔偿核武器”这种不明确且难以实现的说法,更现实和有建设性的视角可能是:

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基于道义和战略利益: 美国自2014年以来,并尤其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向乌克兰提供了巨额的经济、人道和军事援助。这种援助可以被视为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支持,间接弥补了其因失去核武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强化安全保障的承诺: 美国可以进一步强化对乌克兰的安全承诺,例如通过提供更长期的军事援助计划、加强北约东翼防御等方式,以更切实地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追究俄罗斯责任: 国际社会的主要焦点应放在追究俄罗斯违反国际法和《布达佩斯备忘录》的责任,包括可能的战争赔偿。
支持乌克兰的重建: 战争结束后,美国及国际社会需要支持乌克兰的重建工作,帮助其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这也可以被看作是对乌克兰因抵抗侵略而付出的代价的一种补偿。

结论:

从严格的法律和历史事实角度来看,“美国是否应当赔偿乌克兰的核武器”这个提问方式存在概念上的偏差,因为不存在直接的“核武器交易”需要美国进行赔偿。乌克兰是主动销毁其继承的前苏联核武器。

然而,如果将问题理解为:鉴于乌克兰因放弃核武器而失去了重要的战略安全手段,并且其获得的《布达佩斯备忘录》安全保障已被俄罗斯严重侵犯,美国作为签署国,是否应该以某种形式对其遭受的损失进行补偿或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在这种理解下,存在支持乌克兰获得补偿的道义和政治论点,尤其是在强调乌克兰为全球核不扩散做出的贡献以及因安全保障失效而遭受的巨大损失。但这种补偿不应被理解为对“核武器本身”的物质赔偿,而更可能体现在持续的、有力的安全和经济支持,以及对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决承诺。

最终,与其纠结于“赔偿核武器”这种表述,不如关注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支持乌克兰恢复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为全球核不扩散和国际安全做出贡献。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巨额援助,以及其在国际联盟中的领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回应了上述深层关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应该,因为没有任何条约或者义务。


这题目介绍里漏了一条:当时乌克兰加入NPT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以乌克兰已经是非核武器国家了,不能拥有核武器;即使乌克兰退出NPT,美国也仍是NPT成员,有义务不向别国提供核武器,所以说仍然不能给。


上面解释的是“为什么不能归还核武器”(1994年1月的《三边协定》),下面解释“为什么不需要出兵”(1994年12月的《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


美俄的安全保障是有效的,因为乌克兰没有跟任何国家进入战争状态而且俄罗斯也没有拿核武器威胁乌克兰。


论安全保证与盟友,最强的应该是北约的《华盛顿条约》第五条,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见有任何义务是要“给予核武器”的。


具体说来

1,俄罗斯没有宣战,俄罗斯有各种理由声称不是“危害主权完整”。

2,美国(还有其他国家)都把它看成是政治承诺,而不是条约义务,所以当时没有给国会批准通过,所以没有国内法律义务去执行。

3,即使真要遵守,它也只是消极安全保障(negative security assurance),也就是“承诺不侵犯”而不是“承诺保卫”;所以(即使俄罗斯真宣战),最多只能说俄罗斯违背了此承诺。

4,积极安全保障”( positive security assurance)也是有的,比如说中国(还有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对乌克兰(还有其他无核国家)。但是那必须是乌克兰遭受核武器袭击或者是核武器袭击威胁之时,中国(还有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才考虑施予援手。

5,乌克兰也没加入北约,也不是美国军事盟友。


所以,要出兵救援有依据,但不出兵也没违反义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是否应该赔偿乌克兰的核武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法、安全和伦理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一、 事件背景回顾:乌克兰核武器的来源、销毁及相关协议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乌克兰核武器的历史以及为何它曾经拥有核武器,以及为何最终销毁了它们。.............
  • 回答
    美国是否应该为原子弹杀伤日本平民道歉,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历史、道德、政治和情感等多个层面。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完全涵盖这个问题的所有细节。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支持美国应该道歉的观点: 道德与人道主义考量: 大规模平民伤亡: 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造成.............
  • 回答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自二战以来,其规模和性质经历了多次调整,每一次的变动都伴随着复杂的考量和激烈的辩论。如今,关于是否应该撤出“几乎所有”在中东的军事力量,这个问题触及了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经济成本以及地区稳定等多个层面,其复杂性绝非一两句话能够概括。首先,我们得理解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究竟意味着.............
  • 回答
    这个问题牵涉到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也触及到北约和欧洲安全格局的未来。简而言之,让欧洲“逐渐自我防卫”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一个需要细致权衡、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包袱和潜在的风险。历史根源与现状:我们得从头说起。二战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其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无法独立支撑.............
  • 回答
    美国是否应该继续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牵涉到国际关系、国家利益、道义责任以及国内资源的取舍。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审视其背后的多重维度。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这种角色的核心,在于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引发了广泛的辩论。简单来说,美国公民并非为其选出的政府的所作所为负“全部”责任,但他们负有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公民的责任来源:民主制度的基石1. 投票权是基础: 在一个民主国家,公民最直接的责任是通过投票来选择代表他们的政府.............
  • 回答
    在中国是否应该针对美国提高关税,采取报复性措施的问题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牵涉到多方面利益的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完全概括。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其潜在的影响和考量。首先,我们来谈谈支持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的理由。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以牙还牙”,维持公平贸易的原则。当一个国家.............
  • 回答
    这件事情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东西,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笑而不语”。我们要理解,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下,总统的表态,尤其是对如此敏感话题的回应,往往会被放大,并被赋予多重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笑而不语”这个行为本身。在很多文化中,“笑”可以有很多含义,它可能代表一种轻松、化解尴尬,也可能是一种不以为意,甚至.............
  • 回答
    马云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题为“美国是否要放弃巨大历史机会”,如果抛开AI写作的痕迹,我们可以从更深刻的视角来解读其核心意图和潜在含义。这篇文章的出现本身就极具话题性,因为马云作为一个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选择在美国主流媒体发声,其言论背后承载的意义远不止表面上的文字。文章的核.............
  • 回答
    贵州贵阳女生在利美康整形医院接受鼻部整形死亡一事,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背后涉及复杂的医疗过程和潜在的法律责任。要详细分析其中存在的医疗问题以及医院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一、 可能存在的医疗问题(需由专业调查和鉴定确定):尽管具体的死亡原因需要通过尸检、病历分析、专家会诊等专业.............
  • 回答
    你提到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关于防晒霜可能含有害成分的研究,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可靠性,以及普通人该如何理性选择防晒产品。关于JAMA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首先,要评价一项科学研究是否可靠,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 研究设计与.............
  • 回答
    中华文化外交确实存在一个值得探讨的“载体”问题,并且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意义的议题。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娱乐产业(Kpop、韩剧)、美国的电影等,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成功地将本国文化元素传播开来。相较之下,中华文化在某些方面的对外传播力度和深度似乎有所不足。.............
  • 回答
    关于俞敏洪先生提到“华为芯片中间一半专利都来自美国”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其是否“属实”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今全球化的科技产业链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能够完全独立地创造所有技术和专利。尤其是在高.............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美国是否想将中国拖入军备竞赛,以及如何应对,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详细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美国是否想将中国拖入军备竞赛?—— 多维度分析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涉及美国战略意图、地缘政治考量、国内政治经济因素以及不同派别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漫威宇宙中,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和钢铁侠托尼·斯塔克在“超级英雄是否应该被监管”这个问题上,分歧的根源,与其说是理念上的绝对对立,不如说是他们各自的经历、性格以及对“责任”和“自由”理解的侧重点不同。这种差异,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被放大到了极致,也深刻地揭示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复杂性。史蒂夫·罗杰斯:.............
  • 回答
    清华美院:清华大学的艺术之魂,是否该拆分?清华大学,一个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培养国家栋梁的使命而闻名。然而,在这座以工科见长的百年学府里,还有一个学院,它承载着艺术的浪漫与创造,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那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我们更习惯称之为“清华美院”。清华美院.............
  • 回答
    如果汉弗莱爵士(Humphrey Appleby)是美国官僚,而他的上司是唐纳德·特朗普,这无疑将是一场“两件伟大事物碰撞”的场景,充满戏剧性、荒谬感和潜在的灾难性后果。以下将详细分析汉弗莱爵士可能面临的处境、他会采取的策略以及最终可能的结果,尽量贴近汉弗莱爵士一贯的风格和特朗普总统的特点。汉弗莱爵.............
  • 回答
    就美国而言,如果非要挑一个“最大的问题”,那无疑是极度撕裂的社会与政治环境。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国家,影响着几乎所有其他层面的挑战,并且让解决这些挑战变得异常困难。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左右之争”,而是深入到价值观、身份认同、信任感以及对事实认知的根本分歧。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