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宋江在招安前已声明不愿意的“军校”可领钱回家,领钱走人的有三五千人,不愿意走的是什么心理?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它触及到了《水浒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以及梁山好汉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宋江提出“军校”可领钱回家,这本身就体现了他的招安意图,并且试图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筛选队伍。然而,不愿意走的“三五千人”背后,其心理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对“军校”身份和梁山事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军校”身份的骄傲和价值认同:
梁山泊虽然是草莽起家,但经过多次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军事体系。所谓的“军校”,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有组织、有训练、有战功的武装力量。这对于许多底层出身、曾经被压迫的人来说,是一种身份的巨大提升,甚至是命运的翻身。他们从被社会抛弃的“贱民”,变成了令官府头疼的“绿林好汉”,甚至可能被视为一种“英雄”。
这种身份认同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了价值,有了尊严。回家领钱,意味着他们可能又要回到过去那种卑微、无助、被人看不起的生活,这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

对梁山事业的忠诚和理想寄托:
很多人追随宋江,不仅仅是为了吃喝和劫富济贫,更是因为他们对这个“替天行道”的梁山事业,以及宋江所代表的“忠义”理念有所认同。他们可能相信梁山能够改变社会的不公,能够为民除害。
他们把梁山当成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改变命运的平台,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招安意味着这条路可能就此中断,甚至走向与他们初衷相悖的方向。

对宋江个人魅力的追随:
宋江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善于笼络人心,能够体恤下属,并且在梁山上树立了“义”的旗帜。许多人是真心崇拜和追随宋江,相信他的判断和领导。
宋江不愿意招安,他们可能也就不愿意。宋江即使提出“军校”政策,他们也相信宋江会有其他考虑,或者他们愿意跟着宋江走到底,即便前路凶险。

二、 对招安后的前景的担忧和不信任

对招安结果的悲观预期:
即使宋江自己表现出犹豫,但提出“军校”这个选项本身就暴露了招安的意图。梁山好汉们并非都是傻子,他们能够理解宋江的言外之意。
他们可能已经听说了或者经历过其他被招安的起义军的下场。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被招安后,都遭到清洗、边缘化或者被派去充当炮灰。这种前车之鉴让他们对招安后的前景感到悲观和担忧。
他们担心一旦招安,梁山的声威将荡然无存,他们手中的权力会丧失,甚至可能被朝廷利用完之后便被过河拆桥。

对官府和朝廷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梁山好汉大多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他们与官场、与体制有着深刻的仇恨。他们曾经被贪官污吏迫害,被朝廷追捕,这种经历让他们对朝廷的诚信度充满了怀疑。
他们不相信朝廷能够真正接纳他们,更不相信朝廷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他们认为朝廷招安只是为了瓦解梁山的军事力量,然后进行剿灭。
“军校”可以领钱回家,但这意味着他们要重新面对朝廷的体制,回到那个曾经压迫他们的地方。他们可能宁愿在梁山上继续“替天行道”,也不愿回到官府的体系中被管束和侮辱。

对自身“草莽”身份的顾虑:
虽然有人对“军校”身份感到骄傲,但也有更多人清楚自己的出身和过去。他们知道自己是江湖草莽,没有官场经验,不懂官场规矩。
他们担心自己一旦进入朝廷体系,会因为缺乏根基、不懂人情世故而被排挤、打压。即使给了官职,也可能只是一个虚职,或者被安排去做一些脏活累活,受尽屈辱。
“军校”的钱虽然能回家,但他们也知道这笔钱对于改变他们被社会歧视的根本问题没有多大作用。

三、 对自由与约束的权衡

对自由的极度渴望:
梁山泊虽然有规矩,但相较于朝廷的森严律法和等级制度,梁山提供了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凭本事吃饭,可以快意恩仇,可以不受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军校”领钱回家,回到官府体制内,意味着他们又要回到被严格管理的、失去自由的生活。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梁山上的那种无拘无束,不愿再受束缚。

对现有生活方式的满足:
对于许多人来说,梁山的生活已经提供了他们所能想象的最佳生活。有酒有肉,有兄弟情谊,有社会地位(在江湖上),有基本的安全保障。
领钱回家虽然也能过日子,但可能只是回到从前的贫困或者平庸状态。他们可能认为,梁山的生活已经足够好,没有必要去冒险尝试招安后的未知前途。

四、 对战友的义气与情谊

不忍心抛弃兄弟:
梁山好汉们经过生死搏杀,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许多人不愿看到宋江孤身一人去招安,或者不愿意看到自己离开了,兄弟们孤立无援。
他们可能觉得,这个时候离开,是一种背叛,是一种临阵脱逃。他们更愿意与兄弟们并肩作战,无论结局如何。
宋江提出“军校”可以领钱走人,这其中也包含了一种潜在的压力,即“不走的人就是愿意招安”。对于那些不认同招安,但又不愿离开兄弟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五、 对未来的不同选择和价值观

不同的人生目标:
正如前面所说,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有些人可能只是想过安稳的日子,所以领钱回家是更好的选择。
而有些人则有着更远大的理想,他们可能认为招安后有机会在朝廷中为民请命,改变现状(尽管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想法)。
那些不愿意走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更看重梁山本身的理念,或者他们更相信通过暴力手段才能实现目标。

总结来说,不愿意走的“军校”成员,他们的心理是复杂的,包含了对梁山事业和身份的认同与忠诚,对招安后前景的担忧和不信任,对自由生活的眷恋,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不同追求。 他们认为留在梁山,继续与朝廷对抗,或者至少是与宋江一起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比领钱回家,重新回到那个充满压迫和歧视的环境要更有意义和价值。他们是那些真正将梁山视为“家”和“理想国”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原著!看原著!看原著!

宋江传令:“我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
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宋江号令已罢,着落裴宣、萧让,照数上名。号令一下,三军各各自去商议。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
宋江皆赏钱物赍发去了。愿随去充军者,作速报官。

怎么没人回家?明明“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

至于头领,“上应天星,生死一处”,而且,皇帝的招书上都写着名字,“赦罪招安”,“尽皆释其所犯”,招你们过来就是等着你们为国效力,难道放虎归山,让你们再去另立山头?



注: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连环节之二十七《受诏安遭谄害》 冀平 王茜绘

2021.11.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它触及到了《水浒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以及梁山好汉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宋江提出“军校”可领钱回家,这本身就体现了他的招安意图,并且试图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筛选队伍。然而,不愿意走的“三五千人”背后,其心理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对“军校”.............
  • 回答
    宋江希望招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与他个人的出身、价值观以及梁山泊发展的现实困境紧密相连。如果不招安,梁山泊的道路将非常坎坷,甚至是走向灭亡。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两个方面: 宋江为什么一直希望招安?宋江的招安情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他内心深处价值观、梁山泊发展需求以及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出身.............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个老生常谈,但又怎么说都不会腻。咱们聊聊《水浒传》里宋江若是不招安,梁山好汉们能在梁山泊上快活一世吗?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看看“快活”是啥意思。要是说快活是吃喝不愁,有肉有酒,兄弟们聚义,那在梁山泊,宋江不招安的情况下,确实能过一段“好日子”。梁山泊地势.............
  • 回答
    关于“年轻时看《水浒传》反感宋江招安,年纪增长后就认同宋江招安了”的说法,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并非绝对定律。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转变,原因在于我们随着年龄增长,阅历、认知以及对社会运作的理解都会发生变化。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一、 年轻时反.............
  • 回答
    梁山好汉们之所以能火并王伦,却又心甘情愿地跟着宋江招安,甚至最后有人被宋江毒死,这背后牵扯着权力、利益、人性以及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绝非简单的“不忠”或“背叛”。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一、 王伦的“王”是怎么来的?—— 权力与能力的脱节首先,得说说王伦。他之所以能在梁山称“王”,.............
  • 回答
    近年来,关于宋江及其“招安路线”的解读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观点倾向于为宋江和招安辩护,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洗白”。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原因:一、 历史语境的变化与传统解读的反思 对“忠君报国”的重新审视: 传统解读往往将宋江的招安视为一种.............
  • 回答
    宋江的招安主张,对于当时的梁山而言,无疑是一场争议巨大的抉择,至今仍是红学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评价这一选择是否“对”,乃至揣测宋江的动机,绝非一两句话可以概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时代背景、梁山泊的生存状态,以及宋江自身的性格特质和抱负。一、时代背景与梁山泊的处境:我们必须将目光拉回到北宋末年那个.............
  • 回答
    关于宋江当众骂李逵、私下骂武松这件事,虽然原文描述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人物性格、当时情境以及宋江的权术考量来解读其中的深意。这背后透露出的,是宋江作为梁山泊首领,在维护自身权威、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所采取的策略。首先,我们来看看宋江为什么要“当众骂李逵”。李逵是梁山泊上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他性情粗鲁,不.............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挠心挠肺,也让人心痒痒想。想当年,那一百单八条好汉,哪个不是身怀绝技,一身反骨?宋江这个及时雨,能把这帮龙盘虎踞的江湖汉子聚拢到一起,本事不小。要是真不招安,直接拉杆子自己干,那场面,那格局,啧啧…… 我给你说道说道,这宋江要是称王,会是个啥样的王朝。一、 龙穴之地与根基稳固首先.............
  • 回答
    宋江选择招安的下场,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知晓、预感,并且最终成为了他生命结束的悲剧。然而,这个“知道”并非是百分之百的预见,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权衡、对现实的判断、以及最终无奈的接受。要详细讲述宋江知道他选择招安下场的程度,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1. 对招安本身负面后果的“认知”: 自.............
  • 回答
    宋江之所以一心只想招安,并非一个简单的“想要招安”就能概括的,其中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心理动机、现实考量以及历史背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梁山集团的内部构成以及他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一、 宋江的个人成长与价值观塑造: 出身与早期经历: 宋江并非出身草莽,而是出身于一个.............
  • 回答
    这事儿吧,得从头说起。宋江为什么非要把那帮兄弟们往招安这条路上带,这可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脑袋一热。里头门道多着呢,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你想啊,梁山泊那帮人,当初是怎么聚到一起的?大多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是那会儿的官府、朝廷把他们逼得没活路了。比如林冲,被高俅陷害,家破人亡,才上了梁山。武松,为兄报仇,.............
  • 回答
    宋江逼反秦明,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头梳理。当初秦明这个人,在江湖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称“轰天雷”,性子直,武艺高强,是个响当当的好汉。他本来在黄河水泊做军师,跟宋江算是同门师兄弟,关系也还不错。那宋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心思缜密,遇事儿总能算计到前头,而且也善于笼络人心。他想上梁山泊,把梁山变成自己的.............
  • 回答
    要聊宋江用逼秦明、卢俊义那套路来招安武松,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得先把当时的大背景和人物性格都掰扯清楚了。先说说宋江那套招安路数。他厉害在哪儿?在于他对人心的拿捏。他对付秦明,是抓住了秦明“忠义”的名声,故意让他背上一个“通匪”的罪名,逼得他骑虎难下,只能上了梁山寻求“义”的庇.............
  • 回答
    晁盖死后,宋江在口述晁盖遗嘱时故意改变其中内容,这一情节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宋江个人性格和政治手腕的集中体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宋江有着自己的政治野心和战略考量,他认为晁盖的遗嘱不符合梁山泊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不符合他自己的上位目标。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宋江改变遗嘱的几个主要原因:1. 晁.............
  • 回答
    《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写下反诗,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直接导致了他被捕下狱。然而,将宋江最终被判重刑,甚至差点丧命的罪名坐实,并将其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背后确实有一位“小人”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个人就是黄文炳。要详细说明黄文炳如何陷害宋江,我们需要分几个关键点来叙述:一、宋江写反诗的.............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宋江和刘备要是活在同一个年月,而且宋江还盯上了刘备那帮子人,这事儿可有意思了。首先得明确,宋江这人,虽然有“及时雨”的名头,但骨子里是个绿林豪杰,深谙江湖规矩,也懂得怎么笼络人心。他上梁山,可不是靠着一股蛮力,而是靠着智谋、恩义和对“替天行道”的理想化描绘。而刘备呢,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水浒传》中一个相当核心的讨论点。要说晁盖为什么在角逐中败给宋江,甚至是不是比宋江弱,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咱们得从头捋一捋。首先得明确,他们角逐的“场”是什么?主要是在梁山泊的领导权上。晁盖是梁山的老大,是“托塔天王”,是那个把绿林好汉聚集在一起,打.............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宋江这人,用现在的话说,简直是个“社会大哥”级别的人物,黑白两道通吃,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而且,你说的没错,他花钱那叫一个“大方”,甚至可以说是“不眨眼”的舍得。按理说,这样一个人,到了朝廷应该也能混得开,怎么偏偏就“吃不开”呢?这背后原因可复杂着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
  • 回答
    话说我晁盖,自从坐上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头把交椅,心中自然是想着把这山寨打理得有声有色。眼下这宋江宋押司,也是个有本事的,说话办事都滴水不漏,手下也收拢了不少人,长此以往,我这梁山泊的威望,可得好好顾着,不能叫他轻易动摇了。首先,我得在军功上压他一头。梁山泊打家劫舍,靠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每一次大的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