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首相宣布正式与新冠共存,并将停止除脆弱群体以外的免费检测,如何看待这一举措?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英国首相宣布“与新冠共存”并停止除脆弱群体以外的免费检测,这一举措在英国乃至全球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这一决策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 英国政府的决策背景和逻辑:

战略重心转移: 英国政府将新冠疫情从“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转变为“地方性流行病”或“地方性疾病”的管理模式。这意味着政府不再将其视为需要集中资源、全面封锁应对的紧急事件,而是将其视为需要长期管理、与社区共存的疾病。
经济和社会代价考量: 持续的封锁、限制措施和大规模免费检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包括政府财政支出、企业停摆、旅游业受损以及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影响。政府认为,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停滞已不可持续,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平衡。
疫苗和治疗的成熟: 英国在疫苗接种率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已经开发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政府认为,疫苗和药物的使用降低了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使得社会更有能力承担一定程度的病毒传播。
“群体免疫”策略的演变: 尽管政府不直接宣扬“群体免疫”,但其策略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希望通过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来建立一定程度的群体免疫屏障,从而减轻病毒对医疗系统的压力。
国际趋势的跟随: 一些其他国家也开始调整其防疫策略,转向与病毒共存。英国政府可能也在参考和跟随这一国际趋势。

二、 主要政策内容及解读:

停止除脆弱群体以外的免费检测: 这是最核心的改变。
对普通民众: 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的民众将不再能免费获得PCR或侧流检测。如果他们想检测,需要自行购买。
对脆弱群体: 疫苗接种者、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被列为“脆弱群体”,他们将继续获得免费检测和必要的治疗药物。这意味着政府仍会关注和保护那些更容易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对高风险场所: 医院、养老院等高风险场所的检测政策可能也会有所调整,但具体细节仍需明确。
取消强制隔离: 感染者不再强制要求自我隔离,而是被鼓励“负责任地”行动,避免与他人接触,尤其是在出现症状时。
减少信息公开: 疫情数据、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等信息的公开频率和详细程度可能会降低。

三、 潜在影响分析:

1. 对公共卫生和疫情控制的影响:
感染率可能上升: 停止免费检测意味着检测的可及性大大降低。人们在出现症状时可能不再主动检测,也无法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源,这将导致病毒在社区内的传播更为广泛,感染人数可能显著增加。
重症和死亡人数的潜在风险: 虽然疫苗和药物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但病毒的大规模传播仍可能导致一定数量的重症病例和死亡。脆弱群体将面临更高的感染和重症风险。
病毒变异的风险增加: 病毒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复制次数增加,为新的病毒变异的出现提供了更多机会。虽然新变异不一定会更具威胁性,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
对医疗系统的压力: 即使重症率降低,感染人数的增加也可能导致医院收治的病例增加,特别是对于本身就面临压力的国民医疗服务(NHS)而言。检测和追踪能力的削弱也可能影响对疫情早期预警和应对的效率。
长期健康影响的未知数: “长新冠”(Long COVID)的长期健康影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感染人数增加,长新冠患者的基数也可能随之扩大,其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

2. 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经济复苏的加速: 政府可能期望通过解除限制、恢复正常经济活动来提振经济。企业运营和服务业可以摆脱疫情带来的束缚,有助于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劳动力缺勤的增加: 虽然不再强制隔离,但感染人数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更多人在短期内因病缺勤,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力。
民众的行为和心态变化:
一部分民众可能松懈: 免费检测的取消和“与共存”的策略可能让一部分民众认为疫情已不再是严重威胁,从而降低自我防护意识(如戴口罩、保持距离)。
另一部分民众可能担忧和谨慎: 尤其是脆弱群体及其家人,可能会因为免费检测的取消和感染风险的增加而感到担忧,并可能继续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
检测成本增加: 对于需要检测的个人(例如出行需要提供核酸证明,或出于个人健康考虑),检测费用将成为一笔新的支出。
对社会公平性的讨论: 免费检测的取消可能对低收入群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可能难以负担检测费用,从而限制了他们获取信息和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
对旅游和国际交流的影响: 英国的旅行政策可能因此发生变化,例如对入境旅客的核酸要求放松。这有助于恢复国际旅游和商务交流,但也可能增加病毒的跨境传播风险。

3. 对政治和民意的影响:
支持与批评并存: 这一举措可能会受到那些认为疫情影响经济、希望恢复正常生活的人的支持,但也会受到那些担忧公共卫生风险、呼吁继续保持警惕的人的批评。
对政府信誉的影响: 如果疫情数据出现明显恶化,或对脆弱群体造成严重影响,政府可能会面临民众对其应对疫情能力的质疑。
影响未来的政策走向: 这一策略是否成功,将直接影响英国政府在未来处理类似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决策模式。

四、 值得关注的细节和后续发展:

“脆弱群体”的界定和保障: 具体哪些群体会被界定为脆弱群体,以及他们将获得何种程度的免费检测和治疗,是政策能否平稳过渡的关键。
检测服务的商业化: 免费检测的取消将催生检测市场的商业化,这需要有效的监管来保证检测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疫苗接种计划的持续性: 政府仍会继续推广疫苗接种,尤其是加强针的接种,以巩固免疫屏障。
数据监测和研究: 即使不进行大规模免费检测,政府仍然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监测废水、对特定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等)来了解病毒的传播趋势和变异情况。
国际合作: 病毒无国界,英国的策略调整也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协调和合作,以应对全球性的疫情挑战。

总结:

英国首相宣布“与新冠共存”并削减免费检测,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转变意义的举措。它标志着英国政府将应对新冠疫情的重心从“控制疫情”转移到“管理疫情”,并试图在公共卫生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这项举措有利有弊,可能加速经济复苏,但同时也伴随着感染率上升、医疗系统压力增加、病毒变异风险以及对弱势群体保护不足的潜在风险。其最终效果将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疫苗接种情况、病毒变异的演变、民众的行为响应以及政府后续的政策调整和监管措施。这一策略的成败,不仅对英国,也可能为全球其他国家在后疫情时代如何与病毒共存提供重要的参考和经验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我列举一段文字吧。


2020年3月,英国首相鲍中堂宣布“群体免疫”防疫策略,实行“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2020年6月,英国首相鲍里斯正式宣布:英国已经正式满足了五项指标,因此,根据之前出台的解封计划,6月1日起,英国已进入解封的第二阶段。

2021年上半年,英国政府宣布解禁计划表:

第一步、2021年3月8日-3月29日:开放校园,包括中小学&实践类大学。人们可以外出娱乐或锻炼,户外将允许两人同坐,包括喝咖啡、野餐等。户外允许最多6人小规模聚集、户外运动设施开放。“居家令”将于2021年3月29结束。仍然需要远程工作&学习。不允许海外旅行(特例除外)。

第二步、2021年4月12日:开放零售业及公共设施。户外景点开放,允许举行典礼等中型聚会。

第三步、2021年5月17日:英国所有的大学生均可返回校园参加面授课, 即英国大学恢复线下授课。大多数户外社交限制将取消。允许最多30人户外聚集;6人室内聚集。餐厅、酒店、娱乐等室内场所重新开放。允许大规模聚集。

第四步、2021年6月21日:社交限制全面解除,重开大型娱乐场所,允许大规模聚集。

2022年2月,英国又双叒叕宣布解封.......

大英在练习仰卧起坐,准备在巴黎奥运会上夺金还是怎么的?

user avatar

与新冠共存的典范难道不是非洲吗?

user avatar

简单的说,就是感染了新冠,不管身体多难受都得照常上班,不上班算旷工,扣钱。这就是”个人责任”的意义所在。当然,不检测你就没有感染新冠,更必须要上班了。

死了咋办?死了也是“个人责任”。叫你不好好防疫,不好好治疗。

这不是矛盾吗?都必须照常上班了,我还怎么防疫,怎么治疗?

但这就是抉择。Iphone你所欲也,肾你所欲也,但你只能选一个;工作你所欲也,生命你所欲也,你也只能选一个。不上班你算旷工,上班了病情可能恶化,但政府已经说了,这些都是你的责任。作为一个人,你需要承担属于你的责任。

至于你的家人?比如那些1岁2岁的小孩,叫他们不好好防疫,不打疫苗,1岁就开始做“反疫苗人士”,感染了新冠,死有余辜!

那政府呢?政府当然是负责收税啦!

大部分人为了公共卫生隔离个十几二十几天都是很乐意的。再说如果真感染了那几天也很难干活。不乐意的是资本家,你隔离几天,他就少了那几天的利润,还得倒过来给你发工资。因此资本家只好勉为其难地把你开除,这样不用给你发工资了,但他也损失了重新招人的成本。资本家实在是太惨了,因为你的“个人责任",让资本家蒙受了损失。

这就是各种“反隔离游行”里居然有人穿防护服的原因。人家反的是“政府规定我们的员工要隔离,影响了我们的利润”。

资本主义的社会,当然要推进“取消隔离”。原因无他,隔离损害了资本家的利润。

user avatar

我怎么记得两年前英国就决定共存了

当时殖人的舔术是——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咋现在又共存一次

搁这仰卧起坐呢?

user avatar

前两天知道英国马上要执行与新冠共存政策的时候,我特意去翻了一下鲍里斯的twitter,鲍里斯说的洋洋洒洒下面回复那也是相当精彩!之前很多人认为外国人是“不自由 毋宁死”那就是扯淡!真到了要命的时候是个人就知道自由和死选哪个

鲍里斯发推告诉大家:病毒不会消失,所以我们要与病毒共存,取消所有限制,取消隔离!并且在4月1日取消免费检测,并且在不限制自由的情况下让大家保护好自己!

下面是一些高赞回复!真是可怜的自由…

确实保护也是限制自由!是保护还是不想管?

这份自由也包括“自由的把病毒带给家人!” nice!

这个大哥太睿智了!一句话就把天聊死了!

为什么哪???真的不能一起来吗?

说的对!如果这都算是限制自由,那医生在传染病医院上班戴口罩也算是限制自由!

还有很多得了慢性病不能打疫苗的人认为开放政策是政府放弃了他们,任由病毒自由传播等于让他们去死!也有感染两次以上新冠心肝脾肺全是后遗症的人警告大家这不是闹着玩,病毒毁了他的生活!

感谢看完!

user avatar

新冠死的人比例对某些人来说是不高的,毕竟死的不是自己,那就没什么好怕。但是不要忘了,新冠是会有后遗症的。后遗症之前有说其中一个是阳痿,另外还可以大概率引发心血管疾病,总之,群体免疫也许不会死人,但是可以在保证你四肢健全的情况下,让你的身体健康程度无法保持原来的状态。


到时候就可以挂个牌匾“西方病夫”了。短期内,也许看不出什么不对头的地方,时间久了才看得出来。这应该是没有发射导弹也能达到的战争后效果,新冠就是那一支强悍的军队,可不会因为你意识形态就对你手软。


我认识一些英国人,他们说公立的医疗服务的确便宜,就是有个问题,排队时间长,而且质量一般。如果想要好点的医疗服务,哼哼,得加钱!


总体来说,就是国民身体健康会整体下降,但是又不是那种非常致命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在宣传口径上,可以用“西方国家人民对于生死是看得开的,对人生的态度很豁达”这样的方式,继续赢下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