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我列举一段文字吧。
2020年3月,英国首相鲍中堂宣布“群体免疫”防疫策略,实行“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2020年6月,英国首相鲍里斯正式宣布:英国已经正式满足了五项指标,因此,根据之前出台的解封计划,6月1日起,英国已进入解封的第二阶段。
2021年上半年,英国政府宣布解禁计划表:
第一步、2021年3月8日-3月29日:开放校园,包括中小学&实践类大学。人们可以外出娱乐或锻炼,户外将允许两人同坐,包括喝咖啡、野餐等。户外允许最多6人小规模聚集、户外运动设施开放。“居家令”将于2021年3月29结束。仍然需要远程工作&学习。不允许海外旅行(特例除外)。
第二步、2021年4月12日:开放零售业及公共设施。户外景点开放,允许举行典礼等中型聚会。
第三步、2021年5月17日:英国所有的大学生均可返回校园参加面授课, 即英国大学恢复线下授课。大多数户外社交限制将取消。允许最多30人户外聚集;6人室内聚集。餐厅、酒店、娱乐等室内场所重新开放。允许大规模聚集。
第四步、2021年6月21日:社交限制全面解除,重开大型娱乐场所,允许大规模聚集。
2022年2月,英国又双叒叕宣布解封.......
大英在练习仰卧起坐,准备在巴黎奥运会上夺金还是怎么的?
与新冠共存的典范难道不是非洲吗?
简单的说,就是感染了新冠,不管身体多难受都得照常上班,不上班算旷工,扣钱。这就是”个人责任”的意义所在。当然,不检测你就没有感染新冠,更必须要上班了。
死了咋办?死了也是“个人责任”。叫你不好好防疫,不好好治疗。
这不是矛盾吗?都必须照常上班了,我还怎么防疫,怎么治疗?
但这就是抉择。Iphone你所欲也,肾你所欲也,但你只能选一个;工作你所欲也,生命你所欲也,你也只能选一个。不上班你算旷工,上班了病情可能恶化,但政府已经说了,这些都是你的责任。作为一个人,你需要承担属于你的责任。
至于你的家人?比如那些1岁2岁的小孩,叫他们不好好防疫,不打疫苗,1岁就开始做“反疫苗人士”,感染了新冠,死有余辜!
那政府呢?政府当然是负责收税啦!
大部分人为了公共卫生隔离个十几二十几天都是很乐意的。再说如果真感染了那几天也很难干活。不乐意的是资本家,你隔离几天,他就少了那几天的利润,还得倒过来给你发工资。因此资本家只好勉为其难地把你开除,这样不用给你发工资了,但他也损失了重新招人的成本。资本家实在是太惨了,因为你的“个人责任",让资本家蒙受了损失。
这就是各种“反隔离游行”里居然有人穿防护服的原因。人家反的是“政府规定我们的员工要隔离,影响了我们的利润”。
资本主义的社会,当然要推进“取消隔离”。原因无他,隔离损害了资本家的利润。
我怎么记得两年前英国就决定共存了
当时殖人的舔术是——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咋现在又共存一次
搁这仰卧起坐呢?
前两天知道英国马上要执行与新冠共存政策的时候,我特意去翻了一下鲍里斯的twitter,鲍里斯说的洋洋洒洒下面回复那也是相当精彩!之前很多人认为外国人是“不自由 毋宁死”那就是扯淡!真到了要命的时候是个人就知道自由和死选哪个!
鲍里斯发推告诉大家:病毒不会消失,所以我们要与病毒共存,取消所有限制,取消隔离!并且在4月1日取消免费检测,并且在不限制自由的情况下让大家保护好自己!
下面是一些高赞回复!真是可怜的自由…
确实保护也是限制自由!是保护还是不想管?
这份自由也包括“自由的把病毒带给家人!” nice!
这个大哥太睿智了!一句话就把天聊死了!
为什么哪???真的不能一起来吗?
说的对!如果这都算是限制自由,那医生在传染病医院上班戴口罩也算是限制自由!
还有很多得了慢性病不能打疫苗的人认为开放政策是政府放弃了他们,任由病毒自由传播等于让他们去死!也有感染两次以上新冠心肝脾肺全是后遗症的人警告大家这不是闹着玩,病毒毁了他的生活!
感谢看完!
新冠死的人比例对某些人来说是不高的,毕竟死的不是自己,那就没什么好怕。但是不要忘了,新冠是会有后遗症的。后遗症之前有说其中一个是阳痿,另外还可以大概率引发心血管疾病,总之,群体免疫也许不会死人,但是可以在保证你四肢健全的情况下,让你的身体健康程度无法保持原来的状态。
到时候就可以挂个牌匾“西方病夫”了。短期内,也许看不出什么不对头的地方,时间久了才看得出来。这应该是没有发射导弹也能达到的战争后效果,新冠就是那一支强悍的军队,可不会因为你意识形态就对你手软。
我认识一些英国人,他们说公立的医疗服务的确便宜,就是有个问题,排队时间长,而且质量一般。如果想要好点的医疗服务,哼哼,得加钱!
总体来说,就是国民身体健康会整体下降,但是又不是那种非常致命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在宣传口径上,可以用“西方国家人民对于生死是看得开的,对人生的态度很豁达”这样的方式,继续赢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