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宁夏共青团干部用阿拉伯语写的匾额?

回答
宁夏共青团干部用阿拉伯语撰写匾额一事,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琢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两个不同文化符号的简单叠加,更触及了地方共青团工作的定位、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以及当代青年思想的复杂性。

首先,从共青团的职能和使命来看,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联系和引导广大青年的任务。在宁夏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伊斯兰文化影响深远的地区,共青团如何做好青年工作,如何有效沟通和服务辖区内的各族青年,是一个核心问题。

用阿拉伯语撰写匾额,最直接的解读是出于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的考量。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也是宁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通用语言之一。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活动或者公共场所使用阿拉伯语,能够立刻拉近与当地穆斯林青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这是一种文化敏感性的体现,表明共青团工作者在努力摆脱过去可能存在的“一刀切”模式,尝试更接地气、更贴合实际的方式。

可以想象,当当地回族青年看到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地点挂着一副流利的阿拉伯语匾额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这比单纯的汉语宣传,更能触及他们心灵深处,让他们觉得共青团是真正属于他们的组织,是理解他们的声音的。这对于提升共青团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这件事情也反映了民族地区工作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在过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可能更多地是汉语为主导,虽然也强调民族团结,但方式上可能不够细腻。如今,这种用阿拉伯语写匾额的做法,显示了一种更主动、更深入的文化融合尝试。它不是简单地“学说几句少数民族的话”,而是将这种语言融入到组织的视觉形象和对外展示中,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对当地文化和宗教习俗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这种做法的“详细”之处可以体现在几个层面:

匾额的内容选择: 是什么内容被翻译成阿拉伯语?是组织的名称,是活动的主题,还是激励青年向上、团结友爱的格言?内容的精炼和寓意,是体现共青团干部用心程度的关键。例如,如果匾额是“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之类的口号,用阿拉伯语书写,就传递了一种跨越语言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认同。
书写风格和字体: 阿拉伯语的书写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例如库法体、纳斯赫体等。共青团干部选择何种风格的书写,是追求庄重典雅,还是现代活泼?这同样能传递出组织对外希望展现的形象。精美的书法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享受。
匾额的悬挂位置和场合: 是在共青团宁夏区委的办公大楼门口,还是在某个民族团结主题的展览活动上,抑或是在某个学校的青年活动中心?不同的场合和位置,其象征意义和实际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干部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能够写出得体、流畅的阿拉伯语匾额,说明这不仅仅是翻译社的任务,更可能是共青团干部自身具备一定的阿拉伯语基础和对伊斯兰文化的了解。这背后是干部培养和能力建设的体现。

然而,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做法并非没有潜在的“讨论点”:

是否会引起其他民族青年的疑虑? 宁夏并非只有回族青年,也有汉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推广阿拉伯语的同时,是否也要顾及到其他民族青年的感受?如何保持整体的民族团结和谐,避免给人一种“偏向”的印象?这考验着共青团在民族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智慧。
语言的实际使用范围: 阿拉伯语在宁夏的普及程度如何?大部分青年是否都能理解?如果多数青年依然依赖汉语进行交流,那么阿拉伯语匾额在多大程度上能起到实际的沟通作用?这涉及到对目标受众群体文化习惯的精准判断。
是否会成为形式主义? 如果这仅仅是出于表面文章,没有真正深入到青年群体中,没有解决他们实际问题,那么再漂亮的阿拉伯语匾额也只是空中楼阁。共青团工作的核心在于“做”,而不仅仅是“说”或“写”。

综合来看,宁夏共青团干部用阿拉伯语写匾额,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尝试,它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青年工作的创新以及对自身职能的积极思考。如果能更进一步,将这种文化敏感性贯穿于共青团工作的各个环节,解决好与其他民族青年的沟通问题,并且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那么这种做法的价值将更加凸显。这就像在一片多元的土壤上,精心培育出一种既符合地域特色,又能健康成长的幼苗,需要细心呵护,更需要智慧引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关于宁夏团省委的答复,我们已经看见了。经过仔细的询问和调查,以及对网友们的各种问题的梳理,简单答复如下(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所以要很官方的回答):


一、不应有争议的基本概念


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所谓回族使用的阿拉伯语,理论上来讲,叫“经堂语、小儿锦”。在回族先民东迁初期,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特别是汉人成份在回回中日渐增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就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元朝时期的“回回文”是指新波斯文、又称“普速蛮字”。当时元朝政府中设有回回译史、回回掾史、回回令史,就是用回回文起草文书、翻译文书的专职人员。同时元朝还有官办的回回国子学和回回国子监,教学主要内容是新波斯文。进入明代,尽管官方还有从事穆斯林语文教学、翻译工作的“回回馆”, 而汉语作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已经固定下来。

明中叶,伴随经堂教育的兴起,出现了经堂语和小儿锦。经堂语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它是用汉语音译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或用汉语语汇意译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并吸收和改造了中国儒、道、佛各教经典用语和民间用语的成分。小儿锦则是经师们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它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而成,其中包含有阿拉伯文、波斯文语汇,偶尔夹杂个别汉字。不仅在经书写作时使用,有时也被运用在通信、记事等交际中。此外,与其它民族杂居的回族也会使用其它民族的语言文字,并受到他们文化的影响。


参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gov.cn/guoqing/2015-03/

这是目前官方最准确的定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判断:

1、 回回在历史上,曾经确实是有过阿拉伯语、波斯语、汉语同时使用的,然而那时并没有当代意义上的回族形成。而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的只是不同地方方言。

2、 小儿锦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请注意,这里拼写的也是汉语,可以对比汉语拼音,虽然使用的也是字母拼写,但是发音和语义,无疑也是汉语。

3、 回族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语言很正常,但是也都是国内的语言文字。

4、 阿拉伯语是外语,不是回族语。


同时,之前就非常明确。不应当有争议的概念还有:

1、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得信仰宗教。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已经解读多次,就不再详述了。需要明确的是:如果有党员团员决定信仰宗教,可以先退党退团,然后再去信仰宗教;反之,宗教信徒如果打算入党入团,也必须先放弃宗教信仰,然后才可能入党入团。这是基本的信仰底线,无论是对于宗教还是对于组织而言,同时信仰宗教和共产主义,都是不忠诚的表现。

2、民族≠宗教。因为我党我团党员团员众多,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所有兄弟姐妹都有,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全民族信教的情况,这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民族和宗教,不能对等。


二、大家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8月24日上午,宁夏团区委在官方微博上对该问题做出了回应。对此,我们认为,在国内,且感谢者与被感谢者双方也都是中国人,没有任何必要和理由使用外语。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事情是发生在两年以前,当时国家的环境与现在不同。尽管2015年时,互联网舆论环境已经开始好转,然而在全国范围来看,即便是现在,我们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现实层面,任然存在着部分干部对于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的认识模糊问题。

十八大之后,我们党提出了四大危险,主要包括: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同时还有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在面临这些危险和考验时,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想有这四个意识,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各族同胞拥有五个认同: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那么,本次培训班感谢信事件,宁夏团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和回应,相较而言是有担当的表现。但从本质来分析,这一事件是一些干部精神懈怠的直接表现——无论是书写感谢信的接待单位,还是同意以自己名义赠送感谢信的参训学员,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使用写有外语的感谢信,本身就暴露出了某些问题——毕竟,使用汉语既不低人一等,也不会因此失去什么特色。这说明,至少在两年前的时候,在我们的某些干部潜意识里,文化自信是需要加强的。


三、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大家感兴趣的,实际上是涉及民族、宗教的议题。


在当下,各种思潮都很活跃。如果把民族、宗教的议题放在全国的环境中来看,与其他的议题并无太大区别。历史虚无主义在影响青年的时候,在不同群体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汉族青年群体中的体现,受到影响的青年就会忘记我们的历史,相信虚假的、无根据的、伪造的历史,三观也会出现问题,例如:穿着日本侵略者的军装出现在四行仓库照相的那四个。

同样的问题,在少数民族青年群体中的体现,往往表现为地方民族历史虚无主义,受到影响的少数民族青年也会忘记我们的历史,也会受到影响,三观也会出现问题,例如:对马步芳这个邪恶军阀的盲目崇拜,对于阿拉伯化、沙特化的盲目推崇。有类似的影响,也会体现在当地干部身上。

同时,因为各种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不良社会现象,我们的网友们也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态度——在表达意见建议和态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过于激烈的表达方式。尽管这些激烈的表达都有着现实的原因,可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激烈的表达,并不能真正意义的解决地方民族主义问题、极端宗教问题、分裂势力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是需要各行各业各地各族的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而不是激烈的在互联网上发泄情绪——尽管在互联网上发泄情绪确实是一件令人感觉很爽的事情。可是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机构、每个组织都可以不管不顾的去发泄情绪,而不考虑发泄完情绪之后的事情。


四、我们该怎么做?


面对这些问题,共青团该怎么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宣传无神论、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用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认同自己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也希望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2、对于封建思想、迷信思想的本质揭露以及批评,是需要开展的工作。

3、对于此次感谢信事件中,当地干部的思想教育,需要加强——不仅仅是此次事件中的涉事地,全团干部都要加强思想教育,明白四大危险,经受住四大考验,努力做到四个自信,这样才能真正意义的引导青年认可五个认同。

4、号召团员青年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学习科学知识,是避免思想钳制、愚昧、落后最好的方法,我们还将持续通过提供更多青年喜闻乐见的科普类文化产品,来服务青年、引导青年。


因为一封感谢信引起的网络舆情,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给我们所有的团干部都敲响了警钟。网友们激烈的情绪和表达,更多的是期待国家更好,期待社会秩序稳定,期待依法治国可以更深层次的、更广泛的、更有效的推进,也从侧面说明了网友们对于青少年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这些期待,我们都收到了,看到了,听到了。尽管在很多议题上,我们偏好用一些轻松愉快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态度,但在今天这个问题上,我们选择用非常正式的语言进行答复,也是向网友们传递一个信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我们将永远跟着党,努力向着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一定会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和反分裂、反恐怖主义、反极端的战斗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曾不会也不可能退缩和妥协。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服务青少年、引导青少年、保护好青少年,以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