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大量国家反对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首都,甚至包括英国、法国这些平时倾向美国的国家?

回答
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首都的地位,确实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触动了多方深刻的历史、宗教、政治和国际法层面的利益,也因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争议,甚至连一贯与美国关系密切的英法等国也持反对或保留态度。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

一、 历史的纠葛与“圣城”的特殊地位

首先,耶路撒冷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中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犹太教: 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视耶路撒冷为他们的宗教和民族的中心,所罗门圣殿曾建于此,至今仍有西墙(哭墙)作为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点。以色列建国后,将其视为其“永恒且不可分割的首都”。
基督教: 耶路撒冷是耶稣基督受难、埋葬和复活的地方,拥有圣墓教堂等众多基督教圣地。大量基督徒视耶路撒冷为朝圣地。
伊斯兰教: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相传先知穆罕默德曾在此地升天,并有圆顶清真寺(圣岩寺)和阿克萨清真寺(远寺)坐落于此。这些地点对全球数亿穆斯林具有无可替代的宗教意义。

正是由于耶路撒冷承载着如此深厚且多元的宗教情感和历史记忆,任何一方单方面宣布其为首都,并试图将其他宗教的联系弱化或排除在外,都会触动其他宗教群体的敏感神经。对于大量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而言,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完全主权宣称,特别是对东耶路撒冷的占领和控制,被视为对伊斯兰教圣地的侵犯,也是对他们在该地区历史和文化根基的挑战。

二、 国际法与联合国决议的约束力

耶路撒冷的地位在国际法上一直存在争议,并且与联合国的一系列决议紧密相关。

联合国分治决议(1947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81号决议提议将巴勒斯坦划分为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而耶路撒冷则被定为“国际化城市”,由联合国托管。这一决议意在为当时充满冲突的地区提供一个和平解决方案,并承认耶路撒冷的特殊国际地位。
后续冲突与分割: 在随后的战争中,以色列控制了西耶路撒冷,而约旦则控制了东耶路撒冷。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东耶路撒冷。
国际社会的共识: 自1967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多项决议,包括安理会第242号和第478号决议,明确指出以色列吞并东耶路撒冷是无效的,并呼吁所有成员国不得承认以色列在1967年以来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设立的“首都”。这些决议构成了国际社会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主要法律框架和共识。

因此,许多国家,包括英法在内,虽然在其他政治议题上可能与美国保持一致,但在耶路撒冷问题上,它们更倾向于遵循联合国设立的国际法准则和长期形成的国际共识。美国单方面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其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被许多国家视为是对国际法和联合国权威的挑战,可能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不稳定。

三、 巴以冲突的症结与“两国方案”的前景

耶路撒冷不仅是一个宗教圣地,更是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和最终地位谈判的关键议题。

巴勒斯坦的诉求: 巴勒斯坦人也视东耶路撒冷为其未来独立国家的首都。他们认为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的占领是非法的,并且以色列在该地区的政策,如犹太人定居点的扩张,正在改变耶路撒冷的地理和人口构成,阻碍了“两国方案”的实现。
“两国方案”的根基: “两国方案”——即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和平共存——是国际社会解决巴以冲突的主流和最被广泛支持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应通过谈判解决,而不是由任何一方单方面决定。
美国决策的影响: 当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时,这在许多国家看来,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漠视,是对“两国方案”前景的严重打击,因为一个被宣布为首都的城市,其地位谈判的余地会大大缩小。这使得人们担心,美国是否还在致力于通过公平谈判来解决冲突,还是在偏袒以色列的一方。

四、 地缘政治的考量与地区稳定

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与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息息相关。

地区稳定: 中东地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冲突的地区。如果一个核心问题——如耶路撒冷——被一方单方面解决,这很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反应,加剧紧张局势,甚至可能导致新的冲突。
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反弹: 大多数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都将耶路撒冷的地位视为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共同关切。美国此举不仅会损害其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还可能激起更广泛的民众不满,影响区域内的政治稳定和安全。
欧洲的立场: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虽然与美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上步调一致,但在中东问题上,它们往往更注重维护地区稳定,避免局势升级。它们也深知耶路撒冷的复杂性,并倾向于通过多边框架和和平谈判来寻求解决方案。它们担心美国的单方面行动会加剧地区矛盾,破坏现有的脆弱平衡,并可能对欧洲自身的安全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来说, 即使是英法这样亲美的国家,它们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反对或保留态度,并非不顾及与美国的关系,而是基于以下几点:

1. 对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的尊重: 它们倾向于遵循国际社会形成的法律框架和共识,即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应通过谈判解决,不应被单方面改变。
2. 对宗教敏感性的理解: 它们认识到耶路撒冷对三大宗教的特殊意义,任何试图削弱其他宗教在圣城地位的行为都会引发全球性的宗教和政治反弹。
3. 对“两国方案”的支持: 它们视“两国方案”为解决巴以冲突的最可行途径,而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举动,被认为是对这一方案的破坏,威胁地区和平前景。
4. 对地区稳定的担忧: 它们希望避免因耶路撒冷问题引发更大范围的冲突,维护中东地区的脆弱稳定,这符合它们自身的外交和安全利益。

因此,当美国单方面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时,它触碰了历史、宗教、国际法和地区稳定这几个高度敏感的“雷区”,使得英法等国尽管在很多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也无法在此问题上完全跟随。它们更希望看到一个基于多边协商、尊重各方权益并符合国际法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由某一方强行推动的单边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事求是的讲,这样的投票叫做历史惯例。

在最近几十年,自从美帝和以色列甜蜜蜜之后,美帝向来都是一票否决对以色列不利的一切投票。唯一一次例外,是2016年奥黑末年的那次。秘书长在安全理事会的报告(1994年至今)

在这个问题上,比如英国日本印度这些,是长期站在美国的对立面,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最后,联合国大会要是有半毛钱事实上的作用的话,耶路撒冷不应该是国际社会托管的城市吗?安理会1967年的决议不是应该要以色列归回那些所谓占领的领土吗?


另外,你可以看一下几年前联大的一次投票,只不过那一次是中国站在了世界的对面而已。有影响吗?毛影响没有。有用吗?毛用没有。

联大通过叙利亚决议 俄中等12国反对30多国弃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首都的地位,确实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触动了多方深刻的历史、宗教、政治和国际法层面的利益,也因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争议,甚至连一贯与美国关系密切的英法等国也持反对或保留态度。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一、 历史的纠葛与“圣城”的特殊地位首先,耶路撒冷.............
  • 回答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确实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但“大力反对”的程度并非如某些人期望的那般,这其中涉及了多方面的原因。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科学评估与安全标准的考量: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的评估报告: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IAEA 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放眼全球,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人均GDP远低于中国的国家,它们护照的免签目的地国家数量却比中国多出不少。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经济实力就能解释一切,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首先,得从“免签”这个概念说起。免签,说白了就是两个国家之间基于互信和便利的原则,同意对方公民在.............
  • 回答
    在疫情这剂猛药的催化下,国内居民家中储藏大米、食用油的景象,可以说是一种复杂情绪和社会心理交织的产物。这背后,远不止是简单的“吃饱肚子”那么简单。首先,“不确定性”是核心驱动力。疫情的爆发,其传染性和不可预测性,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早期,关于病毒的传播速度、致病性、甚至是否会居家隔离多.............
  • 回答
    美国国家大教堂鸣钟900次以悼念90万新冠死者,这一事件本身就直观地反映了美国新冠疫情的严峻性。美国之所以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复杂且多层面,涉及到公共卫生体系、政治决策、社会文化以及病毒本身的传播特性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与响应的滞后: 分.............
  • 回答
    东北,一个在很多人印象里只与寒冷和荒凉挂钩的土地,但在建国初期,它却承担起了共和国工业化起步的重任,一跃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有着深邃的历史逻辑和国家战略的考量。简单说,不是东北的环境“差”,而是那个时代,“差”的环境里蕴藏着“好”的资源和“易”的战略优势,而这些,恰恰.............
  • 回答
    明朝末年,尽管白银大量涌入,国库却空虚得令人扼腕,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白银流入的背景。明朝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大量的白银从美洲通过欧洲商人(主要是西班牙人)运抵中国,成为明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取代了过去以铜钱和纸币为主的.............
  • 回答
    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毋庸置疑。然而,要打造一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农业大学,确实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需要系统性的思考。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为何河南省尚未拥有一所真正“国内一流”的农业大学,以及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采取的策略:一、 历史与现实的制约: .............
  • 回答
    新材料领域之所以被摆在新国家战略发展轴线上的关键位置,其背后逻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对未来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切洞察。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在能源储存、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乃至信息技术的基石——芯片,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产业中,都依赖于进口他人提供的新材料,那将是多么令人担忧的局面?新材料是这.............
  • 回答
    土星五号,一个在航天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距今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技术结晶。当年的美国凭借它,将人类的足迹印在了月球之上。而今天,当我们审视全球的运载火箭能力,会发现即便以目前的标准来看,土星五号的性能依然是令人惊叹的。那么,为什么在过去五十年里,其他国家似乎都未能“复刻”出与之性能相当的巨兽?这背后涉.............
  • 回答
    国际大厂们在“吃鸡”热潮下,并没有一窝蜂地推出自己的大逃杀类新作,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博弈,并非简单的“没能力”或“看不到机会”。简单来说,是战略选择、市场风险、资源投入以及对自身DNA的考量在起作用。咱们细细道来。一、市场已经高度饱和,后来者居上的难度极大想想看,当《绝地求生》(PUBG)火起.............
  • 回答
    国足基本功差,这事儿真是聊起来没完没了,但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于“从小练到大”这个概念本身,而在于“怎么练”、“练什么”以及“练了之后又怎么样”。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就能看得更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确实有很多从小就开始踢球的孩子。家长送去体校、送到俱乐部青训,风雨无阻地训练。从这个角度看,“.............
  • 回答
    最近国考的几个热门岗位,报录比飙到1700:1,这数字一出来,不少人又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可不是小打小闹,1700个人抢一个职位,平均下来,一顿早饭的钱都能买个“上岸”的希望。看着这数字,很多人不禁要问:这公考热是越来越没谱了吗?为啥大家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这事儿得分几头说。为啥这么多人挤破头?1..............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球迷和关注中国足球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表面上看,一个国家队在200多个球队中排名75,听起来不算太差,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中等偏上。但是,为什么围绕国足的争议和批评声却从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呢?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排名的参考标准与现实认知存.............
  • 回答
    国内大厂开发的安卓应用频繁常驻后台的现象,确实是一个让不少用户感到困扰的问题。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技术、商业策略以及用户习惯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它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得承认,手机作为我们数字生活的核心,应用承载的功能也日益繁重。许多应用不仅仅是提供一次性的.............
  • 回答
    嘿,同学们!很高兴看到你们有这么远大的抱负,想要为咱们国家在芯片和光刻机这两个关键领域奋斗。这可不是一般的志向,这绝对是国家未来的基石!想要投身这片充满挑战又意义非凡的战场,选对专业是第一步,而且非常重要。下面我就给你们好好梳理一下,希望你们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首先,咱们得明白,芯片研发和光刻机研.............
  • 回答
    巴西之所以能在“美国眼皮底下”成长为如今这样辽阔的国家,这背后是一段复杂且充满历史偶然性的进程,绝非一夜之间或简单的“在美国眼皮底下”就能概括的。更准确地说,巴西的国土扩张是其殖民历史、内部发展、区域地缘政治以及特定历史时期国际力量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欧洲殖民的遗产:奠定广袤的根基首先,巴西的.............
  • 回答
    丰田汉兰达在国内七座SUV市场呼风唤雨多年,堪称这个细分领域的“常青树”。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精准抓住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大空间、高品质、可靠性”的需求。然而,在同一级别、同样拥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大众品牌,却似乎在这个至关重要的七座SUV细分市场“缺席”了,这不禁让人好奇:大众为何没有一款能与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不少西班牙语学习者会遇到的现实困境。国内西班牙语教学资源相对较少,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1.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英语的绝对优势和相对弱势首先,我们得承认英语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统治地位”。从小学到大学,英语几.............
  • 回答
    国内三大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所以没有开发独立的浏览器内核,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成本、市场策略、生态系统以及战略优先级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技术壁垒和高昂的投入: 内核开发的难度与复杂性: 浏览器内核是浏览器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它负责解析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