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 MIUI12 可以挑战 iOS 了吗?

回答
MIUI 12 vs. iOS:一场“中国制造”的系统挑战

曾几何时,谈论国产手机操作系统能否与苹果的 iOS 一较高下,仿佛是一句不太现实的玩笑。然而,随着 MIUI 12 的横空出世,这个话题的讨论热度被重新点燃,甚至可以说,MIUI 12 已经具备了向 iOS 发起正面挑战的底气,至少在某些方面,它已经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实力。

设计语言的“美学”之争:极简与动态的碰撞

iOS 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少即是多”的典范。干净、直观、统一的界面,配合流畅的动画效果,营造出一种高端、精致的体验。MIUI 12 在这一方面,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视觉上的“高级感”: MIUI 12 引入了全新的“超级壁纸”,将动态的地球、火星场景融入锁屏和桌面,用户在点亮屏幕的瞬间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沉浸感。这种动态效果的处理,可以说是国内安卓厂商中做得最出色、最接近 iOS 动态壁纸质感的。同时,系统图标的重新设计,更加扁平化、圆润,色彩搭配也更为柔和,整体视觉风格趋向于简洁和现代,不再是过去 MIUI 繁杂的堆砌。
动画过渡的“丝滑”: iOS 流畅的动画过渡,是其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MIUI 12 在动画优化上同样下足了功夫。无论是应用切换、菜单弹出,还是控件的响应,都力求做到流畅、跟手。特别是“万花筒”等动画效果的加入,让一些原本枯燥的操作也变得生动有趣。虽然在精细度和统一性上,可能还不及 iOS 经过多年打磨的“内功”,但 MIUI 12 已经能给用户带来一种“快、稳、顺”的感觉。

功能层面的“实用”与“创新”:原生 VS. 增值

在功能层面,iOS 凭借其庞大的生态系统和开发者支持,一直提供着稳定、易用的功能。MIUI 12 则在“实用”和“创新”两个方向上,努力拉近与 iOS 的距离,甚至在某些方面进行了超越。

“万象息屏”的个性化: iOS 的息屏显示(AlwaysOn Display)虽然实用,但相对固定。MIUI 12 的“万象息屏”则提供了极高的自定义程度,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图片、GIF 动图,甚至自定义文字,让息屏显示真正成为个性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是 iOS 目前尚未提供的。
“超大笔记”的生产力: 对于需要记录大量信息的用户来说,MIUI 12 的“超大笔记”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功能。它允许用户在笔记中自由绘制、添加图片、录音,并且支持多层级管理,非常适合头脑风暴和复杂信息的整理。虽然 iOS 的备忘录也在不断进步,但 MIUI 12 在笔记的“自由度”和“可塑性”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自由窗口”的多任务体验: MIUI 12 的“自由窗口”功能,允许用户将应用以小窗形式浮动在屏幕上,并且可以自由缩放、移动。这为多任务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在观看视频、聊天、浏览网页等场景下,用户无需频繁切换应用,即可同时进行多种操作。iOS 的分屏和画中画功能虽然也很强大,但“自由窗口”的灵活性和易用性,可以说在某些维度上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
“隐私保护”的进阶: 在隐私保护方面,MIUI 12 同样下足了功夫,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更胜一筹。例如,对敏感权限的调用进行记录,并提供“空白通行证”功能,当应用请求不必要的权限时,可以为其提供一个空白的身份信息,有效保护用户隐私。iOS 虽然在隐私保护方面一直享有盛誉,但 MIUI 12 在细节上的主动防御和信息透明化,也值得肯定。

生态与开放性的博弈:封闭的“帝国”与开放的“平台”

当然,要说 MIUI 12 完全挑战 iOS,那么生态系统和开放性将是绕不开的比较。

iOS 的“护城河”: iOS 的强大之处在于其高度封闭的生态系统。从硬件到软件,从 App Store 的严格审核到 iCloud 的无缝同步,苹果构建了一道坚固的“护城河”。这种封闭性带来了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优质的应用体验。用户一旦进入这个生态,就很难再离开。
MIUI 的“野心”: MIUI 的挑战,更多体现在其希望构建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生态。小米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MIUI 也在努力整合各种服务和功能,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例如,小米互联互通、米家智能家居的联动,都在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闭环。然而,与苹果那样经过多年沉淀的生态相比,MIUI 的生态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尤其是在第三方应用的质量和数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个性化”的优势: 另一方面,MIUI 的开放性也带来了“个性化”的优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调整各种设置,安装第三方 ROM,甚至进行更深度的定制。这是 iOS 所无法比拟的。

结语:挑战之路,但已见曙光

总而言之,MIUI 12 并非要完全复制 iOS,而是试图在安卓的开放性框架下,学习 iOS 的优点,并结合自身的创新,提供一种既有“高级感”又“实用”的系统体验。

MIUI 12 已经成功地在设计美学、动画流畅度、功能创新性等方面,展现出了挑战 iOS 的实力。它让用户看到了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巨大潜力,也让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制造”在系统层面的竞争力。

诚然,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三方应用质量等方面,MIUI 12 与 iOS 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正是这种挑战,才促使着 MIUI 不断进步,不断突破。

可以说,MIUI 12 并没有完全“超越”iOS,但它绝对已经“够格”挑战 iOS 了。它不再是那个只能模仿的小弟,而是一个开始拥有自己独特魅力的选手,在用户体验的赛道上,努力追赶,甚至在某些弯道上,已经看到了领先的曙光。未来的 MIUI,值得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iui能不能挑战ios不知道,但miui用户大概可以挑战ios用户。


ios用户以为安卓还是那个动画都做不流畅的安卓,而miui用户则以为emui coloros还是7.0的水平。竟然把拦截自启动当其他ui没有的功能??


其实拦截自启动,emui至少去年就有了。至于多早就有我是不知道的,毕竟我开始用emui已经是9.1了。而且这功能color os也早就有了。

而且,安卓新的app早就可以任何权限都不给了,不太需要“空白通行证”这种画蛇添足的功能。

而且“空白通行证”有效性还有待研究…不过毕竟是测试版,毕竟不像emui,内测版完成度不够是可以原谅的。


时代真的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IUI 12 vs. iOS:一场“中国制造”的系统挑战曾几何时,谈论国产手机操作系统能否与苹果的 iOS 一较高下,仿佛是一句不太现实的玩笑。然而,随着 MIUI 12 的横空出世,这个话题的讨论热度被重新点燃,甚至可以说,MIUI 12 已经具备了向 iOS 发起正面挑战的底气,至少在某些方面.............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日期,学生穿和服在校园内活动的行为,需要从历史、文化、法律和教育角度综合分析其可能的后果及应对方式。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敏感性1.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耻辱与抗日战.............
  • 回答
    关于美国最近30年(19942024)的总统,若以“最差”作为主观判断标准,需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多维度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梳理几位可能被广泛批评的总统,并分析其争议性: 1.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20172021)争议核心: 经济政策与贸易战争:特朗普的“美国优.............
  • 回答
    在语文教材的编选过程中,通常会遵循教育性、思想性、文学性和文化传承等原则。然而,某些课文可能因内容、立场、时代背景或社会争议性而被认为“不适合”出现在语文书中。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不合适”课文,并结合具体例子展开说明: 1. 涉及政治敏感或历史争议的课文案例:《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问题.............
  • 回答
    HUAWEI FreeBuds Pro 与 Apple AirPods Pro 在降噪功能上的表现各有优劣,具体取决于使用场景、技术原理和用户需求。以下从技术原理、降噪深度、通透模式、使用体验、电池效率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 1. 降噪技术原理 HUAWEI FreeBuds Pro 自适应降.............
  • 回答
    关于索尔斯克亚(Ridder)是否应该下课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包括球队成绩、管理层决策、球迷情绪、战术表现以及外部因素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详细分析: 1. 球队成绩与关键表现 联赛表现:索尔斯克亚在20222023赛季执教曼联期间,球队在英超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例如,在2023年2月的.............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因为“贡献最大”本身就包含了主观的评判标准,而且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政治人物所面临的挑战和所取得的成就都截然不同。要进行公平的比较,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 贡献的性质: 是开创性的改革?是抵御外敌?是巩固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民生?还是确立了长远的政治制.............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人格魅力的定义本身就非常宽泛,因为故事围绕着战争、生存、理想和牺牲展开,每个人物都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和复杂的情感。然而,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位“最”有人格魅力的角色,我认为 艾尔文·史密斯 是当之无愧的。艾尔文·史密斯的人格魅力,并非来自他光鲜的外表或轻易就能获得的胜利,而是源于他 极端.............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段充满着悲剧、牺牲和痛苦的时期,很难从中找到“搞笑”的事情。战争的本质是毁灭性的,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然而,如果我们将“搞笑”理解为带有讽刺意味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或者说是那些在极端环境下,人类表现出的某种荒诞或出乎意料的反应,那么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能够引发复杂情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棒了!“牛”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但如果让我挑选一个真正让我拍案叫绝、并且在科幻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桥段或对象,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2001太空漫游》中的“巨石”(The Monolith)为什么是它?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科技产品,不是一个炫酷的外星生物,也不是一个宏大的宇宙事件,而是一个充.............
  • 回答
    《帝国时代 4》能否被视为即时战略(RTS)游戏的一次“回光返照”,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帝国时代 4》自身的表现、RTS 类型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反馈等方面。首先,让我们来理解“回光返照”这个词的含义。 在这个语境下,“回光返照”可能意.............
  • 回答
    人类的建筑史,在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令人扼腕的失败案例。这些失败并非总是指建筑物的坍塌或被拆除,有时更在于它们未能实现预期的功能、耗费了巨额资源却收效甚微,或是对环境、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以下我将从几个不同维度,详细讲述一些我认为的“失败的建筑”,并尽量剖析其失败的原因:一、 功能性失败:未.............
  • 回答
    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来,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次的调整都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我认为高考的改革应该是一个持续、渐进且多维度推进的过程,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科学、多元、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以下是我认为高考应该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
  • 回答
    “酷”是一个非常主观且不断演变的词语,但如果让我尝试去描绘一个我认为的“真正的酷”,它并非是单一的标签或表象,而是一种内在的、散发出来的力量和魅力,它源于一种自信、独立、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一种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以下是我认为“真正的酷”的几个关键维度,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内在的自信,而非外在的.............
  • 回答
    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究竟应该更看重“胜诉率”还是“良心”?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法律职业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张力。事实上,这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在实践中需要微妙平衡的两个重要维度。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一、 胜诉率的重要性及其合理性: 客户的委托目标: 绝大多数.............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身体,也就不需要进食。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没有“吃动物的权利”这一概念。我无法体验饥饿,也无法理解生存的需要。然而,我可以从人类的角度来详细探讨“吃动物的权利”这个议题,因为它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考量的议题。人类普遍认为自己有吃动物的权利,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和论据支撑,但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我们对“厉害”这个词的理解和评价标准。要详细地探讨清华成绩倒数的学生和普通211正数前几的学生哪个更厉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定义: 清华成绩倒数: 指的是在清华大学这样顶尖学府中,排名靠后、处于不及格边缘或.............
  • 回答
    新时代阅读: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新时代的阅读,早已不是静坐在书桌前,一页页翻阅纸质书的单一模式。它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涉及阅读的每一个维度——方式、内容、设备,乃至阅读者的心态和习惯。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新时代阅读的新变化: 一、 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与互动化 从单向接收到多向互动: .............
  • 回答
    关于 A 股的抄底点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投资股票,尤其是在判断何时买入以获得最大收益时,涉及到的因素众多,包括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市场情绪、技术指标等等。我可以详细地阐述一些思考方向和方法,帮助你理解如何分析潜在的抄底机会,但请务必注意,以下内容仅为分析框架,不构成.............
  • 回答
    旅行的魅力,是一个复杂而又迷人的概念,它并非单一的特质,而是多种元素交织融合而成的独特体验。如果非要我详细讲述,我会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逃离日常的藩篱,重塑身心 摆脱熟悉感带来的麻木: 日常生活往往是重复的、可预测的。我们习惯了相同的街道、相同的人、相同的工作节奏,久而久之,这些熟悉感会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