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发改委点评:目前我国居民电价偏低?

回答
发改委近日的一则“居民电价偏低”的点评,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且理解发改委为什么会这样说,以及这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我们得明白“电价偏低”的提法,并不单单是指老百姓每月缴的电费账单金额低,而是更宏观的一个经济层面的判断。

成本与价格的脱节: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理应反映生产、输配、服务等一系列成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生产国,在煤炭、天然气等发电燃料价格波动、新能源技术投入、电网升级改造、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支撑。如果居民用电价格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很可能意味着这部分成本并没有完全传导到终端用户,或者说,一部分成本可能由其他环节(比如工业用电、财政补贴等)承担了。
与国际水平的比较: 很多时候,判断一个价格是否“偏低”,会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比较。如果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居民用电的平均价格确实可能低于一些欧洲发达国家,或者一些资源禀赋相似但电价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国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与这些国家相当,而是从电力的生产和供应成本效率、市场化定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考量。
资源配置的信号作用: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灵敏的信号之一。偏低的价格可能导致用户对电力资源的使用不够珍惜,缺乏节约用电的动力,从而不利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结构的优化。例如,如果电价非常便宜,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高耗能电器,或者在非高峰时段也大量用电,这会增加电网的峰谷负荷压力,也可能影响新能源的消纳。
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电力企业,无论是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企业,都需要盈利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换代。如果终端销售价格长期低于合理成本,企业就可能面临经营困难,影响其投资能力,长远来看可能不利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那么,为什么发改委在这个时候提出“居民电价偏低”?这背后可能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和考量:

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这些新能源在初期投资巨大,虽然运营成本低,但整体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保障电力安全,电网的升级改造,尤其是特高压输电、储能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需要资金来源。
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目标是建立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定价机制。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让价格更好地反映成本和市场供需,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提出“居民电价偏低”,可能是在为未来更灵活、更能反映市场供需的电价机制铺路。
补贴的考量: 长期以来,中国的电力价格体系中可能存在一些隐性的交叉补贴,比如工业用电价格可能高于其真实成本,以此来降低居民用电成本。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生,但也可能扭曲了工业部门的成本核算,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发改委的表态,或许也暗示着这种补贴模式需要被重新审视。
应对通胀压力: 在某些时期,国家可能会审慎调整居民电价,以避免加剧通胀压力。但当宏观经济稳定,或者某些成本因素(如燃料价格)上涨较快时,对价格的调整也需要被提上议事日程。

“居民电价偏低”这个说法,如果转化为具体政策,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电费账单可能上涨: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用户未来可能会面临电费账单金额的增长。当然,这种调整通常会是渐进式的,并且会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可能会有阶梯电价、峰谷电价等机制,鼓励用户节约用电。
推动节约用电: 价格的合理回归,会引导居民更加理性地使用电力,主动采取节能措施,比如使用节能电器、优化用电习惯等。这对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电力行业发展: 合理的电价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健康的盈利空间,有利于其进行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新能源投资,从而提升电力供应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社会公平的讨论: 任何价格调整都会触及民生问题,因此,如何平衡价格调整与保障民生之间的关系,将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可能会有一些针对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的电费补贴或减免政策,以确保能源的可及性。

总的来说,发改委提出的“居民电价偏低”,并非一个简单的情绪化判断,而是基于对中国电力行业成本、市场化改革、能源转型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这句话的背后,可能预示着未来中国电价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和价格信号作用的增强。而如何把握好价格调整的力度和节奏,同时有效保障民生,将是未来电力价格改革的关键所在。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乎能源安全、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社会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提问我还以为发改委正式发文要提高电价了,点进去看了下发现是回复网友问题。

说了两件事情:(1)居民用电价格相比较低。(2)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

先看第一件事,对比一下各国电价的差别。

(元/度电) 总体平均值 居民电价 工业电价 居民/工业比值
中国 0.611 0.542 0.635 0.83
OECD国家 1.029 1.352 0.908 1.53
新兴工业化国家 0.759 0.766 0.755 1.03
美国 0.732 0.901 0.472 1.91

中国无论是总体价格,还是居民用电价格都显著低于国外。并且中国是少有的居民用电比工业用电便宜的国家,近几年电价也是在稳步下降的,居民用电从2013年的0.555元/度下降到2019年的0.542元/度。在部分地区居民电价更低,比如新疆是0.39元/度,青海0.377元/度,贫困县农业灌溉用电可以到0.13元/度。

为什么大部分国家工业用电更便宜?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的规律下,你去菜市场买鸡蛋都知道说多买几个老板能不能便宜点一个工厂的用电当然比一个家庭用电量大得多,所以发电企业更希望用低价吸引优质、稳定的大客户

与35个OECD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工业比价为0.85倍,在36个国家中处于倒数第二位。所以第一点的结论没有问题,这也是我一直认为国家电力垄断的优势,一是让偏远地区的人民也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电力服务,二是降低普通居民用电成本。

然后我们再来看第二点: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

这个提法不是第一次了,新闻中也提到了2012年正式发布居民阶梯电价制度,一共分为三档。基础档覆盖80%的家庭用电,电价不变,第二档用电量覆盖95%的家庭,电价浮动上涨5分,第三档则针对剩余5%的高用电量家庭,每度电价上涨3毛。

2012年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时,发改委曾指出,居民阶梯电价制度是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能减排的又一次实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工业电价补贴居民电价的交叉补贴制度。从我国居民电力消费结构看,5%的高收入家庭消费了约24%的电量,这就意味着低电价政策的福利更多地由高收入群体享受。这既不利于社会公平,无形中也助长了电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划分一、二、三档电量,较大幅提高第三档电量电价水平,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步养成节能减排的习惯。

国家推出低电价政策是为了补贴广大劳动人民的,但是高消费家庭因为电量消费更多,占了劳动人民的便宜,现在我们要向高消费家庭多收电费,大家支不支持?

此外,新闻中提到了广东、江苏等地针对困难群众用电的优惠政策,比如人数满5人及以上的,可申请每户每月增加100千瓦时阶梯电量基数、给予困难群体每户每月15千瓦时免费电量。

2019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为733.33度,平均每月60度左右,按照一家三口人计算,一个家庭的月用电量在200度左右,而北京居民阶梯用电量基础档为每户240度,对于基础档的电价是没有涨价的。

所以发改委说进一步完善阶梯电价,大概率还是要找前20%的家庭多收电费,然后补贴我们后80%的普通群众,这种政策我坚决支持。同时我仍然坚定支持电力、铁路、教育、医疗等基础民生领域实行公有制,可以适当进行市场化改革增加竞争力,但全盘私有化是万万要不得的。

我看到其他回答已经有鼓吹电力私有化制度的,如果你愿意接受居民电价>工商业电价,那么你就应该支持电力私有化

最后,对于工资收入和物价水平有疑问的同学,麻烦移步下面这个回答。


以上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后谈一下其他回答中提到的清洁能源电价的问题,网友提问也是建议向清洁能源转型,我们以风电为例看一下目前的上网电价水平。

国家从2020年开始推风电、光伏的平价上网,但目前只有部分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实现平价上网,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蒙东等几个大的新能源基地。

什么叫平价上网?就是国家可以不给补贴了,在这之前所有的新能源项目都是要靠补贴的,不然电价连成本都不够。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未来新能源能够实现更低的价格,但目前成本方面煤电优势明显。补贴从哪来?2016年每度电提取1.9分作为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光伏、风电,但目前缺口还是很大。

煤电目前的困境就是上网电价较低,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时候,盈利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的数据,2017年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983亿元,其中电力业务利润总额310亿元,火电业务亏损132亿元。2018年发电企业利润总额2210元,装机容量占比60%的火电企业利润总额323亿元,但仍有43.8%的火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占比均不足10%,但2018年风电利润为501亿元,太阳能发电利润为216亿元,增幅约20%。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加起来只有煤电的三分之一,但利润是煤电的两倍还多。

由此可见,其他回答中提到的使用新能源导致发电成本降低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煤电的上网电价是最低的,煤炭出现价格波动时大部分损失都由发电企业承担,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的新能源这几年利润增长反而较快。

原因也很简单,提问的网友也提到了。大家都知道风电、光伏是不稳定的能源,风时大时小,光忽强忽弱,如果你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停电了你能接收吗?估计电压不稳你都接受不了,特斯拉都接收不了。

近年来为了优先消纳新能源电力,火电的牺牲很大,一方面要淘汰落后的过程产能,另一方面要减少发电小时数作为调峰备用机组。说直白点,就是风小了、太阳光弱了的时候,火电得及时顶上去,等风电、光伏出力上来了,火电再退出来。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让特斯拉没办法甩锅国家电网。

再加上环保的要求、煤炭价格的波动等因素,煤电机组亏本是常有的。但是没办法,碳中和是长期目标,煤电未来的发展还是会持续转型,2030年碳达峰之后基本不会再新建煤电机组,剩下的机组会逐渐退出,但保留部分调峰机组,抽水蓄能因为有着优异的调峰性能近年来也增长较快。

还有一个潜在的突破点就是储能电池的成本,如果储能电池白菜价,那每个风电、光伏电站都可以配上储能,发出来的电虽然不稳定,但可以先存到电池里面,只要保证向电网输出的电是稳定的就行,这是不是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就联动起来了?

再多说一点,电动汽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改善用户侧的需求曲线。说人话,就是我们每天的用电量一般是晚上最大,12点之后就逐渐减弱了,半夜大家都睡觉了也就没人用电了。但对于电网来说最好需求永远不变,或者波动尽可能地小,这样我们规划发电侧的机组就格外容易了,不用各个机组频繁地启停。

所以发改委推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家里有充电桩的是不是都预约后半夜给电动车充电?这个时候电价最便宜,就是引导大家在这个时候充电,这样用电低谷的时候能吸引一波用户。然后用电高峰期涨价,有些人可能这个时候就少用点了。波峰下降,波谷上升,从消费侧减少发电侧的调峰需求,总而言之一句话,电网供需越稳定越好

下图是预测的2050年,一天的发电侧机组调度情况,这个报告的时间比较久远了,但意思就这么个意思,大家凑合看吧。

参考资料:

【1】我国电价的国际比较分析。必看 | 我国电价的国际比较分析

【2】各国电价对比。电价知多少|中国的电价贵吗?世界各国电价水平大比拼

【3】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4】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Energy.PDF

user avatar

喜迎电价上涨。

我只能说:“

user avatar

卧槽这问题高票都什么鬼

煤价电价脱轨所以火电厂发电就赔,发电越多赔的越多,但还得养着它们调峰(去年冬天不让开空调都忘了吗?),结果就是火电厂长期半死不活必须靠财政兜底。

这才是一直以来说的电价改革的背景,一个个的都在扯啥?

user avatar

电价改革的讨论很久很久很久了。

前段时间吃饭我还跟国家电网总部的同学请教过,我说你们自己内部怎么看电价市场化改革,你们自己究竟想改还是不想改?

她的意思我理解下来,是触动了基层的大量蛋糕,上面反倒无所谓。

不过也不能说过去的电价完全就是由行政指定的,各省市乃至某个街道某个物业的用电协议都是可以跟电网谈的,只是谈下来以后价格相对固定无法跟上游供电的负担相匹配而已。

匹配不了的东西,比如去年四季度愈演愈烈的“市场煤计划电”,遇上血管硬化冲一冲,就该财政买单了。

当财政不想买单的时候,电价改革就来了。

财政不买单,总要有人来买单,无非是电厂、煤厂、供电系统或者买电的人。

user avatar

确实偏低了

美国工业那么发达,所以电费偏低

咱们农业国,电费涨价也是可以理解的


user avatar

2020年6月份,中国的平均家庭电价为0.084刀,美国为0.149刀,加拿大为0.109刀,日本为0.280刀。同时,纽约州最低时薪为15刀,华盛顿最低时薪为12刀,而中国上海最低月薪2480元,北京最低月薪为2200元,按照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但实际可能是这个工作时间吗?)可以分别换算最低时薪为14元(2.16刀)和12.5元(1.92刀),也就是说一个上海人工作一小时可以用25.7度电,而一个纽约人工作一小时则可以用100.61度电。​

低吗?我觉得一点也不低。

user avatar

这应该就是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吧

一个小时前评论被折叠了,算了,我不跟这种人计较。

过了半个小时,又冒出来

想看看是何方神圣

没想到她还回答了这个问题

居然还有嫌电价太低的,真是P股决定脑袋

一个月60元电费,这是什么状况的家庭才能有的享受?但凡家里有台空调热水器电磁炉,也不至于这么享受吧,除非是电力内部家属,有保底电力可以用。

我今年电费1680元,平均280/月,你们电费多少?评论区刷起来。

———————————————————

gj电网工资高福利好,一个地方公司可以安排几百上千的gx户,现在房价涨了,gx户跟领导反映,一年收入还买不起一套房,得加工资了。

领导一琢磨,加工资?怎么加?利润哪里来?那涨电费吧

当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先让媒体给大家吹吹风,奠定一下心理基础,然后慢慢涨,比如搞个阶梯电价,第一阶梯150度,5毛。第二阶梯300度,1块。第三阶梯300以上,1.5块。有些富人浪费电,可以苛以重费,1000度以上,10块!

刚才看到新闻,受这则消息影响,6.28日电力股全面上涨了。当然这也只是庄家的把戏,等年报一出来,你就发现,利润还是没上涨,原因?看第一段!

user avatar

电价确实低了,建议涨个两倍吧。

还有水价也挺便宜,也可以涨个四倍。

然后就是房价,我觉得房价也比国际便宜,建议按照美国一个州的价值来定一套房的价格

工资太高了,建议按樊纲的标准的一半制定工资

user avatar

6亿人月收入不过1000,这1000块减去生活必要开支,用电本来就省之又省了,这下还要涨价,让6亿人的生活雪上加霜,风扇都舍不得开了,电饭煲一次煮三顿饭,电视剧间播广告就先关闭,手机充电到别人家充,电瓶车改骑单车,中午用桶装水让太阳晒热趁早洗。

生活回到90年代,这下真环保了

user avatar
自陕西的网民“大河618”(手机尾号3898)指出,现在电力装机已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电力设备出力不足,特别是火电厂,设备利用小时数连续几年下降,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已低于3000小时/年,近一半机组常年闲置。

该网友建议,鉴于电力已经饱和,不再短缺,为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环境,建议完善原来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鼓励城乡居民多用清洁的电力资源,少用煤取暖或做饭。


涨价去库存.......


兄dei,把房地产的方案抄过来了


(手动狗头)

user avatar

供大于求还怪价格低?魔幻啊。

user avatar

什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营电力调控电价,切实提高人民幸福感。

什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突出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电价要与国际接轨,回归商品属性。

双赢,就是我要赢两次。

在赢麻了的同时要警惕xx打电价牌。

user avatar

按现在的物价,电费真的是低!

少吃一个西瓜,你的空调能吹两三天。

少买一件衣服,你的电热毯能开一个月。

少买一套房,什么?你买得起房,还在乎电费这五毛还是一块?

没房的怎么说?

你都不买房了,还存钱干什么....

是不是很有道理,绝对不合理!我支持涨价(手动狗头)

这样的答案应该不会被关小黑屋了吧!

------------------胡扯分割线----------------

电力是民生工程,涨价不涨价不应该有个听证的过程么,虽然不一定能听到真实的声音,但是直接属性商业化并不合适。

你想跟别人比,你就比比cpi,比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单比一度电多少钱,作为国家部委这个级别,这个视野差点意思吧

高速公路收费涨价,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穷人的路权,电力涨价到了最底层,很可能就是剥夺了一个家庭的光明。

县长的案板上没肉了,去找黄四郎,马五郎,王六郎,全县人均出一两算什么?穷人还有几两肉在身上?非要见到骨头才算别人疼么?

不过想想也对,你我这种能在网络上bb 的都是影响不大的,在乎的人也没有发声渠道,所以我们绝对听不到反对的声音,那就是全体同意,涨价吧!

--------------------有空多b几句吧---------------

谁还记得原来电力产能不足,设施不完善的农村用电情况?

别的我不说,我就说说我小时候在江西农村的体验吧。

家里人口为n的话,你家的蒲扇数量一定大于n,没别的,舍不得经常开电风扇(很多人家直接没有)而已。

家里电视除了晚上七点新闻联播和8点正剧,你偷偷看了,家长可能就要打你屁股。那会多么向往看电视不限时的生活。

打个小霸王跟我奶奶各种无间道,无他,老人家太节俭了,到去世之前早上摸黑起来摘菜去卖,都舍不得开灯。

你要是忘了关灯/其他电器,得到的惩罚等级和你忘记的时间直接成正比。

刮风下雨打雷,大概率全村断电,不过大家都不慌,毕竟谁家没有几跟备用的蜡烛或者煤油灯呢。

那时候电费是真的贵,一块钱左右一度电!(准确价格有点模糊)几度电就相当于一斤肉啊,那会不是逢年过节,不是红白喜事,就经常有肉吃的家庭有几个?

买个灯泡,瓦数买高了一两瓦,还会被要求拿去小卖店退换货…

那会广播上说的是,要理解政府,等国家发展起来,要村村通电,村村通路,家家用电器,人人用的起。

好了,现在是实现了,家家户户电器一屋子,这才几年,你就说要恢复商业属性,还要去产能,说实话,搞得好像老百姓得了多大便宜一样。

我就想问一声,难道社会发展的受益人不包括底层人么?

工业用电你要降价,提振经济,我不反对,反正都过剩了嘛,可是你一副我们居民用电费用太低不合理的意思,真的让我这个经历过那个年代农村人很敏感。

已经够苦了,别玩春秋刀法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