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防疫优等生,一个得新冠死于新冠就是全国人民得新冠死于新冠!共存就是躺平,就是学欧美国家软骨头!绝对不能共存,要和病毒殊死搏斗,死爹死娘就是不能死于新冠!
我坚决支持你们动态清零,殊死防疫,谁反对谁就是1450,就要拖出来网爆死嗷!
哇哈哈哈哈
当听到我的同学跟我讲诉“小区有个老人,因为封控出不去,儿孙也进不来,社区没有人管她的时候,老太太从楼上跳下来了。”楼很高,老人没有翅膀,防疫的时候只发了口罩和消毒酒精,忘了发一个起飞的翅膀。老人大概也是明白一个道理的,饿死和精神失常比感冒更要命,老人大概也用残存的理智,从高层一跃而下。
当我听说回学校还要被隔离,宿舍也不能出。同在一个校园里,但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被隔离板分开的时候,就像比利牛斯山一样。我想借用谢若林对余则成说的话,“是···是个谨慎的人。”再想想小区门口的“莽撞人”,说死说话不让出去的时候,我又想起来吴站长的教诲“没有人情的zz是短命的。”
共存与清零都是有道理的,但这一切的出发前提,都是疫情和病毒,而不是官老爷们的帽子和对外吹嘘的资本。那个出门买馒头的小伙,回来挨着打也要把地上的馒头捡起来,仿佛是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堂堂正正、身高七尺的男儿郎,再用自己的尊严换几个馒头。不知道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是想得一次感冒发烧,还是再捡一次馒头。还是那句话,孰优孰劣是科学家们的事儿,我只能关注自己的生活,有一天会不会也去捡馒头。
这是我经历的三个小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胎死腹中的婴儿;又被骂成公知的江雪;每个莫名其妙就被隔离的人。清零必然不是错的,但如果清零的代价远胜于一次感冒发烧的代价,或者清零的代价有太高的成本。这时就会有人说我是“病毒爱好者”了亦或是公知、50w种种,再从大局分析,如之何如之何。
我不懂大局,我也不是国家总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知道很多生命因为疫情,也不因为疫情而消逝。当然了,你会反驳我没有远见,的确,我是没有的。也会有人因为疫情死去,这都是没问题的,但作为普通人,似乎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做好严密的防护,随时戴着口罩,每天做好消毒,打每针疫苗,避免自己被传染。
同样,也会有人做出自己的选择,自担风险。如果假设每个人都是有理智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个国家整体或许会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若把每个人都假设为傻子、没有理智的,疫情要替他管、玩什么游戏要替他管、看什么电影要替他管。不禁会让人担忧,连生命和思想都交给你管,那人还能称之为人吗?写到现在,我仍不知共存清零哪个有道理,但二者都应基于病毒而考量,而不是其他。
就是以傲慢的姿态去逃避嘛。
首先,叫唤了这么久“共存”,请问共存是不是双方的事?你说人类愿意和新冠共存,请问谁问过病毒愿不愿意和人类共存?谁能站起来做个保人,说新冠以后绝不攻击人类了?就某些国家一边被新冠按在地上C,一边嘴里还那说着“我愿意与你共存”,还觉得自己能睥睨众生,还想着“恩准”新冠和你共生,它得多感恩戴德呢?人就一病毒,脑子都没有,连本能都不存在,只有RNA驱动的“功能”,那就是找到宿主、疯狂复制、努力传播。你这共存喊半天,对方听吗?你用哪种语言沟通的?中文英文?八国联军高低是灵长类,你条约足够丧权辱国,他们还能缓一缓。病毒是一心要往死里neng你,你还在那一副“朕特恩准你与朕共存”的德行,真就天朝上国的美梦醒不了了呗?
表面上的傲慢,实际上就是为了掩盖内心的逃避。如何控制新冠,早就有成功先例,某东方大国早就升级到动态清零了。为什么有些国家就在那顾左右而言他?很简单,做不到也不愿做。控制,并不是一控了之,那是要多部门多条线协同的。你把人留在屋里,那吃喝拉撒你得管上,急重症你得保证收治,否则就要鞠躬道歉就要被追责。但是这是在国内,国外你去了可能直接就被扔pit里了。因为政府无法说服各个环节免费收治新冠患者,更没法协调联邦和各州的关系。两年时间,在政治博弈的掣肘下,甚至做出改变的动力都没有。你一个暑假没动一笔作业,最后连抄都懒得抄,你说咋办?和作业共存呗。
所以吧,躺平就是躺平,别自作多情觉得你不动病毒,病毒就能和你共存,不存在的事。
没有低人权优势就不要想着与病毒共存,西安因为疫情防控出现一点乱像,几乎是举国谩骂,这其中固然是因为西安的治理水平不行,也说明人民对防疫工作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不要老是想着和外国比烂,至于因为疫情导致的各种困难,只能想办法去解决。
说多少遍了,我们没那么好命,不配与病毒共存!起码不配提前与病毒共存!
我们在世界经济产业链里面是做乙方的,摆不起甲方的架子,学甲方共存是要死人的,而且,不是病死,是饿死!
我还说过,新冠疫情首先是经济战,其次是舆论战,最后才是医学战。决定共存与否的,根本就不是那群复读机一天到晚吵吵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而是经济和生活方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大爷们之所以共存,那是因为人家是甲方。
甲方得病撂几天挑子,你个当乙方的敢催?反过来,你自己得病敢休息几天?怕不怕甲方催着上工交货?
人家甲方因为整体上高高在上,连带着他们自己内部的管理也是较为宽松和人性化的。同样是得了病,他们那边请假回家“居家隔离”几天,回来又是一条好汉。咱这边本来就整体上做乙方做的憋屈,连带着内部管理也是充斥着“老板经济学”和“爹味管理学”的压抑,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你还想带薪居家隔离?直接炒了换人不是更省事?
甲方的工作注定比乙方清闲。同样是轻症,不影响他们带病坚持工作。一边擤鼻涕一边敲键盘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我们这边是要挣命的。我们这边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是设计院的上流人士都要24小时出图的,是996当做家常便饭的。哪怕擤鼻涕,咳嗽,疲乏,多喝热水……在医学上可以当做轻症(不吸氧不插管),但是在“老板经济学”和“爹味管理学”看来就是屁事多,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妥妥的重症——都已经影响到能否全身心的当牛做马了,还说不是重症!?
甲方的产业层次是高于乙方的。人家就算得了病,居家办公也是甲方,动动手指头敲键盘,动动眼睛看屏幕,动动嘴巴远程指挥,这些都是做得到的。甲方都已经进化到第三产业为主了,ok?咱当乙方的还死怼着第二产业打灰呢。咱要是得了病,头昏脑胀还怎么打灰?怕不怕把自己打到灰里面去?不不不,你以为我是担心你死在灰里面?你个贱命一条,统计死亡率都未见得溅起一点水花我担心你个屁啊!我担心的是那炉子灰!延误工期要赔多少钱?影响经济数据小数点后多少位?晓得伐?你担待得起!?
甲方的产出是凌驾于乙方的。假设美国这时候愿意向我们出口芯片,哪怕人家明摆着告诉我们,说这批芯片是阳性患者做的,有可能不干净,你觉得我们敢不收?还是千恩万谢捏着鼻子也得收?反过来,如果我们出口过去的货物带阳,你看他们收不收?
还有,诸位也别拿餐饮,旅游这些行业呛我。我们都是苦力,这些行业也仍然是为苦力服务的。如果大家作为乙方,连苦力都做不稳,你们这些为苦力服务的照样讨不到好。即便没有严格的防控措施,苦力们为了不拖后腿,不葬送自己的“前途”,也会自觉自律自我限制自我封闭,懂?
你非要说轻症可以共存,那也必须是症状轻到不影响当苦力,不妨碍当乙方。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轻症,而非仅仅是医学意义上的轻症。
比方说,对乙方而言,百分之百掉头发就是轻症,不妨碍搬砖。但百分之十流鼻涕就是影响生计的重症。当然喽,对甲方而言可能恰好反过来,流鼻涕不算啥,偶尔吸个氧也不是不可以,但秃头是严重破坏商务形象(装逼),破坏经济的。
也别拿什么“大号流感”来诱惑我们。我们都已经内卷到连普通的着凉感冒都承受不起,都觉得妨碍“奋斗”,都认为是“弱不禁风”,哪还消受得起大号流感?
我举个例子啊:
网上找到的。
想不到吧?这玩意儿比新冠恐怖多了。但为什么我们不像对待新冠这样,叫着要把乙肝清零?
因为乙肝是慢性病。所谓的“每年约死35万”,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十几甚至几十年前就种下的病根,到恶化去世之前,往往要经历很长(十几甚至几十年)的病程。而且,这个过程中,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十分强悍,很多患者表面上是看不出跟健康人的区别的(我就见过有患者照样拼酒,熬夜)。不影响当牛做马,不影响繁衍后代。
但是,新冠不一样。哪怕它的症状比肝硬化肝癌轻得多,可它是急性传染病,而且传染性还挺强。在当前的劳动强度下,我们的经济运行能否承受这种全线冲击是要慎重对待的。
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冷血一点,我们可以不在乎肝炎病人被榨干之后,在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的群死群伤(至少他们在此之前与常人无异)。然而,我们未必承受得起新冠病人现在就带来的,此起彼伏的咳嗽,喷嚏,头痛脑热。因为后者是现在,立刻,马上就会影响工作的。
当然,要是板上钉钉的确定,新冠可以轻到比流感还不如,最好是比一般的着凉感冒还轻,那还不好?真要有这种好事,谁会闲得无聊关起门来自虐?问题是现在还没到板上钉钉的程度,还得等(鬼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变异出啥子“回马枪”),反正开门松劲是很容易的,多等两天又何妨?
所以,千万别听那帮鹦鹉学舌的念叨“共存”。
非洲叔叔们早就躺平共存了,你看洋带人念不念非洲人的好?夸不夸他们是共存先驱?
有时候,我都怀疑有些极力主张共存的是在带节奏打经济战。
大家想一想,如果在不适合共存的时候就冒进共存,由此陷入被动,是有利于甲方还是有利于乙方?还是有利于其他想拉乙方下马,取而代之的丙方?
拜托,清醒点。
此处 @拍照稀烂帮帮主 ,我好焦虑啊!!比医学问题本身还焦虑啊!!
每日三省吾身——你也配共存!?
微博@宣厨:
新冠共存体会分享
给大家分享一下跟新冠共存的美好生活。坐标加拿大
我本人因为需要做一个拔指甲小手术,已经在外科医生那里排队排了11个月了,等待期间痛苦无比,每天下班都要用刀子划开脚趾两侧的肉引流防止感染。拿刀割了自己十个月,所以每周要给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打两三次电话询问医院情况,因此对这10个月来医院运营状况清晰无比。
1.医护人员反复感染,医院严重缺少工作人员。最严重的时候连急诊都关了。癌症病人排不上手术。耽误四五个月的比比皆是,死掉的不少,还有受不了痛苦自杀的。
2. 医院病床大量被新冠患者占据,ICU病床10个月来满床率在80%-100%。医院需要单独划分住院区给新冠患者。不得已把门诊手术区域房间分给非传染性重症病人。造成我这种倒霉蛋的小门诊手术11个月才排上。(正常两三周)
3. 奥密克戎的死亡率非常的高,共存派的傻逼们拿“海外”的数据扯鸡巴蛋的时候是不会告诉大家以下事实的:
医院ICU被新冠患者占满了,出了车祸没有ICU用死了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有慢性病(比如哮喘)和其他严重疾病的得了新冠死了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养老院的老人得了新冠转阴了回养老院一个礼拜窒息死了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同理所有新冠后遗症死了的只要死的时候不是阳性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医护人员都感染了家里隔离了癌症手术排不上疼的在家里自杀了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总之现在在加拿大,你想要被统计成奥密克戎死亡案例,比国考公务员还难。这种瞪着眼睛说瞎话,弱智都能看出来有问题的数据,竟然还有人拿来引用?
再强调三遍,医护人员反复感染医院人手不足,即使一个新冠重症都没有,也会死很多人,因为救人的人在家养病呢。
再强调三遍,医护人员反复感染医院人手不足,即使一个新冠重症都没有,也会死很多人,因为救人的人在家养病呢。
再强调三遍,医护人员反复感染医院人手不足,即使一个新冠重症都没有,也会死很多人,因为救人的人在家养病呢。
哦,对了,我们这个省固定人口80万,算上流动人口93万。一共有41家有病床的医院
我们很多海外的博主这几年很努力的在跟大家宣传,欧美这边的政府大傻逼一样,疫情给社会和生活带来伤害巨大。国内的舔洋腚的就别硬拗了。是不是感冒能不能共存,我们这帮子共存受害人士不比你们清楚?
最真实的,但是加拿大这边没人给的数据,实际上不是新冠死亡人数,而是“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数” 所有这些因新冠原因死去的人,连上统计表的机会都没有。
PS:之前有傻逼说推上没人说自己家里病人要死了如何如何。 问题是加拿大美国这边上网说自己要死了有屁用呀? 有钱去私立医院看去,没钱死。哪那么多废话?去急诊躺地上说自己要死了? 好,没问题!等六个小时收进去给你打一针吗啡请你出去,有本事你再躺十二个小时收进去再来一针。
现在宣传与病毒共存的人其实是看不得国内疫情受到控制,他们看到国外疫情扩散,而国内岁月静好,心里特别着急。坦白说,这些人就是希望中国乱起来,好实现外国主人的梦想,他们以身为美国耗材为荣。
韩国:在新冠确诊人数越来越多,用来治疗这些人的医疗资源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决定:不再为年龄大于60岁的老人和免疫力低下(体质超差)的人,提供重点的管理和治疗。
韩国基本上算上放弃60岁以上的人了。。。
中国这个医疗条件,共存基本上就等于宣布60岁以上的人“自然选择”了。
别说疫情了,疫情前去那些大医院看看,人满为患,好点的医院住个院还要找关系。每年流感季节去儿童医院看看,这还是疫情前。
疫情后中国现有的这个医疗条件,就别说一线城市了,广大三、四线城市,农村等小城镇有没有救治重症患者的医疗条件?即便有能够救治多少人?
到时候别说60岁以上的老人,就是年轻人万一重症了,能不能得到有效救治还是个问题。
到时候只有大家比谁命更硬了。
如果放开,那么,被夺去生命的人可能高达30~120万。
正解局原创
在上周的一篇文章里,我说过,这波疫情,太猛了。
今天是周六,再来简单聊聊疫情。
一个核心问题是:
疫情防控,能不能管得松一点?
3月份以来,这波疫情在全国造成感染超过5.6万例,28个省份中招。
几乎所有城市都严阵以待,习以为常的生活消失了,甚至有些人的生计也大受影响。
在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周边的一些地区却在放开。
比如,新加坡从下周起,会大幅放宽一系列疫情管理措施,准备“与新冠共存”。
再比如,中国香港地区也暂缓了全民强制核酸检测,并且宣布,从4月21日起,分三个阶段逐步放宽疫情管控。
香港青衣岛的一个临时隔离点
那么,我们的疫情防控还要这样严格吗?
现在网上有各种分析。
我呢,只想算一笔账。相比其他地方,中国香港地区可能和内地最有可比性。
从2021年12月31日开始到现在,港府把这次疫情定义为第5波疫情。
也就是说,在2021年12月31日,奥密克戎变种毒株攻破香港一个多月,当时香港新冠确诊病例累计也不过1.2万例。
而短短3个月,香港的现有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3万!
不过,更可怕的数据在下面这张图里:
这是港府前两天披露的第5波疫情数据。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轮疫情,截至到前天(3月24日),香港确诊死亡人数已经达到6557人!
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香港总人口不过760万,还没有河北唐山人口多,只有上海的约30%。
稍微一算就知道:
香港这波疫情,每1万个人里,就有8.6个人,也就是说,将近9个人被病毒夺去生命。
更重要的是,死亡人口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95.8%,80岁以上的更高龄老年人占到70.8%。
可怕不可怕?
当然,有人说,香港老年人的高死亡率,是因为老年人打疫苗打得少。
那我们再看看新加坡。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给民众发放口罩
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法律强制人们戴口罩,并且持续了2年的国家。
但新加坡570万人口,累计确诊人数仍然高达106万。
不过,新加坡的死亡率在全世界都算低的:截至今天(3月26日)上午,累计死亡1239人。
也就是说,每1万个人里,有将近2.2个人会被新冠夺去生命,比中国香港要低75%左右。
十几年前,中国一位高层的一句话讲得很好: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到今天,中国已经有14亿,面对疫情,用这个乘除法计算后的数据就显得更明显了。
先说除法。
中国香港地区明显比我们内地的医疗资源要更充裕,但是,这次香港的疫情中,还是出现了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
有媒体就用了个标题说,在香港,现在“生与死都要排队”。
看病需要排长长的队,就是去世了,遗体都难以及时处理。
香港设置在户外的救治病床
再看乘法,那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按照香港万分之8.6的死亡率,我们有14亿人,那么14亿*8.6‱=1204000;
即便是按照比较乐观的新加坡死亡率水准,万分之2.2,14亿*2.2‱=308000。
也就是说,如果放开,那么,被夺去生命的人可能高达30~120万。
而这其中,90%以上会是老人。
当然,这些只是冷冰冰的数字。
要知道,其中可能会是任何一个人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当然也包括你、我、他。
正解局,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200万人次。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ID:zhengjieclub)关注。
他们赞同的不是“与病毒共存。”
他们赞同的,是“对病毒躺平。”
他们想要的,是国家放开目前的防疫管控措施,让酒吧电影院不限制开放,让饭店不限制堂食,让一切都回到最初没有病毒时候的样子。
笑死。
没有了精准的定位封控,没有目前严格的隔离措施,没有现今还能勉强维持的医疗体系,如果一个城市中某个地区受到了严格的控制,起码所有人知道现在这个城市其他的区域是安全的,其他的区域可以正常的去营业,去生存,但是如果完全不管了,当整座城市到处散播着病毒,并且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刚刚呆过的饭店、酒吧、网吧、电影院等地方是否存在感染者,你所能知道的唯一渠道通过网络看着自己生活的地方不断飙升的感染和死亡数字的时候。
你看看你家经营的饭店谁还敢来吃饭?
你看看你家经营的酒吧谁还敢来蹦迪?
你看看你家经营的公司谁还敢来上班?
崩溃的医疗体系你觉得你有啥本事可以抢到床位?第一年的武汉疫情,省会城市的医院床位都直接崩溃到孕妇临盆都差点没法去正常接生,你觉得你要得什么程度的重症,才能去抢到医疗资源?
疯狂飙升的感染数字,你家饭馆那菜得精致美味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全城的市民主动无视掉自己也感染的风险,继续去你家饭馆胡吃海喝?
还有你家那大发善心的公司老板,这得多耿直的地步,才肯宁愿散尽家财,也不愿意裁员,保住你的饭碗?
你那天天夺命连环call的甲方,要到多热爱你的地步,才肯自己公司都特么要黄了,还要继续到你家来谈合作买你家产品和方案?
你以为真到那时候了,银行就大发善心不催你房贷车贷了?催收中心就不再催你信用卡了?房东就大发善心不要你交房租了?
你原来的收入是一百块,现在疫情的现实让你收入锐减。国家现在要做的就是保证你还有十多二十块钱的基本,而不是让你的钱包直接清空成零蛋。
说白了,你要是真收了漂亮国的钱,在这里高喊和病毒共存,躺平管控,那我还高看你一眼,起码你有契约精神,拿钱办事。
如果不是,咱就不要学卧龙凤雏,天天在知乎上像吃饱了没事干一样好吗?
国外共存,分为很多种。
而很多人向往的共存,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
例如,很多人真心认为全世界的共存都是得了新冠也可以正常上班的、消费已经完复苏到疫情前的、对非感染人群毫无限制。
这跟十年前有些人认为伊拉克阿富汗水电全免、房屋免费而向往美军轰炸,没什么本质区别。这种人你跟他讲道理,他就问你“房价不高吗?”
毫无限制的共存,不是没有,例如英国2022年2月底已经朝着这个路子走了。如果真能平稳发展几个月,那确实值得学习。
但目前这绝对不算是世界的主流。
—————————————————————
举几个例子,
1、大多数国家的共存,确诊了新冠还是要居家隔离的。
这导致共存后大批隔离、商业停摆同样会发生。
韩国是10天、新加坡是7天(提前转阴可以3-6天结束)、美国是5天、越南也是7天。
当然,执行未必严格,毕竟没那么多人力看管(就像国内也有人p绿码)。但不严格也只是不被发现就没事,更不表示学校让你来上学、单位让你来上班。
2、部分共存的国家,对普通人有十分严格的限制的,例如韩国新加坡是限制多人聚餐,最大允许数值会浮动,不过经常是4、5、6,餐饮娱乐场所的最晚营业时间也有限制。
3、作为最早共存的北美,2021年北美票房只有2019的40%;反倒是动不动就封学校、封电影院的中国大陆总票房恢复到了2019年的73%。
这不是因为美国人没钱了,毕竟印钞机开着呢,而是很多人怕死不敢去电影院了,流失的票房都去奈飞之类的公司了。
要不怎么说共存利好科技股呢。
我也不废话了
共存派,请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从政治、经济、医疗、教育、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制定一个既能共存又能恢复经济民生的方案。
假如老百姓因为病毒肆掠不敢出门消费、旅游、结婚生育了。怎么办?
尤其是有些二极管,嚷嚷着要共存,但是个像样的方案都拿不出来。就嚷嚷着要共存。
把动态清零说成是闭关锁国,那这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不让外国有病的人进来传染不对吗?
2010年4月27日电 中国取消患艾滋病等外国人入境限制,此举受到人权组织和联合国的强烈欢迎。
2017年共发现134542名艾滋病人,其中前3名省份是:(1)四川新发现24327名艾滋病人;(2)云南新发现11474名艾滋病人;(3)广东新发10908名艾滋病人。另外北京新发现3392名艾滋病人、上海2235人、浙江5202人……
好不容易消灭的艾滋病又来了
搞共存,连个方案都拿不出来
TMD,俄乌战争才死几个人啊?一帮子人就叫喊着要尊重生命、要和平。
新冠两年多,各国自己报的数据加起来都死了600多万人了,这帮子人天天又喊躺平。
这真是薛定谔的生命。
看看知乎
我还以为是内地人不堪封城挨饿,要偷渡去香港呢。
哦对了。
大号流感。
需要2300元特效药救命的大号流感。
我觉得,2300和流感,这两者总有一个是骗局。
你觉得呢?
还有人说内地至今未因新一波疫情死人
得益于防疫政策,感染比例不算多高,医疗未被击穿,那当然死亡机率很低
等医疗资源被击穿时,你再看
病毒爱好者很喜欢自吹动脑子,并批评防疫支持者没脑子
真的是……如果连这层简单的逻辑都没想明白
我建议病毒爱好者不要随便说“脑子”这个词,很尴尬的。
真的要一直封吗?
我认为两种情况,就不需要封:
1、做好边境防控。某些入境港口城市,号称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这样的地方,不要再闹乌龙了。
你控好了入境,内陆自然就安全了。你出事前,内陆早就该逛街逛街,该广场舞广场舞,火锅电影HIGH起来了。
全国这么多城市封控,是拜你入境管理不当所赐,不是防疫造成的,恰是你防疫不力造成的。
2、病毒毒性确实降低,且确实稳定。
现在病毒毒性降低了没有?现实地讲,确实降低了。
足够低吗?
看看香港,我不敢说。
又有说,香港死亡病例基本是寿命线了。
也有些道理。
所以,再观察观察,不莽撞地谈放开,也不莽撞地谈长期封控。
至少目前,暂时再严格防一防,观察一下世界各地的形势,不过分吧?
香港数据还是如此,世界上又出了新的毒株。这时候谈共存,是不是草率了点?
更何况,一想起2300元的特效救命药,我就觉得,开放共存这种事,怎么这么不靠谱呢?
什么样的开放共存,需要以2300元的药来支持的?
HIV吗?
呵,很不幸,我也不支持与HIV共存。你支持吗?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上海封控之前全国各地实际上已经经历过不少次疫情了,远的不说说近的,深圳核长春可比上海封的早多了,但之前有这么多鼓吹共存的声音吗?为什么上海一封马上就铺天盖地得出现了?
只能说某些上海人实在是高贵的不行,从来没正儿八经得封过,这次一封立马就受不了了,就开始到处鼓吹共存,只想着自己过的舒服
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反正上海有钱医疗条件好,罔顾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14亿人大规模感染医疗体系崩溃的会有多快,中国可没有西方国家的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人口基数倒是远超西方国家,到时候谁都别想好过,上海也一样会崩溃,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死亡以及更可怕的被14亿人养蛊养出来的全新的变异毒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