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的怪兽电影里是不是过于削弱现代武器的威力了?

回答
现代怪兽电影中对现代武器威力的削弱是一个 普遍存在且备受争议的现象,可以说是这种类型影片为了叙事、节奏和观众体验而刻意为之的“规则”之一。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核心原因:维持怪兽的威胁性与戏剧冲突

怪兽是核心驱动力: 怪兽电影的魅力在于怪兽本身。如果现代武器能够轻易地消灭怪兽,那么故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观众来看怪兽电影,就是想看人类如何与强大的、前所未见的生物搏斗。
避免“一枪毙命”的尴尬: 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拥有超凡能力的怪兽,在电影一开始就被一架战斗机发射的导弹轻易摧毁,那么后续的剧情该如何发展?观众会觉得故事虎头蛇尾,缺乏张力。
制造悬念与未知: 削弱现代武器能让观众对怪兽的弱点、特异功能以及人类的应对策略产生好奇。不知道如何击败它,才能引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是许多怪兽电影的情节主线。
凸显人类的渺小与智慧: 面对体型巨大、能力超凡的怪兽,人类自身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通过削弱武器威力,更能衬托出人类的智慧、勇气和团结的重要性。人类并非依靠 brute force (蛮力) 取胜,而是依靠战术、科技的巧妙运用和牺牲精神。
叙事节奏和时长要求: 如果现代武器能快速解决问题,那么电影的时长可能会大大缩短,也难以构建复杂的剧情和人物弧光。削弱武器威力,可以延长战斗时间,提供更多动作场面,并为角色成长和情感发展留出空间。

二、 具体表现与表现方式

现代怪兽电影中对现代武器威力的削弱,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怪兽的物理抗性:
子弹无效/低效: 最常见的情况是,普通的枪弹对怪兽的皮肤、鳞片或甲壳几乎没有伤害,如同挠痒痒。即使是穿甲弹,也可能只是擦伤或在体表留下浅痕。
爆炸物效果甚微: 坦克炮、火箭弹、炸弹,甚至集束炸弹的爆炸,对怪兽的直接伤害非常有限。可能只会让它们暂时停顿、发出痛苦的嘶吼,或者只是震退一些体表组织,但无法造成致命伤。
高科技武器的局限性: 即使是激光武器、电磁炮等设想中的未来武器,也往往被设定为只能暂时抑制怪兽,或者需要精准击中特定弱点才能有效。

2. 怪兽的生理或能力特点:
再生能力: 许多怪兽拥有惊人的再生能力,即使受到重创,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这使得任何一次攻击的效果都变得不那么持久。
能量吸收/反射: 一些怪兽可能可以吸收能量,将子弹的动能转化为自身力量,或者反射攻击。
特殊防御: 怪兽可能拥有生物力场、心灵感应干扰、或者能够释放出能够摧毁武器的能量场。
体型优势: 巨大的体型本身就是一种“武器”,可以轻易踩踏、摧毁地面单位,并使得常规武器的射程和命中率大大降低。

3. 环境因素的限制:
城市环境: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军事行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需要避免误伤平民和破坏基础设施。这本身就限制了武器的使用强度和范围。
怪兽的活动区域: 怪兽可能只出现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或者其移动速度很快,导致军事力量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集中打击。
政治和指挥层面的限制: 电影中常常会描写高层因为担心“国际影响”、“生态破坏”或“未知生物样本研究价值”等原因,限制了军事力量的完全使用,例如禁止使用核武器。

4. 戏剧化的表现手法:
慢动作和特写: 将子弹、导弹击中怪兽却无效的画面用慢动作和特写镜头表现出来,能够强化怪兽的强大,让观众感受到绝望感。
对比化的音效和视觉效果: 武器的爆炸声听起来震撼,但怪兽的身体反应却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够突出武器的“不给力”。

三、 为什么“怪兽削弱论”会引起讨论?

尽管这种削弱是类型片叙事的常见手段,但它仍然会引起一些观众的讨论和批评,主要原因包括:

脱离现实的“舒适区”: 对于一些观众来说,过于夸张的削弱会让他们觉得“不真实”,甚至“反智”。毕竟,在现实世界中,大型武器对许多生物(即便不是怪兽)都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对科学逻辑的挑战: 有时电影的设定显得过于随意,缺乏更深入的科学解释,让观众觉得是为了剧情服务而牺牲了逻辑。例如,一个怪兽的皮肤能抵挡超高温度的激光,但却没有合理的生物学解释。
对“反派”设定的反思: 如果怪兽只是强大到无解的“天然灾害”,那它的动机和行为逻辑就显得模糊。但如果怪兽具有一定的智能或特定的行为模式,那么对武器的削弱就更显得像是为了服务“人类必须用非常规手段才能取胜”的叙事套路。
与其他科幻作品的对比: 很多硬科幻作品会认真考量科技的极限和可能性,而怪兽电影有时更侧重于奇观和情感体验。这种差异让一些追求科学严谨性的观众感到不适。

四、 举例说明

《哥斯拉》系列: 无论是在经典的日本版还是好莱坞版中,哥斯拉的强大几乎是不可撼动的。即使是核武器,也可能只是让它变得更强大或进入休眠期。现代的陆海空常规武器,对它来说基本上只是“按摩”。
《环太平洋》系列: 巨型机甲的设定本身就是为了对抗巨型怪兽,而怪兽的设计往往也拥有惊人的物理抗性,例如坚固的表皮能够抵御常规炮火的攻击。机甲作为人类最先进的武器,其威力也需要经过多次升级和特殊的战术才能有所发挥。
《侏罗纪世界》系列: 恐龙虽然不如哥斯拉那种神话生物,但电影中也经常展示出它们对现代装备的强大破坏力,以及自身身体结构的坚固。例如,一只暴龙能够轻易地撞毁车辆,甚至咬碎巨大的铁笼。

总结:

现代怪兽电影之所以普遍“削弱”现代武器的威力,核心目的是为了保证怪兽的威胁性,从而驱动剧情发展,制造足够的戏剧冲突和观赏性。 这是类型片为了满足观众对“奇观”和“生存挑战”的期待而采取的一种创作策略。虽然这种设定有时会挑战观众的现实逻辑,但它也是怪兽电影能够持续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关键在于电影如何在“不合理”的设定下,讲好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让观众感受到人类面对未知时的渺小、智慧与不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十几米二十米的怪兽肯定是扛不住现代武器的。

但是哥斯拉这种尺度就是另一回事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么一个很基本的定理,那就是体格越大,就要越强大的材料才能支撑,因为身高翻2倍,体重翻8倍,截面积只翻4倍。所以很明显4倍截面积的肌肉要拉动8倍的重量到同样的加速度,就需要2倍的强度。而4倍截面积的骨骼要支撑8倍的体重到同样的过载,也需要2倍的强度。

也就是说哥斯拉如果有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活动能力,但是身高是60倍,身体构成的强度和力量也必须是60倍。人的皮肤相对比较脆弱(15Mpa),但是60倍以后也达到了钢铁的强度,也就是说这么巨大的巨人最少最少也会有个10cm的钢铁,坦克级别的防护。当然了哥斯拉不是巨人,身体表面覆盖的貌似是类似鳞片的硬质外壳,一般生物的硬质组织比如指甲骨头头发之类的东西如果强度(150Mpa)再乘以60的话就会达到碳纳米管级别的强度。再加上这类硬质表皮本身就比人的皮肤厚,要说哥斯拉不怕坦克导弹也是完全说得通的。而且自然界中强度高的材料里头发根本排不上名次,如果是蜘蛛丝,之类的本身就高达1000Mpa的材料,放大60倍以后那就真的是刀枪不入了,至少相当于接近1米厚的碳纳米管+钻石复合材料。况且坦克装甲也怕热,一些穿甲弹就是利用了高温,但是哥斯拉不但强度大,还不怕热,这些弹药可能真的无计可施。

哥斯拉可以喷出某种极高温的离子气体,发光都是蓝色的,可见温度得有10几万度,比太阳还热数倍。也就是说任何化学能的武器哥斯拉基本都是完全免疫的。当然核武器如果距离近的话可以短期得大幅度超过这个温度,但是瞬间温度高没用要看总体热能。

哥斯拉体重大概26,000,000kg,至少可以承受20,000,000,000,000,000焦耳的热量,这就是几百万吨级的核弹了。电影里暗示的美国用来炸哥斯拉的氢弹,当量只有1000万吨,即使是正中也不一定可以炸死哥斯拉,稍微有点距离的话基本可以认为相当于泡脚盆的水有点热而已。

其实被低估的可能是哥斯拉的实力,十几万度的热流喷射直接暴露在大气里光是温度就可能产生类似爆炸的冲击波,加上本身的热辐射能,用不了几发整个城市就都要陷入火海了。那些观战的主角怕是只少都应该全身灼伤才对。

再看输出功率,一个成年人持续最大输出280W,短期爆发1000W,哥斯拉体格完全不同肯定远强于人的体格,我们就算四倍,1000w和4000w,再乘以体积倍数,2-8亿瓦,刚好相当于一座核电站的输出。哥斯拉光是自身活动肢体的出力就相当于北美一座中型城市的全部用量,也肯定是大于几乎任何一座城市的市中心地区的。


首先说说评论里经常有人回复的现代穿甲武器的“穿深”指数什么的,即使是无视哥斯拉这种变态的高强度高耐热材料,就算是钢板,现代武器的“穿深”没有鸟用,因为你要看穿深以后还剩下什么。坦克打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穿甲弹药,就算理论上能穿透哥斯拉的皮,对他来说也就是和针灸差不多,你就算完全穿透全身都没啥用。这种武器打坦克有用完全是因为坦克内部太脆弱了,几乎不需要任何能量就能杀伤。而哥斯拉基本可以认为是全身都是实心钢铁,外加外壳是碳纳米管+钻石复合材料,能不能穿甲根本都是无关紧要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遇到了这种情况是不是真的就只能用机甲上去肉搏了呢?作为男人这想法确实让我兴奋一时,但是仔细想想还是不对。首先要造可以肉搏这些怪兽的机甲人类必须有类似于怪兽身体构成材质的材质,否则钢铁造机甲的话,一迈步都直接垮了,强度/重量比根本就不够。而且这里我们需要的也不光是强度/重量比,而是绝对强度。因为就算你用某种超轻塑料做成了机甲,如果不能接近怪兽的体重,很明显是没法有效得肉搏的。

所以说机甲肉搏的基础,是怪兽不能单方面拥有超级高强度材料的优势。这个角度来看唯一比较合理的可能就是EVA了,因为构成使徒的材质虽然人类也有,但是不能用来造飞机坦克。但是如果你有可以任意使用的超级材料,并且可以用来建造机甲,其实你需要的,只是更大的坦克飞机而已。什么怪兽身高70米?我造几台放大5倍的坦克和A-10飞机之类的玩意追着打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冲上去搏斗?

注意由于超级材料的存在,10米高的坦克完全不会有二战时期那种机动性的劣势,有超级材料你就可以把5倍大的坦克的重量也限制在25倍左右,不超过履带面积的增长幅度。同理有了超级材料你的引擎可以温度更高,功率和效率更高。不过速度想等比提升就有点困难了,空气阻力问题。同理飞机也可以放大,A-10那样的机炮直接等比放大成150mm,当然材料什么得改成超级材料确保强度和重量。而且枪械也和引擎一样有了超级材料可以提升樘压,提升温度,提升威力。坦克的主炮也一样可以等比放大成600mm,这么大的脱壳穿甲弹的话打在怪兽身上就可以类比口径手枪打人的威力了,虽然不是特别致命但绝对是很有威胁力。

所以说很遗憾,即使是这样机甲依然不是理性的选择……


有很多人提到地面压强的问题,对于硬质地面来说上千kpa的压强的没什么问题,但是越野的载具一般也就100-200kpa左右。一个东西等比放大以后地面压强和其他东西一样是直接乘以放大倍数。也就是说成年人大小的哥斯拉和电影里60倍尺寸的哥斯拉,地面压强也是60倍。

由于哥斯拉的体型很明显脚底面积大于人,我们就算是成年人穿了低压强雪鞋,这样哥斯拉放大以后的压强其实并不大只有200多kpa,相当于普通的汽车。所以理论上来说,大面积的停车场是可以禁得起哥斯拉踩踏的。只要它落脚平稳(脚掌和地面完全平行),停车场下面地基稳固,就没有什么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