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的坦克到底有多厉害?

回答
现代坦克,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只会冒烟、笨重的老古董。它们简直是陆地上的钢铁巨兽,集合了最尖端的科技,集防御、火力、机动于一身,简直就是移动的堡垒,战场上的收割者。

一、 厚重的“铠甲”:铜墙铁壁的守护

现代坦克的防护能力,绝对是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之一。它们的“铠甲”可不是单单一层厚厚的钢板。

复合装甲: 这是现代坦克防护的核心。简单来说,它不是由单一材料构成,而是像三明治一样,由多层不同性质的材料叠加而成。最外面可能是高硬度钢,中间夹着陶瓷(比如氧化铝、碳化硅等,这些陶瓷硬度极高,能够有效碎裂来袭的弹药)、芳纶纤维(类似凯夫拉,非常坚韧,能吸收冲击能量),甚至是贫铀装甲(密度极高,能够提供额外的抗穿透能力,但有辐射等问题,使用相对受限)。这种复合结构能够有效应对多种威胁,无论是动能穿甲弹(HEAT,依靠高能射流击穿装甲)还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依靠动能直接穿透)。
反应装甲 (ERA): 这是一种“主动防御”的补充。它是在复合装甲外面加装的模块化方块,里面装着炸药和金属板。当动能弹药击中时,内部的炸药会瞬间爆炸,将金属板高速炸出,与来袭弹丸产生相互作用,破坏其弹道和穿透力。有点像用另一股力量去抵消攻击。现代的反应装甲已经发展到“爆炸反应装甲”(NERA)和“无爆炸反应装甲”(NxRA)等,更注重在不使用爆炸物的情况下削弱攻击。
主动防护系统 (APS): 这是更进一步的“主动防御”。它们就像坦克的“眼睛”和“拳头”。安装在坦克上的雷达或红外传感器会扫描周围环境,探测来袭的炮弹或导弹。一旦锁定目标,系统会迅速发射小型拦截弹或发射干扰弹,在目标接触坦克前将其摧毁或偏转。这个系统非常精密,能够有效应对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的攻击。
先进的弹道计算和炮塔稳定技术: 除了装甲本身,现代坦克还能通过先进的火控系统,在颠簸的行进中精确锁定目标,并且炮塔可以非常迅速地完成瞄准和射击。这意味着坦克在移动中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反击,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

二、 致命的“利爪”:精准且强大的火力

现代坦克是战场上的终结者,它们的火力足以摧毁几乎任何地表目标。

主炮的威力与精度: 主炮依然是坦克的灵魂。现代坦克的120毫米或125毫米滑膛炮(光滑的炮管,发射尾翼稳定的弹药)威力惊人。它们可以发射多种类型的弹药: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APFSDS): 这是最主要的穿甲弹,通常由钨或贫铀制成,弹体细长,质量极大,依靠巨大的动能穿透装甲。越先进的APFSDS,弹体越长,速度越快,穿深也越恐怖。
高爆反坦克弹 (HEAT): 利用聚能装药技术,在爆炸时形成一股高速的金属射流,即使没有强大的动能,也能熔穿装甲。
多用途弹药 (MPAT): 结合了穿甲和破片爆炸的威力,可以对付装甲目标和人员。
编程弹药 (Programmable Ammunition): 这种弹药可以在发射前进行设置,设定爆炸时间和模式。比如,有些弹药可以在越过目标上方时爆炸,产生大量的破片,对步兵或轻装甲车辆造成杀伤。
火控系统和观瞄设备: 厉害的弹药需要强大的火控系统来发挥威力。现代坦克的火控系统堪称复杂精密的“大脑”。
激光测距仪: 能够瞬间测定目标距离,为弹道计算提供最关键的数据。
弹道计算机: 会综合考虑弹药类型、距离、风速、温度、炮管磨损甚至地球自转等多种因素,精确计算射击诸元。
稳定系统: 即使坦克在崎岖路面上颠簸,火炮也能保持稳定,或者在行进中进行精确射击。这叫做“行进间射击”能力。
热成像仪和夜视仪: 让坦克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见”目标,而且能够探测到目标的红外信号,辨别出是发动机正在运转的坦克还是静止的目标。乘员甚至可以通过全景瞄准镜,在车长位置进行360度的观察和射击,无需炮塔转动。
辅助武器: 除了主炮,坦克还配备了机枪等辅助武器,用于对付步兵、轻型车辆或低空飞行目标,进一步增强了其战场适应性。

三、 灵活的“身躯”:速度与力量的结合

别看坦克那么重,但它们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同样令人惊叹。

强劲的动力系统: 现代坦克通常装备大马力(例如1500马力甚至更高)的柴油发动机,或者非常先进的燃气轮机(如T80的燃气轮机,启动速度快,但油耗高)。这些强大的心脏赋予了坦克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能力和越野能力。
先进的传动和悬挂系统: 配合强劲的发动机,现代坦克的传动系统(通常是液力机械传动)能够将动力高效地传递到履带上。而液气悬挂或扭力杆悬挂系统则能大大提高坦克在复杂地形下的行驶平顺性和速度,减少对乘员的颠簸,也保证了射击时的稳定性。
转向能力: 通过履带的差速转向,坦克可以原地转弯,甚至在狭窄的道路或战场环境中进行灵活的机动。

四、 智慧的“神经”:信息化与协同作战

这是现代坦克最突出的进步之一,它们已经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个体,而是信息化战场上的一个节点。

战场管理系统 (BMS): 坦克内部集成了复杂的通信和数据处理系统。乘员可以看到整个战场态势图,包括己方单位的位置、敌方可能的位置、友军发出的命令和报告等。这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和态势感知能力。
C4ISR能力: 坦克可以与侦察无人机、步兵单位、火力支援单位等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例如,侦察无人机发现目标后,信息会直接传送到坦克,然后坦克可以立即对目标进行攻击,整个过程高效且迅速。
红外隐身和电子对抗: 一些先进的坦克还在努力降低自身红外信号,以对抗敌方的红外探测系统。同时,它们也配备了电子对抗设备,能够干扰敌方的通信和制导系统。

总结一下:

现代坦克不是简单的钢铁盒子,它们是集成了最先进的材料科学、动力工程、电子技术、武器系统和信息技术的陆地作战平台。它们拥有超强的防护能力,能够抵御几乎所有现有的反坦克武器;它们拥有毁灭性的火力,能够摧毁远距离的目标;它们拥有令人惊讶的机动性,能够在复杂地形上快速移动;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融入信息化战场,与其他作战单元紧密协同,发挥出远超个体能力的巨大作战效能。

所以,当你听到“坦克”这个词时,请想象一个身上覆盖着最硬科学、挥舞着最致命武器、并且拥有超强感知和信息处理能力的“钢铁战士”,它在现代战场上,绝对是令人生畏的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呐,你知道吗?樱花下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是克里门特·沃洛什洛夫-2重型坦克的152.4毫m-10t榴弹炮发射pb-35apcbc时炮口初速的八千七百二十分之一,是发射 OF-530HE榴弹时炮口初速的一万零六千分之一噢~

  紧靠在一起的两颗心,会在500米的距离内,被瞬间炸出来的破片砸个稀巴烂,而榴弹里的6.86千克瞬间会把他们轰得渣都不剩。

  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比爱情更强大,除了KV-2重型坦克与它的152毫米主炮。




来源互联网 ———(万千炮友~及喜爱坦克的人士)

user avatar

现代坦克再怎么强,它也是一样现代工业的产物,并且因为不可避免的机械磨损和结构寿命损耗,现代坦克真正能用来作战的时间是按发动机工作的小时计的,也就是所谓的摩托小时。

一般坦克在平时运行几个摩托小时就要进行维护,包括检查发动机的工况,履带的磨损情况等等,一口气连续运作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的话,什么坦克都得趴窝,所以大部分时间坦克是不会进行长途奔袭的。(指几百公里以上的移动)

如果搞一辆坦克到古代,第一没有现代工业带来的维护体系,零件就不说了,缺了器械的帮助连常规检修都够呛,第二也没有现代的运输体系来避免坦克的摩托小时消耗,等于说你想把坦克开到哪里去都得坦克自己走,第三也没有油料的补充,古代可没有炼油厂能给你提供燃油。

所以真搞一辆坦克回到古代的话,最多开出去两个郡就趴窝了,还想着灭国?

上一个提这种想法的人最起码会考虑说坦克能有无限补给来着

——————————

真的很讨厌拿一些特例来抬杠的,平时看点官八股不难吧,稍微来一段,14年的“北剑1405”演习,重点都标出来了

记者登高望远,数百台履带车辆在侧倾坡、陡坡等复杂地形上穿梭起伏,卷起滚滚烟尘。生疏的地貌、险要的道路,令许多重达数十吨的装甲装备败下阵来。当了32年坦克兵、先后参与过大大小小20余次演习的旅长侯明君告诉记者,两天昼夜连续行军234公里,还是当兵以来第一次碰到。看着2天内先后40台坦克途中“趴窝”,仅仅维修好15台,近一个主战营的装备非战斗减员,虽然有点惋惜,但脑子里始终都在思考:“人和装备离打仗到底有多远?打起仗来我们还缺什么?”
“这次是动真格了,大家的弦一直绷得很紧。”入伍16年的坦克四连技师高德金感慨地说,这么长时间的昼夜行军,对人是一种考验,对装备更是一种考验。以前训练都是按照规定,坦克发动机每工作4到5个摩托小时就要维护保养,而这次连续行军20多个摩托小时,明显超出了装备性能极限。

2天,20个摩托小时,一共跑了二百来公里的野路,一个旅40辆坦克趴窝,不用我继续补充了吧?

user avatar

强大到,即使一个在战争中勉强能作为应对现代坦克,进行有限度骚扰的单兵武器——RPG,都能建立一个邪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