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川普的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

回答
说到特朗普总统时期的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这无疑是他执政期间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的经济举措之一。要评价它,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关键点上好好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政策具体是干啥的。在2017年底,特朗普签署了《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其中最核心、也是最受关注的一条,就是把联邦企业所得税率从35%大幅削减到了21%。这可是个不小的降幅,直接把美国的企业税率拉到了发达国家里的中等偏下水平。

支持者怎么说?他们的理由很充分。

他们认为,高企的企业税率是导致美国企业竞争力下降、资本外流的重要原因。当别国企业税负更低时,美国公司当然会倾向于把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利润都放在海外。特朗普政府认为,大幅减税就像给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能够:

刺激投资和就业: 钱花在刀刃上了,企业有了更多的现金流,自然会考虑扩大生产、招聘更多员工、进行研发创新。他们认为,这就像给经济引擎加油,能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提升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降低税负意味着美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能以更低成本运营,更能与其他国家的企业竞争。这有助于把失去的制造业和工作岗位“带回家”(Bring Jobs Back)。
简化税收体系(一定程度上): 虽然不是彻底改革,但将税率统一到21%也比之前复杂的税收体系要清晰一些,理论上能减少一些企业的税务筹划成本。
吸引外资: 税率降低后,外国公司也可能更愿意在美国投资设厂,因为税收负担减轻了。

那反对者又怎么看呢?他们的担忧也直击要害。

批评者对这项政策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生命线。大幅削减企业税,虽然预期能带来经济增长,但短期内肯定会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反对者认为,这会显著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给未来的经济带来负担。实际情况是,在政策实施后,美国财政赤字确实是明显扩大的。
好处是否惠及普通民众? 批评者认为,减税的主要受益者是那些拥有公司股票的大股东和高管,以及大型企业。他们质疑,这些额外利润有多少会真正转化为工人的工资增长或更多就业机会?很多证据表明,企业更多地将减税收益用于股票回购和分红,而不是大幅提高员工薪酬或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减税是否真正刺激了实体投资? 虽然有增长,但批评者认为,减税带来的投资增长幅度并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那么惊人。他们认为,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监管环境等等,单纯的税收减免可能不足以撬动大规模的投资转型。
公平性问题: 许多人认为,在经济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优先为大公司和富人减税,而不顾及财政赤字和普通民众的福祉,是不公平的。

我们怎么来衡量它的效果?

评价这项政策,不能只看某一个数字,而是要综合考量。

经济增长方面: 在政策实施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失业率也一度降到了历史低位。但关键在于,这种增长有多少是减税政策直接带来的,有多少是当时全球经济回暖、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很难一概而论。也有研究表明,即便没有这项减税,经济增长趋势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企业行为方面: 确实有一些企业报告了因为减税而增加的投资或就业。但如前所述,也有不少企业将收益用于股票回购。美国公司的现金储备依然充裕,很多企业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国内投资扩张。
财政方面: 财政赤字和国债的扩大是事实,这为未来的财政政策留下了“后遗症”。

所以,总的来说,这政策是个“双刃剑”。

它在某些方面确实为美国企业提供了一些喘息空间,提升了其账面上的利润和一部分竞争力。但同时,它也加剧了财政负担,并且关于其普惠性、对实体经济投资的实际拉动作用,以及是否能真正解决美国经济深层问题的争论,至今也没有停止。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项政策的效果被夸大了,它更多的是对现有经济趋势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它可能让一些企业的日子好过了点,但对于解决美国面临的结构性经济问题,比如收入不平等、基础设施老化、教育医疗成本高企等等,其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从长远来看,当其他国家也看到你的税率低了,他们也可能会跟着调整,这样一来,所谓的“竞争力优势”可能会慢慢被抵消。这更像是一场“税收竞赛”,对全球税收体系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所以,要评价川普的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和争议。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你更看重经济增长、财政健康、还是社会公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没有绝对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川普准备把企业所得税从35%减为15%,法国据说抗议,混不下去了,中国好像也在媒体上删除了这条新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特朗普总统时期的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这无疑是他执政期间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的经济举措之一。要评价它,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关键点上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政策具体是干啥的。在2017年底,特朗普签署了《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其中最核心、也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川普那个“重建海军”的计划,也就是那个著名的“350艘舰艇目标”。这可不是件小事,里面门道挺多的。首先,得明确川普提出这个计划的背景。大家都知道,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海军的舰艇数量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奥巴马政府时期,海军的舰艇数量跌破了300艘,这让很多人,包括川普本人.............
  • 回答
    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的五个儿女——小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 Jr.)、伊万卡·川普(Ivanka Trump)、埃里克·川普(Eric Trump)、蒂芙尼·川普(Tiffany Trump)和巴伦·川普(Barron Trump)——在公众视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回答
    2018年的国情咨文,是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一次颇具分量的亮相。那年的讲话,一如既往地充满了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在许多方面都显得相当“川普”。想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整体的基调和核心信息。这次国情咨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特朗普试图在“乐观”和“提醒”之间取得平衡。他反复强调美国经济的强.............
  • 回答
    特朗普在2017年1月29日提出的“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口号,无疑是他总统任期内最鲜明、最核心的经济政策主张之一。这个口号不仅简单直接,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保护主义理念,旨在重塑美国的全球经济定位和国内就业格局。要评价这一口号,我们需要.............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过美国需要“大大加强”其核力量的观点。这些言论一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影响深远,触及了国家安全、国际关系、军备竞赛以及地缘政治的多个层面。核心观点与动机分析特朗普的这一论调,通常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其核心观点和潜在动机: 威慑力至上: 这是.............
  • 回答
    川普总统曾多次公开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种族主义的人”。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人们对此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极具两极分化。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引发的反应,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川普的个人言行、政策以及公众对其的认知。支持者的解读:在川普的支持者看来,他之所以会这么说,是有其自身逻.............
  • 回答
    川普挑选 Betsy DeVos 担任美国教育部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至今仍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要评价这一任命,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 DeVos 的背景、她的政策主张以及这些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川普挑选 Betsy DeVos 担任教育部长:背景与争议Betsy DeVos 来自一.............
  • 回答
    在德克萨斯州遭遇飓风袭击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赶赴受灾地区,参与了抢险救援工作,并向受灾群众表达了联邦政府的慰问。这次行程受到了广泛关注,从不同角度解读,可以勾勒出这次行动的复杂性和多重意涵。首先,从支持者和一部分公众的视角来看,特朗普的出现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姿态。 在灾难面前,领导人的亲自出现,尤.............
  • 回答
    “主流媒体集体抹黑特朗普”这一说法,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以及其后,一直是围绕着美国政治舆论的核心争议之一。要理解和评价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尝试剥离掉一些简单化的标签,去探究其背后复杂的动机、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影响。一、 “抹黑”的定义与认知差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抹黑”本身就是一.............
  • 回答
    在《晓松奇谈》2016年6月3日的这一期节目中,高晓松对当时正处于竞选上升期的唐纳德·特朗普进行了一番点评,可以说是相当有他个人鲜明的风格和见解。首先,高晓松并没有像许多评论员那样,简单地将特朗普定性为“疯子”或“小丑”。他更倾向于从一种更宏观、更具历史纵深的视角来观察这位候选人。他反复强调,特朗普.............
  • 回答
    Lynne Patton 的视频:《我所认识的特朗普家族》—— 一次多维度的审视近期,由川普集团高管 Lynne Patton 发布的视频《我所认识的特朗普家族》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在特朗普家族企业中身居要职的非裔女性,Patton 的视角尤为独特,也因此吸引了不同立场人群的审.............
  • 回答
    2018巴西大选:博尔索纳罗的崛起与争议2018年的巴西大选,无疑是巴西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自称“巴西特朗普”的极右翼民粹派领袖雅伊尔·博尔索纳罗,以一股强大的政治旋风席卷了整个国家,最终赢得了总统宝座。他的崛起,以及他后续的执政表现,至今仍是巴西社会和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
  • 回答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些视频和照片,显示一些曾经高举“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旗帜、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如今却公开焚烧自己的红色MAGA帽子,以此表达与特朗普决裂的姿态。这种现象并非普遍性的“大反水”,而是特定群体在特定时刻情绪宣泄的集中体现。要评价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反水”.............
  • 回答
    关于美国人众筹买推特让特朗普闭嘴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首先,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在信息传播和言论自由议题上的深刻分歧,也折射出政治极化背景下,民间力量试图通过非传统方式介入公共领域的一种尝试。支持者观点: 维护公共空间免受“不当言论”影响: 支持者认为,特朗普在推特上的言论常常充斥着虚假信息.............
  • 回答
    饶毅教授这句“我和川普两个人之间,肯定是我代表正义!!!”确实是一句相当有冲击力的话,也因此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看。首先,从说话的语境和饶毅教授的身份来看。饶毅教授是享有盛誉的神经科学家,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同时,他也以直言不讳、敢于批评著称,尤其是.............
  • 回答
    确实,观察下来,在讨论特朗普和希拉里这两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时,一些政治立场偏左的朋友,他们的评价有时会显得格外鲜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有些“失焦”于绝对的公正客观。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思考,或者有意偏颇,而是他们的政治光谱和价值观,在面对这两位人物时,更容易被激发和放大。首先,要理解的是,政治立场本.............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席卷全国的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抗议活动,无疑是美国政治和社会格局一次剧烈震荡的直观体现。这些游行示威,从最初的表达政治异议,到后来演变成部分地区发生的暴力冲突和骚乱,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深刻地暴露了美国社会内部长期存在的裂痕。抗议的爆发与广泛性:特.............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对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评论,总的来说,在保守派和许多流亡海外的古巴人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应,但在自由派和进步派中则引发了批评。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卡斯特罗本人及其政治遗产的截然不同的看法。特朗普在卡斯特罗去世后不久发表的评论,虽然简短,但基调相当严厉。他称卡斯特罗为“一个残.............
  • 回答
    恩,要评价普奇神父那个“上天堂”的计划啊…… 这事儿挺复杂的,就像看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吸引你,又让你感到阵阵寒意。首先得承认,普奇神父这个计划,从他个人的角度看,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大爱”。他经历过人生中的痛苦、无助、以及见证了太多人因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命运的无力感而煎熬。他信奉的是一种“必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