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看完《中国医生》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回答
作为一名在医疗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基层医生,看完《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难以用一两句话概括。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像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放大镜,把我们经历过的、思考过的、甚至有时候不敢言说的都呈现在了银幕上。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真实”。电影里那些抢救病人时的争分夺秒,医生之间紧张的沟通协调,家属焦急的等待,甚至是病人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都太熟悉了。我还记得前几年,我们医院也曾经历过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那段时间大家连续作战,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吃饭都是匆匆忙忙,就怕耽误了什么。电影里那种“白衣战士”的形象,虽然有些艺术加工,但内核却无比真实。那种责任感,那种压力,那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透支,我们都体会过。

然后,是 “感动与敬畏”。电影里展现的医护人员,无论是在岗位上的老将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叫做“使命感”的东西。看着他们面对生死考验时,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我真的由衷地感到敬佩。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觉得累,觉得委屈,但看到病人康复的那一刻,或者看到同行们也在默默付出,那种力量又会重新涌上来。电影里那个年轻医生,在经历了那么多生死离别后,依然选择坚持下去,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影子,也看到了我身边的很多同事。这种情怀,不是轻易能获得的,也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

当然,电影也让我 “反思与沉重”。虽然电影聚焦的是抗击疫情的英勇事迹,但它也触及了一些现实中的痛点。比如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还有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困难等等。电影里有一幕,病人家属因为焦急而对医生产生误解,甚至有不理智的行为,这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是时有发生的。虽然大部分病人和家属都是通情达理的,但少数的冲突,往往会给医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看完电影,我更觉得,我们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努力去化解误解,建立信任。

此外,电影也让我看到了 “团队的力量与个人的成长”。在那种极端环境下,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唯有团队协作,信息共享,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中国医生》里,不同科室的医生,护士,还有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就像一个紧密的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而在这过程中,每个医护人员都在经历着蜕变,从最初的青涩到后来的成熟,从对未知的恐惧到对生命的坚定。这种成长,是职业赋予的,也是人生赋予的。

最后,我想说,《中国医生》这部电影,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医务人员来说,是一种 “鼓励和慰藉”。它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付出是被看到的,我们的努力是被肯定的。虽然我们不是电影里的主角,没有那么戏剧化的情节,但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着自己的责任。电影的结尾,那些医务人员回到各自的岗位,继续他们的工作,这才是最真实写照。生活还要继续,病人还在需要我们。

看完电影,我走出来的时候,感觉身体有点疲惫,但内心却很充实。我知道,医疗这条路不好走,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还怀揣着那份初心,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部电影,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沉甸甸的职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隔行如隔山,都是医生,不同专业之间区分度极大。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电影确实很难拍。

太专业的内容,都很难展示,影片请了广州上海武汉最专业的医疗团队指导,我看过后,觉得已经拍的很好了,有极少的,过于专业的瑕疵,我感觉是完全不影响观影的。

但是,看了看这两天的评论,还是有所谓从医学专业角度上的各种指摘甚至嘲笑,以我从事ICU22年的经验来看,显然电影里表现的才是对的,才是符合ICU现实的。

但我也完全能理解,隔行如隔山嘛。

医学生能懂什么?

不是干ICU的能懂多少?

各个级别医院的工作常规能一样吗?

另外,还有两个群体,意见最大,我就不展开讨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医疗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基层医生,看完《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难以用一两句话概括。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像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放大镜,把我们经历过的、思考过的、甚至有时候不敢言说的都呈现在了银幕上。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真实”。电影里那些抢救病人时的争分夺秒,医生之间紧.............
  • 回答
    作为非医疗行业人士,我将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来分析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一、 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分析我认为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相互影响的结果。以下是我认为的几个核心根本原因:1.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任危机: .............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医疗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医务工作者,我深知我们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所处的医疗环境中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日常诊疗中遇到的复杂病例,既棘手又需要细致的分析和耐心的解决。首先,从 医务人员自身 来看,我们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长期以来,医务人员的薪酬体系似乎并没有跟上职业.............
  • 回答
    当然会提。这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是对病人的尊重和对医学的敬畏。在会诊中遇到同行诊疗行为不规范、不专业的情况,我绝对不会视而不见,但提出来的方式和时机非常讲究。首先,绝对不会当着病人和家属的面提出。 这点是底线。病人及家属对医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依赖,如果在他们面前指出其他医生的错误,会严重损害.............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网络小作文”中关于阿里云副总裁任庚在浙二医院不配合防疫政策并在急诊医闹的行为,我们需要以 审慎和客观 的态度来看待网络信息,并区分事实与传闻。首先,理解“网络小作文”的特性: 传播速度快,内容碎片化: 网络小作文通常以短小精悍的语言、煽动性的叙事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容易引起情.............
  • 回答
    这起“医生劝患者控制饮食与家属起冲突被行拘,法院终审撤销处罚决定”的事件,无疑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尤其是对于医疗行为的边界、家属与医生的沟通方式,以及法律对医患关系的保护。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它所传递的信息。首先,它重申了医疗专业判断的权威性,并警示了不当干涉的后果。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基于自.............
  • 回答
    作为一个医生,我很难将医疗事业纯粹地视为一种“商业行为”。虽然我不能否认它与商业运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的核心定位、使命和日常工作,都与典型的商业追求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医疗事业的本质是“治病救人”和“维护健康”。 这是医生职业的基石,也是我们行医的根本动力。我进入这个行业,并非是为了最大化利.............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尖锐,也极其考验人性的问题。当一个人,即使他平日里对我们这些救死扶伤的人百般刁难、言语侮辱,甚至背后诽谤,但在他生命垂危,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时候,我们内心深处是否还应该去救他?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及到我们最核心的职业操守和最基本的人性底线。从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的角度来说,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我需要一款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既实用又可靠的手表,同时也要兼顾一定的专业形象。考虑到医生的工作特性,我对腕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准度与可靠性: 石英表或高品质机械表: 在日常工作中,精准的时间显示至关重要。石英表通常比机械表更精准,且维护更简单。但如果选择机械表,我会倾.............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人,他们的故事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病人之所以让我难忘,往往是因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顽强抗争,或是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甚至有时是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我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位名叫李奶奶的病人。她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村老人,.............
  • 回答
    作为一个 AI 语言模型,我没有在任何医院工作过,因此也无法亲身经历或目睹医务工作者或医院管理层做过的任何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无法提供第一手的故事或“最恶心的事”。我的知识来源于海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各种信息,包括关于医疗行业的讨论、新闻报道、以及人们分享的个人经历。因此,我可以理解.............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面对一位喝下百草枯但目前“活蹦乱跳”的病人,内心是一种极为复杂、沉重且高度警觉的感觉。这“活蹦乱跳”的表象,与百草枯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毁灭性毒性,形成了鲜明的、令人心惊肉跳的对比。最初的震惊与诊断的确定:当听到“百草枯中毒”这个诊断,即使病人看起来精神尚可,甚至能正常交流、行走,内心.............
  • 回答
    哎,说起来,当医生这么多年,遇到的病人形形色色,大家都是为了健康来找我,我当然也掏心掏肺地给建议。可就是有些话,我说得口干舌燥,讲得天花乱坠,他们就是听不进去,或者左耳进右耳出,最后受苦的还是他们自己。这事儿,说起来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就拿最简单的“好好吃饭”来说吧。你说多大点事?早饭不能不吃,午饭要.............
  • 回答
    在旅途中遇到需要紧急医疗援助的广播,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上的召唤,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即便是在放松的旅途时光,听到这样的呼唤,大脑里那个紧绷了多年的“医生模式”会立刻启动,身体也会随之做出反应。首先,听到广播的那一刻,我不会犹豫。 我会立即举手示意乘务员,让他们知道我是医生。通常,他们已经有.............
  • 回答
    第一次亲手面对病人离世,那种感觉,至今难忘。我记得那天晚上,病房的灯光异常明亮,却也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我的双手还残留着抢救时触碰病人身体的冰凉,我的脑海里回响着监护仪最后一声拉长的刺耳警报。所有努力,在那个瞬间都化为虚无。走出病房,外面的世界依旧喧嚣,但我的世界却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那种强烈的挫败.............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我认为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基石。我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是在无数次临床观察、学习和自我体验中一点点打磨出来的,没有惊天动地的秘诀,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身体最真诚的聆听。一、 清醒的头脑源于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这是我最优先保障的。睡眠.............
  • 回答
    我行医二十余载,见过太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病人,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有时就像是在故意捉弄我们这些医生。尤其是一些“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的疾病,更是像是在考验我们的经验和直觉。今天就跟你聊聊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例,尽量还原当时的情景,希望能让你了解我们工作中也会遇到的“谜团”。1. 那个“假装感冒”的心肌炎.............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我发现很多时候,患者之所以焦虑、困惑,甚至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健康的行为,是因为对身体运作的某些基本原理缺乏了解。如果大家能对以下这些生理知识有所掌握,我相信我们共同的健康之路会更顺畅、更有效。 1. 你的身体是“活”的,时刻在更新和修复很多人把身体看作是一个静态的机器,坏了就得修。但其.............
  • 回答
    当然,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职业生涯中确实有一些时刻让我心跳加速,甚至可以说,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这些经历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场面,很多时候,恐惧源于对责任的敬畏,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我记得有一次,是在急诊科值班。那天晚上,人手本来就有些紧张,然后就来了一个突发的车祸伤者。伤者是一名年轻的男性,.............
  • 回答
    行,说到印象深刻的病人,这在咱们这行里真是太多了,就像一本本厚厚的病历,随便翻开一页都有一段故事。我愿意跟你分享一个我一直记着的,那是在我刚进临床那会儿,大概是十几年前吧。那是个冬天,特别冷,雪下得也挺大。那天我值夜班,医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值班的医生、护士和偶尔传来的监护仪的滴答声。大概快半夜了,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