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是不是吧。
在同时期和世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中国古代识字率不低,恰恰是非常高。一般衡量各国古代识字率,会用年龄堆积指数作为代理变量,也就是书籍、墓志铭等文献中人年龄个位数为0和5的比例。按照相关研究,中国的识字率一直到近代都是全球最高之一。中国的识字率同期和普及活字印刷术的德国、英国差不多,所以儒家和科举制度在这方面非但不应该背锅,还应该受到表扬。
很多人研究都认为新教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是因为它本身和通过促进印刷产业发展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促进了英德等国的识字率。其实儒教和科举制本身就是鼓励识字的。所以采用同一数据标准,中国近代落后问题并不在识字率。
中国古代在文化方面更重要的问题是人才错配,也就是大部分人都奔着仕途去了,而这是寻租行业,明显对经济有害。现代研究会用法律生源比例、政府雇员比例、政府公共投资规模之类的指标研究政府寻租对经济的损害,相关研究很多。总之,中国古代更重要问题是“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以及其背后的中央集权思想,并不是识字率低。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中国古代识字率一直在10%以上,宋代甚至可以达到30%以上,而在欧洲中世纪,很多国王也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识字的人渐渐超过了中国,但同是农业国的法国,识字率也只有10%,跟中国差不多。
反倒是不怎么儒家的民国,大师辈出,识字率是空前的低。很多地方小学毕业就算知识分子,印在名片上装逼。
正面影响:古代识字是贵族才有的权力,别说寒门了,豪门认字都难。都得要世代相传的贵族才有家学。
知识是宝贵的,督工统计过,到汉末,所有的书籍加起来,装不满图书馆一个书架
一个贫民子弟,根本就见不到书
寒门子弟,都要重金购买,才能让你看几个时辰那种
至于兵法、纵横术、数学、工程这些,那是要传家的,传儿不传女的那种,钱再多都不给
这时候的儒学,如诗经学派的韩诗、楚诗、毛诗(为什么我记这个记得这么清楚),公羊、谷梁、左转、程朱的老祖宗思孟,等等,都是开拓进取,北到边关,南到三越,都有他们的身影
董仲舒等大儒也多次开坛讲学,
你想想天下寒门是不是
很开心?
当然了,我们这些人,不叫寒门,我们叫黔首、死了叫埋沟壑
不是人的
有教无类里边,不包括你的,他们的民或者人,都没你的份儿的
实际上汉武帝开始用的是鲁儒,对,就是那个一大群儒生跑到秦始皇和胡亥手底下吹捧拍马屁的那个,然后鲁儒就开始传授怎么夺权,被窦太后轻松给灭了···········后来才换的公羊···
好吧,跑题了,其实汉武帝不罢黜百家的话,过不了多久,儒家也要兴起,因为天下读书人学儒学的已经占了大多数了。
黄老之学、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等等的学问,都还在贵族家里内部流传的时候,儒家已经农村包围城市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敏锐的抓住了小地主这一个阶级,迅速发展壮大
但是不可避免的,小地主阶级给了你多少助力,以后就会给你多少阻力
儒学的负面影响:
先说原因:
其实儒家发展下去,不管是那个流派,最后都会被小地主阶级改造的适应小地主阶级的利益
比如最简单的,汉元帝以后,官员也不异地任职了,也不有任期了,也没有定期迁移豪强了
这不妥妥的要产生大批乡贤么这是
后来元朝灭亡,很多儒家大师都殉了大元了,比殉国大宋时候的十万太监宫女要刚烈的多
新元史忠烈传里一大堆,我记得有个叫刘玉的就是宁死不忘大元
其实原因就是元朝是包税制,这一块你就是土皇帝,你愿意干吗就干吗,出事儿了叛乱了元兵还帮你平叛,
这妥妥的乡贤治国的巅峰模式啊···
幸亏元朝还有一些色目人包税人,压榨的太狠····
最简单的就是明朝,大家知道大臣们最喜欢的就是祖宗之法不能动
但是问题来了,朱元璋的剥皮也是祖宗之法啊,百姓拿着皇帝送的书来京城也是啊,贫穷家孩子考上举人不纳税也是
为什么都改了呢?
这就是逐渐修改,让他适应自己利益的一个过程。
就是我说的,不管儒家什么流派,都会被篡改成适应小地主阶级的利益的一个过程
现在历史是儒家被篡改了
我们YY一下黄老之学法家会不会被篡改
我估计是会的,也可能不会,谁知道呢··
这就是我上边说的,小分封,县令是上级派来的,小吏都是当地豪族的人,你是为了百姓和我们作对呢,还是和我们一起三七分账呢?
很多豪族都是历经宋元明清历代而不衰的,其实想想,很吓人··
民国时候国民党要员张静江,带着一群徒弟去各个县城,结果大部分都遇匪、通共被“觉悟高的豪族”给杀了····张静江就带着剩下的几个人灰溜溜的回去了···
国民党改造乡村宣告失败
武训的地、老婆、是怎么被骗走的?对,地主拿着几个字说是你的借据
这时候,愚民就是最好的,最简单的统治
结果就是:一个县同时期就几个举人,几十年出一个进士。下边几十个秀才,上百个童生,加上一些算账的泡汤的妓院的一些人是认字的
这个就是一个极限了
因为这些豪族,需要的,就是这些读书人就够了
一个县十几万人,养活三四个豪族还是没问题的
工业革命?
没必要,人力够用,珍妮纺纱机?
没必要,我轻轻松松几百人给我纺纱
而且弄出来卖给谁?
这些穷鬼每年交了地租换了债还能剩下几个钱?
能买得起吗?
欧洲情况比较神奇,贵族都以不认字为荣····
但是大航海拯救了欧洲啊
等等,谁把郑和的海图烧了的??
缺点呢
就是
管一群狼,起码要一只老虎,最次都要一条藏獒吧
可管一群羊,一群鸡,一只泰迪就够了
问题是泰迪看鸡是够了
隔壁的老虎来了怎么办?
宋朝以后屡屡亡于外族,又被洋大人吊着抽
很大原因就是这个了。
儒家成了小地主阶级乡贤的代言,
其实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在一些导演,要国家搞各种保护,在各种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商业片中给他们划一个保护圈,一方面自己又不努力,说白了就是躺着也能保护圈里挣钱。
对于其他类型的导演进行打压,防止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种心态,就很类似了
然后撞上了好莱坞大片,一点抵抗力都没有的轻松全军覆没·············当年好莱坞那一艘大船,真是所向睥睨。
儒家发展到宋代以后也是这样子,和那时候的导演差不多,把别的都打压灭绝了,拿着几个茶壶,这是世界上仅剩的几个茶壶了,哎呀,法家的碎了,哎呀,纵横家的也碎了·哎呀···
现在就剩下我们儒家这一个茶壶啦·······
虽然我们没辽打被金打被西夏打,连越南都能进来屠城···
但是你还是只能用我们啊····因为别的没有了啊··
然后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被好莱坞大片轻松碾压···········
最惨的是,不找谁不惹谁的农家都被灭了
西汉那个搞牛耕搞垄作(古代种地没化肥要休耕,就是一块地收获之后要休耕一年,垄作就是田垄,今年种田垄上,明年田垄变田地,旁边的田地变田垄,相当于减少了休耕面积)的西汉袁隆平,几十年时间让农业增产了一倍。
但是我这个儒黑不百度一下都不知道他名字,但是董仲舒我是记得清清楚楚··
那么问题就来了
都说识字率低是生产力低
那么······
你把能增加生产力的都赶走了··········怪谁?
西汉以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就大幅度放缓了············到了后世,清朝的农民还是扛着几千年前的曲辕犁,用着几千年前的方法········
怪谁?
几乎没责任吧?
古代识字率低是因为书籍的价格高,而不是儒家垄断知识。实际上在隋唐之后,垄断知识的情况就少很多了。
实际上义务教育普及之前,中外的识字率都不怎么样。而义务教育之所以能够实施,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进步所导致与要求的。
孔孟要背的黑锅,已经够多了,看来,现在还要多加一个黑锅――识字率。
我们来数数,这一百年来,孔孟头上到底有多少个黑锅:
1.鼓励裹小脚。
孔子孟子:我们啥时候鼓励后人裹小脚了?
当然,裹脚这事,后来有人把这黑锅,丢给被现代人骂得很惨的朱熹,但我搜索了一下正史(比如《宋史》),又翻查了朱熹的著作(比如《朱子语类》),居然没找到朱熹鼓吹妇女裹脚的言论,反而,找到朱熹的再传弟子反对裹脚的言论(比如大儒――车若水,明确反对裹脚),还找到大儒程氏家族反对裹脚的言语。
但裹脚这事,网文多认为是朱熹搞的(也有人认为是南唐李后主搞的)。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但如果各位能在宋史、及其他朱熹著作、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学者的记载中,找到朱熹鼓吹妇女裹脚的言论的话,记得通知一声,好让我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空白。
一句话,朱熹虽然可恶,但可恶归可恶,但不必什么黑锅都扣在朱熹身上。
2.鼓励抽鸦片(民国学者曾把鸦片问题归咎于孔孟)。
孔子孟子:我们没见过鸦片,更没鼓励过抽鸦片!
(注: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曾批判过把“鸦片问题”栽赃给古人和中国文化的行为。)
3.鼓励一夫多妻!
孔孟:我们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论风流,我们还不及徐志摩啊!更不及你们现代的波波大叔,对了,我们哪句话说过男人要“一夫多妻”的?你找得出来,我们奖励你一万块!
后人:我们不管,哪怕你没说过,你也要背这个黑锅!
4.鼓吹君主专制。
孟子:听清楚!老夫说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后人:我不管!我说你鼓吹君主专制,你就是鼓吹君主专制!
5.宣扬愚忠。
孟子:杀一暴君,如杀一有罪匹夫而已,并非以下犯上!(原文:诛一独夫矣,未闻弑君)。
又说:“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仇寇!”
荀子:你们也听清楚!老夫说的是“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意思是说,遵从道义,而不是对君主言听计从,遵从正义,而不是对父亲唯唯诺诺。
后人:我们不听不听不听!我们说们你宣扬愚忠,你们就是宣扬愚忠,没有也是有!
6.鼓励做汉奸。
孔子:你在我的话里,要是能找得出我说过要做汉奸的言论,老夫再奖励你一万块!
后人:明末“水太凉”怎么回事啊?
孔子:我宣扬“仁义礼智信”,后人做不到,不能怪我啊,法律不允许强奸,强奸犯被抓后,你们却骂法律虚伪专制!而不是去骂强奸犯。错的不是法律,而是强奸犯!
同理,错的不是老夫,而是不知仁义廉耻的“水太凉”和汉奸们!老夫不宣扬“仁义礼智信”,难道要宣扬“偷蒙拐骗、杀人放火”吗?
还有,你们拿“水太凉”一个来代表整个儒家,就等于用汪精卫一个人代表全体中国人都是汉奸一样。
7.鼓励要令老百姓贫穷。
孔子:老夫在《论语》说了,要先让百姓富裕(富之),然后再让老百姓得到好的教育(教之)
孟子:老夫也说了,要让老百姓吃好穿好,我们的《礼记》也有言,要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让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扶助。
后人:腐儒!!!别再说了!我们说你有就有,没有也得有!
8.宣扬骄傲自大、不思进取。
孔子:我说的是“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9.宣扬“以德报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懦弱哲学!
孔子:老夫说的是“以德报恩,以直报怨”,
10.鼓励愚民政策。
孔子孟子:我们宣扬的“仁义礼智信”中就有“智”,儒家也一直强调“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先广泛学习、再谨慎思考、明辨精华与糟粕,再努力实行),人蠢不要紧,要紧的是肯学习,我孔子也精通六艺(射箭、驾车、会计、书法、音乐、礼仪),要是跟你们一对一单挑,估计你们也赢不了老夫!
后人:我们不管,我说愚民,你就是愚民!
11.没有发明原子弹。
孔子孟子:我们的外国朋友耶稣、佛祖、柏拉图,也没有发明原子弹。
12.没有发现相对论。
孔子孟子:我的外国朋友耶稣、佛祖、柏拉图,也没提出相对论。
13.宣扬闭关锁国,说“父母在,不远游”!
孔子:我说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可以远游,但要有正确的去处,老夫也经常远游、周游列国。
――――――
孔子孟子:够了够了,都把所有黑锅扔来吧,是是是,全都是我们的错!哪怕你们现在娶不上媳妇,也是我们的错!
注意:
儒家并不完美,也有不合时宜的地方,对中国人也有不少负面影响,但儒家却并非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
但近现代学者们,把自己的无能,全部推给两千年前的孔孟,无限夸大儒家的黑点和责任,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思维幼稚的表现。
用奥巴马的话来说――国家的发展,是多重因素决定的,任何单一因素的结论,都是错误的。
中国古代很长啊!
在明朝改革科举制度之后,识字率强行拔高。(诞生出一堆穷措大,对社会无用的寄生虫)(某心学大佬还在治下玩义务教育)
文化人很多,识字成本大大降低。有条件都要去识字。不过也仅限于识字,之后有天赋才会继续学下去,能熟练用文言文(相对于欧洲会拉丁文,英国高级文官就考拉丁文,希腊文)读写的全国就几百万。就算本身穷困,如果有宗族也有机会读书(族田,耕读世家)毕竟自家的田地需要读书人才能照着。如果能简单读懂信(当然是白话)的男子大约30%-40%《清代教育及大众识字能力》
而在清朝废除科举后,识字率飞速下降,毕竟读书没了特权,农业社会那需要那么多识字的人。
太祖在寻乌调查
(九)寻乌的文化
女子可以说全部不识字,全县女子识字的不过三百人。男子文化程度并不很低,南半县文化因交通与广东的影响比北半县更加发达。依全县人口说,约计如下:
不识字 百分之六十
识字 百分之四十
识字二百 百分之二十
能记账 百分之十五
能看三国 百分之五
能写信 百分之三点五
能做文章 百分之一
初小学生 百分之五(五千人)
高小学生 百分之八(八千人)
中学生 五百人
大学生 三十人
出洋学生 六人
秀才 四百人
举人 一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