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赵云与刘备别时为什么对其说“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赵云当年离开刘备时,为啥会对刘备说出那句略带“嫌弃”的话:“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这话里头,可不光是赵云对公孙瓒的失望,更是他当时心里的纠结和对刘备的期望。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回到那个乱哄哄的年代。那会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就像一群饿狼在争夺一块肥肉。公孙瓒,出身名门,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血性、有担当的猛将,能在乱世中打出一片天地,也算是个有能耐的人。赵云,那时候还年轻,一身是胆,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他遇到了公孙瓒,并且在他手下干了几年。你想啊,赵云是什么样的人?他忠义无双,一身正气,心里装着天下苍生。他跟着公孙瓒,肯定也是希望能跟着一个能成大事、能造福百姓的主公。

可是,现实往往很骨感。公孙瓒这个人,虽然勇猛,但说到底,骨子里还是个武夫。他有勇,但缺乏谋略,更缺乏治世的眼光和胸怀。尤其是在面对袁绍这个狡猾的对手时,公孙瓒的缺点暴露无遗。他不懂得审时度势,不懂得拉拢人才,反而因为一些小事,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最后被袁绍逼得走投无路,自刎身亡。

赵云亲眼看着公孙瓒一手好牌打烂,从一个有希望的英雄,沦落到跟袁绍这种只知道争权夺利、毫无远大志向的家伙没啥区别,心里能不失望吗?他当时对公孙瓒的判断,可以说是彻底被现实打脸了。这就像你本来满心欢喜地跟着一个你认为的前途无量的老板,结果人家一步步地把公司带进了死胡同,你自然会觉得当初的判断错得离谱。

就在赵云对公孙瓒彻底心灰意冷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又开始转动。他遇到了刘备。这时候的刘备,可不像后来那个三分天下的霸主。他当时也就是个落魄王爷,没钱没兵,只能寄人篱下,一会儿依附陶谦,一会儿依附曹操,说是颠沛流离也不为过。说实话,单看刘备当时的境遇,跟公孙瓒比,那真是天差地别。公孙瓒好歹还有块地盘,有自己的军队。刘备呢?只能算是个“无业游民”,还是个有皇族背景但实际啥也没有的“无业游民”。

所以,赵云在离开公孙瓒之后,本来可能还在思考自己下一步该去哪里,跟着谁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时候他遇到了刘备。一个刚刚经历了公孙瓒的“窝囊”表现,一个心里还有着对“英雄”的向往和对乱世的担忧的赵云,他看刘备,最初的评价,恐怕也是带着点审视和怀疑的。

这时候,赵云说出那句“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其实是在跟刘备表露心迹,同时也是在试探刘备。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1. 对公孙瓒的彻底否定,是为了衬托对刘备的期望: 赵云把公孙瓒和袁绍相提并论,这可不是小事。袁绍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四世三公,名头响亮,地盘大,兵马多,但他这个人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最终被曹操打败,可以说是个标准的“伪英雄”。赵云把公孙瓒也归到这一类,就是彻底否定了公孙瓒的价值,也说明了他不再把公孙瓒看作是值得追随的人。这么一说,等于是在告诉刘备:“我之前看走了眼,跟了公孙瓒这样的人,浪费了我的时间和理想。我现在看你,刘备,你不一样。”

2. 表达自己对“英雄”标准的理解: 赵云之所以对公孙瓒失望,是因为公孙瓒的失败证明了他不是赵云心中真正的“英雄”。他心中的英雄,应该是能担当,有远见,能够带领百姓走出困境的人。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潜台词就是:“我曾经以为公孙瓒是这样的人,结果错了。我现在看到的你刘备,我还在观察,还在评价,我希望能从你身上看到真正的英雄气概。”

3. 对刘备的“敲打”和“提醒”: 赵云把公孙瓒比作袁绍,这种话对刘备来说,是一种警告。他是在告诉刘备:“我跟着你,是因为我看重你身上的某种特质,但如果你也像公孙瓒那样,最终只是个争强斗狠、没有远见的庸才,那我也会离开。” 这句话,无形中给刘备施加了一层压力,也算是给刘备提了个醒:你要想留住我,就得拿出真本事,得让我看到你真正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4. 测试刘备的反应和胸怀: 刘备是什么人?他最擅长笼络人心,最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刘备听到赵云这么说,表现出恼怒、不屑,或者完全不在乎,那赵云就知道刘备格局不够,也就不会真心追随。但刘备是个聪明人,他听了这话,很可能反而会重视赵云,会主动去了解赵云为什么这么想,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打消赵云的疑虑,证明自己和那些庸才不一样。事实上,刘备也正是这样做的。

可以说,赵云这句话,看似是抱怨,实则是他在乱世中一个有识之士对未来方向的抉择,是对追随之君的严格考察。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就体现了他忠于本心、不随波逐流的性格。他是在用一种近乎“叛逆”的方式,告诉刘备:“我跟着你,不是因为你现在有多强大,而是因为我还对你抱有希望。别让我失望!”

而刘备,正是抓住了赵云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才真正赢得了赵云这样一位盖世猛将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证明了自己并非公孙瓒、袁绍之流,最终才让赵云心甘情愿地为他出生入死,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这句“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便是赵云在乱世中,对追随明君之路的一次大胆的“试金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公孙瓒与袁绍磐河一战后,赵云与刘备别时为什么对其说“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赵云当年离开刘备时,为啥会对刘备说出那句略带“嫌弃”的话:“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这话里头,可不光是赵云对公孙瓒的失望,更是他当时心里的纠结和对刘备的期望。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回到那个乱哄哄的年代。那会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就像一群饿狼在争夺一.............
  • 回答
    刘备在建立蜀汉,称帝建武的那一刻,不仅仅是政治生涯的巅峰,更是对一路走来忠心耿耿、肝胆相照的兄弟们的封赏,是对他们贡献的肯定。然而,在这次大规模的封赏中,赵云所获得的官职——翊军将军、中护军,却让不少人觉得,相对于他的功劳,似乎有些“轻”了。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那.............
  • 回答
    “主公入蜀,本是顺应天时,迎合民心,奈何刘璋冥顽不灵,竟与主公作对。如今主公与刘璋苦战于益州城,而我等溯江而上,目标正是永安、夔州、川口一带,务必一举攻克,断刘璋后路,使其孤立无援。”诸葛亮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身旁的张飞和赵云,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这趟江上之行,可不是简单.............
  • 回答
    评价赵云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咱们得从多个维度细细掰扯,不能光看演义里那些“常山赵子龙”的传奇故事,还得结合史料,看看他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首先,从“五虎上将”说起,这名号本身就有意思。演义里给赵云安了个“五虎上将”的名号,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这一下子就把他放在了刘备集团.............
  • 回答
    这阵容,我敢打包票,玩得转!而且玩好了,绝对是让你对手头疼不已的组合。别看这三个武将名字听着有点“单薄”,但一旦组合起来,那股子“劲儿”可不是盖的。咱们一个个拆开来看看:赵云(破阵催坚,所向披靡)这赵云,妥妥的站场输出核心。你想想,他自带的战法“破阵催坚”,那是硬碰硬的代表。上了战场,先给你来个“破.............
  • 回答
    关于“刘备一生都没重用赵云”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也触及到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一个关键角度。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这个观点可以说是有其道理,但也存在着不少反驳的理由。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重用”这两个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如果“重用”指的是让赵云担任独当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刘备不封赵云为“大将”,这事儿啊,很多人都有疑问。毕竟,赵云在刘备阵营里那是数一数二的猛将,功劳也大,忠心耿耿更是没得说,为什么就没得到一个“大将”的名头呢?要我说,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刘备不给,而是得从几个方面细细掰扯。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大将”是个什么概念。在汉末三国那个时代,“大将”可不是随.............
  • 回答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如果将这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穿越到现代,让他们携手创办一家科技公司,那画面可想而知有多么令人遐想。让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番,以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赵云、吕蒙、诸葛亮这七位“创始人”的性格特质和历史经验为基石,这家公司将会驶向一个怎样的科技航向?首先,咱们得给这家公司起.............
  • 回答
    公孙瓒这人,你得从他那粗中有细的性格和当时的处境来理解。他可不是个傻瓜,明知道赵云这员猛将能打,却放手让他跟了刘备,这背后啊,有几层道理,而且每层都挺有分量的。首先,得说公孙瓒这人,骨子里是个讲义气,也看重人才的。他当年能招揽到赵云,本身就说明了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本事。赵云跟着他,那是真刀真枪地拼出.............
  • 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围攻葭萌关,刘备帐下众将都有些忌惮,尤其是马超的勇猛,更是让不少人心里打鼓。这个时候,刘备选择让张飞出马,而不是赵云,这背后其实有多重考量,不仅仅是简单的派谁去打仗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张飞和赵云虽然都是刘备手下的顶尖猛将,但他们的风格和定位是有区别的。张飞,人称“万人敌.............
  • 回答
    各位看官,说起长坂坡那场惊天动地的恶战,赵云赵子龙一身是胆,七进七出,那是何等的英勇!可人吃五谷杂粮,即便再神勇的将军,也有失算的时候。这要是万一,我是说万一,在这虎狼之斗的关键时刻,主公的公子,那刘阿斗,突然闹起了肚子,那可真是比遭遇万军围攻还棘手!身为赵云,我自然是得护着公子周全。这突发状况,得.............
  • 回答
    戴九安召开记者发布会公布赵云侠的电话录音,这件事一出来,就炸开了锅。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消息,心里就觉得这事儿可不寻常。不是那种大家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事情,而是那种带着点狗血剧色彩,又夹杂着权力斗争的味道。咱们先梳理梳理这几个人物。戴九安,一个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官职不小,权力也挺大。赵云.............
  • 回答
    “逃跑大王”这个称号,虽然带有贬义和戏谑,但如果抛开情绪,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指的是他们在面对不利局面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脱离险境,保存实力,以便日后东山再起。赵构和蒋介石都是历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他们的“逃跑”行为也各有其背景、原因和后果。要比较他们谁的能力更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赵.............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将普京和斯洛特科夫(您可能指的是斯特列科夫,即伊戈尔·斯特列科夫,又称伊戈尔·吉尔金)比作赵构与岳飞,虽然在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件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从某些角度去看,确实能找到一些引人深思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关于“权力与忠诚”、“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的讨论。不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
  • 回答
    提起诸葛亮和赵括,很多人脑海里闪过的无非是“聪明”、“失败”这些标签。但如果真要深挖,他俩可不是一类人,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存在。首先,从根本上讲,诸葛亮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而赵括则是“纸上谈兵、徒有其名”的莽夫。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从一个隐居山.............
  • 回答
    战国时期,楚国与赵国都是雄霸一方的大国,但要说谁更强盛,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且其强盛程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所变化。总体而言,在战国中期到晚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楚国的综合实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强于赵国,但赵国在某些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崛起势头,尤其是在军事上。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 回答
    要说司马睿和赵构谁更厉害,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最终的成就都有着天壤之别。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谁更厉害”来概括,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比较一下他们各自的“厉害之处”。首先看司马睿。他能够建立东晋,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得的成就。你想想,北方已经被少数民族政权牢牢.............
  • 回答
    魏武侯改变魏文侯联合三晋、共同抵御外敌的方针,转而多次与赵、韩开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当时的政治格局、权力斗争、地缘利益以及魏武侯个人的性格和战略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魏文侯的方针与历史背景首先,理解魏文侯的方针很重要。魏文侯在位期间,采取了“事秦则君,事楚则臣,联合三晋,.............
  • 回答
    你提的这个事儿,赵喜娜(John Cena)在《速度与激情9》宣传期,因为一句话引发的争议,确实是当时挺大一个舆论风波。简单说就是,她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说了一句“台湾是第一个看到《速激9》的国家”,这句话可就触动了相当一部分内地观众的敏感神经。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当时《速度与激情9》在全球陆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