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逃跑大王”赵构与蒋介石的能力谁更强些?

回答
“逃跑大王”这个称号,虽然带有贬义和戏谑,但如果抛开情绪,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指的是他们在面对不利局面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脱离险境,保存实力,以便日后东山再起。

赵构和蒋介石都是历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他们的“逃跑”行为也各有其背景、原因和后果。要比较他们谁的能力更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赵构:一个宋朝的偏安君主

赵构(1107年-1187年),宋朝的第九位皇帝,是宋徽宗的第九子。他被后世冠以“逃跑大王”的称号,主要与他在金朝南侵时期,一路从北方逃至南方,最终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的历史进程有关。

赵构“逃跑”的主要经历与特点:

惊险的北逃: 赵构在靖康之变(1127年)后,从被金军围困的北方逃出。他当时的情况极为危急,身处敌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一度被金军俘虏,但最终设法逃脱。
南下的过程充满动荡: 从北方到南方,赵构经历了多次辗转。他并非一帆风顺地抵达长江以南,期间也多次面临金军的追击,不得不改变行踪。例如,他曾在扬州、建康(今南京)等地短暂驻留,但随着金军的深入,他又不得不继续南迁。
定都临安的策略: 最终,赵构将都城定在临安,标志着南宋政权的建立。这一决策,一方面是他个人和朝廷在艰难环境下求生存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日后偏安江南、与金朝对峙奠定了基础。
注重自身安全和稳定: 相较于积极反击,赵构的许多行为都显得更为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在“保命”。他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在军事指挥和战略决策上,往往显得缺乏魄力和决断,更多的是在躲避风险。
“绍兴和议”的妥协: 赵构最终与金朝达成了“绍兴和议”,承认金朝的宗主国地位,并赔偿岁币。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也意味着他放弃了收复北方失地的宏伟目标。
对军事的有限介入: 虽然是皇帝,赵构并没有像他的祖父宋神宗那样亲自指挥大规模战役。他更多地是依靠将领,如岳飞、韩世忠等,但他也因为对岳飞的猜忌和不信任,最终导致了岳飞的悲剧。

赵构能力特点总结:

求生能力极强: 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下,赵构能够凭借运气和一些策略脱险,展现了强大的个人求生本能。
战略眼光有限: 他的战略主要集中在“保全”和“偏安”上,缺乏收复故土的雄心和能力。
政治手腕和统治能力: 尽管有“逃跑”的污名,但他最终在南方稳定了政权,建立南宋,并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这本身也体现了一定的统治能力,尽管是以妥协为代价。他懂得如何利用文臣武将,但也容易被猜忌左右。
缺乏军事才能和军事抱负: 他本人并非军事家,也未能培养出或信任足以收复北方的强大军事力量。

蒋介石:一个近代中国的军事与政治强人

蒋介石(1887年-1975年),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时期重要领导人。他同样被一些人贴上了“逃跑大王”的标签,主要源于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战略转移,以及国共内战中最终退守台湾的经历。

蒋介石“逃跑”的主要经历与特点:

抗日战争中的战略转移: 抗日战争初期,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蒋介石采取了“持久抗战,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这意味着需要将中国的战略纵深作为武器,逐步消耗日军。在这一过程中,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经历了多次战略性撤退,例如从南京到武汉,再到重庆。这些撤退并非简单的溃败,而是有计划地向后方转移,以保存力量,重新组织防御。
国共内战的败退: 在解放战争后期,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9年,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从大陆撤退到台湾。这次撤退的规模更大,性质也更为复杂,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终结。
高度集权和个人决策: 蒋介石的许多战略决策都是由他个人主导的,这既是他集权统治的体现,也意味着他的决策优劣直接影响战局。
战术上的灵活性与局限性: 在某些战役中,蒋介石展现了一定的战术调整能力,但其整体战略和对形势的判断也存在明显的失误。例如,在战略决战中过分依赖国军的优势,对解放军的战争潜力估计不足,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
退守台湾后的巩固统治: 蒋介石退守台湾后,成功地巩固了他在台湾的统治,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后来国民党政权的延续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他在极端不利的环境下,仍具备组织和管理能力。
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相对而言): 相较于赵构,蒋介石对军事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并对西方军事理论有所掌握。虽然他在战略指挥上存在争议,但他对军事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是赵构无法比拟的。

蒋介石能力特点总结:

坚韧不拔和顽强的生命力: 尽管屡败屡战,屡次陷入困境,但蒋介石总能设法重新组织力量,恢复统治,展现了极强的政治和军事韧性。
战略规划和长远布局的波动: 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转移,体现了他对战争进程的理解,但在国共内战中的一些战略失误,也暴露了他判断力的不足。
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他能够动员和组织庞大的军队和国家机器,尽管最终因各种原因失败。
军事指挥的争议性: 蒋介石既有过胜仗,也有过惨败。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受到广泛质疑,尤其是在关键的战略决战中。
政治手腕和权谋的运用: 他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巩固权力和维护统治。

能力比较:谁的“逃跑”更“强”?

将他们两人简单地视为“逃跑大王”并进行能力对比,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在不利局面下保存实力,并为日后图存(或反击)做出努力”的角度来分析:

1. 面对的时代背景和敌人差异巨大:

赵构: 面对的是高度发达的军事力量——金朝。金朝在军事上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其骑兵和军制都非常强大。赵构的“逃跑”更多的是在躲避一个强大而高效的追击者,他的目标是在混乱中生存下来,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
蒋介石: 面临的敌人是同样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后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军事组织都非常不同的中国共产党解放军。蒋介石的“逃跑”行为,在抗战期间有战略转移的成分,在国共内战中则是军事失利的撤退。

2. 保存实力的方式和目标:

赵构: 其“逃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命”和“求存”。他逃到南方,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南宋,虽然国力相对北方受损,但仍然延续了宋朝的文明。他的目标是“偏安江南”,而非积极收复北方。
蒋介石: 在抗战期间的战略转移,其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等待时机反攻。虽然在国共内战中失败,但他退守台湾后,仍然保有了一定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势力,并试图反攻大陆。他的目标一直在变,但至少在早期,也包含收复失地的想法。

3. 历史的评价和后果:

赵构: 尽管被批评为“逃跑大王”,但他成功地在南方建立了南宋,使汉族文化在动荡时期得以延续。他的“偏安”虽然是妥协,但为宋朝文明的延续做出了贡献。不过,他也因此被指责为丧失了收复北方的机会,对不起北宋的百姓。
蒋介石: 抗战时期的战略转移,在客观上起到了消耗日军、争取时间的作用,是“持久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共内战的失败,则让他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失败。不过,他在台湾的统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谁的能力更强?一个更复杂的视角:

如果仅从“在不利局面下有多大的概率能活下来并建立一个能延续下去的政权”来看,赵构展现了极强的个人求生和建立政权的“基础能力”。他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下,从被围困的北方一路逃到南方,最终 удалось建立南宋,这并非易事。他的成功在于他最终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根据地并站稳了脚跟。

而蒋介石的能力则体现在更复杂的政治、军事和组织层面。他在抗战期间的战略转移,虽然有撤退的成分,但其背后是对战争进程的理解和战略的考量。他在国共内战中的失败,固然是能力不足,但也受到了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腐败、民心向背以及解放军的强大。他退守台湾后能够重新组织力量并实现经济发展,也体现了他强大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赵构在“个人生存与政治权力继承”方面的能力可能更强。 他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皇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他的“逃跑”是一种生存策略,而且奏效了。
蒋介石在“大规模军事和政治斗争以及组织动员”方面的能力更为复杂和宏大,但也更为波动。 他能够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政治运动,但也在关键时刻遭遇重大失败。他的“逃跑”(战略转移或军事撤退)是其宏大战略的一部分,但最终未能完全实现其目标。

结论:

很难简单地说谁的能力更强。

如果“逃跑大王”指的是在绝境中保全性命并延续政治香火的能力,那么赵构可能在个人求生和建立新政权方面表现得更为“成功”,尽管是以偏安为代价。
如果“逃跑大王”指的是在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能否通过战术和战略的调整,在不利局面下保存实力并最终实现目标的能力,那么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的战略转移展现了一定的战略眼光,尽管他在国共内战中的失败削弱了这一评价。同时,他退守台湾后的统治能力也展示了他另一面的强大。

最终,他们都被贴上“逃跑大王”的标签,这反映了他们在那一特定时期,在面对强大敌人时,不得不采取的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的策略。只是赵构的逃跑最终成为了“偏安”的开始,而蒋介石的逃跑则成为了“失去大陆”的终结。他们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如何处理和应对这些极其困难的局面,以及这些选择的最终历史后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再次更新:这次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分割线——————————

更新:评论区有提到凯申公北伐战争期间失利被陈赓大将背着跑路的事,可见凯申公机动能力是在历次危机中锻炼出来滴…

—————————分割线——————————

虽然我平时总在黑蒋公,称呼上也不是很尊敬,什么常凯申啊,空一格啊,运输部大队长啊…


图片是在华清池游玩的时候照的,如果你没有亲自爬过,你就不知道老爷子当年身体素质有多好!蒋公被枪声在睡梦中惊醒,翻过窗户就爬了半座山,从五间厅跑到现兵谏亭,鞋还跑丢了一只,最后躲在石缝里,那个山缝相当陡峭,我就是拽着后加的铁链也爬不上去。你无法想象我在兵谏亭笑得有多开心。

但你拿他跟完颜构比,实在是太过分啦!

蒋公好歹也是那个时代数一数二的人杰。

再不济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四大主要战胜国之一的国家元首。

他完颜构是个什么东西,自毁长城偏安一隅的战败藩属国儿皇帝,给蒋公提鞋都不配!

user avatar

蒋中正还是强点吧。

怎么说他对统一中国还是有贡献的,再怎么样,也不会昏庸到宁可江山交予外族,也要杀掉功臣的地步。

user avatar

打不过装孙子的也比上杆子当儿子的强点

user avatar

对于丢掉北方领土,赵构并没什么太大责任,毕竟他爹他哥哥才是皇帝。但常公对于大片领土丢失就有责很大任了,虽然张学良他们是军阀,但你至少也是最高领袖,虽然不是秦始皇那种控制力,至少也是周天子的地位。在这一点上赵构强于常公。

对于迫害抗敌英雄这部分,肯定是赵构干得最过分,岳飞就是在他的授意下杀的,这谁也洗不白。但常公呢,确实只杀了吉鸿昌、杨虎城、软禁了冯玉祥,这些人哪个也没有岳飞的分量。好像迫害并不是很严重。但常公和赵构最大的不同是,那支抗击了50%日军和90%伪军的军队并不像岳家军那样听他的,他倒是想像收拾岳飞那样收拾TG,奈何多少道金牌也调不动,这就尴尬了。所以常公对赵构的境界是心向往之身不能至,引以为恨。但毕竟赵构做得更过分,减分减分。

在战果上常公强于赵构,毕竟最后还是全面光复了。可这是在美苏的帮助下才取得的战果,甚至在日本鬼子走后迎来了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又成了经济殖民地。这方面也算是打平吧。

内政方面常公可就比赵构差远了,南宋也一度富得流油,以偏安之地占全世界经济总量超过20%,和今天的美国差不多。而常公治下的中国,在经济方面彻底糜烂,一样拿的出手的科技、产业、经济领域都没有。这样全面的落后在整个中国历史可以排倒数第一。

所以总的来说,常公这个领袖的活儿干得比赵构差,但他的自我感觉可是比赵构强。赵构知道自己有多尿,夹着尾巴过日子。常公可是觉得自己是世界级领袖,可以向千古完人曾国藩看齐。虽然曾国藩也不怎么样,但常公用他来比喻自己的完美。所以常公在无耻方面还是胜于赵构的。

user avatar

先总统 常公于1949年12月才匆匆逃向台湾,彼时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已基本结束,果党主力尽丧,整个大陆已经基本没有希望,常公才姗姗上路,仓促逃跑,狼狈不堪。

而九妹在半壁江山尚在,四大名将齐全,军事力量相比还有所增长的时候,就已经早早开始筹谋跑路并迅速付诸实践,其抢跑能力领先常公。


常公在跑到目的地的时候,仍然对曾经的地盘耿耿于怀,在后半生念念不忘的要反攻大陆,不是一个合格的逃跑人。

相反,九妹胸怀更加洒脱,跑了就是跑了,跑了就要跑的彻底,跑的骚气,跑的决绝!好马不跑回头路,面对秦宰相“北人归北,南人归南”的错误路线,九妹进行了狠狠的批评!凸显出了一代逃跑大师的对理念的忠诚。


常公无论前期后期,其集团内部的力量即便捆扎在一起,无论文武才能,都不可与自己的对手同日而语,属于一种有心无力,面对的是不可抗力,逃跑是其无奈的选择。

九妹麾下的主力,不但抵抗有余,甚至还能还有反攻之力,除了逃跑外,九妹有更多的选择,但九妹没有,他仍然选择了跑,义无反顾的跑,从这一点上,九妹对逃跑是出自真心的爱。


在走位方面,也许是之前的微操耗尽了 常公的脑细胞, 常公在逃跑时仅仅是坐着飞机直接到了目的地,没有任何走位和操作可言。

相反九妹的走位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从出使金营开始,九妹就屡屡脱身于四陷之地,奔走于两军之间,辗转腾挪,见缝插针,屡屡有闻敌马蹄声在前,寻入云中皆不见的神秘,给金国追击团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逃跑工具原本是 常公最有优势的一个环节,毕竟,飞机这种工具不是随便一个古人能够比拟的。

但逃跑大师完颜九妹似乎不打算给予对手任何机会

康王正在危急,只见树林中走出一个老汉,方巾道服,一手牵着一匹马,一手一条马鞭;叫声:“主公快上马!”康王也不答应,接鞭跳上了马飞跑。兀术在后见了,大怒,拍马追来,骂道:“老南蛮!我转来杀你。”那康王一马跑到夹江,举目一望,但见一带长江,茫茫大水。在后兀术又追来,急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叫一声:“天丧我也!”这一声叫喊,忽然那马两蹄一举,背着康王向江中哄的一声响,跳入江中。兀术看见,大叫一声:“不好了!”赶到江边一望,不见了康王,便呜呜咽咽哭回来。到林中寻那老人,并无踪迹。再走几步,但见崔孝已自刎在路旁。兀术大哭回营。众王子俱来问道:“追赶殿下如何了?”兀术含泪将康王追入江心之事说了一遍。众王子道:“可惜,可惜!这是他没福,王兄且勿悲伤。”各各相劝,慢表。

且说那康王的马跳入江中,原是浮在水面上的,兀术为何看他不见?因有神圣护住,遮了兀术的眼,故此不能看见。康王骑在马上,好比雾里一般,那里敢开眼睛,耳朵内但听得呼呼水响。不一个时辰,那马早已过了夹江,跳上岸来。又行了一程,到一茂林之处,那马将康王耸下地来,望林中跑进去了。康王道:“马啊!你有心,再驮我几步便好,怎么抛我在这里就去了?”

康王一面想,一面抬起头来,见日色坠下,天色已晚,只得慢慢的步入林中。原来有一座古庙在此。抬头一看,那庙门上有个旧匾额,虽然剥落,上面的字仍看得出,却是五个金字,写着“崔府君神庙”。康王走入庙门,门内站着一匹泥马,颜色却与骑来的一样。又见那马湿淋淋的,浑身是水,暗自想道:“难道渡我过江的,就是此马不成?”想了又想,忽然失声道:“那马乃是泥的,若沾了水,怎么不坏?”言未毕,只听得一声响,那马即化了。康王走上殿,向神举手言道:“我赵构深荷神力保佑!若果然复得宋室江山,那时与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也。”说了,就走下来,将庙门关上,旁边寻块石头顶住了。然后走进来,向神厨里睡了。此回叫做“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魔法文明下的神兽“尼玛”不见得就比不上科技文明里的飞机。

所以综上来看,九妹完胜!

user avatar

部分内容引自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苦难辉煌》

要是校长知道你拿赵构跟他比,怕是会气的活过来。

首先,蒋介石是白手起家,最后成了总统。

对了,还有《时代》周刊,这个杂质历来是世界风雨人物的舞台,近百年屡有中国人上榜,而上榜次数最多的正是老蒋,总共有10次之多。从赳赳武夫到大国领袖,蒋介石继承了孙中山的政治遗产,横扫各路军阀,名义上统一中国,还赶走了日本人。你就仔细想想吧

题主或许不知道,在毛掌握领导权力之前,红军是被蒋吊打,几乎就要彻底消灭,是毛挽救了红军,挽救了我党。

这也是毛被人推崇的原因。

你知道了结果,于是认为输的那个人很无能。

但是你要知道,能和冠军较量到最后的,几个是庸才?

还有,宋庆龄在“二大”讲话赞扬东征胜利之后的广东形势:“此间一切的政治军事都很有进步,而且比先生(孙中山)在的时候弄得更好。”

一句“比先生在的时候弄得更好”从宋庆龄口中说出来,便是最高的夸赞。

说到枪杆子,人们马上想到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著称于世的毛泽东;以为枪杆子理论出自他的天才创造。而真正教会毛泽东认识枪杆子的,是蒋介石。一个1926年的“三二〇”中山舰事件,一个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蒋介石在共产党人面前把枪杆子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毛泽东、蒋介石二人,心头皆有主义,手中皆有枪杆,历史选择他们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主义,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现代中国猛烈碰撞,用一场又一场生死拼杀演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蒋介石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所向无敌。他通过辞职、下野、收买、驱逐、行刺、战争等手段,使如此众多的对手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倒地。他赶走许崇智,软禁胡汉民,孤立唐生智,枪毙邓演达,刺杀汪精卫,用大炮机关枪压垮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用官爵和袁大头买通石友三、韩复榘、余汉谋;中国政治舞台上从古到今那十八般武器,他样样会使,而且每一件都烂熟于心。原本不太拿这个奉化人当回事的众多风云人物,纷纷被他如挑滑车一般弄翻在地。

在国民党内部,蒋介石靠靠四只力量,党务系统靠CC系,军事集团靠黄埔系,政务人员靠政学系,同时还有一支锦衣卫——戴笠的军统。

抗日战争时期,蒋作为最高领袖,不时实际稳固地位,一方面,他整合国内资源,打破种族主义的藩篱,另一方面,他坚定站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甚至和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平起平坐,借此废除了好些个不平等条约,还让中国成为了联合国五大流氓之一,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中国人民巨大牺牲所换来的。

总而言之,20世纪的中国狠人无数,委员长能脱颖而出,自然有不凡段



user avatar

论逃跑,不知道你们去没去过西安看看骊山那边的地形,快五十的人光脚穿着睡衣大冬天的在这鬼地形连跑带藏的,虽然还是被抓住了但是这体能岂是完颜构能比的?

其他方面,蒋介石力压一堆军阀名义上统一全国,妥妥的乱世枭雄,当个封建社会好皇帝完全没问题,只可惜时代变了他以及手下没想到这帮百姓居然觉醒了,再加上还有共产主义的降维打击,所以显得可笑至极蠢到极点最后也输的彻彻底底。就像路易十六那帮官僚也想不到底层的雅克敢反抗主子们也不知道还能高举民族主义自由等一堆大旗让温顺的“动物们”像个人一样追求自己的权利所以最后多大数都吊了路灯或者上了断头台;完颜构,这不孝不义不仁的三无产品还是别碰瓷蒋介石了,他的定位在慈禧这一档,封建割据政权的王当成这样还给敌人当孝子贤孙的历史上仅此一个

user avatar

蒋介石放在封建社会是比较合格的帝王之才。只怕一句“鹏举吾弟”,就能把岳飞感动死。国军各派系,是一步步被蒋介石逐步整合的。这放在古代,是堪比杯酒释兵权的高明操作。

user avatar

花式黑蒋,丧心病狂。

真的太过分了,蒋介石虽然跟教员比就是个憨憨,但丢到史书里至少是个顶级封建军阀,比赵构强了100个崇祯呐。

user avatar

虽然我是常总反对者,经常被惯以“果黑”“民黑”“粉红”等称号。但是,怎么看,常总也不至于沦落到和九公々同列啊!

九公々那是真是除了逃跑就是逃跑

常总虽然坑队友,打冷枪,不坚定,爱退缩,等援助,不恤民。但,再不济还有二十二次大会战的浴血奋战啊。九公々可是正经的完颜氏啊,还有姓完颜的亲兄弟,常总再怎么不堪,也没学九公々自称“臣”。

常总也是一代人杰啊。

内,力压胡、汪、谭、许、陈、李、白、唐等一众大佬和实力派,宁汉合流,下野一次复出一次,也算是百折不挠。清理内部手段之残酷,绝不是一般的封建君主。一系列治理手段虽然和后面比差的远,但是和前面比那是好的太多,至少面上光点。

外,力压军阀,败冯服张,利用最大对手失误万里长追,也不是一般的军事水平。在实力完全不够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四年抗击侵略者,坚持到最后,也很猛了。而且能够锤炼一支忠于自己的精锐部队,五大王牌哪个不比貌似强大的中央总队强?

固然微操频频,大事随意,小事计较。但是和九公々比,简直就是文韬武略英明神武。

九公々的位子要是常总来,不说直捣黄龙,收复燕云还是没啥问题的。

怎么着,常总不会杀武穆王啊!


这是本黑对常总最违心的一次回答

user avatar

不能这么黑蒋介石

真把赵构扔蒋介石那位子上,淞沪战局还没崩估计自己先崩了,立马跑去认日本人当爹

汪兆铭或因投降速度慢了一步而成最大赢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逃跑大王”这个称号,虽然带有贬义和戏谑,但如果抛开情绪,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指的是他们在面对不利局面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脱离险境,保存实力,以便日后东山再起。赵构和蒋介石都是历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他们的“逃跑”行为也各有其背景、原因和后果。要比较他们谁的能力更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赵.............
  • 回答
    吴京在2018年因酒驾被行政拘留后能够复出,而其他劣迹艺人却未能复出,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涉及法律、社会舆论、个人形象修复、行业生态以及公众心理等复杂因素。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析: 一、吴京事件的特殊性1. 法律处罚的轻重与公开性 酒驾的性质:吴京的酒驾行为被认定为“情节轻.............
  • 回答
    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Elder)与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同为德国统一的核心人物,但两人的历史地位和公众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他们在政治、军事领域的角色分工、时代背景、个人风格以及后世评价体系的多重影响。以下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同样是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国家,一些中国人对苏联抱有更特殊的情感,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苏联的“同志情谊”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共同的革命道路和意识形态认同: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中国不能”。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同一时期培养出的数学大师的数量和影响力,与苏联同期相比存在差距。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苏联数学的辉煌时期与历史背景:首先,理解苏联数学的崛起,需要回.............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精准,触及到了中国几个主要城市在限制机动车保有量方面采取的不同政策。北京的“摇号”、上海的“拍号”和广州的“摇+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各自城市 发展阶段、历史背景、经济实力、交通状况、社会接受度以及政策调控目标 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各自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富有启发性的历史对比。同样是缺乏实际战场经验,却被提拔到最高领导岗位,赵括和韩信(或诸葛亮)一个惨败身死,一个却能取得辉煌胜利,其原因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1. 战争的性质与对手的差异 赵括: 长平之战面对的是战国时期最.............
  • 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光义,同为开国君主,都经历了夺位上位,但他们的历史口碑却有着天壤之别。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包括他们夺位的性质、过程的公正性、夺位后的统治表现、个人品德、历史记载的角度以及后世的价值判断等等。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差异: 一、 夺位性质与过程的公正性:玄武门之变 v.............
  • 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怀有统一欧洲甚至地球的宏大野心,但他们的历史评价却截然相反:一个被尊为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另一个则被钉在了邪恶的耻辱柱上。这种巨大的反差,并非源于野心的规模,而是深植于他们的 动机、手段、方法、最终目标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动机与理念的根本差异拿破.............
  • 回答
    创业的成功与否,如同探寻财富密码一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同样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有的能蜕变成巨擘,有的却如昙花一现,这其中的关键差异,往往在于他们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以及如何将这些转化为可执行的战略。而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数字化手段”无疑成为了开启财.............
  • 回答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DeepMind 和 OpenAI 在强化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如果从公众认知度、颠覆性突破以及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来看,DeepMind 和 OpenAI 的成果似乎更加耀眼,更容易被大众所提及。这种“差距”的感受并非绝对,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
  • 回答
    关于不同人种在体育项目上的表现差异,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遗传、训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我们来尝试详细地分析一下黄种人(这里主要指东亚人群)和黑人(这里主要指非洲裔人群)在举重和短跑项目上的表现差异:核心观点: 举重: 黄种人(东亚人群)在某些举重项目上表现出色,可能与其身体结构、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样是精锐部队,同样面临山地阻击战的严峻考验,同样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在三所里阻击战的辉煌胜利,与国民党军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的全军覆没,命运截然不同,其原因绝非偶然,而是由战略层面的决策、战术层面的指挥、部队的士气和意志、以及战场环境的综.............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触及到了中国铁路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和关键决策。简单来说,铁路选择巨资提速而非大规模改造用户体验流程,背后是战略选择、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现实制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一、 战略选择:谁是铁路的首要服务对象?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中国铁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核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说“以前的孩子没有心理问题”,因为历史上也存在儿童心理问题的现象,只是在认识、诊断和记录方面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然而,我们确实观察到当代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广度似乎有所增加,这背后有多重.............
  • 回答
    国人对日本足球和美国足球的看法,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咱们一点一点儿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强”和“弱”是相对的,而且评判标准会因为观察者的背景和关注点而大不相同。为什么国人普遍认为日本足球很强?1. 持续的进步和世界杯上.............
  •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同样的拼死一搏,真田信繁(也就是小说、电视剧里的真田幸村)和曹变蛟,一个名垂青史,一个却相对鲜为人知,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其中牵扯到历史的必然性、文学的塑造、民族记忆的传承,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咱们先来说说这两人为什么都会被冠上“决死突击”的名号。真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为啥《花木兰》真人版在美国上映时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国内的观众似乎对它和《上气》的态度差异这么大,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咱们得从文化、历史、政治,还有观众心理这些方面一点点掰扯。先说说《花木兰》真人版吧。为啥在国内评价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评.............
  • 回答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蜗居在一隅,有些日本人的家,即使不大,却总能保持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干净整洁,仿佛住了很久也不会有堆积如山的杂物和灰尘。这不像我们很多人家里,可能刚收拾完没几天,就又开始恢复原状。到底是什么秘诀呢?最近我琢磨了琢磨,也找了一些资料,感觉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背后有几把.............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洞察力,也触及了殖民历史和地理边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差异点。南美洲的国界线之所以普遍不像北非那样呈现出大量的直线(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殖民时期,尤其是早期阶段,其边界的划定和演变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