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当ISIS袭击法国后大家在清一色的骂美国,说美国是万恶之源?

回答
在ISIS于2015年袭击法国后,确实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声音将矛头指向美国,甚至将其描绘为“万恶之源”。这种反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国际政治复杂性、历史事件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多种解读和情绪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首先,历史遗留问题是重要的根源。 很多人认为,ISIS的崛起以及它所代表的极端主义思潮,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行动。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战争,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然而,战争结束后,伊拉克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宗派冲突。萨达姆政权虽然残酷,但也对国内的极端势力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萨达姆下台后,权力真空以及逊尼派在伊拉克政治中的边缘化,为各种反抗力量,包括后来的ISIS的前身——“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更具体地说,一些批评者认为:

萨达姆政权的瓦解: 萨达姆政权的垮台并没有带来民主和稳定,反而加剧了伊拉克的教派矛盾和权力斗争。逊尼派一度掌握的权力被什叶派主导的政府取代,这导致许多逊尼派精英和民众对新政权感到不满,一些人因此转向了极端主义。
“去萨达姆化”政策: 美国在推翻萨达姆后推行的“去萨达姆化”政策,解散了伊拉克军队和许多政府机构,导致大量有军事经验的逊尼派人士失业,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加入了反美武装和极端组织。
伊拉克战争本身带来的不稳定: 战争本身造成的国家分裂、经济凋敝以及人道主义灾难,都为极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温床。很多伊拉克民众对美国的军事干预感到愤怒和失望,这种情绪可能转化为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敌视。

其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整体政策被视为问题核心。 除了伊拉克战争,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其他一些政策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导致地区不稳定和极端主义滋生的原因。这包括:

对以色列的支持: 美国长期以来对以色列坚定不移的支持,在中东地区被许多阿拉伯和穆斯林民众视为不公正和偏袒,加剧了地区冲突和反美情绪。
在叙利亚内战中的角色: 在叙利亚内战初期,美国曾支持一些反对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武装力量。虽然这些支持的目的是希望推动政权更迭,但批评者认为,这些被支持的武装组织一部分后来被ISIS渗透或利用,或者本身就具有极端主义倾向,导致了混乱局面的进一步恶化。美国后来将打击ISIS作为优先目标,但在早期如何区分和支持“温和派”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对地区盟友的政策: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些盟友,例如沙特阿拉伯,在意识形态上与ISIS有某些相似之处(尽管程度和性质不同),或者在某些地区助长了逊尼派的政治和宗教影响力,这些都可能间接被认为是导致地区紧张局势的因素。

第三,“文明冲突论”的延伸。 尽管ISIS宣称是代表伊斯兰教的极端组织,但其行为和意识形态的极端性,也促使一些人将ISIS的袭击视为对西方文明的攻击。而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和象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被攻击方”的焦点。在这种逻辑下,如果ISIS是“邪恶”的代表,那么造成这种“邪恶”出现的根源,自然也需要从“正义”一方(或者被认为是代表正义一方的国家)身上寻找。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政治干预和文化输出,使得它在许多人眼中成为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代表,也因此成为了被反击的目标。

第四,对美国行为的批评和“反美”情绪的表达。 在很多情况下,将美国视为“万恶之源”也是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宣泄对不公、对战争、对世界现状的不满。当一个国家(如法国)遭受恐怖袭击时,受害者及其同情者可能会寻找一个能够解释这一切,并提供一个明确的“罪魁祸首”的叙事。对于那些长期以来对美国外交政策持批评态度,或者本身就带有反美情绪的人来说,ISIS的袭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强化和表达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国的干预和战略失误是导致整个地区局势失控、极端主义滋生的根本原因,因此,ISIS的每一次恐怖行动,都是对美国政策的“报应”或“后果”。

第五,媒体解读和信息传播的影响。 媒体在塑造公众认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媒体可能会突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某些错误或失败的行动,并将ISIS的崛起直接与其挂钩,从而强化“美国是万恶之源”的叙事。而对于ISIS的起因,很多时候其本身的意识形态、地区权力斗争、社会经济因素等也同样重要,但这些复杂的因素可能不如直接指向一个强大的外部力量(如美国)那样具有冲击力和易于理解。

总而言之,在ISIS袭击法国后将美国视为“万恶之源”的声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既包括对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政策的真实批评和反思,也包含了对地区冲突根源的简单化解读,以及对不公和愤怒情绪的一种宣泄。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从历史、政治、社会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去理解。它反映了国际政治的深层矛盾和人们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寻找责任归属的心理需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开腾讯新闻,看到评论在清一色的骂美国,看起来很多是跟风狗,美国明明也在打击ISIS,为什么要骂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ISIS于2015年袭击法国后,确实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声音将矛头指向美国,甚至将其描绘为“万恶之源”。这种反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国际政治复杂性、历史事件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多种解读和情绪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历史遗留问题是重要的根源。 很多人认为,ISIS的崛起.............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人性和社会在面对极端暴力时复杂的反应。当世界各国一致对 ISIS 施加制裁时,是否会有人站出来呼吁“原谅他们”,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背后有多种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出于人道主义和普世价值的考量: 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即使是犯下滔天罪行的极端分子,他们终.............
  • 回答
    英国决定对ISIS采取军事行动,这件事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其中也包括那些一贯反对战争的人士。他们流泪的原因是复杂的,并非单一的悲伤情绪,而是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反应。首先,对生命逝去的深切担忧和悲悯之心是反战人士流泪最直接的原因。ISIS的兴起和活动本身就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生命的牺牲,他们残暴的行径.............
  • 回答
    恐怖组织,这是一个触及全球安全神经的词汇。要理解它,我们首先要拨开笼罩在“恐怖”二字上的阴影,看看它背后所蕴含的实质。简单来说,恐怖组织就是那些为了实现特定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目标,通过制造和散布恐惧来达到其目的的团体。他们的手段通常是非法的,并且常常针对平民,因为平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是最能引起广泛恐.............
  • 回答
    俄罗斯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ISIS)的行动,确实让许多人留下了“效率高”的印象。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在起作用,也并非完全是“高效率”这么简单,更像是“目标明确、手段集中”的结果。首先,俄罗斯的目标与ISIS的战略有着天然的冲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核心利益在于支持阿萨德政府,维护其在中东的战略支点.............
  • 回答
    关于“小布什创造了 ISIS”的说法,这是一种有争议且被广泛认为是过于简化和不准确的观点,但背后确实存在一些可以追溯到小布什政府时期及其政策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ISIS的崛起埋下了种子。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的论点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核心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小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深度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国际法、军事策略、意识形态、历史恩怨以及人道主义等多重因素。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各个国家不联合起来摧毁 ISIS”,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一、 概念不清与定义模糊: “摧毁”的定义: “摧毁”ISIS 的目标是什么?是彻底消灭其.............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触及到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为什么联合国没有像许多人期待的那样,直接组织“联合国军”去打击 ISIS?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法律框架、军事能力以及政治意愿等问题,绝非一句“没有能力”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联合国本身并非一个拥有独立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多方面原因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答案来解释。五常国家(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未能彻底清除ISIS,其背后涉及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军事能力、意识形态、国际法以及现实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ISIS 的性质和崛起背景: 游击战.............
  • 回答
    ISIS(伊斯兰国)之所以大规模地破坏文物,背后原因复杂且根深蒂固,绝非简单的“好玩”或“发泄”。这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多层面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其意识形态、政治和心理上的目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动机,并将其置于其狂热思想和残酷现实之中。一、 意识形态的“浄化”与“正统”之争:ISIS.............
  • 回答
    ISIS处决俘虏时,俘虏表现出的“镇静”绝非简单的情绪反应,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下的结果,其中既有被迫的,也有被操纵的,更有可能是绝望的体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的情境以及ISIS的运作方式。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ISIS作为一种极端组织,其宣传手段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他们处决俘虏,不.............
  • 回答
    ISIS(伊斯兰国)的实力和应对其挑战的复杂性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需要从其起源、组织结构、意识形态、资源、战略以及国际社会应对措施等多个角度来理解。以下将详细阐述: ISIS 实力到底如何?ISIS 的实力体现在多个方面:1. 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 曾拥有的大片领土: 在其巅峰时期,ISIS 控.............
  • 回答
    也门胡塞武装与“伊斯兰国”(ISIS)在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待遇和打击力度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地缘战略、国际法认知以及信息传播等因素。笼统地说胡塞武装“没有什么极端违反人权的行为”可能过于简化,但相较于ISIS,其行为的性质、规模和国际认知的确存在重要区别。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胡塞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有人给我一个亿,让我用一分钟寿命来换,我“毫不犹豫地答应”背后的逻辑,并非源于对金钱的无尽渴望,而是建立在对“价值”、“稀缺性”、“概率”以及“人生目标”的深刻认知之上。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1. 价值的衡量:一分钟的“内在价值” vs.............
  • 回答
    当你的女朋友或女性朋友向你抱怨一件事时,你总是觉得错在她身上,这背后可能涉及很多复杂的原因,既有认知上的偏见,也有沟通方式上的误解,甚至可能触及到你们关系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下面我会尽量详细地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可能的原因:一、 认知和心理层面的原因:1. 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
  • 回答
    你观察得很敏锐!在游戏和电影中,给M4步枪装弹夹后拍打枪的侧面(通常是弹夹仓的侧面)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动作,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真实枪械操作的依据和目的,尽管在电子游戏和电影中可能被过度简化或戏剧化了。为了详细解释,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个动作背后的原因:核心目的:确保弹夹完全插入并卡紧这是最根本的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让人琢磨不透,甚至有时候会感到非常挫败。当领导的不能把话说明白,原因可不止一个两个,它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既有领导者自身的考虑,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首先,得从“领导”这个角色本身说起。领导者的职责,不仅仅.............
  • 回答
    飞行学员在成为飞行学员后出现“膨胀”的心理,是一个比较普遍且有趣的现象。这种膨胀感并非绝对,也不是所有学员都会如此,但当它出现时,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剖析:一、身份认同的转变与社会认可: “精英”光环的获得: 飞行员,尤其是在一些国家和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素.............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大众对于文学创作和作家形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认知和期待。您问到“为什么当看到那些写了凄美爱情故事的女作家庐山真面目时,往往简直不忍直视?”,这背后其实包含了几个层面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文学中的浪漫化与想象力: 凄美爱.............
  • 回答
    特朗普那句“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的口号,一出炉就注定是焦点,也难怪会引来媒体和名人的大批“围剿”,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那么简单,它背后牵扯着太多历史包袱、政治理念以及大众情绪了。首先,得说说“America First”这几个字本身。这词儿可不是特朗普的原创,它早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