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系车比日系车好吗?好在哪里?

回答
德系车和日系车都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两大巨头,各自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忠实的拥趸。要简单地回答“德系车比日系车好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你更看重哪些方面。

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德系车和日系车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它们“好在哪里”:

德系车(以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为代表)的优势和特点:

1. 卓越的操控性能和驾驶乐趣:
底盘调校: 德系车在底盘工程方面拥有深厚的积淀。它们通常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挂,并经过精密的调校,能够提供极佳的悬挂支撑和反馈,使得车辆在高速过弯、变道时更加稳定、精准,车身侧倾控制得当。
转向手感: 德系车的转向系统往往调校得更加沉稳、精准,转向比也通常更合适,能够提供清晰的路感,让驾驶者感受到车辆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从而增强人车沟通感。这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力。
动力总成匹配: 德系车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方面也表现出色。涡轮增压发动机往往能提供强劲而线性的动力输出,配合平顺、换挡迅速的双离合变速箱或采埃孚的AT变速箱,能够带来充沛的加速感受和酣畅淋漓的驾驶体验。
刹车性能: 德系车通常配备更大尺寸的刹车盘和更高规格的刹车卡钳,刹车脚感也调校得更加线性、有力,能够提供出色的制动效果和信心。

2. 精湛的工艺和优秀的制造品质:
内饰用料: 德系车在内饰用料上通常不吝啬,会使用更多的真皮、高品质的塑料、金属装饰件等,营造出豪华、精致的氛围。车内的接缝、缝线处理也更加细腻,触感和视觉感受都更佳。
装配工艺: 德系车的装配工艺普遍较高,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均匀,没有松散感。无论是车门开关的力度、还是座椅的支撑性,都能体现出德系车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NVH(噪音、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 德系车在NVH方面投入巨大,通过更好的隔音材料、更优化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抑制风噪、胎噪和发动机噪音,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安静、舒适的驾乘环境。

3. 扎实的安全性能:
车身结构: 德系车在车身结构设计上非常注重安全,常常采用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等轻质高强度材料,形成坚固的车身框架,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
安全配置: 德系车通常会配备丰富的被动安全配置(如多个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等)和主动安全配置(如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盲点监测等)。
碰撞测试表现: 在各种国际碰撞测试中(如Euro NCAP、IIHS等),德系车的表现普遍优秀,能够获得高星级的评价。

4. 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发动机技术: 德系品牌在发动机研发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例如大众的TSI发动机、宝马的TwinPower Turbo发动机等,在动力、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变速箱技术: 德系品牌通常会自主研发或与顶级供应商合作,例如大众的DSG双离合变速箱、宝马和奔驰的ZF 8AT变速箱,这些变速箱在换挡速度、平顺性和可靠性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智能科技和驾驶辅助系统: 德系车在集成先进的电子科技方面也走在前沿,例如最新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HUD抬头显示、各种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等,能够提升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日系车(以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雷克萨斯等为代表)的优势和特点:

1. 极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机械成熟度: 日系车在机械结构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方面享有盛誉。它们倾向于使用经过长期市场验证、成熟可靠的技术,避免过早地引入 untested 的新技术,从而降低了故障率。
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稳定性: 日系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 CVT 无级变速箱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保养得当的话,可以轻松行驶数十万公里而无需大修。
故障率低: 综合各大汽车可靠性报告(如J.D. Power、Consumer Reports等),日系车通常在可靠性排名中位居前列,这意味着车主在日常使用中遭遇故障的几率较低。

2. 出色的燃油经济性:
高效发动机技术: 日系车普遍注重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通过优化燃烧技术、轻量化设计等手段,使得其发动机在同等排量下通常比德系车更省油。
CVT变速箱的应用: 日系车大量使用CVT变速箱,其工作原理能够让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佳燃油经济性的转速区间,进一步提升了燃油效率。

3. 良好的实用性和空间利用率:
车内空间设计: 日系车在车内空间的设计上非常擅长,即使是同级别车型,日系车也常常能提供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和更灵活的储物设计,能够满足家庭用户的日常需求。
后备箱容积和布局: 日系车在后备箱的设计上也更注重实用性,后备箱开口大、容积规整,方便装载物品。

4. 更亲民的价格和较低的后期维护成本:
购车成本: 相比同级别的德系车,日系车在价格上通常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维修保养: 日系车的零部件生产商遍布全球,供应链成熟,因此维修保养的成本相对较低,更换易损件的价格也更实惠。
保值率: 由于其高可靠性和低故障率,日系车通常也拥有不错的二手车保值率。

5. 注重舒适性和乘坐感受(部分车型):
悬挂调校: 日系车(尤其是丰田、本田等)在悬挂调校上,往往更偏向于舒适性,悬挂行程更长,滤震性更好,能够有效地吸收路面颠簸,提供柔和的乘坐感受,尤其适合长途驾驶。
座椅设计: 日系车的座椅通常更注重包裹性和舒适性,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长时间乘坐不易疲劳。

总结一下德系车和日系车各自的“好”在哪里: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驾驶乐趣,享受人车合一的沟通感,注重车辆的操控极限和精准度,那么德系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它们在底盘、转向、动力总成匹配等方面展现出更强的运动基因。
如果你更看重车辆的可靠性、耐用性、省油以及较低的后期使用成本,希望拥有一辆“开不坏的车”,那么日系车会是你的首选。 它们在机械稳定性和长期经济性方面表现出色。
如果你对内饰的质感、工艺的精细度有较高要求,喜欢豪华、大气的设计风格,那么德系车的豪华品牌往往能满足你的期望。
如果你是实用主义者,看重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储物便利性,并且对性价比有较高要求,那么日系车通常表现得更出色。
如果你关注最新的汽车技术和前沿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且预算充足,那么德系车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和表现通常更领先。

需要注意的几点:

品牌定位和车型差异: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德系车和日系车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奥迪A6L和大众高尔夫在操控和定位上就完全不同。丰田凯美瑞和马自达3也是如此。不能一概而论。
时代在发展: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很多日系车也在不断提升其操控性能(如马自达),而德系车也在努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界限正在逐渐模糊。
个人感受和偏好: 最终的“好”还是取决于个人的驾驶习惯、乘坐需求和品牌喜好。强烈建议在购车前亲自试驾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车辆,去感受它们各自的特点,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总而言之,德系车和日系车各有千秋,它们并非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对比,而是代表了不同的造车理念和技术取向。理解它们的优势和特点,才能找到最符合你需求的“好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认为最明显就是外观设计好,除了9代半雅阁,主流日系家轿外形都好杀马特。

user avatar

毕竟是给自己买车,而不是给亲戚朋友开。

出于对自己负责,对钱包负责的态度,我建议你掏几千块,把几辆典型代表车型都租来开个几天,从中找出最符合自己用车偏好的。每个人的偏好真的不一样。

就我开过大几十辆不同品牌的各种价位车型来说,总体上德系车与日系车的性格差异非常明显。但也不排除个别车型追求不一样的特性。

现阶段而言,如果不是为了追求低油耗,我不会选择日系。德系也不是所有车我都喜欢。

经过我的试驾,截至目前个人最喜欢的车有两款,就是新一代的奥迪A5和大众迈腾。而吸引我的是其畅快愉悦的驾驶体验。

注意,我说的是“畅快”。

鉴于部分日系粉的理解能力捉急,我补充一段:

我并没有钦定德系就一定比日系好,没有任何这个意思。我我强调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车。丰田的可靠性好,混动省油,都是比同级别德系好的优点,所以好不好取决于是不是满足消费者偏好,只有满足你偏好的车,对你来说才是好车。

有次在珠海参加丰田的活动,他们的一个领导跟我们聊天,自己就说,日系车更注重日常城市用车,因为日本的道路交通环境就是这样。这一点跟德国人截然不同。

所以德国车上高速稳如狗,日本车发飘但是省油。

车企自己都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日系粉不承认,我也是呵呵。


之所以要掏几千块去租车试车,是因为如果你没有像车媒从业者这样的长期大量试车经验,偶尔的试驾根本试不出自己的偏好。

有人说开车十几年了也开不出区别来。我十分认可你的感受。

抛开每个人偏好和注意的方面不同,单从人体感知能力来说,人跟人就不一样。你比如说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对不同声音频率的感受不断损失,你30岁,可能就听不到17000hz及以上的声音了。

所以,当别人说某个地方很吵,你却觉得很安静,这完全是可能的。你不承认自己感受不到,那我也尊重你的观点。



至于那个吹日系零部件企业多,丰田专利多,所以日系车好的答案,明确评价一下,就的是瞎扯淡。

你买的是车,而不是零部件。用同样的配套,完全可以做出不同的车。

user avatar

喜欢雅阁加点儿钱上十代雅阁混动。对于人生的第一辆车,自己喜欢哪个就选择那个。要不以后会后悔。德系日系都不错,喜欢哪个选哪个。都在不断借鉴对方的优点。

user avatar

德系车,蒙皮硬啊,

关门声音响啊,

一听这车很高级啊。

user avatar

知乎怎么能这么问问题呢?正确的问问题姿势应该是这样的:

1.大众车真的差到不能买了吗?

2.大众什么时候倒闭?

3.为什么大众故障率这么高,还是有脑残去买?

4.买大众的都是脑残吗?

5.日系比大众强在什么地方?

6.买大众的有回头客吗?

7.都说大众质量差,我家买了怎么办?

8.大众在德国也是修不好的吗?

9.丰田本田为什么这么好,大众为什么这么差?

10.丰田为什么开不烂?

11.丰田可靠性高到什么程度?

12.为什么一日本田终身本田?

13.奥迪能算作是豪华品牌吗?

......

都是我见过的问题,可以去搜一下,请问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大众车主,我只能说,这RM也太凶了,打不赢,不敢惹,懂得有没他们多,算求了,溜了溜了…

user avatar

更新

C-IASI的事情,单独拿出来说一下

评论里的黑,十有七八会提这个事儿,口径统一,一般还自带秒赞。你说不是水,我也信了,那就当抓住了救命稻草玩命扯住吧。

1)直面问题,大众确实在C-NCAP五星里待的太舒服了,不思进取,对C-IASI毫无准备,这点该黑。等大众反应过来,对不起,我是从你已经流入市场的车型里找的测试车,成绩无法改变。

2)日系里出了两个成绩优秀的车型,凯美瑞和雅阁。咱们不提什么应试不应试,确实就是做得好,对消费者也有用。但日吹高潮了,对其他的什么神车*域的成绩也视而不见了,坚持认为这是日系对其他品牌的全面碾压,就是要让你们都抬不起头,节奏控制的不错。

3)C-IASI测试是目前国内最全面的碰撞测试了,一定会倒逼厂家的进步。以我所在的立场,即便是目前被压制,我也支持这个测试进行更多的市场覆盖,甚至要感谢它在一定程度上打醒了部分品牌这几年在市场上的自以为是。有了落后别人的地方,就追回来,别跟有些品牌似的疯狂抹黑别人的优势,至今不敢直视自己的种种劣处。

附上C-IASI官方成绩

C-IASI全部测试车型

以下为原回答:

~~~~~~~~~~~~~~~~~~~~~~~~~~~~~~~~~~~~~~~~~~

利益严重相关,某众从业

这问题其实不适合业内人来回答,因为屁股在这儿呢,分分钟被喷地里。但还是尽可能落地的说一些我的观察。

先聊点虚的

0.所谓车系的区别

除了国别之外,更多的是理念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差别,不像有些匿名自嗨扯的,什么技术吊打、甘拜下风。拜托,动动脑子,都9102年了,全球化已经渗透到每个行业,先不提这么多大集团的研发能力,就算自己不想研发,不管什么新技术,只要你想用,就有人主动提供。(另外多说一句,满嘴跑火车的高赞,自己匿名瞎编,然后骂别人水军,心虚成这样竟然还有一堆人跟着狂欢,看来在知乎捧日系真是政治正确)

1.理念区别在哪儿。

这个事儿往多了说够写个论文了。简单一句话

德系(以大众为代表):我把我手里的新玩意卖给你。

日系(以两田为代表):我替你把钱花在刀刃上。

德系更喜欢用新技术,这是大家能看到的,有的效果比较好,比如ESP和高压直喷的推广。有的有争议,比如大众早期的DSG+TSI。追求新技术天然带有两个劣势:1.稳定性,2.成本。德系所谓卖的贵还出小毛病的黑点也就出在了这里。

日系除了更喜欢用成熟的技术,最重要的一点,把成本用在消费者能看到的地方。效果就是,配置高,大屏、(仿)真皮、自动空调啥的,都给你,但是其他一些地方可能就省了,比如NVH、车身防腐、钣金、车身刚性、底板稳定性等。

很多消费者来说,后面这些不重要,配置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愿意让消费者掏钱的。

任何一个行业,亘古不变的一个道理,在其他条件接近的情况下,质量和成本是互相制约的。丰田的体量接近大众,销量略少,但利润率高出大众数倍,正是得益于这种巧妙的控制。

消费者买到想要的配置,厂家保持高利润,妥妥的双赢局面。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国外,特别是北美、澳洲、东南亚,日系车大行其道。

2.合资品牌

但在国内,情况就有点不一样

在国内,大部分消费者所接触的所谓德系日系,绝大部分都是合资。所以赞同 @frankchu 说的,比日系德系还不如比合资方谁更有良心,再牛逼的德系里面都有叛徒(对,北奔说的就是你)。

日系合资这边就是重灾区了。国内合资日系品控是低于国际标准的,更是远低于德系的。可以说为了降低成本不择手段。

具体形成原因不去深究,只说看到的两个现象:

1)底板NVH工程。车身底盘有大面积的焊缝和拼接件,进风、进水、进声音,再加上行驶起来飞石子,绝对是NVH的重点,按惯例需要大面积喷涂PVC胶来密封住。但这一点,合资日企做不到。因为PVC胶要达到一定的面积和厚度才有效,加上高压喷胶设备和工业机器人,成本着实不低。基本上也就在焊缝上涂一层,很多地方还是手抹的,用瞎JB涂来说也不过分,有条件的可以找两个车上举升机,看看底板你就知道我说啥了。

但消费者不傻啊,这样出厂消费者一开就试出来了咋整。简单,车里铺满沥青垫片,车的空腔里塞上黑心棉。简单粗暴省钱,还管用。至于副作用,谁管呢,反正消费者又看不到。

有人说黑心棉也是成本啊,愿意给你就不错了,某德系的整车底板灌蜡和高温发泡胶了解一下?这才是真正良心的工艺。


2)质检设备

造车工艺的基本要求,冲压看尺寸、焊接看强度、涂装看漆面、总装看装配精度。怎么监控,靠质保人员。质保要配必要的质检设备,这是常识。

举个例子,评价漆面好不好,有橘皮、色差、波长、附着力、抗石击等等很多参数,把这些仪器配齐,按照我们公司的标准大概是700万的投资。而我见过某日系,零投资,靠裸眼观测。我就问他们裸眼能看出来啥。他们说看不出来啥,但是他们看不出来啥也就意味着消费者也看不出来啥。至于这些参数不合格后期出现的漆面耐用性和防腐性,等暴露出来也是两年后了。我一听真有道理嘿,回来就跟领导说咱也把质保砍了得了,领导说让我滚。

大众原来提过12年防腐承诺,现在也不提了,因为已经是常规操作没啥好吹的了,而且消费者听了内心毫无波澜,要那么长的防腐干啥,关我P事儿。

2.“我这个车比较高级”

如果你作为一个德系车主,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车好像有点高级感,但花的钱比别人多,配置还比别人低,怎么就高级了。

反倒是因为前期激进推新技术出的问题没少遭人骂,买了新车,肯定有人问你DSG还大傻瓜不,后备箱用放机油不,跑路上怕断轴不,发动机漏油不。高高兴兴晒车,窝窝囊囊回来,从此不提我这车比较高级这茬。

你跟别人说这些问题早没了,人家才不要听,人家就是来黑你的啊,谁管你。

你跟别人说我这车操控好,高速底盘稳, 这听起来都太虚了,没几个人能真的体会到,能体会到也不见得能用到。

更厉害的是,能把优点喷成缺点,喷成你不懂车,这也是厉害了。

举几个例子:

1)钣金硬:典型黑“按压发动机盖选车,一看就不懂车”

首先,我不信外覆盖件偷工减料的车型到了内结构反而舍得花钱了。当然了,碰撞测试上看,大家都过关,但从车身刚性上,确实是德系的优势,多年前热成型件还没法国产的时候德系就坚持从国外以CKD件的形式引进,这点连日系也不敢黑。日系的策略是,转向宣传馈缩吸能,德系也有吸能,但仅限于前纵梁区域,乘员舱刚性至上。恩,如果有那么一天咱俩怼上了,请你馈缩为我吸能。

退一步讲,假设内结构强度一样,碰撞都牛逼。单聊外表,我也愿意选那个钣金厚的,俩车蹭一块儿,我只用补漆你得钣金,我钣金的时候的时候你得换门。那这对我来说就是优势。

再退一万步讲,就是真永远用不上,图个心理舒服我也去选厚的,反正又不用收钱选装。

2)关门声厚重。典型黑“听关门声选车,笑死人了哈哈”

首先,为啥声音厚重。1.密封好,2.厚度和重量高,3.铰链的强度和阻尼感好。

1、2很好理解,好处也显而易见。3明明也是好事儿,却被下面图上这种傻逼宣传给毁了。

能站人有啥用!当然没用。但是销售不知道的是,铰链的高强度,可以避免侧面碰撞发生后无法打开车门逃生的窘境(配合高强度驾驶舱一起)。当然了,这一项碰撞测试里也没有。


3)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不是什么新技术,上世纪大家都玩过了。但现阶段确实使用效果确实是德系玩的最6。

动力强,还省油,不知道有啥要黑的。总比天天用2.0L自然吸气拖中型车,还天天嘴硬说动力够用要好吧。

动力系统是典型的技术路线选择的问题,不是不会,只是没选这条路。现在各家也在互相借鉴,日系也玩增压了,德系也玩新能源了。


德系还有很多配置,是不在配置单上的,像钥匙长按升降窗,不等速仪表,转向雾灯补光,发动机盖液压撑杆,限位伸缩扶手,雨刮定期自动翻折防变形等,都在平时的驾驶细节里,看着没啥用,谁用谁知道。

3.德系有什么问题

尽管屁股在这儿,德系有几点做法我是非常持保留意见的:

1)简配

同等价位下,德系配置确实低,这点没得洗。因为德系将成本用在了(甚至是浪费在了)很多隐性的地方,另一部分则是定价策略的问题。

为什么要简配?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降成本是所有车企永恒的主题。再牛逼的品牌也躲不过去。在德系这边,德国佬基本只会一招,简配!这儿省个挂钩,那儿少个拉手,国外配大屏国内给小屏。甚至把屏幕取消换成手机支架我也真是服,当然这招应该是中国人想的。

但这是非常低效而且非常被市场抵触的事儿。因为你少了啥消费者一眼就看见了。而这几个件还真值不了几个钱,塑料件单件成本是以毛计算的,玩命减一个车也超不过5块钱。成本最高的屏幕,你在淘宝买一个两三千,实际原厂大小屏的差价要是超过200块你打死我。

真正有效的降成本是什么,适当放松质保和工艺要求。这就是下面要说的这点:

2)质量控制走偏

超出大部分人认知的一个事实:国内合资大众,在生产线上有近一半的车会经历返修,而友商有90%以上可以直接下线的。

工艺和质量差么?并不是,最好的设备、最先进的工艺、最好的材料、最熟练的工人,质量绝不会差。实在是质量要求太变态。如果有亲戚朋友在这里工作的可以打听一下,生产系统有没有不骂质保部的。质保部只对质量负责,不对成本负责。返修成本高?要养大批返修人员?关我毛线。

从质量上降成本?对不起,德国标准是死的,是圣经。打折执行没人会,也没人敢。而且人人以赶超德国原厂质量为荣,这个风气一时半会儿动不了。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车卖得贵、配置不高、车企利润还低。

3)市场公关能力极差

不管某乎还是某托之家,总有很多水军在下面或黑或捧。你真的信有那么多自发的消费者在那儿等着黑大众?你真的信某利某城的车主媳妇都是车模?你真的信某雷那么多拥趸等着捧?

偏偏消费者还真就随着这些内容,不自觉的种下印象,这就是舆论控制的力量。

德系在这方面几乎是失控的,只会个别删负面新闻的操作,从芮记者的事之后就更是大幅滑坡,对舆论缺乏基本的引导。

在内部也是,技术上的优劣工程师们更懂,但销售和技术之间这个沟通渠道基本不存在,销售想夸自己的产品只能流于表面,根本无法打动消费者。对手的产品信息更是,天天拆竞品,想找对手的黑点不要太简单,但没人做这个事情。

4.作为消费者怎么选

既然不同车系不同品牌提供了不同的风格,消费者的选择就有了很多余地。总的说,在性价比上,日系有优势。在可靠性上,理论上日系更有优势,但是国内合资这几家,我确实是比较担忧。

那消费者怎么选车?最简单的,去开车试试。不要云评测,网上很多喷和吹都是没怎么摸过车的。

4S店试驾是基础,重点车型租来开几天也不过分。毕竟买这个大件也别心疼几百块。


有的人就是喜欢配置高,动力够用就好,对底盘和操控不感冒。质量看的过去,开起来轻快省油,赶上良心厂家可靠性也没有降低太多,这个基础上省点钱为什么不呢?

也有的人,愿意多花万八千的,换来更扎实的底盘,认可操控感。看着自己车上的装配缝隙比别人窄且均匀,看着一些小细节就是觉得舒服,那这钱花的也值。

总之,消费者愿意为自己认可的事情花钱。我也给不少亲戚朋友推荐过车,只要你推荐的亮点被他们认可,成功率极高。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重基础轻配置。我宁愿放弃车里的几项配置也要保证这个车我开的爽开的稳。何况配置是可以后加的。


最后

消费者都不是傻子,有些牌子这么多年被黑来黑去市场份额还是稳稳的。这才叫经过市场检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系车和日系车都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两大巨头,各自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忠实的拥趸。要简单地回答“德系车比日系车好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你更看重哪些方面。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德系车和日系车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它们“好在哪里”:德系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察。其实,德系车发动机工作水温普遍比日系车高,这背后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温度高低”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工程考量和对不同驾驶文化、性能需求的权衡。首先,咱们得明白,发动机工作的理想水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发动机才能达到最优的效.............
  • 回答
    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德系品牌长期积累的品牌力、精湛的造车技术、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市场策略的精准执行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如果剥开那些AI撰写的冰冷壳,我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德意志制造”在中国就那么吃得开。一、品牌光环与历史积淀:不止是车,更是身份的象征中国人历来对.............
  • 回答
    德系车烧机油的问题,相信不少车主都曾经遇到过,或者至少听过。这个话题确实有点“历史遗留”的意味,很多人一提到德系车,脑子里就会冒出“烧机油”这三个字。那么,现在德系车还烧机油吗?到底是哪些批次的车型比较容易出现这个问题?我们来好好聊聊,希望能给您一个清晰的答案。首先,我们得承认,过去确实有不少德系车.............
  • 回答
    关于德系车普遍存在烧机油问题,而日系车似乎较少出现这一现象,这确实是一个被许多车主讨论和关注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技术、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以及维护保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烧机油”的定义。这里说的烧机油,通常是指机油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导致机油液位下降,需要频繁添加。.............
  • 回答
    日系车之所以能让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甚至将其奉为圭臬,与其说是“吹上天”,不如说是它们在几个核心维度上,确实做到了许多消费者认可甚至依赖的程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系车就毫无缺点,而是它们精准地抓住了目标市场的痛点和需求,并且持之以恒地去打磨。首先,我们得聊聊 “可靠性”。这四个字,在日系车的消费者.............
  • 回答
    关于日系车和德系车谁技术更领先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在不同维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哲学下,各自绽放出的独特光彩。要深层次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表面的品牌光环,去理解驱动它们技术路线的深层原因。一、 哲学底色:日系与德系的内在驱动力 日系车:务实、精益、用户至.............
  • 回答
    要说“最像德系车”的日系汽车品牌,这其实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因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性格”。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贴近德系车那种注重驾驶质感、机械素质、严谨造车理念的日系品牌,我觉得马自达是当之无愧的那个。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德系车,尤其是宝马、奔驰、奥迪这几家,他们.............
  • 回答
    要改变父亲对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固有看法,这确实是个需要耐心和策略的过程。毕竟,一个人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偏好,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他过去的经历、身边人的影响、媒体的宣传,甚至是他个人性格中对某些特质的偏爱。要让他愿意重新审视日系车,咱们得从根儿上入手,一点点地“软化”.............
  • 回答
    眼下汽车市场的风向标似乎正在悄悄转变,曾经叱咤风云的德系品牌,如今在销量上却显得有些步履蹒跚,反观日系车,却能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前行,甚至有所攀升。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在支撑着这种变化?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的看法,力求把话说得透彻些,也尽量别整得像机器写的东西一样生硬。首先,得承认日系车在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在泰国生活或旅游的朋友会有的直观感受。泰国街头上日系车之所以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历史、经济、政策以及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可不是三两天就能形成的局面,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咱们先从最根本的 经济和成本 来看。 日系车的性.............
  • 回答
    从设计角度聊聊美系和德系车,拿别克新君越和大众新迈腾这对冤家来说事儿,这事儿我能说一大串。毕竟,汽车设计就像人的长相,各有各的味道,也容易被拿来比较。先说说咱们的“老朋友”,德系车,以大众新迈腾为例。提起德系车的设计,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就是“稳重”、“规整”、“功能性”。迈腾的设计,恰恰是把这.............
  • 回答
    国内二手车市场日渐成熟,这股浪潮确实可能对新车市场,特别是某些细分领域,比如德系车,带来一些影响,但要说“销量下滑”是个比较绝对的说法,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市场格局可能发生一些微妙的调整,部分德系车的增长势头可能会受到挤压,甚至在某些特定细分市场出现结构性下滑的迹象。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二.............
  • 回答
    丰田近年来的设计,特别是进入“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时代以来,可以说与德系车在造型上的“套娃”现象,存在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但要说丰田的设计是受到了德系“套娃”的反面影响,这说法过于绝对,需要更细致地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德系品牌,尤其是大众和奥.............
  • 回答
    这事儿啊,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4S店这么说,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有些考量。我给你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建议。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德系车,尤其是那些追求极致性能、精密制造的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这些),它们的发动机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确实非常精密。 德国人在汽车制造上.............
  • 回答
    说美国一手车使用周期被“两田”(丰田和本田)屠榜,以及这是否意味着日系车完胜德系车,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一手车使用周期”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车辆在第一任车主手中使用的年限,或者更广泛地说,是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可靠性、耐用性以及残值表现。美国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多元.............
  • 回答
    最近在知乎上逛的时候,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对德系车似乎有点“嫌弃”,反而对日系车赞不绝口。这让我这个对汽车有点好奇心的人,忍不住想深挖一下背后的原因。毕竟,德系车在世界汽车舞台上那可是响当当的,怎么会有人“不待见”呢?一、 关于“德系”的那些“标签”首先得说说,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德系车“不.............
  • 回答
    在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奥迪、宝马、奔驰之中,奥迪凭借其独特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基因,在与宝马、奔驰的竞争中,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并吸引着一批忠实的拥趸。如果要细数奥迪相对于宝马和奔驰的优势,那绝不是一两句简单的概括能说清的,它体现在多方面,并且各有侧重。首先,奥迪在科技感和内饰设计上的前瞻性,是它一.............
  • 回答
    雷克萨斯F Sport与德系性能车(比如宝马M、奔驰AMG、奥迪RS系列)之间的比较,是一个经常被爱好者们拿来讨论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行”或“不行”,因为这涉及到很多维度,而且“真实水平”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你衡量的是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德系性能车”这个概念。 当.............
  • 回答
    嘿,朋友,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BBA这三个字母,确实代表着德系汽车界的“三大巨头”,但好多人听到BBA,脑子里就有点打结,不知道前面两个B到底是谁。别急,今天咱就好好掰扯掰扯,让你明明白白。首先,咱得把这三个字母的“真身”给点出来: B 是 宝马 (BMW) B 是 奔驰 (Mercede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