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朋友说了,刘备是高唐县县令,高唐县属于青州平原国。综合其他史料来看,刘备应该是在青州刺史焦和的带领下参加讨董,结果在焦和的一番神操作之下被黄巾军所击败。
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
初平中,焦和为青州刺史。是时英雄并起,黄巾寇暴,和务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为民保障,引军踰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黄巾遂广,屠裂城邑。和不能御,然军器尚利,战士尚众,而耳目侦逻不设,恐动之言妄至,望寇奔走,未尝接风尘交旗鼓也。欲作陷冰丸沉河,令贼不得渡,祷祈群神,求用兵必利,耆筮常陈于前,巫祝不去于侧;入见其清谈干云,出则浑乱,命不可知。州遂萧条,悉为丘墟也。
这支击败焦和与刘备等人的黄巾军在初平二年(191)惨败给公孙瓒,然后转入兖州活动,杀害了任城相郑遂。兖州刺史刘岱可能是因为先前公孙瓒的战绩而低估了青州黄巾的实力,贸然出击后兵败身死,曹操也因此入主兖州,此时是初平三年(192)。
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弃其车重数万两,奔走度河。瓒因其半济薄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
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刘岱欲击之,鲍信谏曰:"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
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
但曹操和黄巾军的战斗也很不顺利,初战就死者数百,曹操在寿张设下伏兵也打成个“仅得溃围出”的结果,迎接曹操入主兖州的济北相鲍信为了掩护曹操突围而战死,战后连尸体都找不到。战事持续到当年冬天才以黄巾军的投降而结束。
太祖将步骑千馀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
太祖以贼恃胜而骄,欲设奇兵挑击之於寿张。先与信出行战地,后步军未至,而卒与贼遇,遂接战。信殊死战,以救太祖,太祖仅得溃围出,信遂没,时年四十一。
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信力战斗死,仅而破之。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曹操会打得如此艰难,除开敌人数量庞大且作战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是前兖州刺史刘岱战败时必然损失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魏书中也说曹操“旧兵少,新兵不习练”,因此曹操是在一种艰难的环境下和强大的敌人作战。
但如果把曹操换成刘备的立场,即自己只是个县令,而顶头上司是个只会跳大神的家伙,敌方又是未遭大败精锐完好的状态,恐怕曹操也是没有赢面的。
刘备军事水平高是后来了吧, 前期可是被袁术吕布曹操全灭过若干次.
至于剑法... 哪本书上有? 是指三英战吕布么? 夷陵这是钓鱼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