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有电子版,还提供免费阅读。
消费文化产品本质上是自我的精神延伸(或者说“陶冶情操”)。
但因为同一件文化产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体验不一样,所以效果不尽相同,不同人的偏好也各不相同。
更关键的在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可支配时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集中有的零散;有的人到了自由时间早已一身疲惫,而有的人一到了自由时间就地满血复活;有的人自由时间一开始就已经是半夜十点半,而有的人则是不到下午四五点就可以放飞自我了),所以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时间支配方式。
假定购买名著和购买游戏都是为了业余消遣,纯兴趣爱好,而非工作需要,且自己都支付得起。
那么,在忙碌了一天,当眼睛还没有十分疲劳,还有面对电子屏幕的心情,想要了解一下欧洲近代历史时,是开一局《维多利亚2》更有趣,还是直接翻看一本相关历史书更有趣?
同样是感受三国历史,茶余饭后如果还没厌倦坐在电脑屏幕前的话,
是单纯看《三国志》史书更有趣,还是打一局《三国志》游戏更有趣?
很明显答案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可能会选择游戏,有的人可能会选择读书,这是个偏好的问题。
在同一件事上,对有的人来说,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玩一玩游戏比看书更爽。
而对有的人来说,读书的沉浸式体验要比打游戏更容易使自己“浮想联翩”和“穿越时空”。
单纯读书,可能会对某些人与事直接按自己(读书前已有)的喜好下一番定论,但如果实操体验游戏中的人与事,很可能得到的体验和自己看书时的体验完全不同。
而玩游戏带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会感受到很多单纯读书时感受不到的东西,至少会让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也能直接换位思考,不会再轻易下暴论说“(历史上的)那XX就是废,和YY没法比”“XX事件就是因为YY,和ZZ有什么关系”之类。甚至会感受到,历史上有些看似愚蠢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无奈,而有些看似前因后果一目了然的事件,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和通常在史书上看到的完全不同。
甚至有些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游戏,有些历史书里一笔带过的人,可能自己都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而玩了游戏后,反而发现这个历史上的“小人物”很符合自己的某些萌点。
看书伤今怀古时,感受通常会更细腻更深刻,但这需要一定的进入门槛,并不是任何人都会有同样的体验。
对于游戏也一样,部分人会通过游戏设定的数值直接给某某自己不熟悉的人物与势力定性“强弱”,但也会有部分人,会结合历史发现从强到弱和从弱到强都是有各种偶然性和必然性存在的,有魔幻的游戏操作,也有更魔幻的历史和现实。
体验和吸收名著,相对更依赖的是受众原本具有的知识、审美与性格。
而体验和吸收游戏,相对更依赖的是受众的经济条件、兴趣和时间。
对体验者的要求虽有所偏重,但两者兼具的话,看书和玩游戏都是一样的。
知识水平高,共情能力强或者思维有深度的人,即便是玩一款小游戏,也可能会玩出读名著的感觉,感悟颇多。
而知识水平不高,共情能力不强或者思维尚没有深度的人,即便一开始就读名著,效果上也可能适得其反。可如果是这样的人,玩游戏反而可能会获得比读名著更好的体验和精神提升。
尤其文学类名著,个人感觉很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杖,人们可以挑选它们,但它们会自己选择主人。
在没遇到属于自己那根魔杖之前,人很可能会感觉魔杖没用。但这肯定不代表不属于自己的魔杖就都不好,对别人也没用,别人就不能喜欢。毕竟你说我这没用,我说我这有用,传统的魔杖挑选是讲究相性的,会了魔法,选好了魔杖,二百多斤的英国大力士(指海格),也动不了我伏地魔一根手指头。
因为就算是不喜欢魔杖的人,也可能会在某一天找到或者遇到自己的那根魔杖,成为魔法师(喜欢读书的人)。当然但找不到的话也非常正常,毕竟世界上还是麻瓜多(不喜欢读书,但快乐生活一辈子也非常正常)。
而有些时候,其实人已经和自己的那根魔杖相遇了,只是打开方式不对,或者遇见的不是时候,错误的时候相遇,有可能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很有趣的一点是,一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根魔杖(那本书),它的价值和能量,可能会在找到自己的人身上得到最大的体现和释放。
解决游戏和名著的选择,或许最理想的解答,就是游戏化的名著吧,像是视觉小说、策略游戏等等等等,或许可以当做财富密码?
如果每本名著,都有对应的且玩法适合的游戏的话,那时读书和玩游戏,或许就没有“逼格”上的高低之分,不会被打不必要的标签了。
所以,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
这个世界上既有自己喜欢的游戏在卖,也有自己喜欢的名著可买,两件快乐事情重合在一起,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幸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我这里有上海三联出的,郭大力翻译版的资本论,三本。三年了我第一本都只看了开头的几十页。
买的倒是不贵,京东打折买的,应该不到一百,根本没有几百。
但是自此之后我很少买名著了,我缺的是那几百块嘛?我缺的是智商。
首先说看名著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这个不成立。即便以文学剧本的角度来讲,游戏中也有不输给名著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其次名著不需要买。最多也就是阅读软件充个卡,每月十几块。从《二十四史》到《权利游戏》随便你看。
我也觉得奇怪,几百元吃顿饭觉得很值,几百元买几本书,别人觉得你是傻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