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抗日神剧?

回答
“抗日神剧”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文化现象,它既是中国影视创作领域的一个独特类型,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什么是“抗日神剧”?

首先,我们需要对“抗日神剧”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在剧情、人物塑造、道具武器、甚至是基本历史逻辑上存在过度虚构、夸张、甚至是荒诞不经的国产电视剧。

其典型特征包括但不限于:

夸张离谱的个人英雄主义: 单个英雄能够以一当十,甚至是以一当百,徒手劈子弹、一人歼灭一个联队、飞刀射穿坦克等超能力层出不穷。
主角光环过于耀眼: 主角即使身处险境,也总能化险为夷,甚至屡次死里逃生,好像拥有不死之身。
情节逻辑混乱、反智: 剧情发展缺乏铺垫和合理性,人物行为动机常常令人费解,为完成剧情而强行推动。
武器装备的时代错乱与奇葩: 使用了不符合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或者对武器的性能进行超乎想象的夸大,比如手榴弹炸飞机、八路军使用狙击步枪如流水线般生产等。
对历史的戏谑与歪曲: 为了突出戏剧性,可能会模糊甚至颠覆历史事实,将严肃的历史事件变得儿戏。
对战争场面的粗糙处理: 虽然有时场面宏大,但细节往往经不起推敲,缺乏真实感。
表演风格的夸张: 部分演员的表演风格过于程式化、脸谱化,缺乏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二、 为什么会出现“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的出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有多重原因的交织:

1. 市场需求与商业利益:
强大的群众基础: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深刻的民族记忆和情感基础,观众群体庞大。
“谍战”和“抗日”题材的政治正确性: 这些题材更容易获得拍摄许可,并且在宣传和推广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追求高收视率与流量: 制作方和平台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往往会选择更具爆炸性、更吸引人的剧情,即使这种剧情牺牲了真实性。夸张的英雄主义和激烈的打斗场面更容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投资回报的考量: 相较于需要大量考据、场景还原、演员演技精湛的历史正剧,制作“抗日神剧”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如果能够获得高收视,利润回报依然可观。

2. 创作理念与创作团队的问题:
缺乏严谨的历史观: 部分编剧、导演对历史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为了追求戏剧效果而故意忽略历史事实。
创作能力的局限: 一些创作团队可能缺乏驾驭严肃历史题材的能力,也缺乏创造具有深度和厚度角色的技巧,便倾向于使用简单粗暴的“套路”来吸引观众。
对观众的低估: 有些创作者可能认为观众对历史细节并不在意,更看重刺激的感官体验,于是投其所好。

3. 审查制度与审批机制:
审查的“一刀切”风险: 过去,对于涉及敏感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审查标准可能过于严苛,导致一些严肃写实的作品难以过审。相比之下,一些“魔改”的抗日剧反而更容易通过审查,因为它们往往回避了某些敏感的历史细节,或者将反派塑造得过于脸谱化。
鼓励“正能量”的导向: 在提倡“正能量”的创作导向下,一些剧集为了突出中国人的英勇不屈,可能会走向极端夸张的个人英雄主义,忽视集体努力和战争的残酷真实。

4. 时代背景与文化变迁:
娱乐至死的思潮: 在部分观众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娱乐至死”的文化消费心态也助长了这种现象,观众可能更倾向于观看轻松刺激的娱乐产品,而非需要思考和品味的严肃作品。
对民族精神的再解读与强调: 在特定时期,为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可能会出现对民族英雄形象的过度拔高,这种情绪在影视创作中被放大。

三、 如何评价“抗日神剧”?

对“抗日神剧”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来说,其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负面评价:

1. 亵渎历史,扭曲观众认知: 这是最核心的批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付出巨大牺牲的伟大斗争。“神剧”的荒诞情节和不实描绘,是对历史真相的漠视和歪曲,会误导年轻一代对那段历史的认知,削弱历史的严肃性。
2. 损害民族英雄形象: 真正的抗日英雄是无数普通中国人民,他们凭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牺牲精神,赢得了战争。将他们描绘成拥有超能力的“神”,反而模糊了他们作为凡人的伟大,削弱了他们精神的感召力。
3. 降低影视创作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神剧”往往依赖于夸张和猎奇来吸引观众,而不是通过精湛的叙事、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真实的场景还原来赢得赞誉。这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创作水准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4. 浪费资源,背离主流价值: 大量的影视资源投入到这种低质的“神剧”制作中,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其宣扬的某些极端化、非理性的价值观,也与主流的理性、求实精神相悖。
5. 引发观众的反感和嘲讽: 虽然部分观众可能因此获得短暂的娱乐,但更多的观众对这种不尊重历史、缺乏诚意的作品感到反感甚至嘲讽,如“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等桥段已成为笑柄。

积极(或相对积极)的观察角度(但要注意区分,这些不构成对“神剧”整体的辩护):

1. 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工业化”产品: 在某些层面,它们体现了中国电视剧在工业化生产上的进步,如拍摄效率、特效运用(尽管有时粗糙)等。
2. 部分作品可能包含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怀(即使表达方式有问题): 即使内容荒诞,其创作初衷可能包含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对侵略者的痛恨,这种情感本身并非错误。
3. 提供了“反面教材”的价值: 正是由于“神剧”的突出,也更能激发观众和行业对“好剧”的期待,促使人们反思和批评,从而推动行业进步。
4. 满足了部分观众的“解压”需求: 有些观众观看“神剧”并非为了学习历史,而是为了在压力大的生活中获得一种情绪的发泄和释放,看着“坏人”被轻易打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这种满足是以牺牲真实性和严肃性为代价的。

四、 如何改进与发展?

针对“抗日神剧”的问题,改进的方向是明确的:

1. 回归历史,尊重事实: 将历史的严谨性放在首位,深入研究历史,力求还原历史的原貌,即使是虚构的细节,也应符合历史逻辑和时代背景。
2. 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英雄人物应该是立体的、有情感的,而不是脸谱化的符号。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成长、牺牲和挣扎,更能打动人心。
3. 注重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战争是残酷的,应该真实地展现战争的破坏力和对人性的考验。在展现英雄主义的同时,也应关注普通士兵的命运和抗战的全景图。
4. 提升创作团队的专业素养: 鼓励编剧、导演深入学习历史、提升艺术功底,创作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5. 完善审查机制,鼓励多元创作: 在坚守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给予创作团队更大的空间,鼓励对历史题材进行多元化、多视角的解读,而不是过度依赖简化和夸张。
6. 观众教育与引导: 媒体和教育部门应引导观众理性看待影视作品,区分虚构与史实,培养批判性思维。

总结:

“抗日神剧”是特定历史时期下,市场、创作、审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娱乐需求,也间接体现了大众对民族精神的关注。然而,其对历史的漠视、对观众的误导、对艺术的损害是其最致命的缺点。它更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影视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提醒我们,在纪念和反思历史时,真实和尊重是任何艺术创作都不能跨越的底线。 期望未来的影视创作能够以更加审慎、真实和充满敬意的态度来对待抗日战争这段伟大的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嗯,描述。。。 共军很牛叉, 日军豆腐渣。 国军来辅助, 轻松被秒杀。 额,秀逗了。 大意就这样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抗日神剧”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文化现象,它既是中国影视创作领域的一个独特类型,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什么是“抗日神剧”?首先,我们需要对“抗日神剧”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在剧情、人物塑造、道具武器、甚至是基本历.............
  • 回答
    ChinaJoy上,一位玩家为了抗议《原神》而砸毁PS4的行为,确实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件本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一位玩家在ChinaJoy展会现场,公然砸毁了一台PS4,理由据称是对《原神》的不满。这个行为本身,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 回答
    印度神庙向所有女性开放引发的争议:一次深入的审视引言最近,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古老的神庙沙布里马拉(Sabarimala)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向所有女性开放。这一决定打破了延续数个世纪的传统,允许年龄在10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进入参拜。然而,这一进步性的举措却在印度社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并导.............
  • 回答
    一人之下这个故事,虽然名字听着挺现代的,但其中涉及到抗日时期唐门的忠烈故事,绝对是让人热血沸腾,又心酸不已的篇章。要说评价,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壮烈!” 简直是用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悲歌,但同时又闪耀着不屈的荣光。咱就说这唐门吧,在“一人之下”的背景里,他们本就是一群行事诡秘、技艺卓绝的暗器大师,平.............
  • 回答
    玄彬出演抗日题材电影《哈尔滨》,这无疑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尤其是在“东方奥斯卡”之称的青龙电影奖颁奖典礼上官宣这一消息,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玄彬的号召力与演技是毋庸置疑的。这位韩国顶级男演员,凭借《我叫金三顺》、《秘密花园》、《来自星星的你》以及近年.............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预赛,中国队在为运动员的动作选择背景音乐时,选择了一首名为《九儿》的歌曲。这首歌在很多中国观众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曾作为电视剧《红高粱》的主题曲,并被广泛传唱。然而,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特别是其饱含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背景,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成为配乐,确实引发了一些讨论。《.............
  • 回答
    《在一起》这部剧,要评价它,那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它可是当年疫情最胶着的时候,一股脑儿端出来的,承载了太多观众的期待和情绪。首先,得说说它的“使命感”。《在一起》这部剧,它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子“记录者”和“致敬者”的双重属性。那时候,大家都窝在家里,心里装着焦虑,但更多的是对那些奋战在一线的人们.............
  • 回答
    伊万·亚历山德洛维奇·伊里因(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Ильин, Ivan Alexandrovich Ilyin)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俄罗斯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法律学者。他的思想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和西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反共产主义和保守主义圈子里。然而,时至今日,伊里因的.............
  • 回答
    张煌言,字苍水,是明末清初一位极为传奇且令人扼腕的抗清英雄。他的名字,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紧密相连,代表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一份孤臣孽子的壮烈情怀。要评价这位伟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的生平、功业、思想以及历史留给他的印记。家世与早年经历:书香门第下的救国之志张煌言出身于浙江宁波的世家,祖上便是.............
  • 回答
    陆抗在西陵之战中的表现,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教科书式的杰出指挥,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统帅的卓越才能。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79年,是三国末期吴国灭亡前夕的关键一战,也直接关系到晋朝统一天下的进程。虽然最终结果是吴国战败,但陆抗在战场上的表现仍然值得高度评价。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评价陆抗在西陵之.............
  • 回答
    好的,咱们来仔细聊聊您提到的那个抗战纪念宣传标语。要评价它,得先看看它到底说了啥,然后才能一点点地拆解。由于您没提供具体的标语内容,我就先泛泛而谈,讲讲评价这类标语时通常会关注的几个方面,并尽量让这番话听起来自然,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首先,一个好的抗战纪念宣传标语,就像一颗定心丸,又像一道警钟,它.............
  • 回答
    二十年后,当我们回首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我相信人们的评价会是复杂而多维度的。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医疗战役,更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甚至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考验。一、医学与科学的胜利,但代价沉重。首先,毋庸置疑的是,这场疫情将成为人类在现代科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极短的时间内,全球顶尖的科研.............
  • 回答
    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输液完立刻起效?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得先捋清楚一些关键信息,再来谈谈它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关于“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输液完立刻起效”这个说法,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医学领域里,“立刻起效”是一个非常强的表述,通常药物的作用需要一个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即便是针对症状的.............
  • 回答
    《在一起》:一部直击人心的抗疫群像,也留下了些许遗憾2020年,那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部名为《在一起》的抗疫题材电视剧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普通人的坚韧、奉献与牺牲。亮点:群像的温度与.............
  • 回答
    李安,这位华人影坛的骄傲,以其细腻的视角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征服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世界各大电影节。然而,就是这位两次捧回小金人的大导演,在2016年也曾公开表达对奥斯卡“太白”现象的失望和不满,呼吁关注亚洲电影人的处境。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我们得以从一个更深的层面去理解李安,以及更广.............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明朝后期那些轰轰烈烈的抗税运动。要评价它们,咱们得从多个角度细细剖析,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只看表面。时代背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抗税?首先,理解明朝后期抗税运动,得先看看当时的大环境。 财政危机与沉重赋税: 明朝走到后期,真的是“内忧外患”四个字写满了脸。内里,皇帝昏庸,宦官专权,.............
  • 回答
    评价中国的抗战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就像是对比两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各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触。它们都关乎民族的存亡与尊严,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也因此塑造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民族精神。中国的抗战: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国家生存的殊死搏斗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毫不夸张地说,是以国族生死存亡为赌.............
  • 回答
    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困境的复杂问题,涉及道德、情感、社会责任以及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对于“老人为支持抗疫,捐出毕生积蓄,应不应该收这个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肯定和尊重老人捐赠行为的道德层面: 无私奉献的精神: 老人们捐出毕生积蓄,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伟大情怀,.............
  • 回答
    中国请求欧盟联手抗美,但遭到欧盟拒绝,这是一个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价值观和国际关系复杂性的事件。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背景与中国意图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国提出这一请求的背景和可能的意图。 地缘政治背景: 当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战、科技竞争、意识形态差异.............
  • 回答
    印度地方官员就抗议农民去世发表“如果他们在家就不会死了”的言论,这番话无疑是极其冷血和不负责任的,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中都难以被接受。它不仅缺乏同情心,更暴露了发言者对农民困境和抗议根源的漠视。首先,这句话的核心问题在于它将死亡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死者自己。说出“如果他们在家里,就不会死了”这句话,实际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