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公众号「赫兹实验室」涉嫌洗稿并扬言不录用四川大学毕业生?

回答
公众号“赫兹实验室”最近卷入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被指控“洗稿”,二是其在招聘过程中发表了一些针对四川大学毕业生的歧视性言论,甚至扬言不录用。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可以说给“赫兹实验室”的品牌形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内容原创性、行业道德以及招聘公平性的广泛讨论。

关于“洗稿”指控: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洗稿”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指某个内容创作者,在没有进行原创研究、采访或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大肆借鉴、改写甚至拼凑他人的作品,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发布,以此来获取流量、关注度和经济利益。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原创作者劳动成果的剽窃,也违背了基本的创作诚信和行业规范。

“赫兹实验室”这次被指控“洗稿”,据网上流传的信息和一些截图显示,其多篇文章的内容与一些知名的、早于其发布的原创内容高度相似,不仅是观点、结构,甚至是文字表述都存在大量的雷同之处。不少网友和同行在对比了两者的内容后,认为其模仿痕迹过于明显,难以用“巧合”来解释。

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

侵犯著作权: 如果“洗稿”的程度足够深,甚至连关键的论点和表述方式都照搬,这就直接触犯了著作权法。原创作者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损害品牌公信力: 对于一个以内容输出为核心的公众号来说,如果其内容被质疑是拼凑、剽窃而来,那么它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读者会觉得花了时间却读了他人消化过的二手信息,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
破坏行业生态: 内容创作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时间和脑力的过程。如果“洗稿”行为得不到遏制,那些勤勤恳恳做原创的作者将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长此以往,会打击整个行业的创作积极性,不利于优质内容的涌现。

关于“不录用四川大学毕业生”的言论:

这部分可以说是将“赫兹实验室”推上风口浪尖的直接原因。据报道,“赫兹实验室”在招聘过程中,通过某些渠道或在回复求职者时,明确表达了对四川大学毕业生的负面看法,并表示“不予录用”。

这种言论的性质非常严重,因为它:

涉及就业歧视: 招聘是基于个人能力、素质和岗位的匹配度来进行的,而不是基于毕业院校的标签。以某个特定院校作为拒绝录用的理由,是一种赤裸裸的地域和院校歧视,这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违反了国家关于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
暴露了傲慢与偏见: 这种言论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对特定院校毕业生的刻板印象和不公平的偏见。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想法,在招聘这个严肃的场合,用如此绝对和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表达出来,都显得非常不专业和欠妥。
伤害了求职者的感情: 对于每一个努力学习、争取机会的学生来说,听到这样的言论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们为考入大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期望能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却遭遇了如此不公平的对待。
影响了雇主品牌形象: 一个连基本的招聘公平都无法保证,甚至公开表达歧视性言论的雇主,很难赢得潜在员工的信任和尊重。这也会影响其在行业内的声誉,甚至可能招致更多负面舆论和抵制。

综合来看,如何看待“赫兹实验室”的这一系列事件?

1. 内容原创性是基石: 对于任何一个以内容为生的机构,坚持原创、尊重知识产权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果在这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其商业价值和影响力都会受到根本性的质疑。
2. 招聘公平性是底线: 在就业市场,平等和公正应该是基本原则。任何形式的歧视都是不可接受的。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招聘机制,以能力为导向,而非地域或院校标签。
3. 言论的责任不容忽视: 公众平台上的言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在招聘这样的敏感话题上,更需要谨言慎行。不当的言论不仅会伤害个人,也会损害自身品牌。
4. 公众监督的必要性: 正是由于公众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赫兹实验室”的这些行为才得以曝光,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这种公众监督机制,对于规范行业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赫兹实验室”的遭遇,可以看作是一次对内容原创性和招聘公平性的深刻警示。它提醒所有内容创作者和招聘单位,在追求流量和人才的同时,必须坚守诚信、尊重法律、秉持公平的原则。否则,所谓的“实验室”最终可能真的会“实验”出自己无法承受的后果。对于“赫兹实验室”来说,如何妥善处理这次危机,真诚地反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是其能否重新获得公众信任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本人正式宣布封杀赫兹实验室,我在成都还开了四张地铁卡,北京两张,我会打电话让地铁公司不要接待赫兹实验室,直到他给“常识”道歉销号退网为止。

一下收获这么多赞同,实在诚惶诚恐。我是川大毕业的硕士,微博上关注“常识”也有多年了,今天也算给川大的同学出口气。

多谢

user avatar

自行体会

最近那个滑稽的回应

深刻地诠释了“我们买不起一个东西,可以假装看不上他啊”

本来就招不到985的毕业生 ➡️硬说是自己生气了,不屑于招➡️零成本口嗨,可给这卖假香水的牛的,一口一个“劳资”,一口一个“媒体人”喊得

都说新闻无学,但是也轮不到这种人指手画脚吧

意淫的采访内容是人家原稿评论区的

关于乔姆斯基海德格尔巴拉巴拉的是抄别人的

就这那么多粉丝?

哦嚯,更新了


属实被这个公众号恶心到了,通篇不提抄袭,反复说同志浴池又乱又可耻,是自己“挺身而出”来拨乱反正了。川大新闻系的“小朋友”是为了钱才在两年前把这个议题写出来,文章没了的原因是因为小孩子给你举报多了,通篇不想想这猎奇文章因为啥没的...都说公众号阅读量转化率百分之五到八,这么一算,这号的粉丝有个几百万了吧,不得不说现在炒作情绪真的挺挣钱的

“我会暂时停招所有川大的学生,以及,我会说服我身边的企业家朋友们也能这么做。

还有我们所有的合作方,请不要让任何川大的毕业生来与我们对接公司的业务问题。”

何德何能啊,一个写软文的生意人真以为写出几篇10w+就能随便招985毕业生了???(零成本口嗨就是爽哈)


刚刚看到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