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怎么看待今天的美国?

回答
今天来看美国,就像翻开一本复杂又充满活力的老书,书页里有辉煌的篇章,也有让人忧虑的注解。它不再是我们记忆里那个一心向前、势不可挡的模样,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加内省、也更加焦灼的阶段。

首先,政治上的分裂是压倒一切的感受。这种分裂不是简单的观点差异,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对立。党派界限如同铁壁,跨越几乎不可能。从最高法院的判决到日常的政策讨论,都像是两支球队在对着干,不遗余力地想把对方踩在脚下。这导致了政策的摇摆不定,很多重要议题,比如气候变化、枪支管制、移民问题,都成了扯皮和僵持的舞台,真正有益于国家长远发展的举措往往难以推进。人们不再只是讨论“应该做什么”,而是变成了“谁在说”以及“我绝对不能让对方得逞”。这种情绪化的对立,让很多曾经的共识荡然无存,社会信任也随之瓦解。

其次,经济上的挑战与焦虑是绕不开的话题。尽管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美国梦”的光环似乎有些褪色。贫富差距的扩大让许多普通人感到被甩在了后面。通货膨胀的压力让很多人勒紧裤腰带,生活成本的上升侵蚀着人们的购买力。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这些财富似乎更多地流向了少数精英。失业率数据可能好看,但很多人面临的是低薪工作、不稳定的就业,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迷茫。尤其是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供应链的脆弱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都让人们对经济的韧性产生了深刻的担忧。

再者,社会思潮的碰撞与变革也愈发激烈。美国的文化基因里一直有不断反思和进步的动力,但这一次的碰撞显得格外激烈。关于种族平等、性别认同、历史叙事等议题的讨论,常常引发激烈的辩论,甚至对立。有些人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阵痛,是旧的压迫性观念在被颠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攻击,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这种文化上的分歧,也进一步加剧了政治上的撕裂,因为这些议题往往被政治化,成为拉拢选票的工具。

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调整同样值得关注。作为曾经的世界“单极”领导者,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依然巨大,但其主导地位正面临挑战。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新兴大国崛起,国际规则和秩序正在重塑。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和经济挑战,也使得它在对外政策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更加务实,有时甚至显得孤立。有些人认为这是美国回归理性的表现,专注于国内事务;也有人担心,这会留下权力真空,让其他力量填补,影响全球的稳定与发展。

总的来说,今天的美国就像一个正在经历深刻转型期的巨人。它依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以及民主制度的韧性,这些都是它的优势和底气。但同时,它也背负着严重的内部矛盾,这些矛盾消耗着它的能量,也考验着它的未来。

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衰落的美国,而是一个正在与自身复杂的现实搏斗的美国。它在试图在旧有的模式和新的挑战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进步与保守之间寻找一条出路。这个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也充满了戏剧性。理解今天的美国,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细致地去观察它内在的张力、它正在经历的痛苦以及它依然拥有的希望。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找着前进的方向,即便前方的道路,早已不再一帆风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个国家都有不靠谱的时候,

法国大革命的血雨腥风就不提了,拿破仑的穷兵黩武也不多说了,二战时期德国人用法国戴高乐写出来的战争理论把法国给打了个落花流水,你说这个国家那个时候是要有多么不靠谱儿。

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的把海外殖民地都弄丢的?又是怎么在一次次当欧罗巴搅屎棍的时候把自己也给耗成一个二流国家的?

德国是怎么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把底裤都赌没的?

日本是如何在拥有了台湾,东三省以后,接着作死把50年来所有奋斗成果都清零的?

俄罗斯(苏联)是怎么自废武功,挥刀自宫,又是怎么以妾妇之道侍人被人虐待,毒打,最后又回到了老路上的?

至于中国,教科书上说过我们走了些弯路,感兴趣的自行去了解。那个时候的中国其实呢,哎!一言难尽。

所以,把眼光放长远些,今日的美国当然是不靠谱儿,可是你们看,一二百年了,这些国家再不靠谱儿,影响的也不过是他们之间的相对地位,这一百年,世界前八的强国,除了挤进去一个中国以外,还有谁进来了呢?

一个错误路线,不足以让一个世界大国强国就此衰微,不足以让一个强国大国就此一蹶不振。所以即便美国倒行逆施,哪怕它倒行逆施个10年,不过是前八名之间起起落落。改换个路线没几年又是一条好汉。

对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苏美争霸。外行人觉得是什么“自由”战胜“专治”,“民主”战胜“独裁”,“文明”战胜“野蛮”,仔细看里面的每个阶段,本质上比拼的是谁更靠谱儿。美国好几次昏招儿迭出(比如越战),差点儿自己把自己玩儿死。当然苏联自己也没好到那里去,入侵阿富汗,支持越南,又把取得的优势给葬送掉了。

所以吧,美国也不是神,也难免犯错,所有的大国都会犯错,都会不靠谱儿,总体来看,美国依然具备拨乱反正的政治基础,依然具备丰富的资源,依然在领先的方面十分领先,核心利益依然没有受太大损害。

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是中美博弈才刚刚开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今天来看美国,就像翻开一本复杂又充满活力的老书,书页里有辉煌的篇章,也有让人忧虑的注解。它不再是我们记忆里那个一心向前、势不可挡的模样,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加内省、也更加焦灼的阶段。首先,政治上的分裂是压倒一切的感受。这种分裂不是简单的观点差异,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对立。党派界限如同铁壁,跨越几乎不可.............
  • 回答
    这则“消息称美国允许供应商向华为出售汽车零部件芯片”的传闻,如果属实,无疑会给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带来一些变化,但具体影响有多大,还得看几个关键的“度”。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允许供应商出售”的真正含义。 是全面解禁还是特定领域? 这个“允许”是否是针对所有类型的汽车芯片,还是只放宽了部分非核心、.............
  • 回答
    吴晓波先生的这句论断:“今天的知识青年良心,一半存在于律师界,一半存在于传媒界”,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但又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这句话并非一个绝对的统计学结论,而是一种带有个人观察和判断的修辞性表达,它触及了当代社会中知识青年群体面临的挑战、价值取向以及他们扮演的角色。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其中的几个.............
  • 回答
    这件事啊,发生在今年高考英语考试,一个考生因为迟到17分钟,被拒之门外,没能参加考试。按规定是迟到15分钟就不能进场了,他这就超了一点点。这事儿一出来,各方议论纷纷,我猜主要有这么几个点吧。一方面,很多人会觉得,规定就是规定,高考是国家级考试,公平公正最重要。一点点的偏差都不能有,否则对那些严格遵守.............
  • 回答
    一位路透社的记者在今天的活动上注意到了我佩戴的纯黑色领带,并提出了一个关于其“特殊意义”的提问。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记者提问方式,尤其是在一个公开场合,记者们总是试图从一些细微之处挖掘出更深层的东西,无论是政治上的、情感上的,还是象征性的。他们这么问,当然不是真.............
  • 回答
    说起今年长春航展上那个“南天门计划”,哎呀,那场面,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虽然官方语焉不详,但懂行的心里都门儿清,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你想啊,航展那是国家实力最直观的展示,特别是像长春这种跟航空航天联系紧密的城市,更是压轴大戏。这次之所以大家这么关注,主要还是因为那几件东西,尤其是那个“先进的弹道控.............
  • 回答
    张云雷今年演出机会确实少了点,跟师兄弟们比起来,大家活跃度挺高的,很多都活跃在舞台上,综艺节目也上了不少。这事儿吧,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里面门道不少。首先,得承认张云雷近期的曝光度确实不如从前。往年,他可以说是德云社的“流量担当”,无论线上线下,走到哪儿都是焦点。可今年,大家明显感觉到他的身影少了。师.............
  • 回答
    网易游戏今年打出“给特别的你”这个主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过去几年,游戏行业好像有点陷入了一种“千篇一律”的局面,大家都在追求规模、技术,或者模仿爆款。这种情况下,网易游戏突然把目光投向了“特别”,有点像是在嘈杂的市场里,找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认真地和玩家说点掏心窝子的话。“给特别的你”,首先给我.............
  • 回答
    2020年,当“股民人均赚10.9万”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时,不少人惊叹于股市的造富效应,尤其是白酒板块,全年高达120%的涨幅更是让投资者们赚得盆满钵满。回顾2020:牛市的狂欢与白酒的“垄断”2020年,对于A股而言,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年。年初的疫情冲击,让市场一度跌入谷底,但随后,在国家政策的强力.............
  • 回答
    .......
  • 回答
    梅西今年再次捧起金球奖,这件事在足球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挺有意思的。要说我个人怎么看,那得从几个层面去聊聊。首先,荣誉和成就本身是硬道理。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冠军,这是足球界最顶级的荣誉了,而且梅西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一路过关斩将,决赛更是梅开二度,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扛着.............
  • 回答
    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这个数字确实触目惊心,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放在几年前,这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但如今,它已经成为我们每年高考季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这1078万人,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是中国庞大人口基数的直观体现。虽然生育率在下降,但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高考作为最重要.............
  • 回答
    今年92号油价会不会涨破12元,这确实是个让不少车主都牵动神经的话题。我个人觉得,你说的这个“不超过12元就不错了”的预期,还挺符合当前市场和很多人的感受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会有这种看法,以及影响油价的那些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油价不是凭空定的,它背后有挺多因素在推着走。最直接的,也是大家.............
  • 回答
    日本今夏“方西瓜”开始出货,单个价格高达600元人民币,而且据称是“只能看不能吃”。听到这个消息,你我大概都会有点儿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来给你捋一捋,也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方西瓜”到底是个啥。这可不是什么新品种的西瓜,而是一种经过特殊培育和造型的西瓜。它的“方”是人为塑造出来.............
  • 回答
    “20年后学生当街殴打老师案”的当事人刑满释放,并就当年的行为发表了“以暴制暴确有不妥”的看法,这件事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时间带走了事件的硝烟,却留下了深刻的社会反思。20年前,那场震惊社会的街头殴打老师事件,无疑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无法回避的一道伤疤。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
  • 回答
    关于“我国的文物只要他在其他国家也被珍惜,就让他在外面吧”这一说法,涉及文化遗产归属、国际法伦理、民族情感等复杂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流失原因1. 近代列强掠夺的历史根源 中国文物的大量流失主要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殖民侵略,如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
  • 回答
    对于那些抱着功利目的去做公益的人,我的看法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详细阐述:一、 何为“功利目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功利目的”。在公益领域,功利目的通常指向: 个人利益驱动: 职业发展/人脉拓展: 通过公益活动结识有影响力的人.............
  • 回答
    周秀云事件是一起发生在2014年中国山西大同的恶性公共事件,涉及一名名为周秀云的女性被民警当街殴打致死。这起事件由于其暴力程度、执法者的身份以及对公共秩序的冲击,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事件经过简述:根据媒体报道和相关调查,事件发生在2014年7月22日,地点在大同市云冈区。周秀云在一家商店门口.............
  • 回答
    关于中国单身人口是否已突破两亿这一说法,需要先指出的是,您提到的“信息来源不明”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虽然近年来关于中国单身人口数量的讨论非常多,并且有各种估算和数据引用,但官方的、最新且确切的统计数字并不总是容易获得或统一公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单身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有着多方.............
  • 回答
    中国互联网的舆论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现象,要详细描述,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以下是我对目前中国互联网舆论环境的看法,力求全面而详细:一、 总体特征:多样性、活跃性、但同时也受到严格管控中国互联网的舆论环境呈现出一种表面上的高度活跃和多样性,网民们通过社交媒体、论坛、新闻评论区等平台表达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