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嘴与肛门的关系”相关的笑话是过于简单化的。
在原口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的第一个开口“胚孔”将会发育成嘴;
在后口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将会发育为肛门。
只有孙悟空的变形包括“体细胞退分化并合并、返回原肠胚阶段或更早的阶段,再重新启动分裂和分化、按照变形对象物种的发育过程去发育成变形对象”这样极其复杂的过程,你才能期待“组成孙悟空的嘴的体细胞”确实地转换为“组成变成蜜蜂的孙悟空的肛门的体细胞”。在《西游记》原作里完全看不出有这么个过程,地球上没有生物的细胞能在数秒内完成这样的操作,“能实现这种操作的假想生物”的发育过程更是不怎么可能符合地球生物的生物学规律。
当然,按照原作的叙述,孙悟空是“石猴”,大抵不是细胞生物。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原作者不知道何谓细胞生物、不懂生物的发育过程,也就写不出来;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因为孙悟空的变形并无这步骤。
在古今中外的幻想作品里,这类“变形术”还无视了质能守恒。几十千克重的猴子在数秒内变形为不到一克重的蜜蜂,没有大量的灰尘或碎片散开,那么应该原地冒出一个蘑菇云。
要将这玩意合理化,简单的办法是“这些生物身上有高度卷曲的‘异常空间的出入口’,可以从作品需要的任意大规模的异常空间里存取作品需要的任意多的质能”和“这些生物生活在虚拟的宇宙里,可以调用特定的程序去瞬间切换自己的角色 ID、贴图、各项数据之类”,这将允许各种变轻变重、抬手打爆星球、拿星系当回旋镖之类的剧情表现,不过这也意味着这些生物的构造远远偏离地球生物,大抵不需要考虑地球生物的发育过程规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