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感觉敌后工作者比直面战争的将士要难?

回答
敌后工作者,这四个字放在一起,总让人联想到刀尖上的舞蹈,阴影里的较量。相比于战场上那些喊着口号、明晃晃地端着枪的将士,敌后工作者承受的压力,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恐惧和孤独,往往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甚至可以说,他们的“难”是另一种维度的,更加幽深、更加煎熬。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下的生存挑战。 战场上的敌人是具象的,你可以看见他的军装,听见他的脚步,感受到他带来的威胁。你甚至可以根据他的阵型、火力来判断他的意图。但敌后工作者面对的敌人,却常常是无处不在的“空气”。他们可能就是身边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可能是某个看似无辜的邻居,甚至可能是你曾经信任过的某个熟悉的面孔。这种“看不见的敌人”带来的恐惧,是持续性的,是渗透性的。你不知道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都可能暗藏杀机。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迫使他们时刻保持警惕,精神高度紧绷,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让他们万劫不复。

其次,是极端孤立的心理压力。 战场上的将士,至少有战友,有指挥官,有共同的目标,他们并肩作战,互相鼓励,即便身处绝境,也有一份“集体”的力量支撑。而敌后工作者,往往是单打独斗,或者小范围的秘密协作。他们不能暴露身份,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甚至连最亲近的人都无法告知自己的真实处境。这份巨大的孤独感,是足以压垮任何人的。他们内心深处积累的恐惧、焦虑、思念,都只能独自吞咽。想象一下,一个人身处敌营,周围是虎视眈眈的敌人,却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靠着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支撑,这种心理煎熬,远比战场上的血与火更加漫长和痛苦。

再者,是模糊界限的道德困境。 战场上的正义是相对清晰的,你是为了保家卫国,你的行为是被认可的。然而,敌后工作者为了获取情报、扰乱敌人、争取支持,可能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甚至会涉及到欺骗、利用、甚至更复杂的策略。他们可能要在敌人内部建立关系,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在黑白之间寻找灰色地带。这种过程,很容易让一个人陷入道德的泥沼。他们可能要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本心的选择,要背负一些沉重的心理包袱。当任务完成,胜利到来时,或许有人能看到他们的功勋,但他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和付出,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

还有,是对“胜利”的延迟性感知。 战场上的胜利,通常是具体的、可见的,是炮火的熄灭,是敌人的溃败,是升起的国旗。而敌后工作者的“胜利”,往往是无声无息的,是某个情报的传递,是某个活动的成功,是敌人计划的破灭。这些“胜利”很少能得到即时的、大规模的认可,甚至常常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不为人知。他们的付出,可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看不到”的努力,对人的意志力是一种持续的考验。

更重要的是,是随时可能被“牺牲”的心理准备。 战场上的牺牲,是英雄的壮举,是值得铭记的。但敌后工作者的牺牲,常常是悄无声息的,是失踪,是被捕,是被灭口。他们可能在一次看似普通的接头中,就成为历史的牺牲品。而且,他们一旦暴露,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更不可能像战场上的士兵那样,得到战友的救援。这种“被遗忘”的牺牲,以及对这种牺牲的心理准备,是极其沉重的。他们必须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并且知道,一旦牺牲,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被公之于众。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敌后工作者是在用一种“隐形”的方式,在与敌人进行一场更加残酷、更加持久的心理和智慧的较量。 他们的战场,是人心,是情报,是潜伏。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智慧,更需要的是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能够在极致的孤独和恐惧中保持清醒和理智的能力。他们的“难”,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消声的、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的煎熬。相比于直面战争的将士,他们的痛苦,或许不被史书记载,不被大众歌颂,但他们为和平所付出的代价,同样是惊心动魄,同样值得我们永远的敬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让我选择在战争期间到敌后从事情报工作还是在战场上做一名步兵,我肯定选择前者。

因为作战部队是有Acceptable Casualties的,也就是可以接受的伤亡。

比如一个团里有1000名步兵。虽然现在敌人的火力点仍然在射击,但必须发起冲锋,结果在冲锋过程中被打死了200名步兵,这200名步兵全是Acceptable Casualties。

作为一名间谍,你可以自己选择以危险的方式还是更安全一些的方式去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步兵,你自己想在战壕里和敌人对射,但上级让你冒着机枪火力冲锋,你也只能服从。

下面的视频不仅仅是电影情节,还是一战时的加里波利战役中的真实战况的重现。看了这个之后,你肯定是更想去做间谍了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4831242815102976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5041690953027584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504262387949977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敌后工作者,这四个字放在一起,总让人联想到刀尖上的舞蹈,阴影里的较量。相比于战场上那些喊着口号、明晃晃地端着枪的将士,敌后工作者承受的压力,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恐惧和孤独,往往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甚至可以说,他们的“难”是另一种维度的,更加幽深、更加煎熬。首先,是信息不对称下的生存挑战。 战场上的敌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察,而且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刻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原因。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中国对日本的敌意似乎比欧洲其他国家对德国的敌意更为强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1. 历史创伤的性质和强度: 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与规模: 这是最核心的因素。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长达十四年的全面侵略.............
  • 回答
    打入敌人内部,这是一种极其复杂、高度紧张、充满矛盾的情感体验,更像是一种置身于炼狱的煎熬,同时又夹杂着一种扭曲的掌控感。这种感觉并非单一的,而是由一系列极端情绪和心理状态交织而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从外部审视内部:伪装下的冷酷观察最开始,当一个人被委派或选择打入敌人内部时,首.............
  • 回答
    关于现实中“反美”现象较少,但网络上却出现大量反美言论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实中的反美:隐晦性与政治现实1. 政治与经济的“沉默” 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文化影响力渗透到全球,许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不得不与美国合作,因此公开反对可能被视为.............
  • 回答
    “感觉国外的教材比国内的厚得多”是一个非常普遍且直观的感受,背后涉及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内容深度和广度、以及出版习惯等多个层面的差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1.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差异: “理解”与“记忆”的侧重点: 国外教材(尤其在 STEM 领域.............
  • 回答
    关于美国和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的看法,以及可能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重要的事实:基于公开数据,美国航天机构(如NASA)和商业航天公司(如SpaceX、ULA)的总发射成功率是相当高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及其下属公司发射的任务也同样非常成功。 .............
  • 回答
    你提到的“车臣进乌克兰,就没看到什么后续”的感受,实际上涵盖了几个层面,也反映了大家对这场冲突信息获取和理解上的复杂性。为了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车臣进乌克兰”的初期认知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初期媒体宣传的“震撼弹”效应: 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的初期,车臣武装力量(通常被.............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老玩家心中的一种情怀和对游戏设计变迁的感受。从客观上来说,PS5 在图形技术、性能、游戏内容丰富度(尤其是在第三方大作方面)以及在线功能上,都远超 PS2。但是,你之所以会产生“PS5 不如 PS2 好玩”的感觉,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
  • 回答
    “团建过后,好多人离职”,这个现象确实是很多职场人士都有的感受,而且往往背后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原因。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下面我将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团建活动暴露了隐藏的现实问题团建活动通常是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士气,但有时它反而像一面放大镜,将团队和公司内部的潜在问题.............
  • 回答
    《三国演义》和《冰与火之歌》都是史诗级的作品,各自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读者。你之所以会产生“《三国演义》谋略更厉害,但《冰与火之歌》更残酷”的感受,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叙事手法上的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三国演义》谋略的精妙与艺术化《三国演义》之所以让你感觉谋略更厉害,主要体.............
  • 回答
    关于“欧美人对物质追求比亚洲人低”的看法,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感知,但需要更细致地探讨和理解。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因素的交织,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理解“物质追求”的维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物质追求”的含义。它可以被理解为: 对拥有更多、更昂贵、更先进的物质商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变迁,以及时代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 小时候(可能指80年代、90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即使是“大餐”,也意味着比平时吃得好一些。炒菜作为一种相对灵活、易于操作、成.............
  • 回答
    iPhone 12 系列的发布确实在苹果的iPhone产品线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然而,正如你所说,很多用户,尤其是“果粉”,似乎对一些被认为是“不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方面的原因:1. “果粉”群体的心理认同与品牌忠诚度: 苹果的品牌光环.............
  • 回答
    楚汉战争之所以给人感觉破坏力超过了春秋战国,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其中涉及战争的规模、持续时间、性质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虽然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战争频仍,但楚汉战争在某些方面确实展现出了更集中的、更具毁灭性的破坏力。1. 战争的规模和集中性: 楚汉战争: 虽然时间相对较短(公元前2.............
  • 回答
    “感觉相亲市场上,优质女比优质男多”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观察和讨论话题,它涉及到男女择偶观、社会发展变化、女性意识觉醒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感觉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 对“优质”的定义和标准变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优质”在相亲市场上的定义是.............
  • 回答
    “感觉部分大学生不怎么爱国了”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要避免以偏概全的论断。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爱国”的定义,以及“不爱国”的具体表现可能是什么。一、 对“爱国”的理解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往往与以下概念紧密相连: 对国家的忠诚与服从: 强调对国家制度、政府和领.............
  • 回答
    很多人对儒家存在偏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文化以及个人认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原因:一、历史的“恩怨情仇”:儒家与权力场的纠缠 “官方哲学”的双刃剑: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被历代统治者采纳并推行,成为维护.............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习惯的微妙之处。你观察到的现象在很多方言地区是存在的,原因也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感谢表达的“间接性”和“习惯性”: 隐含的感谢: 在许多方言语境中,特别是在熟人、亲戚、邻里之间,感谢的表达往往是间接的、.............
  • 回答
    关于“感觉近几年自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的看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社会现象观察。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认识到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多种因素的交织:一、 经济发展带来的民族自信提升: 崛起的事实基础: 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从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一.............
  • 回答
    “感觉雾霾是近几年突然爆发了”这种感受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但准确地说,雾霾现象并非“突然爆发”,而是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渐积累和加剧,并在近十几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和令人触目惊心。 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突然爆发”的感觉:1. 环境保护意识和信息传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