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加坡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怎么样了?采取了哪些措施?

回答
新加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像全球许多地方一样,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严格管控到现在的常态化管理,新加坡一直在调整策略以应对疫情。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梳理一下新加坡目前的疫情状况以及他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力求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来描述。

当前的疫情状况:

要说“目前”的疫情状况,首先要明白“常态化”的含义。新加坡已经将新冠病毒视为一种地方性流行病来对待,这意味着病毒不会被完全根除,而是与我们共存。因此,报告的数据更多地关注的是病毒的传播趋势、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数,而不是简单的确诊病例总数。

传播趋势: 新加坡会持续监测病毒的传播情况,包括每周的病例数、住院人数以及重症监护(ICU)的使用情况。通常,这些数据会受到季节性因素(例如流感季节)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影响而有所波动。新加坡会定期发布这些统计数据,让公众了解整体的流行病学趋势。
重症与死亡: 与早期不同,现在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护高风险人群,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新加坡政府会密切关注ICU的占用率以及因新冠死亡的人数,这些是衡量医疗系统压力的关键指标。
变异株监测: 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新加坡也一直在监测新的病毒变异株,并评估它们对疫苗接种、传播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新加坡采取的主要措施:

新加坡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一直以其“精准”、“灵活”和“科学”的策略而闻名。以下是一些主要措施的详细介绍:

1. 疫苗接种作为核心策略:
广泛推广: 新加坡是最早启动疫苗接种计划的国家之一,并且一直致力于提高疫苗接种率,包括加强针。他们为所有符合条件的新加坡居民提供免费疫苗接种。
多剂次接种: 鼓励并提供便利,让民众及时接种加强针,以维持免疫力,尤其是在面对新的变异株时。
儿童接种: 也积极推动包括儿童在内的各个年龄段人群的疫苗接种,以期构建更广泛的群体免疫屏障。
疫苗更新: 随着病毒的变异和新的疫苗技术的出现,新加坡也在积极评估和引进更新的疫苗,例如针对特定变异株的疫苗,以提高防护效果。

2. 灵活调整的公共卫生措施:
早期: 在疫情早期,新加坡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包括社交距离、戴口罩要求、限制聚会人数、旅行限制等,以遏制病毒的传播。
转向“新常态”: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对病毒致病性的了解加深,新加坡逐步放宽了许多限制,迈向“新常态”。这包括:
口罩规定: 取消了在大多数室内和室外场所的口罩佩戴强制要求,但允许个人选择佩戴。在特定高风险场所,如医疗机构,可能仍有建议或要求。
社交距离和聚会: 放宽了对聚会人数的限制,不再强制要求保持社交距离。
旅行政策: 取消了大部分与新冠相关的旅行限制,如疫苗接种证明和旅行前后的检测要求,使得国际旅行更加便利。
风险导向的策略: 政府的措施调整通常是基于当前的疫情数据、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及病毒的传播风险。例如,如果在某些时期出现病毒传播高峰或新的高风险变异株,可能会有针对性的收紧措施,但整体方向是趋向于常态化管理。

3. 医疗系统准备与管理:
强化医疗能力: 即使在疫情趋于缓和后,新加坡也持续投资于医疗保健系统,包括增加ICU床位、呼吸机等设备,以及培训医护人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病例激增。
分层管理病人: 对于确诊病例,新加坡采取了分层管理策略。轻症或无症状的患者可能居家隔离或在社区医疗设施中接受观察和治疗,而重症患者则会送往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护理。
药物储备与研发: 积极储备和引进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并支持相关的药物研发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重症和死亡。

4. 信息透明与公众沟通:
定期更新数据: 政府通过卫生部等官方渠道,定期发布疫情相关数据和趋势分析,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
清晰的指导方针: 在政策调整时,会提供清晰的指导方针和解释,说明调整的依据和原因,帮助民众适应变化。
鼓励个人责任: 在“新常态”下,新加坡也强调个人的责任,鼓励民众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病时居家休息,在高风险场合自主佩戴口罩等。

总结来说, 新加坡目前的新冠疫情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态化”阶段。这意味着病毒仍然存在,但对其传播的管控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政府将重点放在通过疫苗接种来保护高风险人群,减少重症和死亡,同时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公共卫生措施会根据疫情的发展和科学证据进行灵活调整,并且非常强调个人在自我防护中的作用。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新加坡对疫情发展趋势的持续评估,以及对疫苗和医疗系统能力的充分利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YPM永不过时。








user avatar

评论有人说已经辟谣了,不是这次疫情的图。所以先把图删掉了,特次澄清一下。但是新加坡政府对待疫情的态度确实也过于乐观了。李显龙也确实不鼓励民众戴大国口罩。这些基本事实事没有错的。


李显龙以身作则,亲赴防疫前线。亲力亲为向民众科普不需要带口罩?蜜汁操作,佛系防疫?

user avatar

新加坡的佛性防疫让人的确有点看不懂。

武汉可以说是前车之鉴了,从最开始的几例到几十例,再到现在成千上万发病的情况,不可谓不恐怖。

新加坡只因为湖北省外的病死率低,就把这个当做大号的流感来看是不合适的。

按钟南山的数据,这个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比例大概在15%左右。

那以新加坡570万人口的数量来说,以这个疾病这么强的传染性,如果没有控制,传染大爆发的确是可能的。哪怕只有1/50的人感染,按10万感染人口,也有15000的重症,而且是短时间内爆发,我想以新加坡所有医院床位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更何况新加坡医生本身是严重不足的。

这个病远非流感这么简单,流感的重症率没有这么高,新冠肺炎最大的问题在于重症率比流感明显更高,而且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病人有病床需求,形成对医疗设施的挤兑效应。而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承受这样的挤兑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病床收治,那病死率就不是像湖北省外的0.2%,而是要达到2%左右了。

假设按100万感染人口来估计,大量病人得不到救治,2%的病死率,短时间内死2万人,莫非在新加坡看来是可以接受的事情?不会引起社会动荡?

为新加坡感到担心

user avatar

李显龙的说法有很大问题。

武汉之外死亡率很低,一是很多病人病程没有结束,更重要的这是在全城戒备,严防扩散,专门医疗团队重点防治下的结果。

病人少,才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应对,才有比较低的死亡率。

而且这个比较低的死亡率最后出来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低的数字,还有个病程走完的过程。最终死亡率会比现在高一些。不会比普通流感低。

但是,你不防范,那会是武汉1月20日之前的模式。

12月初发现,12月底有几十个病例,到了1月中旬就挤爆医院了。

1月23日被迫封城,才终结自由指数传播,变成家人感染家属和医院感染模式。

2月初,武汉才明白过来,要隔离开健康人,才有方仓医院和宿舍征用。

武汉从现在开始,把隔离工作真的做到位了,分级别把病的,疑似的,密切接触的,都有效隔离起来以后,才会变成线性增长,并且在一个潜伏期后开始下降。

这个时候就真的控制住了,其实,武汉之外总体看,已经控制住,不是返程潮带来的未知波动,到2月中旬,各地基本就差不多了。

返程潮后会延迟甚至反弹,但是措施得力到位的情况下,还是可控,只是会再有一个阶段的过程。

新加坡的这种思路很危险。

新加坡至少应该全民戴口罩,降低未知的感染机会。现在这种搞法,真指望天气热病毒活性弱?

如果这个病毒不怕热呢?在新加坡会不会自由指数传播?

这个病毒黄种人易感,日本一艘船还没下船就紧张的要死。新加坡这样心大真不是好事。

user avatar

因为现今形势发展较为平稳,我不再每天update最新的消息,包括图表和视频,从2月27号起改为2到3天做一次更新,让真心关切的知友得到真实的信息:

此答案为2月份发展,3月份发展形势更新于(非每天更新)

-----------------------------------------------------------------------------------

觉得原来行文格式观感没有太好,今天(29th Feb)改一下。更新目录放在每次更新内容之前,提供总目录和分目录,分目录为当天更新内容,走势图每天更新(旧的删除),病例数据每天更新

总目录:(5个视频、2篇专业报告文章)

-11st更新(27th-29th):

实时监测报告(有四家专业机构)、违反条例案例、奖励措施、新感染群

-10th更新:违反条例处罚实例-1、密切追踪视频介绍、新加坡专业人士看法、血清检测

-9th更新:韩国地区性禁令、卫生部长当天视频确认两大感染群为同一感染源

-8th更新:疑似病例隔离视频(中国籍小姑娘)

-7th更新:CNA COVID-19 cluster介绍,这种图表方式对查询各大感染群比较方便

-6th更新:半岁小宝宝及其母亲(永泰行)康复、莫斯科城市交通辟谣再被反辟谣

-4th更新:输入型病例的极高治愈率、滑稽打脸(要杠我也把东西看完吧!)

-3rd更新:首例病例康复视频(想吃热干面的山西王先生,嘿嘿)

-2nd更新:哈佛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报告(原文内容在精选评论)

-1st更新:SPH查询具体病例信息的方法(视频

11st更新目录:(今天就不发走势图了,直接写数据)

(1)四家研究机构2月21号发表的一份监测报告

(2)违反条例案例-中国夫妻因为隔离信息不实,被控告上法庭

(3)奖励措施,内阁政府人员减薪一个月&前线抗疫人员加一个月花红

(4)本地新增感染群

27th-29th:

新增一个感染群,累计确诊病例102例,治愈72例,治愈/累计确诊比为70.5%,重症减少一人为7人留院总人数为30人

(1)四家研究机构2月21号发表的一份监测报告

四家研究机构为:1 Department of Population Health Science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2 F. I. Proctor Found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4 MOH Singapore 再次感谢 @MartianMangaka ,知友之前提供了Harvard那篇报告的地址,现在我在上面玩的很high,到处都是研究报告哈哈哈哈!

好的下面我先截图部分报告再粗糙的解释下

-他们用模型算出一个数据Rt,这边华文媒体翻译的是“病例传染率”,这个解释我个人认为好理解但还是有些不准确,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 over time,这个里面是有个时间变量影响的,我也不知道咋翻成中文好接受些,时间段有效传染数据??大家懂就好

-这个Rt我图中也给出了计算公式,他们算出来新加坡的Rt是1.1,也就是说从疫情爆发一来,每一例确诊病例就会在特定时间段再产生1.1个病例,而之前Harvard公共卫生学院的报告意思是,每确诊1个输入型病例就漏掉了1.8个实际病患。这两篇报告都给予了新加坡防治、检测能力的高度评价

-Rt>1则表示病毒会持续在社区爆发,Rt<1才表示病毒的传播会减速 (这个华文媒体翻译的很准确),那么对应的我国现在的Rt是在 2.2-7.1之间,所以说现在中国和新加坡都不能放松

-不错,文章中有说,因为中国来源数据和计算方法的不同,模型运算的结果也许会有不同,但文章中也强调了一点,在reporting of delay这个数据里,中国不含湖北省和新加坡在这个变量上差距不大,表示在高强度的隔离措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这份报告对中国有没有 “所谓意识形态的攻击”,大家自己判断,否则很容易形成悖论!你认同,那么中国的Rt还是不好看,你不认同,他又在某个时间变量上肯定了中国,而这个时间变量也是此模型公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总之一句话,Rt>1,那么就都别得意洋洋,这当然针对新加坡,也是对中国的提醒

(2)违反条例案例-中国夫妻因为隔离信息不实,被控告上法庭

知乎之前不是还有人黑新加坡佛系抗疫?隔离令不严格吗?现在要坐牢哦!别一回头又黑新加坡反华好吗?否则神也是这些人,鬼也是这些人,话都给说完了

-现在来看,之前那个PR还算好运了哦!只是被取消绿卡,这2位就惨了,不过 该!!!

-实在搞不懂谎报自己的行动路线有什么好处,还是夫妻同时谎报!祝这对夫妻在新加坡牢房待的开心哦!3月20号开庭!(估计到时要拿女儿出来求情,这些bitches)

-那些知乎上自称隔离期在新加坡还出来溜达的都出来走一个???

(3)奖励措施,内阁政府人员减薪一个月&前线抗疫人员加一个月花红

-所有担任政治职务者将带头,少领一个月的薪金,哈莉玛总统也表示自愿减薪一个月。

-所有国会议员也将少领一个月的议员津贴;常任秘书、副常任秘书和法定机构总裁等高级公务员则少领半个月的薪金。

-卫生部和重组医院医疗人员,以及在前线对抗疫情的各机构公务员,全部加薪一个月花红

-向所有公共卫生防范诊所发放一次性津贴,协助它们照料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患。

不要说作秀,初级部长们每年薪水是110万新币(550万人民币左右),国会议员光津贴就有近20万新币。这些钱拿出来奖励前线工作人员是很好,也是很充足的。

(4)本地新增感染群

-刚刚确定两大感染群为同一传染源,马上就新增了一个感染群

-因为此感染群的缘故,新加坡确诊病例在未来几天应该还是会稳步增加,革命远未成功

==============================================

10th(2020年2月26号更新):(1st内容里有SPH早报如何查询病例具体信息的视频、2nd内容和推荐评论里有哈佛T.H.Chan公共卫生医学院报告相关内容、3rd有首例病例视频, 7th有告诉大家如何查询各个感染群的方法,8th里有中国籍小姑娘被判定为高风险的隔离视频,9th里有卫生部确定两大感染群为同一起源视频

先说个题外话:今天WHO高度赞扬我国的问题又被顶上了高热度(很多人又沸腾了,真想不到我一个偏自干的人会用沸腾这两个字),我这个人可能天生反骨,说个事实吧!WHO是专业机构没错,但WHO说谁不错不错的言论也不用太上头,WHO这些天来对所有主权国家都是赞美包括这个话题的主角-新加坡(那赞扬的力度可一点不弱,可我的文章中没有采用这些言论),甚至还高度赞扬过尼日利亚。

看WHO,最好是看他们对病毒的分析,对数据的解读,说谁谁谁不错,大家拿去宣传可以,当真可就完犊子了,你碰到亲戚家成绩差的熊孩子不也得赞美一句“真俊真聪明?”。

今天信息较多,先做个目录:

-违反Stay home of notice的最严格处罚实例

-走势图 (2月24号删除,更新到此处)

-新加坡追踪简短介绍视频(虽然内容来自于华文视频,但里面还是有官员说英文,不过有字幕)

-新加坡专业人士对特殊案例的不同看法

-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serological testing,来追踪漏诊病例

(1)违反Stay home of notice的最严格处罚实例

-之前最严重的处罚不过是吊销工作准证

-这次直接的处罚是注销Re-Entry Permit,第一次看见对绿卡的处罚

-之前嘲笑新加坡佛系防疫成风时,我看知乎上还有人show off,说自己还是可以走动,很好,如果你不是吹牛,接下来小心点,在新加坡中国人太多,您继续走动着说不好哪天就被举报了,傻X!

(2)走势图 (病危依然维持在 7例)

(3)新加坡追踪简短介绍视频(这只是电话追踪部分,对于居家隔离卫生部会派人抽查,(1)中的人就是被发现不在家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6134114556149760

-新加坡一旦检测确诊,就会出动两班工作人员来追踪,第一班8人要在2小时内提交初步报告给卫生部

-第二班70多人,分为3个rotate shift再来24小时进行详细追踪

-新加坡现在密切追踪者为3000人左右,投入的兵力为80人,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4)新加坡专业人士对中国特殊案例的不同看法(这个我就不详细说了,免得很多人数据、资料什么都没就知道跑来沸腾)

-英文的原文我附图在下面,我就不翻译了,内容不太入耳,而且我被杠累了。

Remark:刚才知友对这个有不同意见,我建议看3rd视频部分和8th视频部分,你就可以推导新加坡大概平均回对病例做几次核酸检测(另外评论里我和知友生活是件美好的事情就这个事讨论过),中国康复阶段做两次我是知道的

I. 检测错误是很常见的

II.康复阶段的PCR test 很重要可以检测到没有感染性的RNA 病毒

III. PCR Test的程序在某些地方可能没有被严格遵守,甚至因为医疗设备的缺乏没有做,所以导致了反复感染的情况

(5)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serological testing,来追踪漏诊病例 (新加坡专业人士指出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类型的血清检测,但并未用于追踪密切接触者)

-91号病例被卫生部转介到传染病医院后,她体内已经没有virus了,但身体里面却有大量的抗体。

下面是她的行动轨迹以及信息(这个我不做视频了,时间没有那么充足)

-针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或者已经康复却不知道传染给其他人的患者,用这种血清检测法就可以找到其中的关联,与PCR Test综合使用可以更好的建立追踪链。可惜的是,现在有关这种血清检测的介绍太少,中文媒体只是说了可以找到PCR检测呈阴性但体内已经产生了病毒抗体的患者,英文媒体说得稍微多一些,我附图如下

-有些名词我不不清楚含义,但这篇文章表明PCR test对体内已经没有病毒的病例没有作用,所以用来追踪接触者没有意义

-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PCR检测错误很常见的问题,但这种检测法是如何综合运用 Neutralisation assay和ELISA assay的没有说。

=====================================================

9th(2020年2月25号更新):(1st内容里有SPH早报如何查询病例具体信息的视频、2nd内容和推荐评论里有哈佛T.H.Chan公共卫生医学院报告相关内容、3rd有首例病例视频, 7th有告诉大家如何查询各个感染群的方法,8th里有中国籍小姑娘被判定为高风险的隔离视频

今天还是比较平稳:(走势图今天不放放一个视频)追踪链有新消息,在更新内容最后,放卫生部记者会视频

-新增1例,出院5例,重症患者依然维持 7例(有4例已经再ICU很久了,希望能撑过去)

-累计确诊 91例,治愈58例, 治愈/累计确诊正式超过60%,为63.7%。

从明天也就是2月26号,对韩国发出地区性禁令(大邱市和清道郡)

另外追踪链有更重要的发现:本地两个感染群的源头都确定为两名武汉旅客,部长用华文发言,坡人华文能力会差一点,大家不要太苛刻

这一下追踪链会更加清晰,对之后潜在的感染病例有帮助,谈话中部长依然在强调,虽然新加坡的形势不错,但今后依然会有新增病例,让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新加坡对外的宣传依然是 新加坡是除了中国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755160468713472

-片子我剪辑过,音频部分我也重新做过,去掉了部分自吹自擂的言论,去掉了广告部分和部分视频推荐。

-结尾处的视频推荐没有去掉,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去用其他手段去去掉它又不影响视频,大家见谅。

==================================================

8th(2020年2月24号)信息更新:(1st内容里有SPH早报如何查询病例具体信息的视频、2nd内容和推荐评论里有哈佛T.H.Chan公共卫生医学院报告相关内容、3rd有首例病例视频, 7th又告诉大家如何查询各个感染群的方法

今天放一个中国小姑娘的自拍视频(疑似解除,2天前上传)可以看看新加坡隔离力度有多大,截止2020年2月24号,新加坡 累计确诊 90例,密切追踪隔离 2842人,是确诊的30多倍,大家有心再看看我国数据,不觉得和舆论宣传的有些相反吗?视频放在走势图后面

-新增一例,这一例导致昨天的基督生命堂再次上榜(昨天此感染群旧患者全部治愈,但今天新增一例确诊)

-再次出院2例,这样 治愈病例/累计确诊来到了 58%以上

2020年2月24号病例走势图(2020年2月24号删除,更新于最新内容处)

小姑娘隔离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402137418805248

-前几天有人喷我,说武汉医疗人均资源是新加坡4倍,新加坡这样搞等着大爆发吧!

-结果呢?别说武汉,成都那边因为医疗资源不够病患再次感染(我觉得就是没治好),新加坡在确诊病患康复阶段,核酸呈阴性后依然连续检测4次终于发现还是有反复,于是继续治。

-这个小姑娘因为从中国回来喉咙痛,立马隔离照X光,还连续做了两次检测,才让其出院,对比很多地方的实际病患因为医疗资源缺乏都不能进入疑似统计,这个小姑娘在视频中有拿Identity card,这在新加坡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PR or Citizen,连非公民和绿卡都能得到如此好的医疗照顾,我想人均资源谁更丰富似乎不用争辩了。而且还有其他资料论据,等我写总结的时候再拿出来。

-这就是很多人口中,开卷考0分的新加坡,这个世界真是荒诞

还是那句:不是想借新加坡来贬低中国,虽然没多爱祖国但我也不恨国,但具体问题具体看待,不能因为口号式的宏大叙事,就拒绝了任何实事求是的讨论空间。

那不是集无知、弱小、傲慢于一身么?

=================================================

7th(2020年2月23号)信息更新:(1st内容里有SPH早报如何查询病例具体信息的视频、2nd内容和推荐评论里有哈佛T.H.Chan公共卫生医学院报告相关内容、3rd有首例病例视频

-首先做出严正声明:昨天我有一处错误永泰行感染群还剩一人未康复,基督生命堂所有病患康复

-今天除了走势图,还告诉大家另外一个较直观的图,用来查看具体病患的好转状况

-今天无新增病例出院2例,不知道是短暂的风平浪静还是暴风雨的前夕,治愈病例/累计确诊再次回到57%

2020年2月23号病例走势图(2020年2月23号删除,更新于24号)

另外一个叫做Cluster,不知道怎么翻译,但是可以清楚的查看各个感染群的状况

可以在CNA COVID-19的有关新闻里查到,每个相关新闻都有附链接,点击那个“Explore our interactive: All the COVID-19 cases in Singapore and the clusters and links between them”就行

====================================================

6th(2020年2月22号)信息更新:(1st内容里有SPH早报如何查询病例具体信息的视频、2nd内容和推荐评论里有哈佛T.H.Chan公共卫生医学院报告相关内容、3rd有首例病例视频

-还是有喜有忧,新增3名病例,2名来自之前的隔离群体,1名来源不明,整体确诊来到89例。喜的是永泰行感染群已经全部康复(此处错误,2月23号更改,永泰行还剩一名48岁女员工未康复)。新加坡的 治愈/累计确诊比来到55%

-今天有走势图、部分永泰行女职员的采访截图,和一些最新国际上爆出来的针对COVID-19的消息(这些消息不知道真实性如何,希望有知友能出来交流一下)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半岁宝宝终于康复了)

2月22号走势图更新(走势图删除,更新到2月23号处)

题外话:

近几天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针对中国人行为,因为我生活在新加坡,并没有太多这样的感受,希望得到当地真实消息的知友能证实或者辟谣一下

-虽然之前俄罗斯卫生部长签名认证病毒为人工合成的事件最后被辟谣,但莫斯科城市交通公司事件却在辟谣后又被反辟谣,最终变成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还是那句:

Fight Virus, not China,除了那些现在还在花式洗地的Shits

=====================================================

5th(2020年2月21号)信息更新:(数据更加漂亮了,但还是不要太乐观,今天冒得视频,3rd有视频,2nd和推荐评论里有哈佛T.H.Chan公共卫生医学院报告的相关内容,病例视频查询方法在1st内容底部or正文答案)

-新增确诊1人出院10人,1人为SIT学生,SIT马上放假一周

-出院病例/累积确诊 比例已经超过50%,54.6%,但是重症病例增加一人为5人,情况不太乐观

-新加坡政府表示可以提供大规模援助到年中(这个水平是真的很高,未雨绸缪)

-图表(2月21号走势图删除,更新到2月22号)

==================================================

4th(2020年2月20号)信息更新:(虽然数据看起来很美,但情况并不乐观,我会在图表下阐述我的观点),视频查询方法在1st内容底部,今天冒得视频

-今天CNA Asia换了另外一张图标形式,暂时没找到走势图,不过新增病例仅为1人,看昨天3rd部分内容的走势图也行,新增确诊1人、出院3人(2人为武汉居民),至今天为此,所有的中国籍武汉输入性病例现在只有1名31岁女性和1名37岁男性没有治愈,这些人运气真的不错,如果留在武汉,那真的不敢想... ...

-新增病例1人(但这1人属于来源不明病例,中国籍、36岁、工作准证、未曾在次期间回国)

-数据图表太大,我只截一部分(输入性病例为橙色长方形、新增病例为红色圈形),Discharged为出院、New Cases为新病例、Imported case为输入性病例

为什么今天新增一人、出院3人,治愈/确诊比来到47%的时候我却说不乐观:

-韩国出现了死亡病例,韩国作为发达国家肯定也能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但依然有人死亡,不知道病毒在国外是否也发生了不好方向的变异。今天联合早报强调仍然有4名患者在重症室,之前重症患者一度从8名减少到4名,我也以为形势在好转,可是这4名患者已经留在重症室非常长的时间了

-前面连续好几天确诊病例都是来自已经隔离的群体,可这两天都分别有一名来源不明患者,这会给持续追踪密切接触者带来很大的麻烦,从早报的追踪图表来看也有点不好的味道,密切追踪者图表还停留在2月16号,也是这几天唯一没有更新的图表,很有可能是追踪量太大,短时间无法分类进行详细的汇总统计

-之前一个1岁小baby和2岁小baby都康复了,可那个半岁小baby还没有,而且他是全家感染,现在只有家中的帮佣康复

-另外一个我更加关心的地方,情况也并不乐观,可是什么都做不了,甚至也说不了

----

4th(2020年2月20号) 午餐时间 笑话更新:


-我忏悔,因为我总觉得好多人根本不看内容就喷,于是做了个社会实验,我文中只提山西王先生,却不说他的路线是武汉->广州->新加坡,我在想有没有hanhan根本都不看内容就自以为是出来喷(何况16年前我在武汉时就好多山西同学,后来也留在武汉了),嘿嘿!还真有... ...!

-我后悔,应该多等几个这样的,再一起打lian的,还是情绪管理不到位,洋洋得意了,后悔啊!

- @苏苏香薷 一定要回来告诉我山西人吃什么啊? 这可是很重要的证据呢!!

=======================================

3rd更新(2020年2月19号,之前写错为1月):还是一样分为数据图表&视频(今天视频前面,数据图表后面),有喜有忧,喜的是今天又有5人被治愈,治愈/确诊比达到40.4%,坏的是今天居然再次增加一名来源不明感染者,今天先放视频(1号病例的出院采访,我稍微剪辑了一下让观看体验更好,否则有些广告和其他视频介绍,所以今天update时间也晚了,见谅!),让大家也开心一下不要太苦闷,首例病人终于出院了--66岁、来自中国山西的王先生,回去了记得多吃一些热干面!!身处国内受到影响的朋友也一定要乐观,和亲人朋友多交流,能缓解焦躁的情绪。 Remark:病例查询视频在1st部分底部

下视频版权属于且仅属于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联合早报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3627010360131584

今天新增的3名患者,两位属于之前的隔离群体新增一名来源不明案例

她初期被诊断为Dengue Fever,Dengue Fever在新加坡也是致死率相当高的疾病,而且初期很难诊断,此名患者57岁,2月9号到现在一共去过5处医疗场所,这对她的体力、免疫力也是极大的挑战,而且多次检测都未能确证,2月13号哈佛某研究机构判定新加坡为检测能力最强的国家(视频里1号病例也提及了这一点,确认治愈就做了至少5次检测),可检测能力最强的国家现在也出现了极难检测的病例,所以这场战争还远没到乐观的时候。

2月19号数据图更新:(2月19号走势图删除,更新到22号内容里)

红色为确诊&蓝色为治愈、Upper是每日确诊&每日治愈的个例、Lower是整体数据趋势图

=====================================================

2nd更新:(MOH的网站上也可以查,但使用体验不好,网址放在2nd底部)
还是一样,分为数据图&病例个体信息

2月18号走势图已经删除,请移步观看最新的2月19号走势图

Nice!治愈/确诊已经超过30%,病危依然维持在4个,今天再次治愈5人,一岁小Baby这么快就好了(给个赞!),现在就看那个半岁小Baby了

具体新增信息:(这里就不放如何查看的视频了,不会的知友可以去我 1st更新的部分找)

-78号病例,女、57岁Citizen,属于神召会恩典堂感染群

在一间由非福利机构经营的社区医院工作,负责行政工作,出现症状后没有跟病患接触。

-79号病例,女、35岁马来西亚籍,持有工作准证,与72号病例中国籍男子是夫妻

海军部FoodXchange@Admiralty工作,但处理食物并不在她职责范围内,家住兀兰。

-80号病例,女、38岁Citizen,属于神召会恩典堂感染群

在国大医院担任行政工作,出现症状后没有与病患接触。

-81号病例,男、50岁Citizen,属于神召会恩典堂感染群

工作信息不详

神召会恩典堂(Grace Assembly of God)感染群已经增加至 21人,网站上还未将今天的3人统计进去

2月18号再次更新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报告的相关信息,首先感谢 @MartianMangaka 这位知友在我发出哈佛报告的相关信息后,进一步做了检索比对,并指出的我言论中不够严谨之处,而且找到了原报告。我和Straitstime的文章比对过,基本确定 @MartianMangaka 提供的文章就是原文,这样的交流实在太爽了!!!

并不影响我之前的观点和结论,甚至看完后觉得形势更严重,有想了解相关细节的朋友去评论区(报告的pdf文件有9页),我会撤下昨天我推荐的评论,将相关交流推荐为精选。

2月18号早 相关信息更新: (即使是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认证 "接近完美"的新加坡,每增加1名新加坡患者也代表同时有1.8个病例没有检测到)

英文网址&截图: (可以与下面的中文文字截图比对检索)

straitstimes.com/singap

(1) 哈佛大学公共研究院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新加坡对covid-19的检测能力在全世界接近完美水准

(2) 如果全球都具备新加坡的检测能力,病例会是现在的3倍多

(3)即使是新加坡,也肯定存在无法检测到的情况,依照报告推测的数据,每有1个新加坡患者,就有1 .8个没有被检测到。因为新加坡主要依赖的方式也是出入境信息,但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4) 我写这个不是要证明新加坡有多牛13,而是提醒大家形势不像大家想像中那么好,例数据上的趋势是否好看,不应该是现在主要关心的因素,对国内来讲,如何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MOH本地疫情数据库:

建议大家不要用,还是在SPH和CNA Singapore上查比较详细,使用体验更好,SPH的数据和MOH的数据是一样的

=======================================================

1st 更新:

2月17号晚更新:再增2名确诊病例,其中一位是1岁婴儿,他属于2月9号由武汉返新的隔离人群。另外一名是本地35岁男子,与之前的62岁DBS职员确诊有过密切接触

2月17号走势图已经删除,请移步观看最新的2月18号走势图

如果还想关心更具体的信息,我也做了一个小视频(每天更新),正好大家也可以中英文对照,检索比对

2月16号 & 2月17号相关确诊病例 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2866629522243584

=======================================================

新加坡重视吗?我认为很重视!采取的措施合理吗?我认为还算合理。民间状况一言难尽,有些人恐慌有如世界末日,有人完全不当一回事。

截止2月15号:新加坡已经确诊72例,境外输入22例,本地感染 50例,一共有5个感染群 (2月16号正在调查 Mei Hwan Drive是否为第6个感染群)。

病危6例,出院18例,感染源不明13例,28岁永泰行女销售员为新加坡第一起非输入病例 (希望那个半岁小婴儿早点康复)

已经确定的5个感染群:

(1)Cavan Road 永泰行

-靠近地铁站 Farrer Park

-原因:广西旅游团造访永泰行,旅游团中一对父女回中国后确诊,随即带团导游和永泰行一名28岁女职员出现症状并最终确诊。

-发展:由永泰行开始传播,本地最终受感染确诊人数为 9人

28岁永泰行销售员全家感染,包括其丈夫、女佣和一个半岁的小婴儿。导游和其丈夫感染,永泰行其他3名职员也被感染。

-截止2月15号结果:导游和其丈夫、永泰行36岁男职员和40岁女职员,已经出院,28岁销售员及其家庭还未康复

(2)新加坡基督生命堂(The Life Church and Missions)

-靠近地铁站 RochorDhoby Ghaut、Little India

-原因:一对来自武汉的夫妻参加教会活动,这对夫妻于1月29号确诊(当天新加坡暂停护照issue place为湖北的人士入境)

-发展:最终受感染确诊人数为 5人

-截止2月15号结果:无人康复

(3)君悦酒店 (Grand Hyatt hotel Singapore)

-靠近地铁站 Orchard、Newton

-原因:一家Global gas analysis相关方向的跨国公司在本地君悦酒店召开会议,一共109名员工参加,15名本地员工+94名国外员工,国外员工中有数名来自中国湖北省

-发展:本地最终受感染确诊人数为 3人。但因为是跨国会议的缘故,后来影响到多个国家包括英国和法国。

-截止2月15号结果:2人康复

永泰行 & 君悦酒店 & 基督生命堂的关系图


(4)Seletar Aerospace Heights (工地)

-靠近地铁站 无,倒是靠近Sengkang那一带的几个轻轨站

-原因:此例首个感染者来源不太清楚,后面的人和他有关能够确定。首名患者去过Mustafa Center,这个商场离永泰行不愿,也是靠近Farrer Park MRT,而且有段时间很多人去Mustafa Center买口罩

-发展:本地最终受感染确诊人数为 5人

-截止2月15号结果:无人康复

(5)神召会恩典堂(Grace Assembly of God)

-这个比较特殊,有两个地址,而且经过事后调查,多名病例分别去过这两个地址,一个靠近Bukit Batok,一个离QueensTown和Redhill不远

-原因:首个感染者有去过马来西亚,但不能确定是否有关,毕竟新加坡才是中国以外确诊最多的国家。

-发展:本地最终受感染确诊人数为 16人

-截止2月15号结果:无人康复

关系图:


还有一个汇总图,我也放出来(下图完成于2月14号)15号又多确诊5起(3起来源于恩典堂、1起来源于Seletar工地、1起和之前确诊的麻醉师相关)

个人的一点想法:

看到网上很多人说,要避免去这5个地点,但我不这么认为,所有确诊病例在未确诊之前可去过不少地方,他们的住家也分布在Singapore各地,市民无需格外恐慌,现阶段MOH显然还有能力追踪相关密切接触人士(没能力追踪了政府会说的,毕竟新加坡政府老实,前几天已经说过,政府现阶段还能控制,但如果疫情在社区大规模爆发,那么政府就没有能力追踪所有病患的密切接触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去过的地方反而更安全,因为彻底消毒过了。

Extra:现在正在调查Mei Hwan Drive,有多名确诊患者来自这个地区。


政府采取的措施:

先说点题外话,

网上很多人对新加坡政府的做法不满继而抨击,我是觉得无聊且愚蠢,新加坡政府有些铁憨憨、处理手法也比较透明,有一说一。直接告诉你,一旦疫情在社区大规模爆发后,政府就没有能力追踪所有病患的密切接触了,所以现在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而且Surgical Mask的作用不如想象中大,而且因为中国疫情严重,新加坡本地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口罩,所以优先提供给医护人员和病患

说实话这比中国相关行政机关高明多了,中国行政管理方做了两件事:(1)刚开始毫不在乎,对可能的爆发持完全否认态度 (2)一旦被现实打脸,又开始恐慌且将不安情绪最大化的传递给民众,恕我直言,当初家乡的领导刻意隐瞒是做好局面给上面看,现在各个省市的“丧尸化”防治措施一样是做给上面看,意义不大。先把湖北那些疑似却救助无门的民众收治再说,什么挖路、拿喇叭喊话等表演手段少做。更别说现在对医护人员依然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这个不做好,再多的喊话和再多的表演都没有意义。

(1)为什么说新加坡政府很重视?

-1月28号即禁止湖北Passport的旅客入境,2月2号开始禁止 China Passport的旅客入境( except Singaporean、SPR和Long term pass)。针对传染源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同时在国际上发声“不应该因为Corona-virus去责备某个特定团体,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即时反应

无论真心与否,至少场面上做到位了,反应迅速且很得体又没有过于针对中国

-政府官方每天都正式公布疫情消息

-媒体每天的重头戏都是Corona-Virus (上面我所找到的信息全部由新加坡媒体提供,图标和数据做得都非常直观和清晰)

-确诊病例的完整相关信息、院方治疗信息完全透明,下面我录个小视频(GIF知乎限制了大小所以只好搞个视频了)可以告诉大家如何查询

新加坡COVID-19病例查询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2439353240449024

(2)大量提供经济援助,对医护人员所需的资源优先照顾 (讲真,这个才是关键)

-严格执行隔离政策,对受到影响的企业提供经济补助,如果因为职员隔离受到影响的企业可以向政府申请经济补助,而不执行隔离政策的企业会受到惩罚(比如一到两年内不允许请国外员工),对企业的补助为每天100新币 (这项政策网上有很多谣言,还是那句话,Google很好用但得确定用对了,知道去那里检索比对能得到正确信息)

-政府加快研究检测仪器,甚至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将设备发给中国,以帮助阻止Virus的进一步传播

2月7号第一批发送10000份,后一个礼拜又再发送10000份,总计20K test kits。

以新加坡本地来说,各家医院的检测设备是足够的,而且对私人诊所也提供了帮助

图中的仪器我们公司也有,每天上班都要扫一下。

新加坡也将于2月18号重新启动公共卫生防范诊所计划(PHPC,具体意思想知道的自己google),以此提供更多的援助,如果在大型跨国企业工作的员工,看病花费少(公司报销大部分)是可能的,但5天的诊所病假我真没见过

-另外各项薪金援助、提供税务回扣或租金豁免的措施都会相继出台。


个人的想法:

-中国的形势再怎么不好,英雄的人民始终不会缺席,中央政府也会集中全国的优势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也希望湖北能在各方的援助下早日好转(前期很多人因为医疗资源不足无法确证,甚至没能进入疑似病例统计,那些东西看得人很伤心)。

不过有一点可以学习新加坡政府,比如把丑话说在前头,一开始就告诉民众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形。民众肯定有部分是无知的(甚至可能不是少数),坡县也有很多在网上造谣的人趁机诈骗钱财、制造恐慌、企图造成动乱,但因为政府的处理相对透明这些问题都未造成严重的后果。


写完了。

user avatar

新冠状病毒肺炎(NCP)已传染到24个国家,不同国家应对措施不同。新加坡无疑是最佛系的!

要点:不停工停课,不关闭营业场所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认为:NCP毒性比SARS弱,在湖北之外的致死率约为0.2%(实为0.33%)。流感的致死率为0.13%,NCP只比流感强一些。建议轻症感染者在家休养,把医院留给对病毒抵抗力更弱的老人。

印尼:节俭法

要点:人员没有不适,不进行检测。

印尼从武汉撤离了243个人员,至今0确诊。印尼卫生部传染病主任温德拉在2月6日说:如果他们身体不适,发烧、咳嗽、打喷嚏,那么我们才会取样。如果他们都健康,我们为什么要取样?检测冠状病毒的化学试剂十分昂贵,一次检测就耗费十亿印尼盾(约73035美元),为确保准确性,每个人至少得测试两次,太贵。印尼没有快速检测技术,只能进行基因测序,价格昂贵。新加坡怕引起恐慌,甚至不鼓励戴口罩,决定用身体硬抗。

印尼为了省钱,听天由命。

美国:要死一起死

要点:放任自由

美国2009年4月中旬发现H1N1猪流感人传人,4月25日,世卫组织总干事宣布新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美国政府直到10月24日,才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少量学校停课,边境出入、贸易旅游、开工就业没有任何限制。公共聚会口罩都不戴。美国的做法,使猪流感蔓延到214个国家,最终感染了超过130 万人,总死亡人数约为1.8万人,患者平均死亡率为1.3%,其中中国感染人数12.3万,死亡714人。

美国熟悉传染病规律,明白防控H1N1代价极大,都是本国扛,自己吃亏,恰逢所以选择放任H1N1传播到全世界,让全世界陪着承受。

美国同时生产高价的H1N1特效药-达菲,权势人物不会波及,其他国家的人感染H1N1还要跟美国买药,当年,达菲被各国大量购买,创造了30亿美元的销售额。

由于美国制药技术领先与防控代价大,遇到传染病,美国政府选择放任,保持经济正常运转优先。任由传染病对外输出。

如果喜欢我,欢迎来撩哦!个人公众号:听医生说

user avatar

2.14继续,今天又刷了9个,看样子,新加坡没有什么制度优势,也不是一个毒外之地,除非病毒火线加入人民行动党,不给政府添麻烦。

2.13补充,已经出现不少和武汉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者了,这意味着社会上还有几倍没发现的携带者。尽管绝对数量上不多,和武汉早期很像,继续现在的鸵鸟政策,再过10天数量指数上升,就远超日本跃居中国以外第一了。

-----

新加坡在赌,目前国内的几十个确诊者和潜在的感染者中,不会出现超级传播者,一旦出现几个,马上感染人数就会指数上升

user avatar

他们的理论,武汉已经试过了。

真的行不通。

user avatar

不封城还没开始泄的只有仨:新加坡,日本,德国。

日本,迷之国家,理解不能,别家r0都是3,就他1.4,谈不了,没本事谈。

德国那是icu多的用不掉我们不谈,他们不是没爆发,只是没泻。

剩下的新加坡目前来看好像也开始漏气了,他们的措施也越来越不佛系。




这病毒真是专治各种不服……

地广人稀的挂了,严控输入的挂了,医疗资源充足的挂了,医疗卫生水平高的挂了……

好像现在除了各种程度上的封城隔离以外,唯一还存疑的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就是高温了。

毕竟相对高温的地区还没有壮烈的 ,

等巴西马来新加坡什么的壮烈一个对照一下天热没卵用,这事儿就真没完了……

covid19简直开挂了……

user avatar

其实东南亚都有个矛盾体:

日照充足 Vs 空调寒厉

前者广普消毒,后者滋生传染。

如果新冠能通过蚊子传播,那就真是千年杀了。

@Vigorous Cooler SARS包括新冠,有无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体外血液传染?(◉.◉)

user avatar

说句难听的,新加坡可以作为对照组观察一下。如果月底一切平稳,没人死亡,确诊人数也没有增加很多,那国内非湖北区域就可以松一口气,该干啥干啥了。(湖北区域一时半会是好不了了。。)

如果不幸爆发了,国内还得继续严防死守。至于那时候新加坡怎样。。自求多福吧。

————

2.13: 58例

2.14: 67例

2.15: 今天涨势下来了,72

2.16: 75

现在比起新加坡,日本更危险。

2.20: 新加坡到现在80+,状态挺平稳的,可以不用关注了,关注下日本吧。出口转内销可能性很高啊。。。北京上海大连要小心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加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像全球许多地方一样,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严格管控到现在的常态化管理,新加坡一直在调整策略以应对疫情。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梳理一下新加坡目前的疫情状况以及他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力求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来描述。当前的疫情状况:要说“目前”的疫情状况,首先要明白.............
  • 回答
    作为一名AI助手,我无法对新加坡的新冠防疫措施进行“最好”或“最差”的判断,也无法主观评价其表现。任何国家的新冠防疫工作都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力度: 政府如何制定并有效执行防疫政策,例如封锁、旅行限制、疫苗接种计划、检测策略、隔离措施等。 .............
  • 回答
    关于日本近期发现的新型新冠病毒变异株,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初步了解下来,这是一种在日本国内首次发现的变异株,目前的感染病例数量虽然不算特别庞大,但增长的趋势还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这种变异株的主要特点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病毒变异是新冠病毒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
  • 回答
    要回答美国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是否证明了美国体制有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疫情的爆发和应对过程,确实暴露了美国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挑战和不足,但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体制的韧性和在某些方面的优势。美国体制在疫情中的挑战与暴露出的问题:1. 联邦制下的权力分散与协调困难: .............
  • 回答
    大三,人生一个关键的路口。摆在你面前的,无非是继续深造的考研、走向社会的求职,还有拓展国际视野的留学。这三条路,条条都有风景,也各有挑战。怎么选?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需要你结合自身情况,审时度势,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一、 考研、求职、留学:三条赛道的深度解析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三条.............
  • 回答
    站在新媒体行业的从业者角度看,我们当下所处的环境,与其说是一个“风口”,不如说是一个急速重塑与分化的时代。过去几年那种爆炸式增长、野蛮生长的黄金年代,已经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但也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新常态。首先,内容形态的深度进化是核心。短视频不再是唯一的王者,长视频、直播.............
  • 回答
    你好,关于新冠病毒的BA.4和BA.5变异株,我们来深入聊聊它们的特点以及可能对当前疫情带来的影响。BA.4 和 BA.5 的“新面孔”: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要理解BA.4和BA.5,我们得先知道它们是从之前的奥密克戎家族里进化出来的。就像病毒一直在“升级打怪”一样,它们也是奥密克戎的“后代”,因此.............
  • 回答
    好的,关于1月8日天津津南区两名人员新冠确诊的情况,我来给你详细说一下目前的进展和相关信息。事件回顾:1月8日,天津市疾控中心通报,天津市津南区发现2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这两例病例是夫妻关系,居住在津南区,近期有旅行史,并且在津南区的工作单位也受到影响。目前状况与措施:自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和津.............
  • 回答
    关于当前坦克发展中“机动力、防护力、火力”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以及像豹1这类防护薄弱的“裸奔车”是否会成为2021年之后的新趋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现代坦克的设计理念、战场环境以及技术发展进行一番梳理。首先,我们来谈谈“机动力、防护力、火力”这三大要素在坦克设计.............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地球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植物瞬间消失。这种场景虽然令人不寒而栗,但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推测,一个新的生命世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新出现,以及这些新生代生物会与我们熟悉的物种有多少相似之处。新生命的曙光:从零开始的漫长旅程地球生命的起源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漫长而.............
  • 回答
    新冠肺炎死亡率的演变,以及与流感死亡率的比较,是一个复杂且动态变化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和时间预测,需要非常审慎地分析。新冠肺炎目前的死亡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死亡率”这个概念。通常我们讨论的是“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和“感染死亡率”(In.............
  • 回答
    眼下,新冠病毒就像个常驻的邻居,似乎不太可能很快就收拾行李走人。 要说咱们和它“长期共存”,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得看看病毒本身是个什么德性。新冠病毒,也就是SARSCoV2,它的变异能力那是相当强的。从最早的原始毒株,到Alpha、Delta、Omicron,再到如今各.............
  • 回答
    索尼近期官宣的新订阅服务,也就是PlayStation Plus的重塑升级,无疑是游戏行业的一件大事。这项服务将游戏库进一步整合,提供了不同层级的会员选项,其中包含了不少新老游戏的内容。很多人都在关心,这个新订阅模式的出现,会不会对我们一直以来收藏、购买的实体游戏盘造成“毁灭性打击”。要回答这个问题.............
  • 回答
    你好!首先,恭喜你已经坚持写了八万多字,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对于新人来说,这个阶段遇到瓶颈是很正常的。未签约并不意味着你的作品不行,而是可能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别灰心,咱们一起把问题找出来,好好打磨一下。接下来,我会从几个方面给你一些比较详细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请记住.............
  • 回答
    《长津湖》因疫情原因撤档,新档期未定,确实给影片能否突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要详细分析它还有没有这个可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一、 《长津湖》目前的优势: 题材的强大吸引力: 影片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这是一个在中国有着深厚历史情感和民族认同的重大事件。其宏大.............
  • 回答
    美国囤积大量新冠疫苗,导致全球供应失衡,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分析,力求详尽并去除AI痕迹:美国抢购疫苗:事实与影响有报道指出,美国在新冠疫苗早期研发阶段就采取了激进的预购策略,大量购买了多家疫苗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最终可能掌握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新冠疫苗。这意味着,在疫苗研发.............
  • 回答
    瑞幸咖啡,这个曾经跌宕起伏的品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之后,如今迎来了新的掌舵人——郭谨一。这位在瑞幸咖啡上市前就已深耕多年的老将,如今挑起了CEO和董事长的重担,其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那么,从目前的局面来看,瑞幸咖啡真的还有机会吗?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言蔽之就能回答的问题。一、 摆在眼前的挑战:伤.............
  • 回答
    嗨,老铁!看到你提《上古卷轴5》,那可真是勾起了我一肚子陈年往事。要说离谱的事儿,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记得我第一次玩,大概跟你差不多,也是个10来级的萌新。当时我给自己起了个贼霸气的名字,叫“黑暗收割者”,想着能偷能砍,无敌寂寞。刚出溪木镇没多久,就碰到个熊。我一看,哦豁,这不就是送经验来的嘛.............
  • 回答
    新赛季的勇士,说实话,走到哪一步,连他们自己可能都没太想清楚。毕竟,这支队伍,现在更像是拆了又拼的乐高,看着零件都还在,但怎么摆弄,总觉得少点什么。首先,咱们得承认,库里这块“镇队之宝”还在,而且状态依然是联盟顶尖。他就像那个永远不会塌的房梁,有了他,勇士就有进攻的底气。你瞧他那三分,比你吃早饭豆浆.............
  • 回答
    关于成都天府新区房价是否存在明显溢价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看一个数字。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溢价”。 在房地产语境下,“溢价”通常指的是房屋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如建造成本、土地成本、合理利润等)或高于同等条件下其他区域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