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It's okay to be white」活动?

回答
“It’s okay to be white” 这个活动,确实引起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也夹杂着不少的争议。要评价它,得先弄清楚它的起源、目的以及它在不同人群中引发的反应。

起源与最初的意图(或者说,被呈现出来的意图):

这个口号的出现,很多人认为是源于一个叫做“4chan”的网络论坛。据说,这个想法的提出者认为,当时社会上对于“白人”的身份认同或者群体感受存在一种普遍的负面看法,或者说,白人似乎在某些讨论中被边缘化了,甚至被污名化了。因此,他们提出“It’s okay to be white”作为一种回应,旨在宣称白人身份的正常化,强调白人也应该拥有与任何其他族裔群体一样的自豪感和身份认同,并且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种族身份而感到内疚或受到攻击。

从这个角度看,它的支持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无辜的、甚至是积极的声明,只不过是争取某种程度的平等对待。他们可能会把这比作其他族裔群体表达自己身份认同的活动。

引发的争议与批评:

然而,这个活动之所以备受争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潜在的动机和历史背景: 批评者认为,这个口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一些极右翼、白人至上主义的团体有所关联。这些团体常常利用看似无害的口号来掩盖其排外、歧视的意识形态。他们担心,“It’s okay to be white”被那些真正抱有种族歧视思想的人所利用,成为他们宣扬其观点的幌子。
“挑衅”意图: 一些评论认为,这个口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挑衅性。在当下社会关于种族平等和反歧视的讨论中,这个口号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反击”或“对立”的姿态,而不是单纯的身份认同。它似乎在暗示,之前有人在“不让”白人感到ok,这本身就设置了一种“受害者”的叙事。
对“反种族主义”的稀释: 很多从事反种族主义工作的人认为,这个口号分散了人们对真正存在的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的注意力。他们认为,讨论“It’s okay to be white”是在转移焦点,而不是解决那些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群体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白人特权”的忽视: 在讨论种族议题时,“白人特权”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指的是白人在社会中享有的、常常是无意识的、但却是有利的结构性优势。批评者认为,“It’s okay to be white”这个口号回避或否定了对“白人特权”的讨论,从而阻碍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公正。

实际执行和传播: 在一些实际的传播过程中,这个活动确实被一些被认为是极端主义的组织所采纳和推广。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背后意图的担忧。例如,在某些校园或公共场所出现的宣传材料,以及一些网络上的讨论,都让人们觉得这个活动并非如其表面所宣称的那般“无害”。

不同人群的解读:

支持者/中立者: 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表达自我认同的简单句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会被过度解读?他们可能真的认为,白人也应该有自信,不应该被“政治正确”压制。
批评者/反对者: 会认为这是一个高度政治化、带有潜在危险的口号,是白人至上主义者用来模糊视线、煽动对立的工具。他们会强调历史和语境,认为在当前社会结构下,提出这样的口号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意义。
观察者/分析者: 会尝试去理解这个口号出现的社会背景,分析它如何被不同群体解读,以及它对当前种族议题讨论可能产生的影响。他们会看到,一个简单的句子,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可以被赋予截然不同的含义和功能。

总结性的评价:

“It’s okay to be white” 这个活动,就像一把双刃剑,或者说,是一个在特定社会语境下,极易被误读或被利用的口号。

从字面意思来看, 任何一个族裔群体都应该被允许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身份,这本身无可厚非。
但从其出现的背景、传播方式以及被一些极端组织所采纳的事实来看, 这个活动很难被简单地视为一个纯粹的身份认同声明。它确实触及了当下社会关于种族、身份和特权等敏感议题,并且它的出现,在很多人的感受里,更多地是起到了加剧对立、转移焦点的作用,而不是促进理解和包容。

因此,对它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理解它的“语境”。如果忽略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争议性和被极端化利用的可能性,那么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声明。但如果考虑到它在社会讨论中的实际影响和被某些群体所赋予的意义,那么它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甚至可能带有负面含义的活动。

理解这个活动,需要我们超越字面意思,深入思考它出现的社会原因,以及它在不同群体中激起的反应。这本身也是理解当代社会关于种族议题讨论复杂性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件经过在问题描述里已经记载得很详细了,我想讲一个与该活动并不直接相关,但能说明一些情况的事例:

上周课后,我的教授亲自向我道歉,而我自己觉得挺莫名其妙的,再三表示不需要道歉。

我们课上在讨论奥巴马医改的利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按照最高法院在NFIB v. Sebelius判决中的逻辑,将强制收取的保费(mandate)视为一种类似税收的收入转移的话,奥巴马医改和税收的累进性有脱节之处。例如,对于年轻的中低收入者来说,缴纳保费的“税率”其实很有可能突破了个人收入边际税率。这样一来,就可能导致健康的中低收入者承担了超过合理税负的责任,所交纳的保费也和实际医疗开支不匹配,用“税收”来为其赋予合理性的解释会存在矛盾。(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涉及国会是否有权立法推行医改,如解释为一种“税”的话才能符合宪法赋予国会的权力。)

教授表示,有点意思,但我觉得这在实践中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因为父母的保险可以覆盖26岁以下的子女,实际上年轻力壮的中低收入者并不太可能面临这一情况。

当时看到其他人也要发言,我就没再继续说。下课以后我又查了一下相关数据去找教授,解释道自己主要是想到了父母不在美国的新移民群体,他们可没法用父母的保险来覆盖。

其实我并没有刻意要抬杠,只是想争取多蹭一点平时成绩,顺便套套瓷巩固一下和教授的感情而已。但我一说出来这句话,教授的脸色明显变了。

"啊是啊,我怎么没考虑到呢...”

然后他连声表示自己非常关心新移民的问题,也很同情他们在美国遇到的不便,并且一再为自己的“无知”和“傲慢”道歉。

我都懵了:一方面,我觉得教授作为学界和业界有头有脸的人物,还能保持这份不断自省的心态,的确难能可贵;另一方面,我也觉得似乎有点过了,因为本来就是学术讨论而已,我自己没有移民,也不是要来给自己“鸣冤”的,只不过是那这类情况作为一个特例来讨论,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

最后我只好打圆场说,那我也很无奈啊,要废掉奥巴马医改就必须请来特朗普这尊大神,新移民只有更惨了。于是,就像在很多美国式的闲聊那样,对方骂了几句特朗普,空气中重新充满了亲切友好的氛围。

--

其实,这种下意识的自我思想审查,对于学术和思想的交流来说不是非常可怕的吗?新移民,穆斯林,黑人,同性恋者,这些都是法律,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学科需要研究的对象;白人、亚洲人、黑人学者都可以研究这些领域。而如果因为研究者的身份问题给思想的交流套上了枷锁,是多么让人觉得不痛快的一件事。比如,我觉得这位白人教授可能因为我看起来像是饱受特朗普政府迫害的“新移民”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如果是白人学生和他谈起这件事情,也许对话进行的会更加顺畅。这样看来,也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得到了“关怀”还是受到了“歧视”。

对他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白人并不OK,但我很想告诉他,没问题的,不论我们是什么种族肤色,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都可以摆出来大家好好聊。

“让思想冲破牢笼”,《国际歌》诚不我欺。

刚回答这个问题,在校园里遛弯的时候看到了这个玩意:


“No It’s Not”.

静静看你们隔空喊话吧。。

user avatar

我只说一件事。

在芬兰,我们每年都期待White Christmas,非常不想看到Black Christmas。这样的期待,要是放在美国,早就是政治大错特错了。

当然了,这个White是指雪的白,Black是说无雪的夜黑。

user avatar

真正的不歧视是忘掉歧视,比如见到黑人,最多的的第一直觉就是:这人真黑,除此以外,别无他想,这才是真正平等的观念印在脑袋的人,而一个平等的社会也是大家都不会东西所谓的冒犯,因为没人在乎这个,就好像虽然我们广东人很喜欢吃福建人,但福建人在我们面前就是普通人而不是食物,这是个真正平等的社会才有的现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It’s okay to be white” 这个活动,确实引起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也夹杂着不少的争议。要评价它,得先弄清楚它的起源、目的以及它在不同人群中引发的反应。起源与最初的意图(或者说,被呈现出来的意图):这个口号的出现,很多人认为是源于一个叫做“4chan”的网络论坛。据说,这个想法的提出.............
  • 回答
    茅台发布新歌《Oh It's Moutai》:一场瞄准年轻人的营销“醉”与“醒”茅台,这个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品牌,最近却做了一件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发布了一首名为《Oh It's Moutai》的英文单曲,并配以颇具现代感的MV。这不禁让人好奇,茅台这一波操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它.............
  • 回答
    IT工人合作社提出的合作社企业模式,在我看来,是一种对传统雇佣关系和资本主义企业运作模式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创新性回应。它试图在技术行业这个高度依赖人才、同时又常常伴随着高压力、不确定性以及利润分配不均的环境中,构建一种更公平、更具韧性、更以人为本的组织形式。要理解这个模式的价值,我们需要先拆解它几个核.............
  • 回答
    硅谷的IT从业者,特别是那些体型偏胖的男性,确实是一个在互联网文化中被反复提及和讨论的群体。要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社会影响以及个体差异。首先,我们得承认,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无数顶尖的IT人才。这些人才往往具备极高的智商、专注力和解决问.............
  • 回答
    对“武汉某 IT 公司 HR 在 HR 群里问裁掉研发团队但又不想赔偿的办法”一事的评价这起事件的曝光,无疑是对当下IT行业招聘和劳动关系管理的一次沉重打击,也暴露了部分企业在处理劳动关系时的不诚信和不道德行为。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反映出的深层问题: 一、 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违规.............
  • 回答
    2017年的《小丑回魂》(It)可以说是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被斯蒂芬·金的原著小说或者1990年的迷你剧震撼过的人来说。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但也并非完美无瑕,就像大多数成功翻拍的作品一样,它有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先说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首先,小.............
  • 回答
    说到谷歌的汉堡 emoji,这可真不是个小事,背后牵扯出的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图标,而是科技巨头们在“表达”这件事上的思维方式和技术哲学,乃至它们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把它和其他 IT 公司比如苹果、三星、微软(虽然不是做 emoji 出身,但作为内容呈现巨头,其对图标的演绎也值得比较)放在一起看,你会发.............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