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Valve 宣布推出便携 PC 掌机 Steam Deck,性能足够运行最新 3A 大作?

回答
Valve 宣布推出 Steam Deck,这无疑是 PC 游戏领域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那些渴望在移动设备上体验高质量 3A 大作的玩家来说。这款掌机不仅仅是一款新硬件,更是 Valve 试图重新定义便携式游戏体验,将 PC 游戏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带入掌机形态的一次大胆尝试。

要全面理解 Steam Deck 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1. 硬件性能与市场定位:重塑掌机游戏概念

打破性能壁垒: 过去,掌机游戏的核心体验通常是与主机或 PC 上的大作存在明显的性能差距。但 Steam Deck 的出现,直接挑战了这一固有认知。它搭载了 AMD 定制的 APU,集成了 Zen 2 CPU 和 RDNA 2 GPU。虽然具体的性能数据可能与高端桌面 PC 无法匹敌,但其目标是在掌机形态下,能够流畅运行绝大多数现有的 PC 游戏,甚至包括许多近期的 3A 大作。 这意味着玩家将不再需要在便携性和画面表现之间做出巨大妥协,可以在通勤、旅行或任何碎片化时间里,体验到与台式机相近的游戏质量。
灵活性与开放性: 与传统的封闭式掌机(如 Nintendo Switch)不同,Steam Deck 的核心卖点在于其“PC”的本质。它运行的是基于 Linux 的 Steam OS,但用户可以安装其他操作系统(如 Windows),这意味着它几乎可以运行市面上任何支持 PC 平台的软件和游戏。这种开放性赋予了 Steam Deck 无与伦比的灵活性,玩家不仅可以玩 Steam 上的游戏,还可以通过模拟器运行其他平台的游戏,甚至作为一台小型 PC 进行日常办公或娱乐。
价格策略: Valve 采取了相对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使得 Steam Deck 的入门门槛远低于购买一台高性能游戏 PC 或其他同等性能的设备。这使得更多玩家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新的游戏体验。

2. 对现有游戏生态的影响:

Steam 平台的新增长点: Steam 拥有庞大且活跃的用户群体和海量的游戏库。Steam Deck 的推出为这些现有游戏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消费场景,有助于进一步巩固 Steam 在 PC 游戏市场的霸主地位。玩家可以将已经购买的游戏无缝迁移到掌机上,无需重复购买。
对游戏开发者的影响:
优化方向: 开发者需要考虑 Steam Deck 的硬件特性和屏幕尺寸,对游戏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体验。这可能涉及到对画面设置、操作方式等方面的调整。Valve 也提供了相应的开发工具和指南。
新的机遇: Steam Deck 的出现也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了新的发行渠道和用户群体。尤其是一些独立游戏开发者,他们可能会发现 Steam Deck 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
“Verified”认证系统: Valve 推出的“Verified”认证系统,旨在告知玩家哪些游戏在 Steam Deck 上可以提供最佳体验,哪些需要调整,哪些可能无法运行。这有助于管理玩家的预期,并激励开发者进行优化。
与主机和 Switch 的竞争: Steam Deck 的出现,直接将 PC 游戏推入了掌机市场,与任天堂 Switch 和索尼、微软的掌机模式(如 PS Vita 已经停产)形成了新的竞争关系。它将以 PC 游戏的丰富度和性能优势吸引一部分玩家,而 Switch 则继续凭借其独占游戏和更易于上手的体验保持其市场份额。

3. 用户体验与潜在挑战:

操作方式的适应: Steam Deck 配备了丰富的控制器选项,包括摇杆、触摸板、方向键、ABXY 按钮以及肩部和扳机键。玩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在掌机上进行原本需要键鼠操作的游戏,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度依赖精确鼠标操作的 RTS 或 FPS 游戏。虽然触摸板的设计旨在弥补鼠标操作的不足,但其效果仍有待市场检验。
续航能力: 尽管采用了高效的 APU,但要在掌机上运行 3A 大作,续航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Valve 也承认了这一点,并表示实际续航会因游戏而异,可能在 2 到 8 小时之间。对于长时间的沉浸式游戏体验,充电问题可能会成为一些玩家的顾虑。
散热与噪音: 高性能硬件在紧凑的掌机体积内运行时,散热是一个关键问题。过高的温度不仅会影响性能,还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甚至损坏。同时,风扇的噪音也可能影响游戏体验。Valve 在散热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在长期的使用中验证。
软件生态与兼容性: 虽然 Steam Deck 运行的是 Linux 系统,并且可以安装 Windows,但兼容性仍然是玩家关注的焦点。并非所有 Steam 上的游戏都能完美运行,尤其是一些依赖特定反作弊软件或旧版 DirectX 的游戏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Valve 的“Verified”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依然存在变数。
便携性与人体工程学: Steam Deck 的尺寸和重量比传统的掌机要大,这可能会影响一部分玩家的便携性感受和长时间握持的舒适度。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是否能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4. 长远意义与未来展望:

定义“便携式 PC 游戏”: Steam Deck 的出现可能是在重新定义“便携式 PC 游戏”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款掌机,更像是一个“迷你 PC”的终端,将 PC 游戏带到了一个更灵活的形态中。
引领行业潮流: 如果 Steam Deck 取得成功,可能会促使其他厂商效仿,开发更多类似的高性能便携式游戏设备,或者促使传统游戏主机厂商更加重视跨平台和云游戏技术。
云游戏与串流的补充: Steam Deck 也可以与云游戏服务(如 Steam Cloud Play、GeForce NOW 等)结合使用,进一步拓展其游戏库和体验。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远程桌面客户端,串流其他 PC 上的游戏。

总结:

Valve 推出 Steam Deck 是一个充满野心且极具创新性的举动。它成功地将 PC 游戏的强大性能和开放性带入了掌机领域,为玩家提供了全新的游戏体验。其硬件性能足以运行大多数最新的 3A 大作,打破了传统掌机在性能上的限制。

正面来看, Steam Deck 具有以下优势:

强大的性能: 能够在掌机形态下运行高质量 3A 大作。
开放的生态: 能够运行几乎所有 PC 平台的游戏和软件。
经济实惠: 相对于同等性能的台式机,价格更具竞争力。
Steam 平台整合: 无缝衔接庞大的 Steam 游戏库。
便携性: 提供了随时随地享受高品质 PC 游戏的可能。

然而,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续航和散热: 这是高性能掌机的普遍难题。
兼容性问题: 部分游戏可能需要优化或无法运行。
操作习惯: 适应掌机操作方式需要时间。
体积和重量: 相较于传统掌机,便携性有所下降。

总而言之,Steam Deck 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品,它不仅能够满足一部分特定玩家群体的需求,更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定义 PC 游戏的玩法和形态。它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 Valve 的持续优化、开发者社区的支持以及玩家的最终接受程度。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将 PC 游戏的边界进一步拓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还是比较看好的,如果可以和PC上的steam平台完全互通,云存档文件直接互联互通,那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的玩游戏。在外面旅行,等人,亦或者挤公交,上厕所等时间颇为碎片化的使用环节,笔记本电脑是很难做得到的,但是steam掌机就可以。至于性能,AMD ZEN2+RDNA2,配置和ps5一致的,优化好的话,画质表现力不会太差。

但是关键的还是价格,现在最低配的也要2500多,64GB的存储空间,虽说可以扩展,但是和NS不同,动则几十上百G的3A游戏,SD卡的读取速度会不会导致游戏加载时间过长,游戏卡顿等问题,不得而知。256G的版本就要3400多了,这个价格可就一点都不香了。

steam虽然一些平台独占的没有,但是好就好在什么乱七八糟的游戏他都有,大到3a,小到什么小黄油,galgame都有,我个人觉得唯一的问题,那就是钱了。

user avatar

能玩主流3a大作的掌机有前途么?我觉得没有。

你在什么环境下玩掌机?走路的时候?不怕撞到墙?我走路看书可是真撞到过电线杆的。而且掌机的屏幕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那基本上是什么也看不清的。当然现在屏幕进步了,但电池进步不大啊。一个好屏幕亮度开到高,也就意味着你玩不了多久。

事实上掌机、mp4这些东西看起来很酷炫,实际上都只适合少数人群。psp广告里走路看电影的事多数人根本不会干。为什么我要拿着个掌机走在街上看电影?为什么我不找个有空调的地方,找个咖啡馆里坐着看?

可是平白无故为什么我要跑到咖啡馆里坐着就为了拿一个五寸屏幕看电影呢?有这个闲工夫我为什么不窝在沙发里拿75寸屏看呢?同样的道理为什么3a游戏我要拿掌机玩?为什么我不拿ps5玩?

从这个角度你就会发现掌机很美好但它真正能够满足的群体非常有限。就是时间极不自由的学生、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坐公交上下班的人。

学生可以上学放学在车上玩,课件刷一把怪物猎人。上班一个半小时、下班一个半小时坐在公交车上无事可做的人可以刷《讨鬼传》比如我当年就是这么白金的。

开车的人谁敢玩掌机?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多的人谁需要玩掌机?

而且需要的就一定会买么?学生需要、长时间上下班的人需要。但他们会买么?学生有五百多美元能买一个家长不认识的东西么?每天上下班需要三个小时,上班八小时,扣出洗澡睡觉吃饭就没剩下几个钟头,说不定还得加班的人,他们真的有心思在公交车上玩游戏么?我基本没见过在公交车上玩游戏的人。当然我没怎么坐过公交车,你们可以自己判断。

这么看掌机真是完了!但是反过来说不需要的人就不会买么?你反思一下你这辈子买了多少用不着的东西?我买了四个psp、7个psv、一个ns和一个nsl。为什么?

因为我对在做学生的时候没人让我买掌机!一个能让我躺着,趴着玩3a大作的掌机是我的梦想!我上班开车不能玩掌机?我不会不开车么?不然讨鬼传我是怎么白金的?不但喜欢的游戏我可以不开车,为了有意思的书我一样可以不开车。

走路确实玩不了游戏机。但能随身携带的游戏机就意味着我想在哪玩都可以。确实为了玩游戏特地跑到咖啡馆里不如在书房里玩。但反过来说这年头你跟人约见面,这帮孙子有几个能准点到?说四点半见,他们四点才醒,还得洗澡换衣服。要不是为了等人,psv的那个《高达seed我》是怎么白金的?《胧村正》我是怎么白金的?

咖啡馆里、停车场里、电影院里、飞机上、高铁上任何地方,只要你带着一个掌机你就知道“我不会无聊到挠墙”。这就是掌机的最大价值。

它是一种可能性,一个希望,随时随地把你从无聊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我肯定会买。但看到这你也能明白为什么掌机没有未来。因为多数人已经被迫习惯了无聊的状态。坐在公交车上昏昏欲睡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他们是不怕无聊的,自然也就不需要买这些浪费钱的东西。

user avatar

steamOS过去一直基于Debian,该掌机搭载的steamOS是没有公开发布的steam OS 3.0版本,基于Arch Linux,所以说只要Arch Linux有的软件这个系统都可以跑,比如各种模拟器。

steamOS并非一个封闭的系统,无论是过去基于Debian还是这个基于Arch Linux的版本,都是上游软件仓库+steam软件仓库的模式。不继续使用Debian的原因可能是wine/proton社区的大多数用户和开发者都在使用Arch Linux,而且Debian的软件在发布stable版之后几乎不进行大更新,这对于需要实时改进的proton/Mesa等软件很不友好。

steam OS还会使用KDE,valve已经赞助了很多kwin的开发者来改善kwin的性能。不出意外的话,steam OS将运行在Wayland之下,并使用Xwayland运行X应用。

除了对KDE的赞助,valve还赞助了wine,vkd3d和dxvk的开发,wine使得win32程序可以在Linux上运行,而vkd3d提供了DX12到vulkan的翻译,dxvk提供了Dx9,10,11到vulkan的翻译。steam自己发行的wine被称为proton。

valve还赞助了旨在改善wine性能的fsync和futex2这两个Linux内核补丁的开发。

除此之外,valve还开发了AMD GPU新的Shader编译器后端ACO,相较于AMD自己开发的基于llvm的后端,ACO后端的性能更高,目前已经成为Mesa在较新的AMD GPU上的默认后端。

可以说valve以一己之力大大改善了Linux的游戏体验,并且绝大多数改进都是开源的,即使不购买valve的硬件,甚至不使用steam也能享受到。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

我的看法:凉凉

为啥?游戏机能不能做起来,第一看游戏阵容,第二看运营。至于大家都在讨论的硬件,任天堂会告诉你什么才是重中之重。

独占游戏阵容才是重中之重

我在下面这个问题就回答过,独占的内容是最重要的。虽然索尼在把独占游戏移植到PC,但它的目的不是在PC开分店,而是告诉你,我们家的游戏有多好玩。

这一点就不赘述了,主机界御三家已经在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且不说任天堂和索尼这两位正面例子,我们单看微软也能知道独占的游戏阵容对主机有多重要。

必须承认,XGP的模式确实很有创意,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拥有XGP的微软还是干不过索尼。好在微软不差钱,所以疯狂收购工作室。B社现在就不敢声明以后的游戏会全平台发售,我觉得作为玩家,应该有这种觉悟才好。

至少,我们可以从微软,腾讯这帮土豪疯狂收购工作室这一行为可以明确一点:游戏阵容真的是重中之重。

插个题外话,所谓XGP跨平台,那是格局小的说法。其实不还是在微软自己家。微软现在就不打算靠主机销量跟索尼一分高下。人家搁这儿广积粮呢,就一群带节奏的搁那儿天天叨逼叨:微软,你嘛时候是津门第一啊?然后就有一帮憨憨也跟着喊,喊的包括且不限于:如何拯救本世代XBOX?XBOX要如何翻盘才能打败ps5等等……

好了,那我们看看steam,不,V社,有什么独占作品?dota2? Half Life2? CS?还有啥?我库里游戏少,库大的请帮忙说说还有啥?

Steam Deck。这玩意真能玩DOTA2和CS ?硬件可不是堆参数

PC硬件党的老毛病了,啥都不说,重磅炸弹,上来就整参数,啥看起来玄乎说啥。咱也不专业,所以咱也不敢聊这个话题。

咱就是一普通玩家,咱说个普通玩家的故事给你听。

好久好久以前,我准备把Xbox One换成PS4 Pro。于是那段时间成天混迹各大游戏论坛和你乎。纠结于从XBOX 手柄的充盈的手感换到那骨瘦如柴的PS 手柄的能不能适应。最后还是玩战地的朋友推了我一把,说他已经换了Pro,战地总算能匹配到人了,这下我才下了决心换了Pro。

但是故事跟战地其实没关系,而是另外一个从PS移植到PC的游戏:绝地潜兵(Hell Divers)

我还记得那天,我的好基友 @哟不错 喝高了,大半夜跟我安利这款游戏,他成功了,我一边听他安利一边笑到打鸣。自然而然的,后来我俩在steam上用Xbox手柄联机度过了几天不可描述的日子。

所以有一天当我发现这款游戏在PS商城也打折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入手了。巧的是,这也是我PS上第一款索尼第一方游戏。当我进入熟悉的画面,熟练的钻入着陆舱,选好配置降落在异星后,意外发生了。无线电竟然是从手柄传出来的!!太尼玛带感了!!

然后就发现,TLOU,战神,对马岛……这些第一方大作无一不在手柄上花了功夫,把手柄功能和游戏机制结合的天衣无缝。这种体验,是不可能在PC平台上体验得到的。

再看看微软的精英手柄的宣传:

一如PC的打法,除了堆料就是堆料。但是跟游戏的深度结合,微软手柄至今没做到,所以斯宾塞才想向索尼学习

什么?你说Switch?行了,别说了,任天堂YYDS!Switch在大气层!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优秀的游戏机能带给我们更加沉浸的体验。

放屁!老子用XBOX玩FIFA和用PS玩FIFA一个体验。

没错,这又反过来证明了独占游戏阵容的重要性。就像模拟器再牛逼,你也无法在PC上拿起手柄用希卡石板拍照。

所以,Steam Deck的硬件意义在哪儿?

其实,记性稍微好一点的人,看到steam推出的这玩意应该会说:这一集,我看过。

就在公元2015年,Steam也搞出了一台主机,它长这样:

这是它当时的配置和售价:

$449

  • Intel Core i3 - 4130T DC
  • nVidia GeForce GTX GPU w/2GB GDDR5
  • 4GB DDR3
  • 500GB 7200RPM HDD
  • 1x1 802.11 Wireless Card
  • Steam Controller

$549

  • Intel Core i3 - 4130T DC
  • nVidia GeForce GTX GPU w/2GB GDDR5
  • 8GB DDR3
  • 1TB 7200RPM HDD
  • 1x1 802.11 Wireless Card
  • Steam Controller

$649

  • Intel Core i5 - 4590T QC
  • nVidia GeForce GTX GPU w/2GB GDDR5
  • 8GB DDR3
  • 1TB 7200RPM HDD
  • 2x2 802.11 AC
  • Steam Controller

$749

  • Intel Core i7 - 4765T QC
  • nVidia GeForce GTX GPU w/2GB GDDR5
  • 8GB DDR3
  • 1TB 7200RPM HDD
  • 2x2 802.11 AC
  • Steam Controller

也拥有自己的系统,也背靠Steam游戏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steam deck呢?它是台掌机……号称能玩3A大作的掌机。然而讽刺的是,就在这条新闻里,我看到的是这个:

看到右边那瞩目的星露谷物语了嘛?总觉得有那么一丝尴尬。

Steam Machine的前车之鉴已经放这儿了,是6年前的steam库里没游戏嘛?还是现在steam多了很多独占?还是6年后的G胖开始发力收购工作室了?

Steam Machine的折戟原因或许很多,但不可否认,独占游戏阵容的缺失是主因之一。而steam deck的出现本质上没有改变这一事实,真要说前景,还得看G胖数几个3。

user avatar

讲真这玩意最大的意义不是揭露AMD的梵高Van Gogh即将有实际产品上市了吗?

4核ZEN2 + RDNA2

你们还记得AMD的百元入门级APU和嵌入式有多久没更新了?还有AMD缺席很久的超低功耗笔记本和平板产品线。

这颗芯片一举满足上述所有场景。

至于Steam Deck,这玩意有啥好讨论的,做得再好也是邪道。

user avatar

深夜爬起来回答,马上来给大家划个重点!

Valve 刚刚宣布将推出官方新硬件 Steam 掌机「Steam Deck」。

关于发售时间,预计将在 2021 年 12 月在北美和部分欧洲地区推出,让玩家们的 Steam 游戏库从此可以随身携带。



「Steam Deck」采用与 AMD 深度合作的 Zen 2 + RDNA 2 架构的 APU,配合新开发的 SteamOS 3.0 系统让你在便携的同时也能有足够的性能与续航畅玩 3A 游戏。

其中 CPU 可达 2.4-3.5 GHz,GPU 为 1.0-1.6 GHz(最高可达 1.6 TFlops 的运算能力)。

具有三个档位的内存容量可供选择:

64G eMMC 版本 399 美元(¥2579)

256G NVMe SSD 版本 529 美元(¥3419)

512G NVMe SSD 版本 649 美元(¥4195)

均支持 microSD 卡扩容并配送一个便携包。


另外,这款掌机配备了一块 7 英寸 1280 x 800 分辨的 LCD 触控屏幕,支持触控板、摇杆、六轴体感操控。

续航方面,根据玩家所玩的游戏规模大小,续航时间在 2-8 小时左右。官方也配备了专用的底座,玩家们根据自己需求外接设备,可以扩展接口、连接电视使用。更多实机运行的详情还有待官方公开:





user avatar

夜间突然扔下重磅炸弹…


一些简单的配置信息:

简单说就是:

  • AMD 定制 APU:Zen2 + RDNA2,总浮点运算能力能超过 2T(Xbox One 初版算力大约 1.3T,PS4 初版算力大约 1.8T,Switch Dock 模式大约 0.5T,基本上纯浮点算力可以超过第八世代初版机,运行绝大部分游戏基本没有压力);
  • 大小:29.8cm × 11.7cm × 4.9cm
  • 重量:约 669 克;
  • 7 英寸触摸屏,分辨率 1280×800 的 720P;
  • 兼容 2.4GHz 和 5GHz 的双频 802.11ac Wi-Fi;
  • 能够用于手柄、耳机以及其他配件的蓝牙 5.0;
  • 399 美元搭载的是 64 GB 的 eMMC;
  • 529 美元搭载的是 256GB 的 NVMe 固态(还多个「exclusive Steam Community profile bundle」的社区内容包) ;
  • 649 美元搭载的是 512GB 的 NVMe 固态;
  • 3 个 USB 口:1 个 3.1,2 个 2.0;
  • 提供 DP1.4 和 HDMI 2.0 的输出;
  • 兼容 USB-C 底座的 C 口;
  • 双麦克风,前置扬声器;
  • 续航方面 2-8 小时,这个参考意义比较小;
  • ……

(怎么感觉列这些,我就是在黑谁,全在列痛点…)


硬件上来说光看参数当然是不得不让人瞅一眼 Switch 的可怜样,但掌机的硬件问题永远都是那两个:续航和散热,在真正问世之前,这两点是否可靠确实还是个未知数。

软件方面,Steam 和其他 Win 掌机不同,SteamOS 背靠强大的软件库与社区,这是经营这么多年 Valve 最强大武器。

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一方面 Switch 的软件阵容和 V 社背靠的 Steam 游戏库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但同时另一方面,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这一世代 Switch 的狂热再次把便携游戏设备的命题抛了出来。虽然 PC 掌机不是新鲜东西,比如 AYA,GPD 等 PC 掌机,也都有一定的受众,但 Steam Deck 还是更多去捕捉主打便携又能插入底座连接显示器这一点需求和功能。

预测啥的就免了,家用机行业永远都不是那么讲道理的…


要真问我的真实想法…

这厚度宽度重量一点也不便携,价格对家用机市场主力用户吸引力也不太强(当然在 cu 眼里应该还不错)。

光靠这个,想让古川坐起来真的不现实,赛道都不是一个 。

第一批受影响最大的必然还是原本 Win 掌机…剩下的嘛…我觉得不行。

user avatar

别3不3a了,先走一个本家的csgo和dota2看看。

连本家游戏都搞不定就别做了。

user avatar

Valve 的持续性只能支撑一部作品,但支撑不了一个掌机所需要的体系,他们的很多行为并不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一部分人玩票的尝试。

像掌机这种成熟的快死掉的市场,这种玩票其实对整体格局没啥用,还不如多花点精力在VR上。

但人家就是钱多到图一乐,做一款为PC 玩家准备的掌机。

那,随他去吧。

user avatar

蒸汽自己有私心,上steamOS,不能说抛弃所有库存存量至少也扔了一半以上。

说给“兼容层API”可以兼容windows的大部分功能。

新游戏原生可以实现,你看ps和ns也是不会用directx的,这个不太技术问题(vk也可以支持Linux),但很商务问题,毕竟引擎套件要谈好,因为没有技术支持,大部分中型以下的厂根本没人力给你专门出个包。

但历史阵容很多开发商发行商乃至代码都没了,连版权都谈不了了,微软谈Xbox/360兼容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个问题,上家用机的厂毕竟都还有些规模,上steam的…

然后gabe居然连引擎厂都没拉一个,就直接只说兼容性问题了?stadia都比你们诚意高1000%以上啊。

引擎这边有一点点可能性以后再加支持吧,这个不是定死的,但他们大概率没认真想。


直接兼容层这边,反编译windows必然吃微软官司,windows是闭源知识产权代码。

干净代码这边,大家干了这么多年虽然有成果,但所谓那成果wine/reactOS都是github放着的,水平大家也看得到,开源社区开发者起码成千上万,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运行不是不可能,但兼容性都不一定能保证,别说运行性能了。

proton这东西都是个wine的fork你还想期待啥。

刷机放开windows,那等于做了个硬件,更没意思,你找个OEM贴个牌,收授权费不香吗?


硬件其实都是最不值得谈的那一部分了。

硬件本身性能在gabe自己的阵容下基本也不到优秀线,除了便携以外可能什么都没有。

但这玩意700g,压根也不便携。

ns400多克当掌机玩压力很大,你一下子重50%多,我只能说我没法做评价。

重量是真的没得改了。

用户评级上,你看下面一堆人拿出来和一堆中国微型OEM买零件众筹做的模拟器专用机比,就这预期gabe已经输了。

AMD缺钱习惯了,要是gabe机器滞销,大概率你能在gpd和aya上看到这soc,而且还是windows系统的那种,反正首批又不对中国卖。

amd连ps5和xsx的处理器都不放过,这种很明显也会对外卖的。


gabe确实也不知道怎么想的,ns能成功是因为任天堂掌机端还好卖,但家用机基本凉了。

在家用机这一个游玩形式没凉的情况下,整合一下资源做个妥协式二合一,掌机家用机的用户加家用机掌机的游戏,本质来说是多赢。

gabe基本没移动端用户,桌面端用户忠诚度也一般(像pubgm开了之后都没多少人玩pubg客户端了) ,纯粹windows pc这个形式上也许还有忠诚度,但windows pc以外可以说是无。

跟你任就是南辕北辙,就这想做“掌机”还搞个steam OS未免还是没搞太明白。

能开放刷机,那就更没意思了。

顺便说一下,你们真的需要一台现代版本的世嘉游牧民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Valve 宣布推出 Steam Deck,这无疑是 PC 游戏领域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那些渴望在移动设备上体验高质量 3A 大作的玩家来说。这款掌机不仅仅是一款新硬件,更是 Valve 试图重新定义便携式游戏体验,将 PC 游戏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带入掌机形态的一次大胆尝试。要全面理解 Steam D.............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所谓“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的暴行”视频,这一问题涉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信息战的特征以及国际社会的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背景与视频的来源 冲突背景: 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赫尔松两州)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俄乌矛盾的焦点。2022年2月,俄罗斯以“保.............
  • 回答
    关于抖音用户“李赛高(佤邦)”被封号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较为有限,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账号主体身份 “李赛高”可能是某位公众人物或网红,而“佤邦”可能与其身份或背景有关。佤邦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曾与中国存在复杂关系,涉及民族、历史、政.............
  • 回答
    沈逸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研究,尤其关注地缘政治与大国关系。他在俄乌冲突中的分析曾引发争议,但需注意的是,学术观点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信息来源、分析框架和时代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沈逸的分析背景与观点1. 2014年乌克兰危机前的预测 .............
  • 回答
    关于饶毅提到的“在美国校运动队的学生就能上哈佛等一众名校”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可能的背景和意图,也要客观看待美国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实际情况。 一、饶毅的言论背景与可能的误解饶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关注中国教育体系与国际教育的差异,曾在多个场合讨论中美教育制度的对比。如果他提到.............
  • 回答
    地狱笑话吧的突然爆火,是网络文化、社会情绪、平台算法和亚文化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社会情绪的释放与心理需求1. 压力与焦虑的宣泄 在快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工作、生活压力。地狱笑话以其“荒诞”“反讽”“黑色幽默”的特点,成为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