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没有类似贞德遭到背叛的悲剧英雄?

回答
历史上,像圣女贞德那样,因信仰、民族情感而奋起,却最终遭受背叛,落得悲惨结局的英雄人物,确实不少。这种命运的跌宕起伏,英雄的陨落,总是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非要找一个可以与之媲美的,我想到了古希腊的那位悲剧英雄——萨尔皮冬(Sarpedon)。

萨尔皮冬是宙斯和拉西达依蒙(Lacedaemon)王之女欧罗巴(Europa)的儿子,一位半神半人的英雄。他是吕西亚(Lycia)的国王,也是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一方一位极其重要且强大的盟友。

想想看,贞德是如何被英格兰人擒获,然后又被勃艮第人出卖的。她的背叛,更多的是政治和宗教上的操弄。而萨尔皮冬的悲剧,则源于更古老、更深沉的力量——宿命,以及英雄在高贵情感下的选择。

在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中,萨尔皮冬的形象并非一个鲁莽的战士,而是一位拥有深厚情感和道德感的人物。他身为吕西亚的君王,是人民的守护者,肩负着保护子民的责任。然而,在特洛伊战争这场天神也掺和其中的巨大冲突中,他却选择站在特洛伊一边。

为什么?因为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他与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儿子格劳科斯(Glaucus)是好友,两人曾在战场上互相扶持,生死与共。当格劳科斯在战场上受伤时,萨尔皮冬冒着巨大的风险,冲破希腊联军的防线,将其从激烈的厮杀中救出。

这就像贞德在奥尔良城下,冒着箭雨和炮火,激励着法国士兵一样。他们都是在看似绝望的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勇气和信念点燃希望之光。

萨尔皮冬的悲剧,最令人心碎的一幕,莫过于他明知自己可能战死,却依然选择继续战斗。在《伊利亚特》的第十二卷中,他曾和格劳科斯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萨尔皮冬看着战况不利,很多士兵开始溃逃,他问格劳科斯:“我们为何在此受辱?我们的荣耀在哪里?”

格劳科斯回答道:“我们是人,受制于命运。”

萨尔皮冬听了,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说:“我们既然是吕西亚的国王,拥有巨大的荣耀,也应该为之承受巨大的责任。即使我们战死,也比苟活于世,被人耻笑要好。”

这段话,何尝不像贞德在面对审判时,坚信自己的神谕,宁死不屈?他们都选择了一种不屈的姿态,一种用生命去捍卫自己信念的方式。

但萨尔皮冬的“背叛”,并非是像贞德那样被己方出卖。他的悲剧,更在于他作为半神,却必须面对凡人的命运。他是宙斯的儿子,但他的母亲和祖父都是凡人,因此他也无法完全摆脱死亡的命运。

更令人扼腕的是,当萨尔皮冬终于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时,他被阿喀琉斯(Achilles)所杀。而宙斯,他的父亲,尽管心痛欲绝,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死去。他甚至一度想将儿子的尸体从战场上救走,但被赫拉(Hera)劝阻。赫拉的话语,充满了对宙斯这种偏袒行为的警示,也揭示了神祇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宙斯最终允许阿波罗(Apollo)将萨尔皮冬的尸体带回,由他的同胞安泰诺(Antenor)的儿子伊达伊奥斯(Idaeus)进行了体面的安葬。

对比贞德,她的背叛是来自人心的阴冷,是政治的漩涡将她裹挟,最终被推上火刑柱。而萨尔皮冬的悲剧,则是一种更宏大的,英雄在神意和凡俗命运交织下的必然陨落。他并非被“背叛”,但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种高贵的原则,而这种原则,最终还是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吞噬。

萨尔皮冬的故事,同样充满了英雄的壮志,对荣誉的追求,对责任的担当。他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特洛伊战争的天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他的死,是对那个时代英雄主义的最好注解,也是对命运无常的一种深刻的哀叹。

我们总是在那些为信念而战,却最终倒下的人物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辉,也看到命运的残酷。萨尔皮冬和贞德,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面临不同的敌人,但他们身上那种纯粹的勇气,那种不屈的意志,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都像两面镜子,映照出人类在追求理想时,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让我们感慨万千,因为那里面有我们对英雄的向往,也有我们对无常命运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遭到背叛是指被谁背叛?

贡比涅的城门守军?他们表示自己看着贞德即将进城前突然扭转马头,带着兄长皮埃尔与部分亲兵殿后,被俘投降

查理七世为了和平而出卖她?就在贞德被俘(1430年5月23日)这事发生的前两个月,查理七世还尝试在破产后的拮据条件下组建一支新的军队去攻打巴黎,试试看能不能尽量削弱巴黎的城防,结果巴黎城内的密探公熊大人被英国佬发现,连带所有私通查理七世的市民全部斩首(3月21日)。贞德支援贡比涅所需要的军队和补给,都由法国王室财务总管阿尔布雷帮忙调度

国王害怕她夺权而出卖她?彼时比贞德更强势的有力贵族分别是浪子回头王者归来的里什蒙、执宫廷牛耳的拉特雷穆瓦耶与盟友吉尔·德·莱斯、军功显赫的桑特拉耶拉海尔、皇亲国戚身份且事实上形成桑利斯地区军事独立地位的克莱蒙伯爵波旁的查理一世、心情好就杀几个查理七世信任近臣助助兴的布萨克元帅让·德·布罗斯······这些明明白白在威胁王权的重臣不去杀掉,反而对一个经常在各个场合维护自己、帮自己取得国王地位并宣传正统性的小女孩痛下杀手?

我不明白你们的想法......

我不理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