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读叔本华,你就知道,努力也是天赋。
有的努力,有的不努力,那是因为人和人本来就不同。
举个例子,A和B都听了一个因为年轻不努力长大很悲惨的例子。
A想,如果继续下去,我也可能这样,我不能接受以后我成为那个样子,所以我现在要努力,我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什么
B一开始同样会想,太可怕了,我不想这样。但是过一段时,他就会想,变成那样的原因只是因为不努力吗,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我就算不努力,其实也不一定就会悲剧。
对待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人心中,会形成不同的化学反应,这就是人基因中带固有的心理能量的差异。所以说,努力不是劝出来的。
努力都是自发的,因为被迫的努力没有意义,而自发的努力,来源于这个人精神力的大小,来源于个人观察分析能力,来源于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悟性和判断力,来源于意识对行动的指导能力。
也就是说,你看到努力的那些人,只是因为他们心中的“力比多”比其他人更足。你以为努力是后天改变命运的方法,殊不知努力的能力本来就是天生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猩猩的差别还大
所以说,想开点,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不是靠在外界刺激推动,而是靠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底子。
不过也别灰心,虽然努力的天赋每个人不一样,虽然有些人就是能比你更努力,但是这个世界就是比较诡异,更努力,并不代表更快乐。
人生的终极意义还是在于自己的感受,享受和发现你生命中快乐的时光,也是超过通往“真理”大门的捷径之一。
不得不承认,太多的雄心壮志,太多的远大抱负,在岁月的不经意间,被磨平消散。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们也清楚这点。
再努力点就好了。
这件事再多做一点就成功了。
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
但也不得不说,这种想法,时常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包括我自己。
明知道自己不努力,但就是动不起来,所以有一句话会时常出现:“明白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我们听到的,和做到的,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回事。
所以他人给出的建议,往往到最后也只是建议。
我们都有许多不完美,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平常的生活,在这不完美的人生中寻找到自己能够有所改变的事情。
如果没有,那就一点一点改变。
我在去年的时候,甚至感觉人生无望。
不明白自己的未来会是如何,不想努力,不想奋斗,想懒懒散散一辈子。
但这样的心态,终究只能逃避一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看到身边会有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走的人,我们很羡慕他们,因为我们往往开个头就不想再继续下去。
我也很羡慕这种人,因为我往往也是坚持不下来。
但我对自己的认知还是相对而言比较清晰的,我也醒悟过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在学习之外尝试过许多事情,高考后的狂欢,大一时各种社团学生会的参与,大二独自旅游。
终究,还是没能找到能够长久保持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未来也就这样了。
在知乎写回答是一个契机,一个改变自我的机会。
我在最开始写回答的时候,并没有所谓的目标和追求,只是随便写写。
那时候想着,嗯,每天能够写点东西就很不错了。
可就连这点小努力都做不到。
惶惶度日一段时间,因为一些激励和正反馈,我才有足够的信心写下去,虽然至今为止,仍旧还是不够优秀。
但努力本身是不需要思考努力的。
你每天在写回答时,不需要考虑,哇,写这个回答会很花费时间的,没有人看我的话,我看写下来不就很亏吗?
你可能会因为各种忧虑,以及结果而失去努力的信心,甚至感觉,我就这样了。
但有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也不需要给自己设定压力的。
过多的想法,反而会禁锢行动本身。
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考虑的是,如果我努力的话,就能做到怎样这样,只是我可能做不到。
那就真的做不到了。
“努力这个概念太虚了、太抽象了,描摹不出一个具体的方法论。但是一味地炫耀和放大,却与实际付出不相匹配,就会显得廉价起来。”
而甚至有很多人连表面的努力都做不到。
其实努力是不需要过多提及的,它只是一种状态。
你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改变,不需要太多,从你最擅长的一件事情开始,将它做的更好,哪怕只是好一点点而已,都是一种正向的激励。
从一开始便思索:付出怎样的努力就能够怎样怎样的话,往往会带给自己莫大的压力与负担。
跑马拉松从来不是一口气跑全程的,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叠加。
学习也不是一簇而就的,是漫长的蓄力所迸发的力量。
任何一点改变,在时间的长河中,总能体现出来。
有人问框子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他说,你每天写几个回答,超过2000字,坚持一年就能看到成果。
我也会思考如何提高文笔,并做出一些尝试。
但陪伴我最久的,仍然是写文字的习惯与积累的过程。
我没有想通过一篇回答来改变很多,只是想着通过写的回答,我能够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我能够得到一些东西。
我也并没有做到框子说的,每天写几个回答,超过2000字。
但仅仅靠近这个要求并且写下去,就已经有所提高。
我删去一些回答之前,写有600多篇,平均下来也一天一篇多。
我写的回答,虽然有字数很少的,但还是会有很多保持三百字乃至上千字。
有人会认为每天写一小时的文字是努力的行为吗?
我就这样做过来了,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努力。
有人总会询问,不想努力怎么办,如何成为知乎大V,如何提高文笔。
进而打开回答,点赞收藏关闭界面,想着,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每天都是如此,从来没有迈足一步。
能够迈出第一步,就是最大的成功。
有时候努力并不是炫耀的资本,它只是对于结果的一种说明。
电子竞技,胜者为王。
你战绩恢宏,你就是海边少年。
结果正确反推过来的努力过程才会被人们称赞。
而那些努力的失败者呢?
那些青训选手默默无闻从职业起步到退役都没有被人们记住的选手呢?
没有人在意的。
不需要想着怎样努力,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点改变,就很好了。
便如这段话:
“然而不管怎么发生什么,知道自己还是那个随时会放弃的人,一边抱着这个念头,一边继续跑下去,这一刻还在往终点跑着,下一刻不知道,至少每个这一刻还在独自奔跑着。”
能够做到这样,你已经在慢慢努力了。
未来的路还很漫长,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
尽快成长吧。
认为努力就能获得竞争优势,是一种病,得治。
努力只是必要条件,且只是必要条件之一。
在没有理想,自我目标模糊,对社会博弈逻辑基本无知的状态下,努力的效用趋近于零。
你以为努力的过程一定痛苦,所以还没努力就怂了。
你以为有些人的努力是痛苦,其实人家是爱好,乐在其中。
你以为很多“成功者”依靠的是努力,但其实他们依靠的是有机遇的时候,恰好准备好了。
你以为努力一定有收获,但这世界上有无数的努力从开始就注定没有收获。
你以为公众号告诉你的努力方法有用,但其实懂行的人不会沦落到给公众号当写手吃饭。
你以为需要一直努力才能避免完蛋,其实只要在10%以内的关键时刻的决策和行动足够正确的努力,大概率不会完蛋。
怎么办?
先把理想、目标、方法论、路线图想明白。
然后训练自己能先完成一个很近很快反馈的当前目标。
然后再谈其他的。
过来人告诉你,很简单,创业,再赶紧生个孩子,给自己制造危机。
我生孩子以前,真的是靠一点小聪明混吃等死了半辈子,导致除了智商以外一无所长。
坐标魔都,我从小学到高中都能随便混进班级前五,靠英语竞赛加分过了北大很多文科专业的分数线,但是贪图安逸去了复旦的虚拟录取。
在复旦我也是得过且过,成绩中上就满足了,从没六点钟起来去图书馆占位过。
毕业后去日本留学读硕士,考庆应大学都是因为庆应的考试不要求背书,但东京大学的考试要背很多书,我怕我坚持不了然后落榜。
我也没有去考司法考试,因为我怕吃苦,不想背书,不想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情愿熬夜打游戏也不愿意熬夜复习考试。我也不想当律师,因为当律师很苦,要出差和熬夜。
没有证,我自然就当不了律师,也去不了公检法了,只能去银行,去公司当法务,又是日企,工资很低。
工作我也不想拼,一不如意就换,三年换了三家公司,最后不想干了,辞职在家当全职太太,当时在知乎还被很多人骂给女性丢脸。
我老公的态度是,我在家带带孩子就好,没必要工作。但他是美企程序员,当时养一家三口是绝对不够的。
转折点来了:孩子出来了,我开始慌了。
知道养孩子烧钱,谁知道那么烧。前3年主要是买母婴用品和绘本玩具所以还好,但好点的双语幼儿园一个月一万多,还不算报兴趣班的费用。
女儿现在四岁半,我算了下,她一个月的开销得两万左右,主要是幼儿园,兴趣班和买书。衣服我们都只能给她买几十块钱的。
于是我从怀孕时就开始拼命找兼职,一开始给别的公众号投稿,写几千字稿费只有50块钱。
当时对我的自信心真的打击极大,相比当律师接一个案子就赚几十万上百万的同学,落差更别提了,但我知道这都是自己不努力的下场,也没啥好抱怨的。
职场其实已经很难回去了,专业知识已经严重脱节,上班的节奏我也不适应了,所以只能转行,从头开始学习。
后来我写文章的经验丰富了一点,干脆自己写育儿方面的公众号,接合作,开社群团购和微店(快两皇冠了)。
三年了,现在我成为了比996还恐怖,人人喊打的007奋斗逼。
白天工作,晚上还得努力带娃,娃睡了继续工作,一不小心成为了时间管理大师。
我晒自己的schedule其实没啥意思,不如分享一下我家朵朵的。
这是我的早起打卡小组,我们约定早起后必须群内语音10秒以上,否则发500红包给其他人。自愿参加,21天为一个周期。
不管我前一天工作到几点,第二天必定六点半之前起,周末可以睡到七点。实在撑不住,中午打个瞌睡。
当然,我平时没那么夸张,截图里睡四小时是因为第二天得去听育儿课程,所以只能半夜做完第二天的工作。
我这种可恶的奋斗逼,要不是自己是老板,早就被同事打死了。。。
总结一下,影响我奋斗的心态是什么呢?
那就是境遇,是环境逼迫我,推着我产生危机感。
你们不努力,包括我以前不努力,那是因为目前生活中没有危机。
我年轻时长相家境都不错,脑子聪明,随便混混都不会太差。老公工作也算是体面,当时想着以后靠老公就行了。
但是后来,有了孩子,发现老公工资不够用,又有了自己的小公司(全职只有我一个人),我的人生就有了责任感,而这个责任感来自于危机。
我不努力,孩子就得不到好的生活。我的公司就会倒闭,我连兼职的客服小伙伴们都养不起。
一想到月初要交学费,还要发几万块钱的兼职报酬,我浑身都发抖。我有啥资格躺着刷抖音看剧?
我不努力,不仅孩子会耳濡目染跟着习惯拖延、偷懒和逃避,读者们也会对我失望。
一个普通社畜,突然就有了那么多人关注,期待我分享更多育儿经验给他们。并且我的同行都比我更拼,我公众号几天不更新,马上没人记得我了。一句话说错,立马哗哗取关。
之前没有这些烦恼,是因为我在山脚下。高处不胜寒,首先我得爬到高处才有寒冷的资格。
我荒废了三十年的人生,才导致自己一直在山脚下,刚开始往上爬。如果我之前一直在爬,现在根本不需要这么苦这么累。并且,现在我是不进则退,随时还会滚回到山脚下。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朋友圈,本意想说人的生命意义在于为全人类创造哪怕一点点的贡献,但我觉得评论里的道理也很深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里留下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共勉!
就看火影忍者时很多人都会被小李这样的存在蒙蔽,觉得自己太惭愧了,我之所以混得不好,是因为我没有他努力,如果我和他一样努力,八门遁甲一开,最差也是上忍水平。
这种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的假象,之所以会让你痛苦,是因为你误以为只要你努力了,世界就会为你敞开大门。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大部分人连努力减肥都做不到,还痴心妄想什么里莲华,什么八门遁甲,做梦吧都。
你脑补出来的强大的自己,在这个多维度的世界的每一条时间线,都不存在。
事实上持续努力这件事,极度依赖不同人的不同耐力条和精力条。
有的人就是天生爆发力强,知难而进,遇到问题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总能把事情做的妥妥当当。
而有的人则是一紧张就开始拉肚子,失眠,掉头发,看一会儿书就开始掉san值,躺在床上休息又睡不着,蜷缩成一个团,等待时间从头顶轰然碾过。
说的直白点,普通人的菜是多方位的,不努力、懒,只是其中情绪层面的一环,你不可能突然就生猛起来,你不可能一月之间脱胎换骨,鸡血过后往往是更长的反噬期,普通人的生活经不起太大的波折。
那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我给的建议是:
既然知道自己是普通人,就不要做宏大叙事的春秋大梦。
我们都赚不了大钱,也成不了大事,但这真的有什么巨大的危害么?其实是没有的。
承认自己就是普普通通的小卒子,每天混完日常后,只去做好一件事。
首先是日常,你每天把本职工作做好,把要完成的作业做完,然后抽出差不多1到2小时,做一件对自己有提升有帮助的事。
可以是看一会儿书,可以是写一篇回答,可以是整理下衣柜和书桌,可以是骑行去东湖拍几张照,可以是去图书馆查一段自己困惑很久的文献材料,可以是准备一篇辩论队的讲稿。
不论是哪种,千千万万,绝对不要贪多,你一天就做好一件事。
像我现在,我会选择一天就写好一篇高质量的回答,或者是把我的小说完善一段几千字的文稿,或者是做二十页周末要用的ppt,或者是去健身房把该补的流汗进度补一补。
通过这样的“我在做”去一点点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我在变好”去一点点让自己变得有动力起来。
然后很久之后,比如一年,两年,或者五年,你回头去看之前那个无比颓唐的时间点,会不由喟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