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汉堡里有荤有素,为什么还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回答
关于汉堡为何常被贴上“不健康”的标签,即便其中包含了蔬菜元素,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一个汉堡里有牛肉饼(荤)、生菜、番茄、洋葱(素),怎么会跟不健康扯上边呢?这里的“不健康”更多的是指其整体的营养构成和常见的制作方式,而非单一方面荤素搭配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承认,汉堡的核心“不健康”印象,往往来自于它的组成部分和加工方式,尤其是那些被我们普遍认知为“快餐汉堡”的典型代表。

1. 肉饼的脂肪含量与烹饪方式:

脂肪超标是关键: 汉堡中的肉饼,尤其是牛肉饼,虽然提供了蛋白质,但往往是高脂肪的,特别是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容易偏高。许多快餐店为了追求口感,会使用脂肪比例较高的牛肉,或者在制作过程中添加黄油等。
煎炸烹饪的陷阱: 很多汉堡肉饼是通过煎炸或炭烤的方式制作。煎炸过程中会吸附大量的油脂,进一步提升了卡路里和脂肪摄入。即使是炭烤,如果表面烤焦或涂抹了高脂肪的酱料,也会增加不健康因素。

2. 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面包:

白面包的“空卡路里”: 汉堡面包通常是经过高度精制的白面粉制作。精制面粉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大部分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意味着你摄入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但营养密度很低,容易引起血糖的快速波动,并且饱腹感相对较弱。
缺乏全谷物的优势: 真正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应该是全谷物,它们保留了麸皮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全麦汉堡面包虽然存在,但并非所有汉堡都选择它。

3. 高脂肪、高糖分的酱料:

酱料是隐形杀手: 这是汉堡“不健康”标签的重要推手之一。番茄酱、蛋黄酱、千岛酱、烧烤酱等,都是高油、高糖、高盐的“三高”选手。它们不仅增加了汉堡的整体热量,还可能含有较多的人工添加剂。
奶酪的加乘效应: 很多汉堡会添加芝士。芝士本身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来源,但市面上很多加工芝士片,其脂肪和钠含量也相当可观,尤其是当你叠加两三片时,脂肪摄入会迅速攀升。

4. 配料的添加方式:

炸物配角: 有些汉堡会搭配炸薯条、炸洋葱圈等,这些本身就是高油高热量的食物,它们的出现让汉堡的“不健康”属性更添一把火。
蔬菜的“微不足道”: 虽然汉堡里有生菜、番茄、洋葱,但这些蔬菜的量通常比较少,而且它们面对的是大量的脂肪、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酱料,其营养贡献在整体的“不健康”结构中显得相对微弱,难以抵消其他成分带来的负面影响。

5. 整体的卡路里密度:

高热量陷阱: 综合以上所有因素,一个典型的快餐汉堡,特别是“巨无霸”或“豪华版”汉堡,其总热量很容易达到8001200大卡甚至更高。对于多数成年人来说,一顿饭摄入如此高的卡路里,如果不是在运动量巨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长期如此则容易引起体重增加,以及相关的代谢问题。

理解“不健康”的维度:

这里的“不健康”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汉堡都是不健康的。

如果你选择一个用全麦面包、瘦牛肉饼(或鸡胸肉饼)、搭配大量新鲜蔬菜、使用少量低脂酱料或天然调味品的汉堡,那么它也可以是一份相对健康的餐点,能提供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然而,市面上大多数的汉堡,尤其是在快餐店里,其制作方式和配料选择,导致了其普遍的高油、高盐、高糖和低膳食纤维的特点,这才使得它被普遍认为是“不健康”的。

所以,下次当你享受一个汉堡时,不妨多留意一下它的“构成”——从面包到肉饼,再到酱料和配菜,这些细节共同决定了它在你健康饮食中的位置。它并非完全不能吃,而是要学会如何选择,以及控制摄入的频率和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开始的原因是,洋快餐入国门时,那价格老一辈人认为太贵了。单纯说贵不能有效阻止晚辈吵着要吃,于是要从道德上搞臭,就说不健康。

某些老人的思维就是几十元吃麦当劳又贵又不健康,给自己花几十万买保健品就是英明决策。

(杠精认为我的意思是junk food是中国老人发明的,于是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说我不爱国了、诋毁中国老人了)


现在被认为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条件好了,普通人糖份摄入和热量摄入普遍超标,汉堡等洋快餐提供热量、糖份、脂肪的效率太高了。


补充:

任何食物在不考虑健康的情况下乱吃、过量食用都会危害健康,这与该食品由哪国發明毫无关系。

除了有毒有害物质、不可食用物,我反对对任何食物扣上“垃圾食品”的帽子,因为暴饮暴食或是自身生活习惯不好,吃啥都得得病。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不论做什么都对身体有磨损,因此没必要夸大任何食物对身体的“危害”,有些网络大V宣传下谷物、肉类、蔬菜全都不健康了,几乎没有一个食物能吃了,这就没必要了。


世界上总有一群人对汉堡薯条炸鱼有偏见,我见识过很多对西方快餐有偏见的老年人。为什么说不得?我那句话说全球只有中国老人说“垃圾食品”四个字?我什么时候说所有老人都这么说?我哪句话说了中国老人发明了junk food?


挂人:

不看答案直接污蔑我的:

不看答案就开喷的:

user avatar

用同样的标准去看,基本上中餐饭店里卖的任何一道菜都是不健康的。(需要强调一下是饭店里,不是自己家里水煮清汤哦)

按目前点赞最多的那个回复来说,中餐里的菜随便挑,哪道菜能符合那个肉菜的比例。你可能说我还会点别的呀,可是麦当劳也有玉米杯呀。

单拿一个菜来说健康不健康,基本没意义。

有人说快餐店都是油炸食品。

中餐除了凉菜哪个不过油,就是凉菜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拌菜是要放油的。(还是指饭店哦,饭店)

牛肉面=面条+汤+牛肉片+香菜段,一大碗对人体基本没什么营养价值发热量又大的面条,配上漂满油花的汤,如此大量的脂肪摄入,怎么没人说蔬菜比例太少,不健康。

有人说油炸的油重复利用会致癌。

你们认为中餐饭店的油炸了东西之后,会倒掉吗。

所以为什么经常有人说汉堡不健康尼?

任何地方的麦当劳肯德基一开,抢了多少生意呀。当年互联网不流行的时候,报纸上天天都是麦当劳不健康,肯德基不卫生。

还有其他类似的问题。

汉堡放了十年不变样啊,可乐用来刷厕所很干净啊,为了证明汉堡和可乐并非食物无所不用其极。

赚那么多钱,真讨厌,不黑他们怎么行!

谁告诉我北京烤鸭的肉菜比例是多少。

user avatar
  • 汉堡是美国等国家的国民食,几乎相当于咱们的盖浇饭,东北人的饺子,人人都吃的地步;
  • 美国有胖有瘦,有健康有不健康的,共同特点是,这些人大部分都爱吃汉堡。不爱吃汉堡的美国人可能数量和不爱吃饺子的东北人,不爱吃面的陕西山西人比例差不多。卡车司机吃麦当劳汉堡,纽约最高档的餐馆里也有主打的汉堡(不过我敢保证大多数回答的人根本想象不出来),几乎所有高中低档餐厅都卖汉堡。
  • 汉堡导致不健康?有严格科学的论证吗?
  • 一般胖子,虽然吃汉堡,但其他生活饮食习惯也不健康。二者究竟是不是因果关系?
  • 汉堡的原料拆开看:最普通的面包,肉饼,西红柿/生菜,酱料,都是最常见的食物,连锁快餐店是最早规范化饮食管理的,食品安全带来的后果远远比小吃店高:举个例子,曾经肯德基爆出原料问题后,全国的肯德基销售额受到影响。而每天无数苍蝇馆子无法通过卫生检查,但关了一家转眼就再开一家。
  • 汉堡缺乏蔬菜,但再补充两个水果,植物性食物来源就足够了。中餐快餐里缺乏蔬菜的料理比比皆是,举个例子:蛋炒饭除了那几颗葱花有什么蔬菜?就是做成扬州炒饭,蔬菜也远远不够。再举个例子:肉夹馍,煎饼,鸡蛋灌饼,水饺,牛肉面,肉包子,这些中国人最常吃的快餐里也没什么蔬菜。归根结底,自己不重视营养搭配。
  • 说汉堡肉不健康的,麻烦来国外看看,麦当劳算是很低档的汉堡,即使如此也有Angus Beef的选项,中档以上的汉堡店都有很好的牛肉汉堡。高档的餐馆里的汉堡,和牛肉汉堡的都有,我还吃bison的牛肉汉堡。归根结底,便宜没好货,你在国内花五毛钱买个包子,你能保证里面的肉(如果是肉的话),不是什么淋巴,病死猪的肉吗?国内外便宜的汉堡肉饼虽然不是什么好肉,但起码能保证所有规定的卫生指标大多数情况下是合格的。普通苍蝇馆子快餐:什么是卫生指标?
  • 吃汉堡一般搭配薯条,高糖饮料,冰淇淋等等,前面说的很多不多说了。

总之,这是个最最简单的逻辑题目,任何学过基本的实验设计或者逻辑思维的人都应该能回答。汉堡与不健康之间根本没有因果关系。这玩意儿和肯德基六个翅膀的鸡一样,义和团的产物……说到食品安全,工业化,标准化的快餐店,就算用再多的化学手段处理食材,食材也远远比绝大多数苍蝇馆子的食材卫生健康。前者有强制性的各种标准,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一家出事全球倒霉,每天被无数媒体盯着找茬。后者,你就祈祷老板的人品吧。

user avatar

谢邀。商业转载请联系我获得授权,知乎日报除外。

任何单一的一种食物都不能提供一个0.5岁以上的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

是的,直接吃人肉都不行。

所以,不光是汉堡,任何食物单独吃、长期吃,都是不健康的。最方便快捷又靠谱的方法,是多种食物搭配,平衡膳食。

为了直观地给你们解释这个问题,我决定来给你们做一个符合膳食指南最起码要求肉占比例尽可能最大的“健康汉堡”。当你们看到最终为了符合一餐全部要求而专门改造出来的超级汉堡到底是什么样,你们就会明白,只吃汉堡(或者说只吃任何某种食物)到底是如何不健康的。

其他食物分析方法类似,各位可以对号入座。

————START————

首先,让我们去买一个汉堡作为魔改的起点。

我认知中,汉堡界蔬菜含量最多、也最容易买到的应该是

麦当劳鲜蔬足尊牛堡

以本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汉堡种类来看,应该大部分汉堡含有的菜都比它还少,并且都是些生菜(lettuce那个生菜),深色蔬菜完全没有。这个汉堡好歹还有几片黄瓜充充门面……

鲜蔬足尊牛堡长这样↓





Step 1 食材比例的改造

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有一个平衡膳食餐盘,大家可以看出来这里面对谷类、蔬菜类和肉类的相对比例要求:


可以看到,谷薯类和蔬菜类那是一餐饭里面的绝对大头,鱼、肉、蛋、豆类合在一起挤那么小的一块地盘。具体地讲,每天谷类摄入要占250-400g,蔬菜类300-500g,畜禽肉40-75g。

为了在符合指南的前提下吃最多比例的肉,我们取谷类、蔬菜的最小值,畜禽肉的最大值,得到它们的比例应该是250g:300g:75g,也就是10:12:3。

请记住,这样做并不是最好的。

我们只是为了让一个可怜的小汉堡单独撑起一整餐的时候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而强行取了最低要求。

如果我们:

  1. 不考虑汉堡面包密度远小于肉的密度
  2. 不考虑蔬菜之间的间隙导致蔬菜密度减小
  3. 为了简便理解,直接用汉堡侧面看到的比例代替汉堡真实食材比例

那么为了符合我们刚刚算出来“健康的一餐”最低要求的这个比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要扛起一整餐的大任的汉堡,它的荤素比例大概要像这样

如果考虑到面包含气量大,密度比较低,这里面面包和蔬菜的片数还得加。但是为了让这个汉堡的体积看上去不要那么恐怖,我们就先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让我们看一看前后的对比:




感觉吃不完了?这对于一个有着追求膳食健康的理想、要一个堡扛起一整餐的营养供给的进步汉堡来说,才刚刚开始。


Step 2 汉堡肉的改造

我们目前只是解决了汉堡食材比例失衡的问题,虽然说我们已经在原有基础上健康很多了,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说,食材种类可能还有问题。

由于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这类植物色素在深色蔬菜里的含量远多于白菜、生菜、包菜这类浅色蔬菜,而且维生素C也是和这些植物色素的含量几乎成正比,所以膳食指南推荐,深色蔬菜要达到每日蔬菜摄入量的至少一半。

这个汉堡比较有理想,里面的蔬菜不止有生菜,还有洋葱和黄瓜,比例看上去也还差不多是一半对一半,这还算优于其他汉堡。

其次,这里的肉是煎碎牛肉饼,而我们一不推荐用油煎牛肉饼,因为用油煎的脂肪含量太高;二不推荐用碎牛肉做的牛肉饼,因为里面还有肥肉,脂肪含量比精瘦牛肉高;三是牛肉作为红肉,相对于鱼肉、鸡肉这样的白肉也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可能需要换。

考虑到红肉含有的铁都是血红素铁,吸收比蔬菜中的非血红素铁好很多,尤其对每个月都会丢失血液导致变成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的女性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暂时无视掉红肉脂肪比白肉多这个问题,还是用牛肉吧,不过得是煮的精瘦肉。

我们这里用脂肪含量相对最低的牛里脊肉好了。只要把煎碎牛肉换成煮整块精瘦牛肉,肉饼所含的脂肪就能减少很多了。




Step 3 汉堡面包的改造

这个汉堡用的面包应该都是精白面做的,而精白面与全谷类食物相比,缺少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这也是不利于健康的,所以膳食指南中要求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为了响应膳食指南的要求,我们要把一部分面包换成全麦面包。

我们继续选择最低要求50g,那么算出来的相对比例就是占我们刚刚选的250g的五分之一。由于制作工艺和口感的问题,很多全麦面包用的面粉中还是有一半左右是精白面粉,所以我们需要把我们目前的四块面包中至少两块换成全麦面包。




请注意,全麦面包是指面包本身使用全麦粉制作而成的,所以看上去就是一副皮糙肉厚的沧桑脸,吃起来会有相对比较粗糙的口感,和“细皮嫩肉”的白面包比起来是有很大区别的。像肯德基最近的燕麦堡系列那样只是在精白面面包上撒那么几颗少得可怜的燕麦,做出来的面包不能叫全麦面包。


Step 4 汉堡酱料的改造

这个汉堡里面含有芝士和蛋黄酱,这俩都是脂肪含量破表的食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2013版,脂肪供能比最高只能占30%。以2000kcal的每日能量需要量(EER)计算得话,是2000kcal*30%/(9kcal/g)=66.7g。平均到一餐,大约是22.2g。

芝士我们以切达干酪的数据计算,是100g中含有约34g脂肪。此外,蛋黄酱以丘比蛋黄酱数据代替(我们这个汉堡的酱是黄色的,但以我实际尝的感觉来看跟普通蛋黄酱的组成应该大体相似),每100g含有75g脂肪。

刚刚我们多次叠加,已经有了3片芝士,就是20.4g脂肪,已经快要达到上限了,所以我们必须减少芝士和蛋黄酱的用量。考虑到国人没有吃芝士的习惯,我们可以就把芝士先全部去掉,并且把覆盖每一层蔬菜的蛋黄酱减少一些。


Finish!

把我们可怜的小汉堡魔改成现在这样,总算是从理论上基本符合膳食指南最低最起码的要求了。让我们来按个快进键看一下三个汉堡的对比: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除了赛X味应该没有哪个地方能买到我们改造出来的图三这样的“健康”汉堡。而遗憾的是,赛X味的蔬菜绝大部分还都只是些生菜,缺少深色蔬菜。而且在中国,只要一出二线城市,基本上就找不着赛X味了,可是麦X劳和肯X基的门店现在都开到县级市了。你们说,绝大部分人接触到的汉堡是哪种?

——————总结——————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汉堡作为一餐的所有的时候,它绝大多数时候仍然是一种荤素比例失衡、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因此,要想【只吃】汉堡又要健康,确实很难

虽然正如我开头所说,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当作一整餐都是不健康的,但是显然,现实生活中,由于汉堡食用方便快捷,很多人都习惯一餐整一个汉堡就完事儿,所以汉堡本身比其他食物更容易作为一整餐的全部食用,才被扣上了“汉堡不健康”的帽子。而且,吃汉堡就算要配别的,通常配的也都是炸鸡、薯条、可乐这些只会放大汉堡营养短板的食物,并不能弥补汉堡的营养短板。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汉堡不健康”——是食物本身的营养短板加上我们不合理的膳食习惯,共同构成了这个 “不健康”的标签。


如果实在想吃汉堡,要记得:

1) 请不要一餐只吃汉堡这一种食物。一定要通过搭配别的蔬菜和全麦面包一类的食品,把少了的那些菜和粗粮也吃下去哦。

如果一餐吃不完这么多,可以这一餐吃汉堡+蔬菜,然后下一餐吃低脂食品,从而纠正汉堡这样的高脂食物带来的饮食失衡。

2)最好再把汉堡里过多的芝士、蛋黄酱一类的东西去掉一部分再吃,或者选择芝士和蛋黄酱用量比较少的汉堡。这样可以减少汉堡中含有的过多的脂肪。



Encore

上面那一坨食物目前的组合应该是非常难吃了,建议用它们作为原料重新脱个胎换个骨,重新烹饪一下。可以考虑的菜式有:低油煎牛肋条+橄榄油拌蔬菜沙拉、全麦面包片,或者低油煎牛脊肉+全麦面包蔬菜三明治。



如有疏漏,请各位同道不吝斧正,感激不尽。


- update -

已经收到n条私信误会我真是老师了。。。我还是删掉what if的这个老师能不能再给力一点儿的梗吧qwq

user avatar

我一直无法理解汉堡这种食品。

两片蓬松的面包中间夹杂蔬菜、肉、沙拉酱等各种食物。

本身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但是!!!

到底为什么,要把汉堡的厚度做到这种地步?!!

即使把嘴全力张开,也无法把汉堡从上到下咬进嘴里。导致吃的过程中,极其容易被沙拉酱、油渍等弄脏嘴唇乃至脸部四周。

难道卖汉堡的人,觉得我们的嘴都是这样的?

当然,也有少数汉堡的厚度改良到了一个合适的尺寸。

然而,既然是在这个厚度,依然还是肉夹馍之类更好吃啊。

你看,肉夹馍就很少被骂垃圾食品。

user avatar

我有点不一样的角度,其实本质上中餐大多数情况下提供的素食量是远大于西餐的,因为炒制的过程会使蔬菜脱水,所以即使吃了大量蔬菜,看起来就一盘而已。

我觉得汉堡不太健康是因为实在很难加进去多少蔬菜,能加两三片西红柿,两片生菜什么的就算不错的了(自己做汉堡的时候发现无论如何都加不进去多少蔬菜)。

吃一个汉堡,比较起摄入的糖,油和蛋白,维生素和纤维素相对是很少的。而一般如果是吃快餐的话,不会提供沙拉,那时候摄入就不太均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汉堡为何常被贴上“不健康”的标签,即便其中包含了蔬菜元素,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一个汉堡里有牛肉饼(荤)、生菜、番茄、洋葱(素),怎么会跟不健康扯上边呢?这里的“不健康”更多的是指其整体的营养构成和常见的制作方式,而非单一方面荤素搭配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汉堡的核心“.............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潜藏在我们日常用语中,却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甚至感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外来词。它们就像披着中国汉子外衣的外国朋友,低调而又深受欢迎。首先,咱们从最贴近生活的说起——“沙发”。你敢信吗?这个我们坐了无数次的,柔软又舒服的家具,它的名字来自一个你可能从未想过的国度——土耳其。准确地说,是.............
  • 回答
    “文学家硬造出来的词”,这个说法本身就带着一种江湖气息,仿佛是哪位大侠在武功秘籍上突然蹦出来的新招式,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忍不住揣测其背后的缘由。汉语的生命力之强,就在于它总能在各种场合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而文学家,无疑是这生命力最敏锐的捕捉者和创造者。当然,严格来说,我们很难说某个词就是某位文学家“.............
  • 回答
    当然有,而且汉语中的“从句”可以说是非常普遍且灵活的存在。不过,和很多西方语言(比如英语、法语、俄语等)那种结构化的“从句”概念相比,汉语的“从句”在形式上可能没那么固定,更讲究意合和语境。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从句”大致是什么意思。通常来说,从句是指一个句子的一部分,它本身具有主语和谓语(或者可以推断.............
  • 回答
    要说汉字里最有内涵的字,这就像问哪个孩子最惹人疼一样,每个都有它独特的味道。不过,如果非要挑几个,我脑子里总会先跳出几个,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更像是浓缩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智慧、情感和生活哲学。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心里那些“宝藏”字。“道”:无处不在的理,也是人生的方向如果非要我选一个“内涵之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季汉在史料中记载的那些与众不同的部队。在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蜀汉作为一个偏安一隅但志在复兴汉室的政权,确实发展出了一些颇具特色的军事力量。这些特色并非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史料作为支撑的。要说季汉的特殊兵种,不得不提几个重点:一、无当飞军——那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精锐“无当飞军”这个名.............
  • 回答
    “日文里有汉字,没学过也能大概看得懂”这种说法,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它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误导性。以下我将详细地阐述: 合理性: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主要建立在以下几个事实之上:1. 日文中的汉字(Kanji)是借用和演变而来的: 日本在历史上受到中国文化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核心。为什么日语和韩语能吸收大量汉字,甚至读音也出现相似性,而像满语、蒙古语这样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虽然历史上与汉族文化有接触,却没有形成类似的汉字使用基础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进程、文化接受度、政治需求以及语言自身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
  • 回答
    在日本的汉字海洋中,确实有一些词汇,即便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我们,初次见到也会一脸茫然,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次元。它们并非因为生僻难认,而是因为它们在日本语境下的意义,与我们熟悉的中文意思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这就像一块熟悉的石头,换了块土地,长出了不一样的苔藓。1. 暖簾(のれん noren)乍一.............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就像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中文词汇,让人摸不着头脑,韩语里的汉字词也是这样,有些虽然源自汉字,但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或者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确实会让咱们中国人感到十分陌生,甚至“找不到北”。咱们中国人对汉字词汇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它们在中文里的原意和演变。但韩语作为一个独立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语言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总是在互相借鉴、互相融合。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自然也有不少词汇随着历史的潮流,漂洋过海,在别的语言里扎根生长,成为它们的一部分。要说来自汉语的外来词,那可真是不少,而且它们渗透到不同语言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用品到哲学概念,可谓是“无处不在”。.............
  • 回答
    汉语中的“浊辅音”和外语(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浊辅音”相比,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往往是导致学习者在语音转换上遇到困难的根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浊辅音”这个概念本身,以及它在不同语言中的具体表现。首先,我们得明确“浊辅音”在语音学上的定义。简单来说,辅音发音时声带是否.............
  • 回答
    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确实与多个北方游牧民族有过激烈的碰撞和较量,其中你提到的匈奴、突厥、蒙古和女真(后来的满族)是影响深远的几个。至于汉人“打赢了前两个却被后两个民族给征服了”的说法,需要更细致地解读。严格来说,汉人(以及后来继承汉族文化的政权)并没有完全“征服”匈奴和突厥,而是在与他们的长期斗争中.............
  • 回答
    确实,语言中充满着有趣的“冷知识”,尤其是关于日常事物名称的来源和演变。将“计算机”称为“电脑”在中国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体现了语言对新事物的翻译和本土化过程。以下是一些类似“汉语里将计算机称为电脑”的各国语言冷知识,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 1. 法语:Ordinateur(计算机) vs..............
  • 回答
    确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汉字的使用远比现在普遍和广泛。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以及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想象一下,那个年代的日本,人们的日常书写,无论是报纸、书籍,甚至是官方文件,都充斥着大量的汉字。你可以把那时候的日本文字想象成一幅由汉字、假名(主要是平假名和片假名)以及一些西方词汇.............
  • 回答
    日语和韩语中确实存在一些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常用、甚至已经消失或者变异了的汉字词汇和成语。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文化交流、语言发展以及简化过程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核心原因分析:1. 历史发展与文化隔阂: 古代遣唐使/遣宋使的影响: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曾大量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包括汉字和汉语。然而.............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关于金庸先生及其作品的讨论总是热烈而多元,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观点,比如有人认为金庸是“满遗”,并且作品中存在丑化汉族的嫌疑。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是对历史、民族以及文学创作的一些特定理解和解读。首先,关于“满遗”的指控,这通常源于金庸先生的满族血统。他的祖父查怀庆是晚清的举人,.............
  • 回答
    《人民的名义》侯亮平抓赵德汉那段,绝对是全剧一个高潮点,赵德汉那惊人的“小官巨贪”形象,让人瞠目结舌。如果非要在此基础上开个脑洞,搞个神转折,让剧情更刺激,咱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首先得明确一点,这个脑洞不能破坏整个剧集的宏观逻辑,不能让之前铺垫的因果关系彻底崩塌。它应该是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