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中国人为什么很难发财?

回答
“普通中国人为什么很难发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层面的多重因素。并非所有普通中国人都很难发财,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财富的积累。然而,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因素,使得“普通人”在致富的道路上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 宏观经济与制度层面:

1. 起点的不平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优质的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和重点学校,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往往难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高水平的教育是通往高薪职业和创业机会的重要门槛。
城乡差距: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城市。许多农村居民即使进城打工,也面临户籍、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限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并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拥有更多的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和国际贸易机会,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依赖传统产业和资源型经济,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社会资本的代际传递: 发达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继承父辈的社会关系、行业经验和启动资金,这为他们创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普通家庭在这方面则相对薄弱。

2. 资本获取的难度:
金融门槛高: 对于普通人来说,贷款创业、投资理财往往面临着抵押物不足、信用记录不完善、缺乏专业知识等问题。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有稳定收入、有抵押物和良好信用记录的客户提供服务。
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等信息往往掌握在少数专业人士和机构手中,普通人难以获得有效、可靠的投资信息,容易成为“韭菜”。

3. 竞争的激烈性:
“内卷”现象: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退,以及教育的普及,市场上人才供给相对过剩,导致在求职、晋升、创业等各个领域都存在激烈的竞争。
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削弱: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低成本劳动力。但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这种优势在减弱,对低技能劳动者造成冲击。
行业垄断与寡头: 在一些关键性行业(如通信、能源、金融等),存在较强的市场垄断或寡头效应,新进入者面临巨大的进入壁垒。

4. 风险与不确定性:
政策与市场波动: 经济政策的调整、市场环境的变化(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科技行业的监管收紧等)都可能对普通人的收入和资产产生显著影响。
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尽管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一旦遭遇失业、疾病、意外等重大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个人储蓄或商业保险,其财富可能迅速缩水甚至归零。
高房价的压力: 大部分普通人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需要用于支付高昂的房贷或房租,这极大地挤压了其储蓄和投资的空间,使得财富积累变得缓慢。

二、 社会文化与心理层面:

1. “铁饭碗”思维的惯性: 尽管市场经济深入人心,但许多传统观念依然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一些人依然倾向于选择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而非承担高风险的创业或高薪但竞争激烈的私营企业岗位。这可能让他们错失一些高回报的机会。

2. 风险偏好较低: 相较于西方社会,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一种“安稳”的价值观,对于冒险投资和创业的接受度相对较低。父母往往希望子女从事稳定工作,避免高风险。

3. 理财观念相对落后: 许多普通人对金融知识了解不多,理财方式主要集中在储蓄和购买固定收益产品,对于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参与度不高或参与方式不科学。

4. 信息茧房与认知偏差: 社交媒体和信息渠道的碎片化,使得一些人可能只接触到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缺乏全面了解,从而影响了其决策。

5. 消费主义与攀比心理: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尤其是在大城市,消费压力巨大。一些人为了维持“体面”的生活,不得不承担高额的消费支出,进一步削弱了储蓄和投资的能力。

三、 个人能力与机遇层面:

1. 技能的局限性: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不适应市场需求,其收入增长空间就会非常有限。

2. 创业门槛: 即使有创业想法,也面临着启动资金、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团队组建、渠道拓展等一系列挑战,绝大多数的创业项目最终都会失败。

3. 机遇的捕捉: 发财往往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例如早期抓住互联网的兴起、房地产的黄金时期等。但这些机遇的出现往往是短暂且难以预测的,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行动力。

4. 人脉与资源: 虽然社会资本不应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拥有强大的人脉网络确实能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信息资源和资金支持,尤其是在创业和职业发展早期。

总结来说,普通中国人难发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起点的不公平 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资本获取的难度 阻碍了其投资和创业。
激烈的竞争 使得成功概率降低。
经济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以及社会保障的不足 使得财富积累过程充满挑战。
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 和消费主义 影响了其理财和风险偏好。
个人技能的局限性 和对机遇的把握能力 也是重要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否定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许多普通人通过持续学习、提升技能、勤奋工作、理性理财以及抓住时代的机遇,依然实现了财富的增长。但以上提到的因素,确实是使得“普通人”在致富这条道路上比拥有更多资源和优势的人更加艰难和充满挑战。

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财富分配的复杂性,并思考如何通过更公平的制度设计和更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为更多普通人提供实现财富增长的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限定为普通中国人,不单单我们中国人,全世界的普通人都很难发财。这是一定并且必然的现象,因为头领的位置就摆在那,属于稀缺资源,一个群里除了至高无上的群主和拥有特权的群管之外,其他都是普通成员,要被群主剥削管控,要被群管压制,只能跟比自己还弱小的成员做竞争,发不了财是注定的宿命,能发财反倒是一种奇迹了。

user avatar

你说的就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别说在中国,在外国、在外星,都不可能发财,实现财务自由。

除非你把财务自由的共同认知改成为年薪五十万,那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user avatar

你跟古人比,已经过上了古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中国是个完全依靠世俗鄙视链建立人生价值的社会。如果大家都富了十倍,等于没富,因为你就会把大家都有的东西当做了理所当然,你会想要比你更富有的人才有的东西,你依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因为中国人理解的财富自由意味着要比至少绝大多数人都富有,是个相对的概念。随着你越来越富,按照中国人的社交习惯,你的『圈子』里的人也会越来越富,你沿着鄙视链往上爬,鄙视链也越来越长了,等你死的时候,你也爬不到头的。

user avatar

路子不对。

主流舆论热衷的发财方式就两种:一种是“打工当高管”,一种是“创业做大项目”。这两种方式都不是很靠谱,因为不适合大多数普通人。


我先说说“打工当高管”为什么不靠谱?(下文讨论拿“年入百万”当成一个基准线)如果是传统行业,要实现年入百万,基本上要做到大型上市公司副总裁的级别,相当于向上跃迁4-5个级别;像互联网、房地产、金融这类高薪行业,年入百万也至少要向上跃迁3个级别(除了极个别业绩和运气特别好),可是现实是什么样呢?大部分人连这些大公司的门都进不去,大部分普通人一辈子也就升一级就交代了,这条路其实很难走得通。

主流舆论热衷讨论的另一个发财方式是“创业做大项目”,比如共享单车这种大项目,媒体就很喜欢讨论,结果嘛,就是亏个几十亿,连用户押金都退不出来。这还是非常精英的团队,大多数普通人连个像样的创业团队都搭不起来,更别提什么融资能力,战略规划什么的了。

我给大家介绍一条奋斗的路径,是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我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第一,选定一个行业,不要换。很多人喜欢问我:“吴老师,有啥项目和行业容易发财?”我觉得他们问错问题了,这种问题应该是投资家和大财团关心的。他们有钱有资源,切入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我们普通人在其他大多数行业根本切不进去,我们只有选定一个行业,深挖几年,这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第二,去大公司打工,拼命攒客户资源。为什么要去大公司打工,因为大公司资源最好。要是你因为各种原因进不去,进中小公司也行,只是相对来讲资源稍微差一些,也能玩。当然,最好攒客户资源的肯定是像采购、销售、运营、营销等业务部门,什么人力、行政之类的职能部门不太好攒资源。所以我一般都建议有野心的年轻人要去业务部门,虽然忙点,但是发展潜力更大。好好服务这些客户,让这些客户对你的认可程度,超过你的公司。把这些客户资源全部加到微信里面,回头利用价值很大。


第三,利用攒到的资源,开始“乙方创业”。啥叫“乙方创业”?就是服务型创业,给别人提供服务。很多行业,客户认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这个公司。你要是对于客户的把控能力足够强,带出来完全没问题。如果不带出来,可以想办法卖他们一些其他同类产品和服务。就拿我曾经所在的贸易行业来说,上游国外的供应商认的就是“汉森吴”(俺的英文名字),下游国内的土鳖渠道商认的就是“吴硕士”(客户给俺取的外号),要是我加盟其他贸易公司,或者自己成立个公司,客户资源可能就带出来了。当然,贸易行业政策限制较多,像摄影、广告、管理咨询、装修、健身这些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利用老客户资源创业起步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而且这种“乙方创业”的模式,风险小一些,起步也容易,资金需求也很低,甚至不需要资金。

你不要小看这种个体户式的创业方式,你自己出来做的业务规模肯定比在公司做小得多,但是你个人的收入肯定会暴涨很多倍。因为利润的大头归你,没有公司抽成。


扩展阅读:

另有文章《如何月入1万》、《如何月入3万》、《如何月入5万》、《如何月入10万》,在我的公众号:吴寒笛可爱多(微信ID:whdkad),回复“收入”即可查看

相关live:

手把手教你从0起步做生意

user avatar

发财的前提是什么:足够聪明,足够幸运,足够的眼光,有原始资本积累,有过硬的关系,有那么几个贵人,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发财。普通中国人能占几点。

user avatar

普通中国人 很难发财——这绝对是个伪命题。

普通非洲人容易发财?普通南美洲人民容易发财?普通中东、东欧、中亚、东南亚、印度人民容易发财?

拉倒吧!就上述所述地区的人口已经超过50亿了,剩下的也就20亿人左右。

你如果是上述地区人民,大概率活不到50岁,大概率没机会接触高等教育,大概率人生至少要接触到几次恶性犯罪,有可能接触毒品、黑帮、性犯罪……终其一生大概率只能做做苦力、农民、小商贩,而且一生也没什么存款,糊糊口罢了。


那么再看看西方,看看欧美,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大概率会从小接触“快乐教育”,只有不多的机会能接受高等教育,而且还要背负高额的学生贷款。“知识改变命运”基本不适用于你。

欧美社会阶层固化,你看看他们这些年的富豪有多少是从普通人升上去的?他们国家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上升渠道被垄断,这些年他们中产阶级都在萎缩,你认为身为普通人的你能发财? 看看美国这次新冠下的情况,40%的人400美元的存款都没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少人一代二代人在农村,学历不过高中,三代开始接受大学教育并迁往城市定居?

一个普通人能不能向上晋升,受制社会结构和国家能力上限,这是根本是大局环境,其次才是个人努力。国家能力、实力不足就限制了他们的国民整体际遇,国家体制是资本主义的又限制了他们国民晋升的概率。

中国是近三十年来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国家财富集中在国家手中而不私人,这就导致所有普通人都能受益(基建、义务教育、社保……都来自财政拨款),同时导致现在富人很多都是从普通人晋升上去的——相反在中国 从普通人变为富人的概率比其他地区大。中国没有“old money”,如果你觉得现在二代多了,占据社会资源了,你看看欧美啊,你告诉我有哪几个不是?


我看这个话题下,还有扯到文化和民族性的,都1202年了还浓浓的hs味,忍不住才答的题。往历史上看东方长时间远比西方富裕,就古代来看晋商、徽商、两广商人鼎鼎大名,怎么 也扯不到文化和民族性上不行啊。


这个话题 改为普通人很难发财,还有点讨论空间,普通人是人群中大多数,这是个社会话题。


user avatar

不难。

你没手艺没资本,那就去吃苦。你说你特别能吃苦,那好,你以后早晨五点前起床,找个早餐店打工,学会炸油条熬豆浆,然后自己干,没钱租房子可以摆地摊,一张桌子起步,用不了多久,你就有店面了,雇人帮忙了,用不了多久人手都不够了。你再抽身出来去连锁店打工,学习连锁经营模式,开分店,用不了多久,你就是早餐界的海底捞了,你扩张吧,上市吧,圈钱吧。

前提是你确定你能吃苦吗?会举一反三吗?反正我十年前是从卖裤衩袜子起步的,一个人,每天早起守到夜里十点,没人送饭的时候每天晚上十点才吃饭,最便宜的难吃的大碗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