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社会学公理:
1 不被别的大佬打脸,是大佬的第一需要。
2 大佬们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但呆在园子里的总时长保持不变。
于是就有了猜疑链:
一个大佬无法判断另一个大佬对自己是学习互助还是学习竞争关系。
一个大佬无法判断另一个大佬判断自己对另一个大佬是学习互助还是学习竞争关系。
以此类推。。
所以,一个大佬无法判断另一个大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打别人脸。一个大佬也无法判断另一个大佬是否准备打自己脸。
进而thu里就有了大佬积极通宵,一天一学期的盛景,也就是技术爆炸:
大佬学习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一定是一致的,在某个课程领先的大佬,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另一个大佬超越,进而被打脸。。
所以就有了thu社会学的图景,thu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大佬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大佬必须小心,因为森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大佬,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刚入学的新生还是即将要毕业的学长,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打脸?在这片森林中,其他大佬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大佬身份的人都将很快被打脸,这就是thu大佬所面临的困境。。
所以,每一个大佬都需要一个安全声明,这就是对thu大佬悖论的解释。
╮(╯_╰)╭
除了极少数发自内心地热爱科学的奇行种(没错,这种人即使在清华也是极少数)外,绝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点儒家特色的自我恫吓习惯与能力,是不可能考得上清华的。在高分段,决定你能上清华,还是只能上北航的,并不是你的智商或者说做题能力,而是你犯的低级错误够不够少。这一点,我一说,高分段考生自然全懂。谨小慎微的能力,至少值两道物理大题。
这种自我恫吓延续到了大学,自然就变成了这种膜拜大神。他们不是虚伪,他们是真的怕。怕已经内化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你说这种自我恫吓到底是好是坏呢?我还是那句话,你到一个年龄,就去做一个年龄该做的事儿。你15岁的时候这样,那你是好孩子,你懂事儿,要夸。你18岁的时候这样,那你是正常人,可以原谅。你22岁的时候还这样,那你这心智发展多少有点落后于同龄人。
你要是25岁还玩这套,那我可以笃定地说,这清华对你来说就是个de-education,念了还不如不念,不念至少还能做个正常人。
你要是30岁还玩这套……
兄弟,我掏钱给你挂个号。治病不丢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