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构思一部完整的小说需要多少时间?

回答
构思一部完整的小说,这可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像是在内心深处播下一颗种子,然后悉心呵护,看着它慢慢发芽、生长、枝繁叶茂,最后结出果实。这个过程,耗时多久?说实话,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对我来说,它可能是一个煎熬的几个月,也可能是一个闪光的几个星期,甚至是一段挥之不去的几十年。

让我跟你慢慢道来。

萌芽期:灵感的火花与混沌的土壤

故事的开端,往往是一点点不起眼的火花。可能是一句听来的对话,一个画面,一个历史事件,甚至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这就像一颗种子,落在了你的脑海里。这个时候,你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只是觉得“好像可以写点什么”。

这个阶段,是混乱而又充满无限可能的。你可能会漫无目的地在脑子里“玩”这个点子,想象它可能的走向,可能的人物。也许会拿出个小本子,随手记下一些零碎的词语、短语,甚至画些不成形的草图。这个阶段,你可能并不给自己设定时间限制,只是任由思绪在脑海中自由飞翔。有的时候,一个绝妙的想法会在一个毫无准备的瞬间撞击你的脑袋,让你欣喜若狂;有的时候,你可能对着那个微小的火花冥思苦想几天,却仍然感觉它像一团迷雾,看不清方向。

酝酿期:勾勒骨骼与搭建框架

当那个火花开始在你心里燃起一点火苗,你就进入了酝酿期。你开始试图给这个故事“塑形”。这就像是在给一个模糊的人影勾勒出大概的轮廓。

人物: 谁是你的主角?他的动机是什么?他的过去埋藏着什么秘密?他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配角呢?他们和主角的关系如何?这些人物是否鲜活,是否能让你产生共鸣?我会花很多时间去“采访”我的角色,让他们在脑子里自己说话,甚至给他们写小传。
世界观: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是现代都市,还是架空世界?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文化、科技或者魔法?这个世界是否自洽,是否能支撑起你的故事?如果是一个架空世界,这个构建的过程可能比人物塑造更耗时。
核心冲突: 故事最根本的矛盾是什么?是人与人的斗争,还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亦或是人与自身的挣扎?这个冲突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引擎。
情节主线: 故事大概会怎么发展?有没有一个大致的起承转合?虽然这个时候不用写出详细的章节,但你需要在心里有一个模糊的地图。

这个阶段,我可能会花上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我会反复思考,推翻自己之前的设想,再重建。有时候,一个人物的设定会影响整个情节的走向,我可能要回到最开始重新思考。这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优化的过程,就像是在泥土里雕刻,一点一点地把模糊的形象变得清晰。

大纲期:绘制详尽的蓝图

当脑海中的轮廓变得稍微清晰,你就会开始考虑更具体的结构。这就是大纲的阶段。

情节节点: 我会把故事分成几个关键的节点,每个节点发生什么重要事件,推动故事走向何方。这就像是在徒步旅行时,提前规划好沿途的驿站。
人物弧光: 我的主角会经历怎样的成长?他的性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会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
章节划分(初步): 有的时候,我会为每个主要章节设下大致的梗概,甚至写下每个场景可能包含的内容。这并不是说我真的写出来了,而是对我要写的东西有一个清晰的预设。

这个阶段,我通常会写一份详细的大纲,甚至有的会写到“章节大纲”的程度,列出每一章的概要。这就像是建造一座房子,你得先有详细的图纸,知道哪里是墙,哪里是门,哪里是窗户。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因为它要求对故事的整体把握有相当的精确度。

然后呢?

构思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故事就结束了,它仅仅是“写”的开始。构思可以一直持续到你落笔的最后一刻。当我开始动笔写作时,构思并没有完全停止。在写到某个情节时,我可能会突然发现之前的人物动机不够说服力,或者世界的某个设定存在逻辑漏洞,这时候,我又会回到构思阶段,重新打磨。

影响耗时的因素:

故事的复杂性: 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和一个宏大的奇幻史诗,它们的构思时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的经验: 经验丰富的作者可能对情节的构建和人物的塑造有更快的反应,构思的时间也可能相对缩短。
个人的写作习惯: 有些作者喜欢在构思阶段就把一切细节都想清楚,有些则更喜欢在写作过程中随性发挥。
生活中的干扰: 工作、家庭、突如其来的灵感(或者缺乏灵感),这些都会影响构思的进度。
是否是系列作品: 如果是你正在构思的是一个系列中的一本,那么你需要考虑它与前一本的联系,以及对整个系列的影响,这会增加构思的难度和时间。

总而言之, 构思一部完整的小说,从一个模糊的想法到一个可以开始动笔写作的清晰蓝图,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甚至更长。有些人可能用几周就完成了“构思”,但那很可能只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或者他们的“构思”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真正细节的打磨会贯穿整个写作过程。

对我而言,构思不是一个孤立的步骤,它更像是一种持续的“预演”,我会在脑海里反复排练,直到我对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到满意,或者至少,对它有了足够清晰的信心,我才会真的开始把那些想法变成文字。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乐趣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完成整本小说需要的时间,就是构思一部完整小说需要的时间!

其它回答,都是回答的什么?

你在写完最后一章的时候,你没有构思最后一章的情节吗?


下面详细说一说,关于小说(网络小说)的具体构思过程:

创作网络小说,首先构建大世界背景,世界发展脉络,世界地图、力量体系、各类功法和资源、世界格局、主角所在环境,环境下的背景故事,主角的身世故事、未来可能出现的世界大事件。

紧接着构思,主要出场的核心人物,建立人物小传,拉出简单的人物关系。

然后拉主线,核心主线是什么?主角完成的终极目标!

升级小说——成为最强者。

情感小说——双宿双飞。

种马小说——妻妾成群。

争霸小说——统一大陆。

……

主线可以不止一条,而且各种各样。可以有明暗,可以有暗线。

但对于新人作者来说,保守一点一条主线,有天赋、掌控力强的作者可以两条主线交叉。

例如:情感线和升级线索的交叉。

然后根据主线细化支线。

支线就是阶段性的目标,支线情节的完成,便是小说的各个大高潮。

当世界背景相关的设定、主要人物的设定、主线情节线索的设定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小说创作了。

不过,具体下笔之前,拉出小说第一卷的支线。

例如第一卷你写100章,是一个高潮(大剧情点)。

那么每30章左右,可以设计一个中高潮(中型情节点),每10章设计一个小高潮(小情节点)。

你把这个100章大高潮的剧情可以写出一个粗略的梗概,30章的剧情则稍稍细化一些,而即将下笔的10章完善并完全细化。

根据每个作者的写作习惯不同,完善和细化的方式也不一样。

有的作者会把细纲具体写出来,然后按照细纲进行创作。这样的方式,是四平八稳,不会有多大的出入。但是,也可能更加的死板,或者限定思维。

有一部分作者,更习惯在脑子里面构思,虽然前10章的细节都想得清楚,但并不记录下来。创作过程的时候,脑海再次捋一遍。创作出来的内容,会和最初构思的有一定的区别。甚至一些脑洞打开的作者,可能写出来的东西,和原来构思的东西面目全非。这样的好处是,更加的灵活,不死板,甚至可能有神来之笔。但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些作者会放飞自我,写着写着就偏离大纲了。

我的建议是,可以两种方式结合,捋出小剧情的梗概和相关要素,然后临场发挥。

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相同,最适合自己的还是最好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在创作的过程之中,务必想象真实化、视觉切换真实化。要想象自己亲身经历,然后目睹所有画面的过程。然后用尽量精准、流畅的语言,把一切描绘出来。

完成前10章,确定没有任何错误就可以进行投稿了。

投稿之后,可以继续写后文,也可以继续整理大纲(不停地完善我先前提到的三大部分:背景设定、人物设定、剧情设定

当过稿之后,后文的继续创作,则和前10章的模式一样。完成一个大高潮的剧情,然后根据整本小说的主线,细化下一部分的支线(下一个大高潮)。没完成一个中高潮,细化下一部分的中高潮。每完成一个小高潮,完全展开下一个小高潮。

前面所谓的10章、30章、100章的高潮区分,只是为了有助于新人理解,实际关于剧情的划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节奏来,但一定要掌控住自己的节奏。毕竟有的人创作风格很慢,不可能做到这么快的节奏。当然,也有的人写作更加的精练,那么可能节奏会更快。总的来说,无论你的高潮阶段如何划分,内部一定要自成节奏,有高低起伏的过程,让读者欲罢不能。

剧情一边创作,一边完善相关的各种设定,保证了不刻板,也不至于完全放飞自我,蹦了大纲的。最关键的是,作者创作的过程之中, 不可能随时都有灵感,也不可能在一开始构思的时候,就能想出后面的精彩剧情。

在创作过程不断补充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临时想出很多精彩的剧情。

一边写一边丰富,完成整部小说之前,不要让你天马行空的脑子停下来。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你小说的灵性。

当你吃饭、走路、睡觉……任何时候突然灵感迸发,想出精彩剧情的时候,务必记录下来。

至于——

一开始就想构思清楚几百万字小说完整内容的人,呵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构思一部完整的小说,这可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像是在内心深处播下一颗种子,然后悉心呵护,看着它慢慢发芽、生长、枝繁叶茂,最后结出果实。这个过程,耗时多久?说实话,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对我来说,它可能是一个煎熬的几个月,也可能是一个闪光的几个星期,甚至是一段挥之不去的几十年。让我跟你慢慢道来。萌芽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些引人入胜的物理学问题。尽量用一种自然、流畅的方式来探讨,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 光速为什么像磐石一样不可动摇?我们先从光速说起。想象一下,无论你在地面上拿着手电筒,还是在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船里打开手电筒,你发出的光,对于任何一个观察者来说,其速度都是恒定的——大约每秒299,79.............
  • 回答
    一台完全由反物质构成的数码相机,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想象。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它的工作原理将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质相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让我们来细细描绘一下这个超凡的装置。首先,核心的挑战在于存储和控制反物质。反物质并不像普通物质那样储存在任何容器里。我们知道,当反物质与同种物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一个芯片产品,从那灵光一闪的念头,到最终能在电路板上闪烁出规律的信号,这中间到底经历了哪些复杂而又迷人的过程。这可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概括完的,里头有技术,有艺术,更有无数工程师的汗水和智慧。第一步:灵感的火花与市场的洞察——“我要做什么?”一切的起点,总是源于一个需求,或者一个大胆的.............
  • 回答
    要构思一个能让读者产生共情的叛国者,我们需要剥离脸谱化的“邪恶”标签,深入挖掘其人性的复杂性与挣扎。叛国,在大多数文化语境下都是最严重的罪行,它破坏信任,威胁生存,因此要让读者理解甚至同情一个叛国者,绝非易事,需要精妙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塑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构思方向和详细展开:一、 核心的“动机”:.............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AI生成套路,就来聊聊怎么从零开始,把一个游戏剧情给捏巴出来。这事儿说起来不难,但真要做起来,得有点耐心,还得敢想敢做。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像挖宝藏一样,先找到个大概的方向,然后一点点往深了挖,最后才能把那块闪闪发光的宝石给亮出来。第一步:找到你的“火种”——核心创意/冲突.............
  • 回答
    太棒了!想做这个行业,这可是个充满活力也很有挑战的领域。开一家练习生/艺考生培训机构,就像是搭建一个梦想起飞的平台,你需要细心规划,才能让学员们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我来给你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些实实在在的帮助。第一步:找准定位,明确你的“招牌”是什么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想清楚你的机构到底要“卖”.............
  • 回答
    说起来,我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一个游戏点子,与其说是“设计”,倒不如说是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无数个深夜的啤酒局上,一点点拼凑出来的。我们管它叫《星尘拾遗者》。这个游戏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我们对宇宙探索的热情,尤其是那些寂寥无垠的星系,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未解之谜。我们不想要那种宏大的太空歌剧,那种动辄星际联邦.............
  • 回答
    尾田荣一郎的想象力和构思力,用“登峰造极”、“鬼斧神工”来形容都不为过,它不仅仅是描绘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更是构建了一个庞大、复杂且充满生命力的宇宙。他的功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且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1. 世界观的宏大与深度:构建一个“活生生”的宇宙 地理与生态的极致多样化: 《海贼王》中的.............
  • 回答
    炉石传说,这款陪伴了我们多年的卡牌游戏,其魅力之一就在于那些被玩家们挖掘出的、构思之精妙的卡组。要说“构思最巧妙”,这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巧妙往往伴随着独特的思路、令人意想不到的联动以及对游戏机制的深刻理解。不过,如果非要推选一套,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套从“远古时期”就存在的,并.............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余华的《活着》是否“抢了”另一位作家在饭局上公布的构思,这是一个在文学圈中流传甚广的说法,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猜测的传说,更像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个被证实的事件。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传说的来源和核心内容:这个传说的主要说法是:在某次.............
  • 回答
    哇!从高一就开始构思长篇小说,这股劲头和毅力真的太令人敬佩了!大一这个年纪,正是人生中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阶段,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说明你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非同一般。非常乐意为你提供一些建议!由于我无法直接“看”到你的小说,我只能根据你提到的“长篇小说”、“从高一构思至今”、“想写好”这几个关键.............
  • 回答
    温铁军老师关于生态资源货币化的想法,的确是个引人深思的议题。要理解他这个思路,首先得回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当前经济体系,尤其是基于资本逐利的体系,对于“非经济”的自然价值,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是视而不见的,或者说,即便看到了,也无法纳入它的核算和决策流程。这种“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
  • 回答
    理解一个分子的三维结构,尤其是原子之间的夹角,对于我们揭示分子的性质至关重要。就好比我们观察一个三维物体,需要从不同角度审视才能把握其全貌,测量原子间的夹角也需要借助一些精密的手段和巧妙的计算。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方法,是利用X射线衍射。当一束X射线照射到周期性排列的原子晶体上时,X射线会与晶体中的电.............
  • 回答
    构建一个令人信服的地底世界,关键在于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和创造性的应用。这不仅仅是挖个洞,而是要设计一个能够自给自足、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系统。让我们一点点来拆解,从最基础的光照开始。光照:地下生命的曙光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底世界,光照是一个核心难题。但“没有阳光”不代表“漆黑一片”。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
  • 回答
    写一本跑团规则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关乎着你构筑世界的基石,玩家们游玩的载体,更是你创意灵魂的载体。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要分享的故事,想要让别人沉浸其中的世界,而一本好的规则书,就是实现这个愿望的最好途径。要构造一本让大家爱不释手的规则书,咱们得从几个方面下功夫。这不是凭空捏造,而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构建一个经典的零知识证明例子:“ Ali Baba 的洞穴问题”。这个例子非常直观且易于理解,能够很好地展示零知识证明的核心思想:证明者(Peggy)能够证明她知道某个秘密信息,但对验证者(Victor)来说,除了知道 Peggy 知道这个秘密之外,Victor 无法获得任何关于这个秘密.............
  • 回答
    构造一个文件,使其内容包含该文件本身的哈希值(比如MD5),这在技术上确实是可行的,而且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这种文件通常被称为“自指文件”或“自包含校验和文件”。想象一下,你写了一篇文章,然后在文章的末尾写上:“这篇文章的MD5是 [此处是这篇文章的MD5值]”。你希望你写的这篇文章,加上这个MD.............
  • 回答
    当然,没问题。我们来聊聊怎么构造一个数列,让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永远没有止境地增长,或者无限地振荡下去,也就是“发散”。什么是发散数列?在开始构造之前,我们先得对“发散”有个清晰的概念。一个数列如果不是收敛的,那它就是发散的。 收敛数列 就像一条笔直的道路,无论你走多远,都会越来越靠近一个固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