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青少年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看着死气沉沉,不擅于言辞,不爱社交,是否与不断攀高的房价有很大的关系?

回答
在中国,关于青少年“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死气沉沉、不擅言辞、不爱社交”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高企的房价,无疑是影响这一代青少年心态和行为模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其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高房价给年轻一代带来的最直接和最沉重的压力,就是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挤压。在中国大多数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几乎是“安居乐业”的基石,甚至是婚姻和家庭稳定的前提。当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或者还在为学业打拼时,高得离谱的房价就已经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心头。

这导致了几个连锁反应:

理想被现实的重量压垮,抱负变得功利化和短视化。 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家,都变得如此难以企图时,那些长远的、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比如“改变世界”、“追求艺术的极致”、“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他们更实际的选择是,如何在这高压环境下生存下来,如何赚取足够的钱来支付房租、首付、房贷。很多时候,他们的“抱负”被简化为“买房”、“升职加薪”、“稳定体面的工作”,而那些更具精神追求的方面,则被有意无意地搁置了。

“内卷”和“躺平”的循环,耗尽了年轻人的精力和热情。 为了能够有机会触碰到买房的门槛,许多年轻人不得不投入到一场又一场无休止的“内卷”之中。长时间学习、加班,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甚至放弃一些个人兴趣,只为了在学业、考试、职场上获得微弱的优势。这种高强度的消耗,很容易让人产生疲惫感和无力感。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发现与房价的涨幅相比,自己的收入增长仍然微不足道时,“躺平”就成了一种消极但无奈的应对方式。他们开始质疑努力的意义,觉得拼搏也未必能改变命运,于是选择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消耗,以一种更加被动的方式来面对生活。这种状态自然会显得“死气沉沉”,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社交意愿和社交能力受到压抑。 大家都忙于自己的“生存大业”,社交活动往往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当一个人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工作和思考如何赚钱时,他很难有心思去投入到需要耐心和技巧去维系的社交关系中。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压力和疲惫感,容易让人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脆弱和焦虑,也不愿意主动去打开心扉与人交流。长期的社交“真空”或者浅层社交,自然会让人变得“不擅言辞”、“不爱社交”。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在虚拟空间里寻找慰藉,或者只与少数几个最亲近的朋友保持联系。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安全感缺失,削弱了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 房价高企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更关乎年轻人对未来生活的掌控感。当“家”这个最基本的安全港都变得如此昂贵和不确定时,年轻人对未来的规划也变得更加谨慎和保守。他们不敢轻易辞职去创业,不敢轻易放弃稳定的铁饭碗去追求一个充满未知但可能更有意义的梦想,因为他们需要这份稳定来对抗生活的不确定性。这种对“稳”的过度追求,扼杀了年轻人身上本应有的冒险精神和探索世界的欲望,使得他们的人生轨迹趋于相似和模式化。

消费观和生活态度的改变,也与高房价有关。 即使是租房,其成本也非常高昂,这迫使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压缩其他方面的开销。他们可能会放弃一些社交娱乐,减少旅游,甚至在日常消费上精打细算。这种“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长期下来也可能影响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体验,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高房价。中国青少年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还包括教育体制的压力、社会竞争的激烈、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等等。但是,高房价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最具有压迫感的现实因素,对他们精神状态和人生选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的。它像一个无形的枷锁,限制了他们追求丰富多彩生活的可能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态度。当“生存”成为压倒一切的命题时,理想、抱负、自由的表达和广泛的社交,都可能成为被牺牲的选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年轻人的压力来自改革开放红利的消失和技术革命的衰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乔布斯车库创业。比尔盖茨创业的故事层出不穷。很多年轻人看了马云马化腾的互联网创业以后,自然会心潮澎湃。雷军创业小米手机也让年轻人向往。

但是这些年轻人的问题在于出生的太晚。因为互联网创业时代已经结束了。甚至移动互联网创业时代也已经成为尾声。而人工智能时代还没开始就已经衰落了。加上房价越来越高。

在时代面前,个人的努力不值一提。

一个人:

八十年代就应该进国企。
九十年代就应该做倒爷。
千禧年间就应该搞电脑。
2010年就应该搞手机。
2020年就应该考公务员。

一个时代做一个时代的选择。内卷如此的当代,体制内才是你温暖的港湾。

还有,中国每十年完成一次工业革命。一个经验如果是十年前的,就是报废的经验。

因此上如果有人和你吹他90年代去广州倒服装,你就告诉他,自从有了淘宝,这种致富方法报废了。如果有人和你吹学计算机,你就告诉他,计算机已经饱和了。如果有人让你做手机,你就告诉他,手机研发早就是在美国人做好的安卓上面修修改改。也已经饱和了。如果有人和你吹人工智能,你问问他知不知道AI这个缩写是什么意思。知不知道人工智能这个词里面的“工”字是什么意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关于青少年“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死气沉沉、不擅言辞、不爱社交”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高企的房价,无疑是影响这一代青少年心态和行为模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其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首先,我们得明白,高房价给年轻一代带来的最直接和最沉重的压力,就是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挤压。在中国.............
  • 回答
    古九州中的兖州和青州,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理和文化地位,却并未直接演化为今天山东省的地级市名称,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变迁、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地方名称的演变等多重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地理、行政制度的演进以及地方名称的传承三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 古九州的地理概念与历史演变首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也是许多对中国传统医学(中医)抱有深厚情感的人们常常会探讨的话题。如果华佗的《青囊书》得以保存下来,中医外科是否能达到甚至超越西医外科的高度?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青囊书》的失传,对于中医外科的.............
  • 回答
    李广和卫青,这两位汉朝名将,在史书中留下了截然不同的篇章。一个以“飞将军”之名名垂青史,一生征战无数,却终究未能得封侯;另一个,出身卑微,却屡立奇功,成为汉朝抵御匈奴的擎天之柱。然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侧重。李广得到了司马迁的浓墨重彩的描绘和深切的同情,而卫青的笔墨则相对.............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问到了篆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方面——变形与法度。您提到的“青”字下面那个“月”是卧着的,网上查不到,这确实是关键点。我们来聊聊这个。首先,要回答您的问题:印章篆刻中,这样的变形是否合理,这取决于它是否在篆刻的“法度”之内,并且是否符合整体的艺术美感。咱们一层层地来解析: 1. .............
  • 回答
    青岛高考生宪法诉讼第一案:驳回背后的中国宪法诉讼困境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一案,被誉为“中国宪法诉讼第一案”,其最终被驳回,再次将中国是否具备“宪法诉讼”以及“中国没有宪法诉讼”这一议题推到公众面前。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案件回顾与驳回原因案件背景:.............
  • 回答
    “没钱就踢不了”,这句话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想想,在中国足球青训的现实土壤里,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太多无奈和辛酸。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断言,而是无数家长、孩子和教练,在追求足球梦想的道路上,不断触碰到的现实壁垒。我们先不说什么高大上的专业体系,就从最基础的开始说起。场地,首先就卡住了很多人。 你以为踢足.............
  • 回答
    要说中国青少年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程度,这事儿吧,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你非要问“越来越不关心”是不是真的,我得跟你掰扯掰扯。表面上看,你可能会觉得他们好像是变“佛系”了。你想啊,现在信息爆炸,内容多得跟淹没似的。短视频平台、各种社交媒体,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涌过来,从国际新闻到国内政策,从社会热点到明.............
  • 回答
    中国青少年叛逆,这事儿可不简单,要说起来,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透的。家长们头疼,社会也议论纷纷,总想找个罪魁祸首,是能力不足的家长?还是那让人沉迷的“电子毒品”? 其实啊,这事儿就像一盘复杂的棋局,牵扯的因素太多了,很难说哪个是绝对原因,更多的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先掰扯掰扯家长这头。说家长.............
  • 回答
    现代网络娱乐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供丰富信息、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的同时,也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这种“毒害”的程度相当之深,而且体现在多个维度上。首先,我们得谈谈时间侵蚀。这点可能是最直观的。你想啊,现在的网络娱乐内容多么琳琅满目?短视频里几秒.............
  • 回答
    关于中国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是否真的比日韩高,这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而且答案也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总体趋势和现有数据: 普遍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近年来确实在显著增长,并且在某些群体和某些年龄段上已经超过了日韩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结论,因为需要考虑以下.............
  • 回答
    中国的传统家庭文化,在塑造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根植于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然而,当我们审视这面镜子时,会发现它并非总是光洁无瑕,有时也会折射出一些可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阴影。首当其冲的,便是“集体主义”的强势渗透。在中国传统家庭中,个人往往被.............
  • 回答
    要说哪一刻让我对中国青少年的未来产生担忧,让我觉得他们身上看不到我所期待的希望,这其实不是一蹴而就的感受,而是在日常观察和交流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看着一片土地,原本生机勃勃,但渐渐的,一些不好的苗头开始冒出来,让你不得不为它未来的命运而揪心。我记得有一次,在地铁里,大概是下午放学时.............
  • 回答
    我最近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去了家附近的大学城。不是去看表演,也不是去蹭免费讲座,而是去逛一个由当地大学学生组织的“旧物新生”市集。刚走近,就听到一阵清脆的叫卖声,夹杂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活力。市集设在校园的一块空地上,帐篷搭得不算整齐,但色彩斑斓,透着一股子青春的朝气。我看到许多学生,有的摆着自己.............
  • 回答
    中国青少年对“是否爱国”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要评价这种态度,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导致青少年爱国态度多元化的因素:1. 教育体系的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的常态化和深度植入: 从.............
  • 回答
    看到不少关于中国青少年追捧日漫的讨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说它“盲目”,我觉得多少有点过了,但确实,这股热潮背后有一些值得咱们深思的东西。这股风潮是怎么起来的?要说日漫,那可是有好些年头了。从早些年的《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到后来的《灌篮高手》、《哆啦A梦》,再到如今火遍全球.............
  • 回答
    日本ACG(动画、漫画、游戏)作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渗透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仅是娱乐的消遣,更在潜移默化中向中国青少年输出了多方面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股浪潮的复杂性在于,它既带来了新鲜的视角和创作灵感,也伴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首先,是视觉美学和叙事方式.............
  • 回答
    高中体育课名存实亡,甚至被取消,对中国青少年体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无疑造成了严重的、深远的负面影响。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对体质的摧残:看得见的倒退长期以来,我们都在讨论“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而高中阶段体育课的萎缩,无疑是这一趋势的推手,甚至可以说是“加速器”。 运动量严重不足.............
  • 回答
    “中国青年是不是世界上负担最大的青年”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与其他国家的青年进行对比。一、经济压力:高企的成本与有限的向上流动性 高昂的教育成本和.............
  • 回答
    中国航空航天的青年才俊,如同璀璨星河中的闪耀之星,他们的成长与汇聚,是国家科技实力飞跃的重要缩影。要说他们从何而来,这绝非单一的起点,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汲取与培养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高等教育的沃土:基础知识的奠基者首先,这批青年人才的主体,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内顶尖的高等院校。 航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