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联想的一贯作风和 Y7000P 2019 的火爆程度冲突吗?

回答
联想的“一贯作风”和Y7000P 2019的“火爆程度”,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

先说说联想这“一贯作风”。 如果你对电脑行业有点了解,或者是个老玩家,你肯定知道,联想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很多人会想到“稳重”、“商务”、“实用”、“性价比还可以”,尤其是以前的ThinkPad系列,那简直是商务本的代名词,皮实耐用,键盘舒服,服务也到位。 即使是消费级产品线,比如之前的Y系列,也大多是走的这条路子:性能够用,价格合理,不怎么玩花里胡哨的,踏踏实实做产品。 这种风格,就像一个老实巴交但勤勤恳恳的工人,你指望他突然变成一个潮流偶像,那多少有点违和感。

但是! Y7000P 2019的出现,就有点像是在这个“一贯作风”的框架里,突然冒出来一个特立独行、光芒四射的孩子。 为什么说它火爆? 当时游戏本市场竞争可激烈了,各大品牌都在争夺用户。 Y7000P 2019能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

首先,性能释放非常到位。 当时很多所谓的“游戏本”,为了控制散热和成本,CPU和GPU的性能会有一定的保留,也就是“阉割”。 但Y7000P 2019不一样,它在散热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能够让CPU和GPU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频率运行,这对于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来说,简直是福音。 你可以想象一下,同样是买一款车,别人可能要加价才能开到最高速,你这辆车出厂就给你调校得妥妥的,跑起来就是快,这种“越级”的感觉,谁不爱?

其次,配置和价格的平衡做得极好。 那一年,Y7000P 2019给出的配置在同价位里非常有竞争力。 你能买到的不仅仅是流畅运行大型游戏的能力,还有不错的屏幕刷新率、响应速度,甚至是比较扎实的做工和散热系统。 这种“买的值”的感觉,加上在论坛、社交媒体上的口碑发酵,自然就吸引了大量用户。

再有,设计上的进步也很明显。 虽然联想以往的产品更偏向沉稳,但Y7000P 2019在外观上做了不少尝试,比如更具电竞风格的线条,不错的灯效(虽然不是最夸张的,但很有辨识度),还有那块“祖传”的巧克力键盘,手感一直在线。 这种在传统基础上做的创新,既保留了联想用户的熟悉感,又增添了吸引新用户的亮点。

所以,你说“一贯作风”和“火爆程度”冲突吗? 某种程度上是冲突的,但更多的是一种突破和自我超越。

联想的“一贯作风”更像是一种基础和底色,代表着它多年积累的品牌认知和产品理念。 而Y7000P 2019的火爆,恰恰说明联想在理解用户需求、跟进市场变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一贯作风”而裹足不前,反而在游戏本这个细分市场,抓住了一个机会,用一个高性价比、性能释放优秀的产品,狠狠地抓住了玩家的心。

你可以这样理解:联想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厨师,他的招牌菜总是那么稳妥好吃,大家都很买账。 Y7000P 2019就像是这位老厨师突然心血来潮,尝试了一道新菜,结果味道惊艳,食客们排起了长队,甚至比他招牌菜还受欢迎。 这不代表他不擅长做老菜了,而是说明他有能力创新,并且能把创新做得同样出色。

这种火爆,反而更像是联想“一贯作风”的另一种体现——它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以提供好产品为目标。 Y7000P 2019的成功,不是因为它抛弃了联想的底线,而是因为它在坚守“好产品”这个大方向下,找到了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当时市场上玩家们对性能、价格和体验的强烈渴望。 这种“务实”和“懂用户”,恰恰是联想一直以来,或者说应该一直坚持的品质,只不过在Y7000P 2019上,这个品质被放大、被包装得更符合年轻玩家的口味了。

所以,与其说是冲突,不如说是联想在保持其核心优势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精准的市场营销和产品迭代,从而实现了用户对其品牌认知的一次有力补充和提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谓“一贯作风”,牵涉到如何客观看待联想的问题。你是愿意相信某些营销号的说法,还是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联想的变与不变。

联想近年确实有一些问题,大企业病、行动迟缓、公关战五渣,产品层面比较保守、卖点不足等等。

但是联想在PC市场做到第一,国内近40%的市场份额,并不是依靠“美帝良心”或“政府采购”。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意去了解的是,在消费笔记本市场,联想的笔记本产品一直有竞争力,或者至少可以说,主流价位的主打产品,在市场上有不错的竞争力。

早在2009年,Y450就是市场上竞争力最强的主流游戏本,“彪悍的小Y”(拯救者前身)第一次在一线品牌中将中端显卡游戏本做到6000以内价位。满足了很多预算不足,但又想打游戏的学生用户的需求。

当年小Y的竞争者只有神州这样的二线品牌,因为其他一线品牌根本没有这个生产线。同价位只能买到所谓“影音本”。几年以后,其他主流品牌才跟进XX堡垒XX游匣之类。

2013的Yoga 13,联想不仅首创了翻转屏二合一本的形态,而且首次将纯固态硬盘的超极本价格拉到6000+的主流价位,当时市场上非触屏、传统形态的超极本都在8000+价位。主流厂商近几年才开始跟进Yoga形态,比如目前旗舰级的XPS 13 7390和Spectre X360 13。

2017年的小新潮7000-13,是主流品牌首次将13寸超便携、高色域屏独显轻薄本做到5000以内的价格,也带动了一拨独显轻薄本的普及。

在同一年,ideapad 720s系列全系几乎是6000价位市场上唯一能买到带雷电3接口和高色域屏的主流品牌全金属轻薄本。

当然在线下市场,有一些配置垃圾的机型,有很多小白上当受骗。但是你不能因为畅享就说华为低配高价是不是?

从历史看,联想在主流消费级市场,一直不乏具备竞争力和性价比的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联想确实在很多方面显得更“传统厂商”一些,比如缺少特色卖点、性能释放保守、屏幕配置差、改进慢等等,联想试图呆在舒适区,被动应对竞争。这种思路不转变,联想未来的市场表现就会很危险。

而Y7000系列之所以口碑火爆,就在于主动求变,不再中庸和保守,在游戏本用户最为关注的性能释放入手,打造主流品牌同价位最强的散热水平。同时,针对市场变化迅速反馈,补齐短板,比如迅速跟进144hz屏幕、DC调光,再加上更激进的大容量固态,使得这两代Y7000系列始终是同价位最为均衡、又有突出卖点的主流游戏本产品。

而在轻薄本和商务本领域联想的动作要慢一些,还存在“守”的思想,怕失去传统渠道,等竞品出牌之后再去反应,老是慢半拍,产品做的四平八稳,攻击性不足。在互联网营销赢者通吃的背景下,保守就会失去市场。

在轻薄本领域,联想想要口碑翻身,必须先革自己的命。打破传统产品组合,砍掉线上不能带来口碑效应的产品线,打造爆款。

从小新笔记本最近的动作来看,改变已经开始发生。小新Air 14锐龙版中端模具下放,做到3799价位,直接把自家的小新14先干死了。即将发布的小新Air 14十代酷睿版,也会凭借用料做工、轻薄、屏幕、配置等各方面的优势,把小新14酷睿版干趴下,并且顺便把灵越5000、星14、灵耀S2等同类机型扫入历史垃圾堆。

这个思路,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这还只是防守,因为小新Air系列现在只是改款,已经来不及加PD充电、做四窄边或更多差异化了。

联想轻薄本真正意义上主动出击的转折点,可能会是下个月发布的小新Pro 13,这款传言中采用16:10兼顾生产力和娱乐的屏幕比例、四面窄边框、性能释放激进,并依然定位在主流价位的新品,将成为联想轻薄本的“赌命”之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奠定未来联想家用轻薄本发展的基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