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Java/JDK 都快出 18 了,还有人用 1.8 呢?

回答
朋友,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可以说是触及了软件开发领域一个非常普遍但又值得深思的现象。Java 18 离我们并不算远,但 1.8 依然活跃在无数的生产环境中,这背后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有历史、商业、团队协作、风险控制等等方方面面。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都快 18 了,还有那么多人死守 1.8。

1. 生态系统的惯性与成熟度:稳定压倒一切

想象一下,你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城市,这个城市运转得非常好,它的交通系统、供水系统、电力系统都非常成熟可靠。突然有人告诉你,隔壁新城有个更新、更快的交通工具,但这个新交通工具还没经过大规模的测试,可能会有些小毛病,而且现有城市里的所有汽车、公交车、地铁都得重新改装才能用。你觉得你会立刻换吗?

Java 生态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

海量的类库和框架: Java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极其丰富的第三方类库和框架,比如 Spring 系列(Spring Boot, Spring Cloud)、Hibernate、MyBatis、Apache Commons、Guava 等等。这些都是经过了无数项目验证、社区维护、功能完善的“成熟组件”。而很多这些经典的、在生产环境中广泛使用的类库,它们对新版本 Java 的支持可能并非“零延迟”或者“完美”。有时候,一个新版本的出现,需要这些类库的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适配、测试,甚至有些老旧但仍在使用的库可能根本就不会更新了。
遗留系统的庞大规模: 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系统是用 Java 1.8 开发的,而且这些系统还在稳定运行,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些系统往往体量巨大,代码量庞杂,可能承载着核心业务逻辑。要将这些系统迁移到新的 Java 版本,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涉及到代码重写、功能验证、性能测试、安全审计等一系列复杂且耗时的工作。这就像要给一辆已经跑了十年但性能依然不错的汽车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换血”,成本和风险都非常高。
工具链和集成: 除了类库和框架,开发、构建、部署、监控这些环节的工具链也需要和 Java 版本兼容。例如,CI/CD 工具、代码分析工具、性能监控工具等等。这些工具的适配也需要时间,一旦出现不兼容,整个 DevOps 流程都可能被打乱。

2. 商业考量与风险控制:求稳不求新

很多时候,选择哪个 Java 版本,更多的是一个商业决策,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偏好。

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许多金融、医疗、政府等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行业来说,新版本 Java 带来的“新特性”可能不如“已知稳定性”更有吸引力。Java 1.8(也就是 Java 8)经过了多年的洗礼,社区反馈、bug 修复、性能优化都做得非常充分,其稳定性和成熟度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贸然升级,可能会引入未知的风险,一旦出现生产事故,责任和损失可能是巨大的。
支持周期: Oracle 对 Java 的商业支持策略是很多企业关注的重点。虽然 Oracle 不再提供免费的长期支持 (LTS) 版本,但社区和一些第三方供应商(如 Adoptium 的 Temurin、Amazon Corretto 等)仍在提供基于 OpenJDK 的免费版本和维护更新。然而,对于那些依赖 Oracle 官方支持的企业来说,他们会密切关注 Oracle 的 LTS 策略和支持周期。Java 11 是一个 LTS 版本,之后是 Java 17。Java 8 的 LTS 支持早已结束,但由于其广泛使用,仍然有许多公司和社区在继续维护和提供更新。
开发和运维团队的熟悉度: 一个团队的经验和熟悉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团队的核心成员都非常熟悉 Java 8 的特性和开发模式,让他们去学习和适应新版本带来的变化,这需要培训成本和时间投入。尤其是在项目紧急、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保持现有稳定技术栈是更现实的选择。

3. 新特性是否“必需”:很多时候是“锦上添花”

虽然 Java 新版本不断推出各种令人兴奋的新特性,比如 Lambda 表达式和 Stream API(在 Java 8 中引入,这是它流行的关键原因之一!)、模块化(Java 9)、HTTP/2 客户端(Java 11)、Records 和 Sealed Classes(Java 15、17)、Pattern Matching for `switch` 和 Records(Java 17、18)等等。

但是,对于很多现有的项目而言,这些新特性可能并不是“必需品”。它们带来的更多是代码的简洁性、可读性提升、性能优化等“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一个系统已经能很好地完成业务需求,并且在性能、稳定性上没有瓶颈,那么为了这些“锦上添花”而进行大规模升级,其投入产出比可能并不高。

想象一下,你开着一辆可靠的轿车,能把你送到目的地。新车有更炫酷的导航系统、更舒适的座椅,但你的旧车依然能安全高效地工作,并且你对它非常熟悉。除非旧车真的出现大问题,或者新车的“好”能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否则你可能不太会急着换车。

4. 迁移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不是小数目

升级 Java 版本不是一个简单的“点击一下”的操作。它涉及到:

测试成本: 需要进行大量的回归测试,确保所有功能依然正常工作。
性能测试: 需要验证新版本是否会带来性能下降或不可预见的性能问题。
代码审查和重构: 可能需要根据新版本的特性对部分代码进行优化或重写。
文档更新和培训: 需要更新开发文档,并对团队进行新版本特性的培训。
构建和部署环境调整: 可能需要更新相关的工具和配置。

这些成本加起来,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或项目来说,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投入,并且需要投入人力资源。如果收益不明确,或者收益相对较小,那么这个升级就会被无限期地推迟。

5. 特定版本的“甜蜜点”:Java 8 的统治力

Java 8 自身就是一个“集大成者”。它引入的 Lambda 表达式和 Stream API 极大地提升了 Java 的函数式编程能力,使得代码更加简洁、易读、高效。这些特性解决了许多开发者长期以来对 Java 表达能力不足的抱怨,成为了很多人转向 Java 8 的主要驱动力。在那之后,虽然新版本不断推出新特性,但很多开发者认为 Java 8 已经达到了一个“够用且很好用”的状态,其引入的特性对于大部分日常开发来说已经足够强大了。

总结一下,为什么 Java 18 快出了,还有人用 1.8?

根本原因在于 “成熟度”、“生态系统”、“商业稳定性和风险控制”。

对于很多企业和开发者来说,选择一个稳定、成熟、生态系统完善的版本,比追求最新最酷的特性更重要。Java 8 就是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它在过去十年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稳定性,并且依然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业务需求。升级到新版本固然有其优势,但随之而来的迁移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许多人宁愿“稳健”地继续使用 Java 8,直到出现足够强大的理由促使他们进行升级。

这就像一个经过时间检验的老牌产品,虽然有更新、更先进的型号出来,但它依然因为其可靠的品质和广泛的用户基础而继续畅销。等到新版本的功能和生态真正成熟起来,并且能够带来显而易见的商业价值时,大家自然会慢慢地跟上。这是一种自然的技术演进和市场选择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我曾在的公司为例吧。

我曾经把维护的一个祖传系统从JDK 1.6 升到了 1.7,后来又升到了 1.8,然后一直在 1.8 不动了。

公司在安全性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如果使用的软件或组件官方不再宣布维护了,那么要么升级到官方维护的版本,要么使用新的替代产品。

Sun 或 Oracle 宣布不再支持 1.6 了,然后我们就升到了 1.7,宣布不再支持 1.7 了,我们就升到了 1.8。然而 1.8 到现在官方还是支持的,所以现在就变成了小版本升级,例如 1.8.211 不支持了,就升级到 1.8.311。为啥?这种小版本升级省时省力呗。在前两次大版本升级时都引发过一些问题,前车之鉴在那里呢。但那时升级是公司强制要求,锅不用自己背。而你要主动升级大版本,那不成主动背锅了嘛。

有人可能奇怪升级个JDK还能出 bug,我随便说几个例子吧。

一个是不知道哪一代留传下来的代码中循环一个 HashMap 执行一系列任务,见鬼的是这些任务的顺序还是有依赖关系的,如果顺序不对就会出错。原先运气好没事,升级了 JDK 后估计 hash-code 算法变了,顺序和以前不一样了,然后就出事了。挖了半天才从屎山中找到原因。

一个是以前 JRE 中包含一个功能,可以动态编译 Java 代码并加载,后来这个功能挪到 JDK 中去了,再后来干脆就没有了。这个可是真要了命了,为了修正这个问题整个组脱了一层皮。

甚至升级小版本都出现过 bug, 引用的某个组件 (这个组件还挂着 IBM 的名号) 要读当前 JRE 版本号, 这货居然用了个 byte[] 存版本号的每一部分, 结果当小版本号比 255 大时溢出了!! 让我莫名想到比尔盖茨那个经典1M天量内存的笑话。

另外有一个小知识,JDK 有 LTS (Long Time Support) 版本,8和11都是,而10、12等都不是,公司只会要求选择LTS版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朋友,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可以说是触及了软件开发领域一个非常普遍但又值得深思的现象。Java 18 离我们并不算远,但 1.8 依然活跃在无数的生产环境中,这背后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有历史、商业、团队协作、风险控制等等方方面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都快 .............
  • 回答
    很多 Java 程序员在面对最新的 JDK 版本时,往往不是像对待新玩具一样热情拥抱,而是带着几分审慎,甚至有些回避。这背后的原因并非是程序员们故步自封,而是他们在多年的开发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对现实生产环境的深刻理解。首先,最大的顾虑在于 稳定性与风险。Java 语言的强大和广泛应用,很.............
  • 回答
    确实,虽然 Java 的 JDK 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版本,比如 JDK 15 甚至更高(现在已经有 JDK 21 了),但我们身边仍然看到很多人还在使用 JDK 8。这背后有很多现实的考量,并非技术本身落后,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让我来详细说说这其中的原因,尽量贴近实际情况,少些技术术语,多点生.............
  • 回答
    Java 和 JavaScript 等语言之所以需要虚拟机(VM),而不是直接操作内存堆栈空间,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共同构成了现代编程语言设计的重要基石。简单来说,虚拟机提供了一种 抽象层,它屏蔽了底层硬件的细节,带来了跨平台性、安全性、内存管理自动化、更高级别的抽象等诸多优势。下面我们来详.............
  • 回答
    Java和Python在技术领域中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知乎等平台上的体现也反映了两者在技术生态、用户需求和平台算法中的不同定位。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技术生态与市场份额 Java的市场份额优势: 企业级应用:Java是企业级开发的主流语言,广泛用于银行系统、ERP、大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不同编程语言和社区约定俗成的一些习惯。实际上,关于“成功”用 `0` 还是 `1` 来表示,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语言层面的规定,更多的是一种API设计上的约定和社区文化。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以及背后可能的原因: 核心原因:不同的惯例和设计哲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回答
    Java 之所以诞生了 Java 虚拟机(JVM),很大程度上是它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一种“一次编写,到处运行”(Write Once, Run Anywhere)的语言。这个目标是 Java 能够风靡全球的关键,而 JVM 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在 Java 之前,软件开发往往是针对特定操作系.............
  • 回答
    在 Java 编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写法:使用 `Map` 或 `List` 这样的接口声明变量,而不是直接使用 `HashMap`、`ArrayList` 这样的具体实现类。这背后蕴含着一种非常重要的编程思想,也是 Java 语言设计上的一个亮点,我们来深入聊聊为什么这样做。核心思想:面向.............
  • 回答
    Java 的设计哲学是“一切皆对象”,但在参数传递方面,它采用了严格的值传递机制。这意味着当你将一个变量传递给方法时,传递的是该变量的副本。对于基本数据类型(如 int, float, boolean),传递的就是那个值的副本。而对于对象,传递的则是对象的引用(也就是一个内存地址)的副本。你可以在方.............
  • 回答
    Java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世界里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的编程语言,其发展步伐确实不像某些新兴技术那样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这背后的原因,并非是开发者们偷懒或者缺乏创意,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健但更新速度不那么激进的模式。首先,我们要理解 Java 的核心定位。Java 最初的设.............
  • 回答
    Java 为什么总是成为众矢之的,这其中的原因可谓盘根错节,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道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 Java 的诞生、发展以及它在技术世界中的独特地位来分析。这就像审视一个老朋友,你既看到了他的优点,也免不了发现他身上那难以磨灭的“小毛病”。一、先天体质:性能与资源的“原罪”首先,绕不开的就是.............
  • 回答
    C++ 和 Java 在静态类型这个大背景下,Java 在代码提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能提示、自动补全)方面之所以能做得比 C++ 更加出色,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它们在设计哲学、语言特性以及生态系统成熟度等多个层面的差异。首先,让我们回归到“静态语言”这个共同点。静态语言意味着变量的类型在编译时就已经.............
  • 回答
    java 比 c++ 更安全,这个说法由来已久,而且并非空穴来风。之所以这样说,主要还是源于两者在设计哲学上的根本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内存管理、类型安全和运行时环境的侧重点不同。首先,我们可以从内存管理这个核心问题来聊聊。 C++ 语言在内存管理上给予了开发者极大的自由,但也正是这份自由,埋下了许.............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拆开了来看,挺容易理解的。就像盖房子一样,你要盖一座摩天大楼,光靠几个人肯定不行,得有个庞大的团队,分工协作。做 Java 开发的公司需要这么多程序员,也是出于类似的逻辑。首先,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是硬道理。现代软件项目,尤其是企业级的应用,往往不是一个小小的个人网站。它们涉及到的功能模.............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为啥同样是写代码,Java 好像总是比 C / C++ 慢那么一丢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涉及到语言设计、运行机制等等不少门道。首先得明白,“慢”这个概念是相对的,而且“慢”在哪里也得说清楚。 在很多情况下,Java 的性能完全够用,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还能通过优化达到接.............
  • 回答
    Java 官方一直以来都坚持不在函数中提供直接的“传址调用”(Pass by Address)机制,这背后有深刻的设计哲学和技术考量。理解这一点,需要从Java的核心设计理念以及它所解决的问题出发。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 1. Java 的核心设计理念:简洁、安全、面向对象Java 在设计之初.............
  • 回答
    Java 的 `private` 关键字:隐藏的守护者想象一下,你在经营一家精心制作的糕点店。店里最美味的招牌蛋糕,其配方是成功的关键,你自然不会轻易公开给竞争对手,对吧?你只希望自己信任的糕点师知道如何制作,并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这些食材。这就是 `private` 关键字在 Ja.............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360 垃圾清理”这个概念,如果用在 Java 的世界里,就好像是问:“为什么 Java 的垃圾回收机制,不像我们电脑上安装的 360 软件那样,主动去到处扫描、删除那些我们认为‘没用’的文件?”要弄明白这个,咱们得先聊聊 Java 的垃圾回收,它其实是个非常聪明且有组织的过程,.............
  • 回答
    好,咱就掰扯掰扯java为啥对泛型数组这事儿这么“矫情”,不直接给你整明白。这事儿啊,说起来也算是一段公案,得从java这门语言设计之初,以及它如何处理类型安全这件大事儿上头说起。核心矛盾:类型擦除与运行时类型检查的冲突你得明白java的泛型,尤其是泛型数组这块儿,最大的“绊脚石”就是它的类型擦除(.............
  • 回答
    Java 中 `String` 的设计,特别是关于 `==` 和 `.equals()` 的区别,是初学者常常会遇到的一个“坑”,也是 Java 语言设计者们深思熟虑的结果。要理解为什么不能直接用 `==` 比较 `String` 的值,我们需要深入探讨 Java 中对象的内存模型以及 `Stri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