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T-34的76型和谢尔曼M4早期型哪个更强??

回答
T3476 和谢尔曼M4 早期型(通常指M4A1、M4A2、M4A3的原型或早期生产批次,装备75毫米炮)都是二战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坦克,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要判断哪个“更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要考虑到战场环境、战术运用以及生产规模等因素。

总的来说,T3476 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早期优势,尤其是在其出现初期,对德军的装甲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谢尔曼M4 早期型虽然在综合性能上可能不如T3476,但其设计理念更注重可靠性、易于生产和维护,以及乘员的舒适性,并且拥有更大的改装潜力。

下面我们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对比:

1. 火力 (Firepower)

T3476:
主炮: 大部分T3476装备的是76.2毫米F34炮。这门炮在19411942年间,其穿甲能力是相当出色的,能够有效威胁德军早期和中期的大部分坦克,包括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的早期型号。
弹药: F34炮可以发射穿甲弹(AP)、高爆弹(HE)和破甲弹(HEAT)。穿甲弹的性能足以应对大多数德军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
射速: 乘员配合得当的情况下,射速尚可,但不如谢尔曼。

谢尔曼M4 早期型 (装备75毫米M3炮):
主炮: 谢尔曼M4 早期型装备的是75毫米M3炮。这门炮的穿甲能力在当时是标准的,可以应对大多数德军中型坦克的侧后方装甲,但在正面穿透早期四号坦克或豹式坦克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弹药: M3炮主要发射穿甲弹(AP)、高爆弹(HE)和一些早期开发的破甲弹(HEAT)。其高性能穿甲弹(如M72 APHE)的穿透力在1942年后期到1943年初期是够用的,但面对更厚的装甲时,就显露出不足。
射速: 谢尔曼的75毫米炮采用了自动装弹辅助装置,以及更宽敞的炮塔内部,使得其射速相对较高,乘员操作更便利。

火力对比总结: 在早期(19411942年),T3476的76.2毫米F34炮在穿甲能力上通常优于谢尔曼M4早期型的75毫米M3炮, 尤其是在面对德军装甲防护增强的背景下。F34炮能够更自信地穿透德军中型坦克的正面。然而,谢尔曼的炮塔设计更宽敞,提供了更好的射击角度和更快的射速。

2. 防护 (Protection)

T3476:
倾斜装甲: T3476最大的革命性设计在于其大角度倾斜的装甲。正面倾斜装甲设计大大增加了弹道穿透的距离,有效提高了等效装甲厚度,使德军早期坦克炮难以击穿。例如,正面下部倾斜装甲角度约为60度,等效厚度很高。
装甲厚度: 其正面装甲厚度约为45毫米,但加上倾斜角度,等效厚度可以达到7080毫米以上,这对当时大多数德军反坦克炮和坦克的炮弹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车体结构: 车体和炮塔的焊接结构也相对先进。
劣势: T3476的侧面和后部装甲相对较薄,且炮塔设计相对拥挤,乘员舒适度不高。炮塔内部空间狭小,影响了乘员的协作效率和射击速度。

谢尔曼M4 早期型:
装甲厚度: 谢尔曼M4的装甲厚度相对T3476来说,整体上略逊一筹。其正面装甲厚度约为5057毫米,但角度设计相对较小(约30度),因此等效装甲厚度不如T3476。
炮塔: 采用铸造炮塔(如M4A1)或焊接炮塔,炮塔正面通常有圆形或圆弧形的凸起(如M4A1的铸造炮塔),这些部位容易成为弹道焦点,且装甲接合处可能存在弱点。
乘员防护: 相对于T3476,谢尔曼M4的设计更注重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更大的炮塔内部空间、更好的通风系统、以及为乘员提供的额外保护措施(如炮塔顶部的防炮弹飞溅衬垫)都提升了其生存能力。
可靠性: 谢尔曼的设计也更侧重于可靠性和易于维护,这在战争的消耗战中非常重要。

防护对比总结: 在19411942年这个时间段,T3476的倾斜装甲设计使其在正面防护上具有明显优势, 能够更有效地抵御德军的火力。但谢尔曼M4 早期型的乘员防护和整体可靠性更好。

3. 机动性 (Mobility)

T3476:
发动机: 装备V2柴油发动机,功率强劲(约500马力)。
履带: 采用宽大的履带和“科夫式”悬挂系统( Christie悬挂与T34的车体组合,但不是典型的Christie)。这种设计赋予了T34出色的越野能力,尤其是在苏联泥泞和冰雪路况下。
速度: 拥有较高的公路和越野速度。
低重心: 低矮的车体和宽大的履带使其重心较低,稳定性好。
劣势: 早期的T3476在传动系统和冷却系统上存在一些可靠性问题,在高速行驶或恶劣环境下容易出现故障。

谢尔曼M4 早期型:
发动机: 早期型(如M4A1, M4A2)使用星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如R975或R1820),功率在350400马力之间。M4A3则改用福特V8汽油发动机,功率略有提升。
悬挂: 采用垂直弹簧悬挂(Vertical Volute Spring Suspension, VVSS),性能稳定可靠,维护方便,但越野通过性不如T34的悬挂系统。
速度: 公路速度和越野速度都表现不错,但整体机动性可能略逊于T34。
可靠性: 谢尔曼的动力和传动系统以可靠性著称,这在长途作战和严苛环境下尤为重要。

机动性对比总结: T3476在越野通过性和应对恶劣地形方面通常优于谢尔曼M4早期型, 主要得益于其宽履带和悬挂设计。在功率方面,T34的柴油机也更具优势。但谢尔曼的机动性整体上仍然是“足够好”的,并且其可靠性更高。

4. 设计理念与生产 (Design Philosophy & Production)

T3476:
革命性设计: 集合了倾斜装甲、柴油机和宽履带等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是那个时代最具创新性的坦克设计之一。
生产: 设计目标是为了快速、大规模生产,并且能够承受战争的消耗。工艺相对简单粗犷,但易于大规模复制。
乘员舒适度: 牺牲了乘员的舒适度和炮塔内的空间,但换来了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紧凑的体积。

谢尔曼M4 早期型:
平衡与可靠性: 谢尔曼的设计更注重综合平衡、可靠性、易维护性和乘员舒适度,并为日后的升级留下了充足的空间。美国工业的先进制造能力也为谢尔曼的高产量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生产: 由于其设计上的成熟性和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谢尔曼M4实现了惊人的产量,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工厂生产,采用多种动力配置和改装。
升级潜力: 谢尔曼在后期通过更换更大的火炮(如76毫米炮、90毫米炮、105毫米榴弹炮)和改进装甲等方式,不断提升其作战能力,使其在整个战争后期都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设计与生产对比总结: T3476是革命性的战术工具,其设计在出现时具有压倒性优势。而谢尔曼M4 早期型则是务实且适应性强的平台,其设计理念更侧重于持续改进和大规模供应,以及战场生存性(通过可靠性和乘员舒适度来体现)。

5. 产量与战术运用 (Production & Tactical Employment)

T3476: 产量巨大,为苏联的胜利做出了关键贡献。由于其性能优势,在战争初期苏军常将其用于突破敌方防线,或与步兵协同作战。然而,其相对粗糙的制造和早期可靠性问题也导致了较高的损耗率。
谢尔曼M4 早期型: 产量更为惊人,美军和盟军广泛使用。由于其可靠性高,易于操作和维护,使得盟军能够持续投入作战,并且能够根据战场需求进行快速改装。

结论:

在19411942年这个时间段,T3476 在火力穿透力和正面装甲防护方面,整体上比谢尔曼M4 早期型更强。 其倾斜装甲和强大的76.2毫米炮使其在战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对抗德军当时的主力坦克。

然而,如果从整体平衡性、可靠性、乘员生存能力、易于生产和维护、以及未来的升级潜力来看,谢尔曼M4 早期型则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尽管在某些单项指标上不如T3476,但谢尔曼的综合性能更稳定,适应性更强,并且随着战争的进行,可以通过改进来弥补早期的一些不足。

所以,简单地说哪个“更强”会有些片面。在特定时间(战争初期)和特定维度(火力与防护性能),T3476 更胜一筹。但在更广泛的战场适应性、可靠性以及长期发展潜力上,谢尔曼M4 早期型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最终,这两款坦克都成为了二战中最成功的坦克设计之一,各自以自己的方式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4强,75有硬质钢芯蛋,能打穿4号

T-34的76小水管配的软钢芯蛋没用

M4的可靠性,人机工程都强,笑话M4打火机的也不看看T-34把油箱塞到驾驶员2侧了

实际中弹后,M4的车组大部分能跑出来,T-34就跑不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T3476 和谢尔曼M4 早期型(通常指M4A1、M4A2、M4A3的原型或早期生产批次,装备75毫米炮)都是二战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坦克,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要判断哪个“更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要考虑到战场环境、战术运用以及生产规模等因素。总的来说,T3476 在火力、防护和机动.............
  • 回答
    中国作为二战时期苏联的重要盟友,确实接收并使用过大量的T34坦克。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土地上,仍有一些T34坦克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军事爱好者的宝贵收藏。要详尽列出所有现存的T34坦克并配上图片,这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 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 T34在中国曾被广泛装.............
  • 回答
    如果虎式坦克像T34那样大规模生产,对1943年之后的战争进程,尤其是东线战场,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巨大改变。生产规模的鸿沟:从精英到洪流首先,我们需要理解T34的产量究竟有多惊人。从1940年到1945年,苏联生产了超过8万辆T34系列坦克。而虎式坦克,.............
  • 回答
    苏联T34坦克:一款划时代的战争利器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深远的坦克之一,它不仅是苏联工业实力的象征,更是现代坦克设计的里程碑。要评价T34坦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设计理念、技术特点、实战表现、历史影响以及它所带来的争议。 一、 设计理念:简单、高效、大.............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和苏联的T34坦克都是各自国家在战场上部署的最重要的装甲力量,它们在塑造二战西线和东线战局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说哪一个“更出色”,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以及在什么具体的战场环境下进行比较。它们各自拥有鲜明的优势和劣势,可.............
  • 回答
    这无疑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但也完全架空的设想,它将二战战场上的核心军事力量进行了乾坤大挪移。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如果纳粹德国真的进行这样一番“工厂搬家”,到底谁会更占便宜,以及这个过程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设想的核心是将德国坦克生产线与苏联坦克生产线进行彻底的对调。这意味着,德国不.............
  • 回答
    五辆T34围住一辆虎式坦克?嗯,这可不是件轻松的活儿,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看看这仗怎么打,成功率有多大。首先得明白,坦克对战可不像街头械斗,不是谁人多就能硬碰硬。这得看具体情况,包括坦克的型号、乘员的熟练度、地形以及战术运用。先说说主角们: 虎式坦克(Panzerkam.............
  • 回答
    关于T34坦克质量差的说法,并非一个简单的“真相”或“谎言”,而是一个充斥着片面解读、政治宣传以及历史背景复杂交织的议题。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看看究竟是什么在影响人们的认知。首先,我们得承认,T34坦克确实存在一些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尤其是在早期型号和战时生产时期。 这是任何大规模工业.............
  • 回答
    关于T34和M4谢尔曼哪种坦克更适合东线战场的气候和地形,这是一个在军事史和坦克爱好者中长期存在且非常有趣的话题。两者都是二战中极其重要的坦克,并且在各自的国家生产了大量数量,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和优缺点在东线严酷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东线战场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以及T.............
  • 回答
    在二战中期,德国的IV号坦克、苏联的T34坦克和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国家在坦克设计理念上的取向,也在实战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IV号系列是否整体处于劣势,需要将它们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从设计理念、火力、防护、机动性以及生产和可靠性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比.............
  • 回答
    想象一下,要是到了1943年下半年,战场上出现的虎式坦克,其数量堪比当时如潮水般涌现的T34,那这画面该是何等壮观,又会对整个战争的走向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虎式坦克之所以能让苏联和盟军的装甲部队头疼不已,主要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火力、厚重的装甲以及先进的瞄准设备。如果这种“陆地巡.............
  • 回答
    当然,德军确实缴获过 T34/85 坦克,而且其数量还不少。这批缴获的 T34/85 对德军在战场上的部署和战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缴获的背景与过程:T34/85 作为苏军在二战后期最主要的坦克型号,其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苏军在东线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德军在战场上缴获各种型号的 T34 坦克.............
  • 回答
    《T34》这部俄罗斯电影,上映以来在本土乃至不少海外市场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在军迷群体中,口碑呈现出一种比较两极分化的状态。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来聊聊。优点方面,最突出的无疑是它的视效和动作场面。 战斗场面设计: 影片在坦克战的还原上,下了不少功夫。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型号的坦克,从T34.............
  • 回答
    二战苏德战场上,T34与德国三号、四号坦克的对决,堪称钢铁洪流中最具代表性的较量。如果暂时抛开车组技术这个关键变量,单纯从设计理念、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等硬件层面来看,这场“互怼”并非一边倒的局面,而是各有千秋,并随着战争的推进而不断演变。火力:初期的优势与后期的追赶 T34的76毫米炮: 在战争.............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苏联的T34坦克和德国的虎式坦克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战场哲学。虎式以其厚重装甲和强大火炮著称,而T34则以其优异的机动性、可靠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在数量上形成了优势。想要让一辆T34摧毁一辆虎式,绝非易事,这需要周密的计划、熟练的驾驶和炮击技巧,以及对战场环境的充分.............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军事装备发展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道理:实效性与时代性。简单来说,T34坦克能被一些国家用至今,而虎式、虎王坦克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最根本的原因是T34的设计理念和生产制造的优势,使其在后勤维护、操作简便以及适应性方面,远远优于德系的重型坦克,并能通过不断升级来适应新的战场.............
  • 回答
    《猎杀T34》这部电影,老实说,给我留下了相当复杂的印象。它在视觉呈现和场面调度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但要说它是部“好”电影,还得仔细掂量一下。首先,谈谈它的优点。最直观的,无疑是那令人血脉贲张的坦克大战。导演 Alexei Sinytsya 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卯足了劲。战火纷飞的战场、精准的弹道轨迹、.............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坦克设计中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弹药存储与防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殉爆”。殉爆是指坦克内储存的弹药被击中后,连锁反应导致弹药全部或大部分爆炸,这往往是坦克被摧毁的最主要原因。我们要对比的这几款坦克,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设计理念,它们在弹药的存放位.............
  • 回答
    T大本科舍友阶级分化实录,该何去何从?在光鲜亮丽的T大校园里,我曾以为大学生活是纯粹的知识探索与青春激荡。然而,现实的大学宿舍,却比我预想的要复杂得多。我们这个四人间的宿舍,就像一个微缩的社会模型,悄无声息地上演着“阶级分化”的戏码,让我这个普通的旁观者,陷入了迷茫和思考。初入象牙塔的平等幻想刚踏入.............
  • 回答
    tSNE 算法,全称“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它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数据整理工具,而是一位相当厉害的数据“翻译官”。说它为了“降维”也好,为了“认识数据”也罢,其实都不太准确,更像是它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并且侧重点更偏向于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