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我有一个想法。
不叫什么《大多数》也不叫《Nobody》。
就叫《打工人》《Worker》
主角分男女,设定为中专文凭,可以选择一项技能——分熟练度。
然后初始只有身份证,手机,衣服,按照难度给初始资金,0-1000块。
工作也分男女。
男:工地零工,街上“棒棒”,职介所散工(但有概率被骗),招聘市场,餐厅等等。
女:职介所,招聘市场,餐厅,店铺,洗浴中心,“下海”等等。
然后手机每天收短信,有万5到万10不等的小额贷款发短信给你,动动指头就能来钱,然后你还可以主动搜索小额贷款/银行渠道,包括不限于砍头息,七天高炮等等。
当然,世界也不至于太黑暗,也会给你一条出路,有各种培训班让你上,让你训练技能,给予进修渠道,然后考上大学,一路读研,最后你甚至可以进大厂,当上CEO,赢取白富美……
女主角的话,还可以走捷径……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兴趣?
典型的斯多亚主义作品,布尔乔亚/城市boys以为自己玩了这个游戏就能理解工人的生活痛苦,自己以后可以为无产阶级伸冤做贡献。
而这个游戏事实上的爽点是布尔乔亚将无产阶级的生活在游戏中“还原”成卑微的,挣扎的,然后和自己现实生活中吃吃喝喝还有时间打游戏的生活做对比以此产生一种歧视性的快感。玩完之后大喊一声你们无产阶级是在太痛苦了,我要拯救你们,赎罪券买完第二天继续吃吃喝喝玩游戏。
steam上的极乐迪斯科,乞丐模拟器等都是以荒诞滑稽的风格来表现底层人民,它明确的与现实世界保持了距离,也因此玩完后你不会把它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游戏制作组就是抓住了这种爽点在国内游戏市场上空白,让玩家是在标新立异,实际上这套东西在中国8-90年代电影里早就玩腻了。游戏造成的影响非但不会缩小阶级之间的差异,只会徒增布尔乔亚的伪善。
而看制作组的通告,连制作组自己也很清楚这游戏的创意来源并非是现实生活,而是来自布尔乔亚对无产阶级的歧视性想象,所以故意把游戏的色调做得比现实阴暗。
从游戏的结构上来看,制作组似乎暗示游戏是线性剧情,如果最后的结局是进城打工仔通过一系列努力成为了大布尔乔亚。那更完美了,玩完后小布尔乔亚以后看见外卖仔大喊一声都是你自己不努力。
总结一下,这是我见过最恶心最伪善的国产游戏。
无产阶级过得比你开心快乐的人多的是,无产阶级不需要你居高临下的同情与怜悯。
我没想通这游戏的立意是啥。
给日赚万金的主播、小日子过着不错的人体验底层生活?
真正做日结的会玩这?
现实里,谁会跟XX大神、挂X做朋友。虽然在网上口里都喊着劳动光荣,人人平等。要你去嫁娶个做最底层工作的,你愿意吗?
你要是真的同情底层人,你还不如把买这游戏的钱,走路上随便找个底层人塞给他更有意义。
有趣。
中国人无限可分,没有“大多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