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如果因为国外5刀,所以国内30元不算贵
那么美国居民电价0.2美元,怎么国内0.5元人民币就算贵了呢?
国外高铁0.2欧元一公里,国内高铁0.485元一公里就贵了呢?
国外有线带宽30美元一个月,怎么国内电信移动联通有线50元一个月就很贵呢?
谈到水电气网络时,这些人就要算人均收入占比了;遇到星巴克,又开始跪舔直接算汇率了,不外乎就是想让洋大爷多挣点钱嘛,同时彰显一下自己逼格,和劳动人民拉开下距离。说星巴克在中国毛利36.5%还不算贵的,只能说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屁股有问题。。。
美国麦当劳打工的工资标准差不多是11刀每小时,大概可以喝2~6杯星巴克。
关键你以为“咖啡比茶高级”,实际上咖啡是相当低成本且工业化完备的农作物,收割、加工、烘焙、包装、物流完全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成本远远比手工炒制的正兴德张一元茶叶便宜得多——你应该拿面粉、番茄酱这些东西的成本跟咖啡比——你如果真的进过超市,你应该知道“一大袋咖啡”只比“一大袋面粉”贵不了多少这个真相。
所以你买一杯咖啡花N块钱,其中最多只有10%是成本(咖啡+热水器+杯子+糖/0卡路里甜味剂+咖啡机折旧费),剩下的90%都是大家瓜分你的利润。
你以为你喝一杯星巴克喝的是咖啡,实际上你喝的是店员的房贷、地皮的房租、星巴克山东区经理的房贷、星巴克中国区经理的房贷、星巴克西雅图总部员工们的房贷、送货大卡车司机的房贷、商圈保安的房贷……你的90%是在支付别人的房租和房贷。
同理,你吃牛排贵的根本原因是你在吃摊主和卡车司机的房贷,你去电脑城买电脑的根本原因是你在吃店主和电脑城各个环节的人的房租和房贷。
我之前曾经写过一个用收入衡量星巴克和 iphone 价格的答案(
月收入要达到多少才能把手拿iphone当作身份的象征? - 欲三更的回答 - 知乎),吓到不少人。用手机不好找答案,我大概重复一下里面的逻辑。
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当你要衡量一件东西是不是很贵的时候,请思考一个问题:
你愿意为这个东西工作多久?
当然,整体的资产状况,生活负担,都是相关因素,但那是个案,我说的是大多数。
那么当你想喝咖啡的时候,你想用多久的工作换取这杯咖啡呢?如果你的答案是一小时,一杯星巴克大约 40 块,你一天的收入应该是 320 块,月薪 7040 块。这是税后,折算成税前月薪大约是 9000 块。以上不考虑加班、奖金以及兼职。
于我而言,一小时的代价,我不接受。原因很简单,除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喝法,我一般喝一杯咖啡绝对不会超过 20 分钟。工作一小时,换取 20 分钟喝咖啡的时光,我不干,我宁愿闲一个小时刷知乎。另外,一杯咖啡一个小时,那我一顿饭花多少?一个半小时?这一天下来我这恩格尔系数快赶上非洲同胞了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价位,我对日常咖啡的心理定价是,最多 30 分钟。也就是说,在我眼中,一个税前月薪两万的人日常喝星巴克是合理的。当然你可以不认同,因为大家的心理定价不一样。
那么月薪两万是多少呢?年薪 24 万,考虑到一定数额的奖金收入,折合 4 到 5 万美金之间。这正好在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附近(现在中位数可能超过 5 万了),考虑到美国家庭主妇较多,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这是美国职场人士中等水平。我认为这证明了我的想法的合理性,因为星巴克就是在美国起源的。星巴克的定价者认为一个美国人用 30 分钟的劳动换一杯星巴克合理,美国的消费者也认为合理,于是星巴克就发展起来了。
但是星巴克扩张到发展中国家之后,性质就变了,带有了一种“高贵色彩”,产生了品牌溢价,导致这里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劳动换取一杯星巴克。
那么这个溢价是否合理呢?我认为合理,但是,我不想为此埋单。我的标准向美国看齐,仍然是 30 分钟。因为如果我月薪不足两万却保持和美国人一样的日常咖啡习惯,我会产生一种卑微感,并且怀疑是否被灌输了某种消费价值观。
实际上,考虑到月薪两万的中国人生活质量可能不如年薪 4 到 5 万美金的美国人,我倾向于这个标准还要再提高。
ps:
我不讨厌星巴克,翻翻我以前的答案,我还讲过我和星巴克得一段渊源。所以我并不是说去星巴克不合理,我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其实有非常恶劣的生活习惯,曾经我爸看我一天一包苏烟痛心疾首,说苏烟是抽烟不花钱的人抽的烟,自己买苏烟抽属于僭越。后来我就改白沙了。
我是比较反对一种现象,就是现在有一些人,陷入了一种“我缺乏物质,为了弥补这种缺乏,我要学习那些在我眼中不缺乏物质的人的消费习惯”的境地,这很没有意思。也不限于星巴克,比如我以前就在知乎说过,中国有很大一部分 iphone 用户,按照他们的收入,买 iphone 是很吃力的,一个月不吃不喝买个手机,不荒谬吗?还有那些两年不吃不喝买辆车的,以及那些攒钱买奢侈品发朋友圈的,我承认有些人是真喜欢,但多数人不是这样。这种消费可能会让你暂时舒服一下,可是实际上它让你更拮据,加剧了整体匮乏感。就像是大夏天喝啤酒,一时清爽,越喝越热——别不信,夏天喝啤酒真的越喝越热,这是有 paper 背书的。
贵啊,
老实讲,大多数国人对咖啡的品质是非常不感冒的。所以星巴克用雀巢还是什么东西冲估计大部分人也喝不出什么区别,譬如说我。
所以,既然对咖啡的品质没有追求,去星巴克追求的就是一个环境。所以这里就不得不说我在深圳见到的这些星巴克了。
三五成群的高谈阔论,要不就是看电视的,上网办公的,,,,
要喝咖啡还是买麦咖啡吧,反正环境差不多,价钱却便宜一大截。
真心觉得星巴克的环境对不起价钱。
==================================================================
其实很多人的逻辑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奇怪的。
我觉得衡量一个东西贵不贵,除了对自己有多少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可替代性。
一个GPS导航系统,值多少钱?有多大价值?
很值钱,很有价值,尤其是出远门,出去骑车。
但是一个两三百块钱的山寨机就自带这种功能,市面上所有的智能机都自带这个功能,你TM跟我说就只有导航这么一个功能的玩意儿要几百块,贵不贵?
真TM贵。
星巴克的咖啡贵,并不是它没有提供足够的价值,而是现在咖啡已经是便利店五块钱一瓶的东西,麦咖啡十块钱一杯的现调,这东西当然贵了。尤其是它的环境不能比麦当劳更好的时候。
我愿意花40喝杯咖啡,但是如果有同样的咖啡只要10块钱,我非要喝40的那肯定是我脑子进水了。
据说星巴克在中国走高端路线,那还是麻烦把店面收拾一下,我说的是深圳。
西湖边上40块钱一杯的龙井我倒还真不嫌贵,当然那是好多年的事情了,现在怕是要100了。
确实有点贵,而且咖啡感觉也就是一般,所以有更好的地方一般去更好的地方喝咖啡机。总体来说是:了解的私人咖啡店>COSTA>星巴克>不了解的咖啡。毕竟比较熟悉了,会有安全感。
日常喝的咖啡一般就自己冲了。
但是因为咖啡本来也不便宜,星巴克虽然有点贵,但也不是贵的很离谱了。喝杯美式也就20块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