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最远的肯定是谢清高(1765-1821,口述有《海录》),仅就到过美洲一项,在古人中就难觅敌手。
如果偏题一点的话,南明小朝廷是知道欧洲有很多国家,甚至还派遣过耶稣会传教士卜弥格前往欧洲搬救兵。
谢邀,用实物证据给大家看看吧。
1.先秦就可能存在的辽东通向琉球群岛的【伟大航路】以及通往遥远西亚的陆上【玻璃之路】
在朝鲜半岛,日本沿海,琉球群岛均发现过战国时期位于北京辽东一带的七雄之一的燕国所铸造的“明刀”钱。李学勤据此就曾经推断过,最晚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一条从遥远的辽东通向琉球群岛的海上航线。
另外,在琉球本岛也就是冲绳岛上曾经发掘过多座有两千年左右历史的墓葬,其中出土过新莽时期铸造的钱币,足以证明最晚在西汉末年就已经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知道琉球本岛并移居于此。
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两件至宝,并称为“随珠和璧”,和璧就是被制作为传国玉玺的和氏璧,而随珠则是随国的宝物随侯珠,据说是随侯从一条大蛇那里得到的。
近年来随着考古证据的不断丰富,已经确定了曾国就是随国的别称,当年曾国国君曾侯乙墓中曾经出土过风格非常“西亚”的玻璃珠,那么它会不会就是随侯珠的原型呢?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密切合作,采用高性能便携式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蜻蜓眼”玻璃珠进行了原位无损检测。
研究表明,曾侯乙墓“蜻蜓眼”制作技术是多元化的,极有可能来自于古埃及或东地中海沿岸地区。这些精美的玻璃珠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体系,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学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特征,与兴盛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不同。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173颗表面布满圆圈纹的琉璃佩珠,被称为“蜻蜓眼”。这与东汉王充对于随侯珠的描述隐隐相似:“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
此外山西长治分山岭270号墓、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墓、洛阳中州西工路基、河南固始候古堆墓都曾出土过类似的蜻蜓眼。
新疆等地也出土过战国时期的丝绸,先秦时代的中华的脚步,恐怕要远远超出想象。
2.宁夏固原博物馆镇馆之宝——鎏金银壶
这只鎏金银壶于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是距今约1500年前的北周王朝柱国大将军李贤夫妻的陪葬品,应当是传入北周的萨珊波斯的制品。仅仅以工艺来说也绝对算得上巧夺天工的稀世珍宝。
但更神奇的是银壶上的三组人物,经过专家研究,这三组人物中的女性分别是奥林匹斯诸神里的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情女神阿佛洛希忒。
整只银壶上的图像描绘的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的起因,三个女神为证明自己是最美丽的女神而抢夺金苹果的事件。
1500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或接触了特洛伊战争这个故事。
第一本真正意义的中国人记述的欧洲游记,樊守义的《身见录》
樊守义,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派遣樊守义出使罗马教廷,向教宗交涉中国礼仪问题。樊守义于1709年于当年底抵达罗马面见教宗克莱孟十一世,澄清中国礼仪问题。此后的10年中,樊守义在意大利的都灵、罗马等地学习教理,其间晋铎并加入耶稣会,直到1720年回到中国,1721年年秋受康熙召见,向其汇报了10年间的经历和见闻。樊守义还将其在欧洲多年的经历写成《身见录》一书,介绍他们一路航海往西所经各地的风土人情。对欧洲多处名胜古迹,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斗兽场,奥勒留圆柱,埃及方尖碑等都有描述。
第一个有记录和欧洲人结婚的中国人 黄嘉略
黄嘉略 康熙四十一年(1701年)抵达法国,1706年,经法国国家学术总监的推荐,他被任命为国王的中文翻译,兼整理中国书籍,同时还先后派了语言学家博尔蒙和弗莱德与他合作,编写《汉法字典》和《汉语语法》。编书之余,黄嘉略还将明代的小说《三娇梨》译成法文,流行法兰西。
1713年4月23日黄嘉略和法国女予玛丽·克洛德·雷尼埃结婚。从此结束多年飘泊的单身生活,定居巴黎。
1715年3月4日,玛丽生下一女,不久因病夭折。1716年10月15日,黄嘉略在自己的公寓内去世。
在科幻小说中,古人已经有了星球的概念(宇宙也算外部吧)
《新法螺先生谭》
对现代社会抱有不满的法螺先生, 有一天他的灵魂和肉体被一股“宇宙强风”分开了 。此后他离开了地球, 先后到了月球、水星和金星, 经历 了一番古怪离奇的遭遇后又重返地球。在地球, 他访问了地底国, 目睹了那里腐朽透顶的现状。 他回到上海后, 对“ 脑电”( 今所谓精神感应 ) 产生了兴趣。在进行 了研究之后, 为了教育的方便, 设立学校教“ 脑电”。他 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推广“ 脑电” 之后, 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不需要了, 而且对工商业方面的打击很大 , 失业者越来越多。 因此, 反对他的人要杀死他, 法螺先生终于被迫逃离上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