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张作霖被炸死后,张作相可能成为东北王吗?

回答
要回答张作霖被炸死后,张作相有没有可能成为“东北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张作相自身的条件,以及张学良的出现所带来的巨大变数。

首先,我们得明确“东北王”这个概念。在张作霖时期,他依靠其强大的奉系军阀力量,事实上一手遮天,控制着东北三省乃至关内外不少地区,这种实际的统治力,比任何官方头衔都更能定义他的“王”的地位。因此,张作相能否接班,关键在于能否继承张作霖的权力核心和影响力。

一、 张作相的优势与劣势:

张作相,字海天,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也是奉系军阀中的元老和核心人物。他长期担任吉林省长兼吉林督军,在奉系内部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威望。

优势:
元老资格和资历深厚: 张作相是张作霖最早的追随者之一,与张作霖一起打拼多年,深受张作霖信任。在奉系内部,他的资历比许多其他将领都要老,这使得他在集团内部拥有天然的政治资本。
掌握实权: 担任吉林省长兼督军,意味着他控制着一支独立的军阀力量,这是他问鼎“东北王”的重要基础。
名声相对较好: 相较于张作霖的其他部下,张作相在民间和军阀内部的口碑相对不错,为人相对正直,不太像一些人那样跋扈。这有利于他在稳定人心方面发挥作用。
政治经验丰富: 作为吉林军政一把手多年,他对东北的政治运作和军事管理都有深入的了解。

劣势:
个人权威和魄力不足: 虽然资深,但张作相并非像张作霖那样,能够凭借其超凡的个人魅力和雷厉风行的手段压服群雄。他在政治上的野心和决心,似乎也没有达到张作霖那种“唯我独尊”的境界。更像一个忠诚的辅佐者,而非具有绝对领导力的主帅。
军事能力局限: 虽然他有军事指挥经验,但与张作霖在战场上的雄才大略相比,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似乎有所不及。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军阀时代,光有资历和威望不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核心。
派系力量的制约: 奉系军阀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系和利益集团。张作霖的权威足以压制这些矛盾,但若由张作相接班,能否继续维持这种平衡是个未知数。
与“继承人”张学良的竞争: 这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二、 皇姑屯事件后的权力真空与各方博弈: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的专列被日军炸毁,身亡。这瞬间在东北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奉系内部的权力斗争: 张作霖死后,奉系内部立刻陷入了复杂的权力争夺。虽然张作相是元老,但还有其他重要人物,如杨宇霆、姜登选等,他们同样拥有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政治野心。
杨宇霆: 作为张作霖的“军师”和“左膀右臂”,杨宇霆长期掌握奉系军政大权,势力庞大。他在军事、政治、财政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厚根基,是张作相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杨宇霆的头脑精明,野心勃勃,但为人刚愎自用,缺乏军心。
姜登选: 同样是奉系的重要将领,担任黑龙江督军。
其他杂牌将领: 奉系军阀的构成很复杂,除了核心圈子,还有不少地方实力派,他们也可能在权力真空期寻求自己的出路。

张学良的回归与接班: 就在这关键时刻,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从欧洲赶回东北。这是整个事件的转折点。
“子承父业”的合法性: 尽管张学良当时年轻,军事指挥经验也有限,但他拥有“张大帅之子”这个最重要的身份。在军阀政治中,“血缘继承”往往具有一种天然的合法性和号召力,尤其是在需要凝聚人心、稳定局势的关键时刻。
外部势力的支持: 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日本,都更倾向于一个相对稳定和可控的东北。张学良虽然年轻,但作为新一代领导人,被认为有更多可塑性。特别是日本,虽然炸死了张作霖,但也在寻找新的合作对象,张学良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
张作相的“让贤”: 尽管张作相实力不俗,但他在面对张学良时,表现出了“顾全大局”和对张作霖遗嘱的尊重。历史上,张作相在张作霖死后,没有与杨宇霆等人硬碰硬地争夺最高权力,而是支持了张学良。这种“让贤”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张学良的地位,也避免了奉系内部更大的分裂。

三、 张作相能否成为“东北王”的推演: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断:

如果张学良不出现,或者能力不足以服众: 在张作霖死后,张作相确实有相当大的机会成为奉系的核心和东北的实际掌控者。他可以联合其他元老,排挤杨宇霆,然后逐步巩固自己的权力。但即便如此,他能否像张作霖那样“一手遮天”,还需要打一个问号。他可能需要依靠集体领导,或者面临更严峻的内部挑战。

但张学良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张作相作为“摄政者”的角色: 在张学良接班初期,张作相实际上扮演了一个“摄政者”或“稳定者”的角色。他辅佐张学良,帮助他稳定局势,处理奉系内部的各种矛盾。比如,他后来支持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就是为了清除奉系内部的重大隐患,维护张学良的权威。
名分与实权的平衡: 张作相并没有直接挑战张学良的最高名分,而是选择在幕后发挥影响力。这是一种更成熟的政治策略,既能保持自己在奉系中的地位,又能避免公开的权力斗争。
“东北王”的称号更适合张学良(名义上): 即使张作相在很多时候比张学良更能干、更能稳定局面,但“东北王”的称号,在那个时代,已经与张作霖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继承人,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张作相即使掌握了实权,也很难获得“东北王”这个比肩张作霖的称号。

总结:

张作霖被炸死后,张作相具备了成为“东北王”的某些条件,尤其是他的资历、威望和实际掌握的权力。在没有张学良强力接班的情况下,他很有可能成为奉系的领导者,统治东北。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张学良的出现,将“子承父业”的政治逻辑推到了前台。张作相作为张作霖最信任的兄弟,选择了“辅佐”而非“争夺”,这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也避免了奉系可能发生的更大内乱。他虽然可能掌握了相当大的实际权力,但在“东北王”这个象征性的、具有绝对领导力的地位上,与张学良相比,他更多地扮演了一个“辅佐”或“幕后操盘手”的角色。

可以说,张作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东北的实际权力,甚至在某些时候比张学良更具主导力,但他不太可能以“东北王”的身份公开取代张学良。他更像是那个在幕后支撑新王权的“倚天剑”,而王位本身,留给了更年轻的继承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推举张作相的是文治派和已经逐渐边缘化的老派,这些人对老张也是持反对态度,与其说是对张作相的支持不如说是表达对张氏父子的反对。

张学良完全掌握着奉军最精锐的野战部队三、四方面军,只要他想的话在当时的东北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当“东北王”,除非日本人武力干涉。

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日本人没有对此表达看法,更没有武力干涉的意图。

最后要说的是至少在当时杨宇霆仍然是张学良坚定的盟友。

所以结论就是张作相没有可能成为东北王,跟真实的历史一样,他也没有这个想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张作霖被炸死后,张作相有没有可能成为“东北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张作相自身的条件,以及张学良的出现所带来的巨大变数。首先,我们得明确“东北王”这个概念。在张作霖时期,他依靠其强大的奉系军阀力量,事实上一手遮天,控制着东北三省乃至关内外不少地区,这种实际的统治力,比任何官方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充满了历史的假设性。张作霖如果没被炸死,九一八事变是否还会如期发生,这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包括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日本的侵略野心、张作霖个人的政治智慧以及东北的军事力量等等。咱们不妨抽丝剥茧地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确张作霖当时的处境和他的政治立场。张作霖是那个年代东北的土皇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 interesting 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考量。日本之所以选择炸死张作霖并促使张学良易帜,而不是支持张作霖继续对抗国民军以维持中国分裂,背后有其深层次的战略目标和对形势的判断。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解释:1. 日本的根本目标:建立对中国的控制,而非单纯的分裂 扩.............
  • 回答
    沈阳最近因为一张交通卡,算是彻底火了。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火”,而是被网民们用“口水”给喷了个体无完肤。这张卡,叫“张作霖‘大帅币’交通卡”,设计上用了张作霖的画像,还煞有介事地加上了“大帅币”三个字。结果呢?网上瞬间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美化军阀”、“颠倒历史”,有人质疑沈阳的文化品味,“怎么.............
  • 回答
    咱们聊聊民国那阵子,杜月笙这号人物,那可真是上海滩说一不二的风云人物。你想啊,他能从一个水果摊的小贩,一步步爬到黄金荣、张啸林的“门徒”,最后成为上海滩的“青帮大亨”,这本事可不是盖的。你说他惹不起张作霖?这倒是实话。张作霖那是东北王,握着几万大洋兵,那是实打实的军阀。杜月笙再厉害,他最多也就摆弄摆.............
  • 回答
    张学良被囚禁的几十年,并非无人问津,更非毫无尝试。然而,历史的洪流、复杂的局势以及各方力量的考量,使得所有试图解救他的努力,最终都归于无功而返。这其中有着太多值得深思的故事,绝非简单的“没人救”或“没救成”可以概括。一、 囚禁的由来:一个时代的悲剧要理解张学良为何被囚禁,就必须回顾“西安事变”。19.............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微妙的,就像问一幅画是不是“被高估了”,它总会牵扯到个人的审美、时代背景,还有太多难以量化的情感因素。所以,如果要详细地说张国荣是否“被过誉”,我觉得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张国荣在华人娱乐圈里的地位,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他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被那么多人视为“哥哥”,.............
  • 回答
    谈到张学良将军在建国后,如果能够获得自由并参与新中国的建设,能授何种军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推敲的设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包括他过往的功绩、在历史事件中的角色、以及建国后的人民解放军军衔体系的特点。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张学良将军的个人资历和历史地位。他在“九一八事变”时.............
  • 回答
    关于张一鸣被网民群骂并被称为“卖国”一事,这背后牵扯到的是复杂的地缘政治、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大众对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认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事件的背景。当时,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抖音国际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其进行剥离或出售,否则将在美国市场面临禁令。微软作为一家.............
  • 回答
    张玉环被羁押27年后无罪释放,其前妻宋小女接受采访的视频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正是因为其中蕴含了太多普通人难以用演技模仿的真挚情感。这些情感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岁月沉淀、命运捉弄下,最真实、最深切的生命体验。以下是一些真情流露瞬间,它们之中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是再好的演技也难以完全复制的:1. 提及对.............
  • 回答
    关于张扣扣被执行死刑的案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复杂的事件,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更触及了中国社会在法治、情感、人伦、以及社会矛盾处理等多个层面的深刻议题。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当事人的所有处境和感受,但从公开的信息和社会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案件的根源与矛盾.............
  • 回答
    “张同学”火了,不是因为什么好事,而是因为被中国消防和交警“点名”了。网上流传的视频里,这位“张同学”可谓是“技多不压身”,各种安全隐患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从视频中我们能看到,他至少有两大类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用火用电安全和交通安全。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些看得人心惊肉跳的场景,以及我们.............
  • 回答
    张煜医生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开除,这件事情确实在医学界和公众中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和关注。要详细聊聊大家的看法,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事件的背景梳理(这是大家了解情况的基础)首先,需要回顾一下事情的起因。张煜医生在北医三院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在一些骨科手术中的一些操作和一些关于医疗费用的公.............
  • 回答
    张捷被中信基金解聘,这事儿可不小,尤其是在金融圈里。咱们一步步来看,这背后可能意味着啥。首先,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张捷在中信基金这份工作干不下去了,被公司给辞了。这首先说明,他在公司里的职位,可能是核心的,也可能是重要的,但总之是公司决定不再需要他了。解聘不同于辞职,辞职是个人主动离开,而解聘是被动地.............
  • 回答
    关于“张子强被大陆搞掉是否与李嘉诚有关”的说法,流传甚广,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李嘉诚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更谈不上“搞掉”。主流的说法和官方资料都指向了张子强及其团伙的犯罪行为本身,以及香港警方和内地公安部门的联合侦查和抓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这个事件,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 回答
    张三丰,武当派的开山祖师,武侠世界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金庸笔下的他,集武学大成,仙风道骨,活到百岁高龄,创下无数绝世武功,成为一代宗师。然而,如果剥离武侠小说的滤镜,我们仔细审视历史上的张三丰,一个更复杂、也更具探讨意义的形象便会浮现出来。那么,张三丰是否被高估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 回答
    看到这位全职太太的回应,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毕竟,捐款被拒,很多人都会觉得委屈,但她没有,反而说张桂梅“话丑理正”,并且点出了张桂梅的出发点是“我们女高的学生立场”。这几个字,信息量可不小。首先,从这位全职太太自身的角度来说,她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她其实是理解张桂梅的。你想啊,一个拿出.............
  • 回答
    张学良将军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西安事变”中,他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事件,无疑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政治功绩,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要讨论张学良是否能在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元帅.............
  • 回答
    张雪峰老师最近因为在节目中的一番言论,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这次的焦点是他被指“大男子主义”,以及在节目中与一位女性嘉宾的激烈辩论。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一些社会上存在的观点碰撞。首先,咱们得把事儿拆开来看。张雪峰老师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了,以他那接地气、语速飞快、金句频出的风格著.............
  • 回答
    要说微信和张小龙有没有被“神化”,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微信在中国互联网版图上实在太重要了,而张小龙本人也确实是个自带光环的人物。关于微信,它是不是被神化了?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 从用户角度: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网民来说,微信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交软件,它更像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