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妖猫传》的差评?

回答
《妖猫传》这部电影,自从上映以来,确实是褒贬不一,尤其是那些“差评”,更是引起了不少争议。要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喜欢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可能就是它叙事上的“晦涩”和“跳跃”。陈凯歌导演这次玩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叙事结构,用白居易视角去探寻杨贵妃之死背后的秘密,但又穿插了大量的幻术、妖猫的视角,还有前朝后宫的恩怨纠葛。对于习惯了线性叙事或者更直接表达方式的观众来说,这种层层剥茧,甚至有些“故弄玄虚”的讲故事方法,很容易让人感到抓不住重点,甚至觉得导演是在炫技。有些观众可能会觉得,“你到底想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剪辑?”那种故事碎片化、线索分散的感觉,就容易导致观影过程中产生困惑和疏离感。

其次,就是人物塑造上的争议。尤其是在杨贵妃这个核心人物上,有的人觉得她美得惊心动魄,有的人却觉得她“过于丰腴”、“不符合想象中的贵妃”,甚至有人觉得她的表演不够有层次。而围绕在她身边的一些人物,比如安禄山、唐玄宗,他们的动机和情感表达,有时也会让观众觉得有点模糊或者不到位。尤其是猫妖这个概念,虽然很有想象力,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显得刻意或者突兀,它到底是一个象征,一个工具,还是一个独立的角色,观众的解读空间很大,但也可能因此感到理解上的困难。

再来谈谈主题的解读。电影试图探讨的盛世的衰败、幻术与真相、爱情的虚幻与真实等等这些宏大的命题,本身就很有深度。但问题在于,它表达的方式可能让一部分观众觉得“用力过猛”或者“不够透彻”。比如,对于“极乐之宴”那种极致的奢靡和颓废的展现,有的人觉得是盛世的缩影,有的人却觉得只是为了视觉冲击而堆砌的堆料。对于历史的还原和想象,也存在一些讨论,观众可能会拿现实的历史框架去套,觉得有些地方不符合,或者觉得导演的解读过于主观。

另外,视觉效果和“过度堆砌”的质疑,也是一个绕不开的点。电影的画面无疑是华丽的,场景设计、服装道具都可谓是精雕细琢。但是,有些人会觉得这种华丽是“流于表面”的,是过于追求视觉上的极致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的支撑。他们可能会觉得,导演是不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美轮美奂”上,而不是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逻辑上。这种时候,观众可能会觉得有点“审美疲劳”,觉得电影虽然好看,但却缺少了那种打动人心的“魂”。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陈凯歌导演过往的辉煌经历和观众的“期待值”。作为执导过《霸王别姬》这样影史经典的大导演,观众对他的作品自然有着极高的期待。当《妖猫传》在某些方面未能达到他们心中预设的“陈凯歌水准”时,失望感就会被放大。一些评论可能会带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觉得这位大师的这次尝试并没有完全成功,甚至有些“失水准”。

当然了,我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从一些“差评”的角度去理解的。同样也有很多观众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他们能够欣赏到导演在艺术上的追求,沉醉于电影营造的东方美学氛围,并且对电影中那些深刻的哲学思考有所共鸣。所以,这恰恰说明了《妖猫传》是一部非常“吃观众”的电影,它不是那种老少咸宜、人人叫好的作品,它更像是一道需要细细品味的,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料理。

总的来说,我觉得《妖猫传》的差评,更多是来源于它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上与部分观众的接受习惯存在差异,以及大家对陈凯歌导演的个人期望值造成的。它是一部极具野心和艺术追求的作品,但也正是这份野心和艺术风格,让它成为了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焦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警告:本文轻微剧透,但剧透程度不致于透露核心情节。

毒舌、刻薄,慎入。


电影不算差,但也不算好。视觉效果还行,把一些非常华丽的场景融入了东方的飘渺感和含蓄感,所以不至于像《满城劲爆黄金乳》这样的片子一样刺眼。

但是,任何中国人,从这部剧的设定上就会觉得自己之前了解的是假的唐朝。

第一眼被雷到的是,洋贵妃在九天之上荡秋千的镜头,创意还行啦,可能是借鉴了苏轼“墙里秋千墙外道”的意象。但问题是,如果只是一堵矮墙,美女荡高的时候让墙外的行人窥见面容,这是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美女在九天之上荡秋千,站在陆上的民众们还看得清楚么?不过就是一抹人影罢了。而且我是洋贵妃我得活活吓死,那么高呢,出点儿意外人就得摔死,这哪是宠爱啊,这是创意性虐杀。

当日籍和尚指着妓院赞叹,“这才是大唐风流啊。”我感觉一口淤血堵在胸口,盛唐风流,感情在您眼中就是高档妓院啊?这算不算境外势力辱华啊?!!

顺便一提,这部片里献过舞的重要女性角色有两位,分别是张天爱饰演的玉莲和张雨绮饰演的春琴。但是她们两个都一眼看得出完全没有舞蹈功底,动作做不到位、僵硬、缺乏舞感韵味。幸好我们陈导是个天才,他再次创意性地让张雨绮跳舞时候吊着威亚在空中飞来飞去,成功地把一场尬舞转化成唐朝侠女扭腰摆臀的轻功表演。

相对而言,我觉得里面跳舞的男演员比她们都强,不管是喜欢供奉妓女的和尚、喜欢跟美女共舞的金吾、散着发跳击鼓舞的唐玄宗——当然,跳得最好的还是拿着大刀一直朝皇帝脸上比划的节度使安禄山。虽然我觉得贵为节度使在皇家大宴上赤膊辣舞是不是太为艺术献身了一点,但不得不说他身上抖动的肥膘都比两位张氏美女的舞蹈更有韵律感。


营销号提到《妖猫传》,都爱渲染所谓的“盛唐三美”,说冯导把张榕容张雨绮张天爱(怎么都姓张?)拍得多美丽动人。

一看就是官方定的调。我只能说,这部剧的大部分重要角色都是有颜值的,但是你说把他们拍得多美多超越其它电影,这个还真不见得。

我觉得,还不如把噱头换成"张家三美",跟张氏宗亲会联合宣传一下。

顺便说一下,这部剧其实女性角色的戏份真的不多,最少的是张天爱,我如果没记错一共就三场戏。第一次出场时间很短而且看不到脸,第三次出场全程在床上躺尸饰演大长腿版下水道美人鱼。

极乐之宴,大量杂技幻术,感觉就像在看春晚,也有点像奥运开幕式。

刚刚下面有读者提示,其实最像的是太阳马戏团。


洋贵妃出场的时候,稍微细心点的人会明显感觉到,她身上是特别打了光的,估计陈导是想用这种略拙劣的方法表现洋贵妃确实光彩照人吧,永远自带玛丽苏柔光特效,跟其它人不一样。

我不由想起了《无极》,那时的张柏芝还在自己美貌的全盛时期(怎么也姓张,陈凯歌是不是对张姓美女有什么特殊的执念?),虽然画着莫名其妙的艳鬼妆(好吧其实叫桃花妆),额头还被两辔头发莫名其妙地分割成了三份,但确实美得不可方物。

动起来更是拥有能震慑百万雄兵的气魄。



饰演洋贵妃的张榕容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融入角色,静态还行,一说话气质就崩了,但也就前面几场,后面的就基本hold住了。

但是很可惜,仍旧不够。按照这部电影的设定,洋贵妃的美是剧情成立的基础,而张榕容版洋贵妃的美,还不够有说服力。只要别露鼻孔,泷泽萝拉在外形条件上都比张榕容胜任。

其实电影开场不久,我就觉得驱魔僧人和蠢萌官吏的组合有些像《阴阳师》,看完电影豆瓣了一下,《妖猫传》原小说作者就是《阴阳师》的作者兼编剧,梦枕貘。

这样也解释通了,为什么“极乐之宴”里那场幻术杂技秀,怎么看怎么像百鬼夜行。


“极乐之宴”这种剧情,一看就只能是日本人写得出来,中国人万万写不出,因为五千年的历史常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在我们的常识中,自纣王之后,没有哪个皇帝敢注酒池,因为这就等于向天下宣告自己在效法终极昏君,找死还落得一身污名;一个六品起居郎是没有权力带着一个和尚在后宫乱跑的;后宫嫔妃是不能跟一大群男人挤在一起玩乐交谈授受物品的;帅气的小哥哥们是不能不穿裤子光着大腿在皇家宴会上跑来跑去还去撩贵妃的;在皇帝面前挥舞刀子属于行刺会被侍卫冲上来一刀咔嚓的;一般女孩子们就算男装上街也不会用毛笔在脸上画胡须的;而太监是长不出胡须的……

按理说,“极乐之宴”这四个字都不能用,因为暗扣着“乐极生悲”,中国古代君王重兆头,群臣也不会允许君王犯这么愚蠢的错误。


李隆基和李白的出场让人恶心。

他们的第一次正式出场也是在极乐之宴,又称洋贵妃生日十万人鸟巢全球粉丝见面会。

李隆基是发动过政变,开创过盛世的帝王。虽然年迈时变得昏聩,但余威尚在,不该是出场第一件事就是钻女人裙底的猥琐男。我说他猥琐,不单单是钻裙底,而是他在宴上从头到尾的整个状态。

同理,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仙即便喝得烂醉,再是不羁,也该有几分飘逸、几分文隽、几分豪迈,这是一直都厚积在骨子里的东西,不会因为醉酒而尽数消失。

可我们看到的李白,就是一个猥琐的醉鬼。

这不是李白,这是龟丞相。

比来比去,我发现在本片里,什么皇帝、诗仙、节度使,都还不如高力士这个太监有气质有男人味。

重申一遍,涉嫌辱华。

任何人的行止都是有其基线的。打个比方,哪怕某天上街裸奔不犯法不会受指责,我相信中国大部分人仍然不会去裸奔,因为那么多年的教化给我们设定了无形的制约,让我们有所不为。同理,重威仪的所谓礼仪之邦,就算偶尔放诞荒唐一回,也不太会荒唐到这般地步。



日本人仰慕唐文化,日本的和服、古代妆容、茶道、礼仪等,都有唐文化侵染沉淀的深刻痕迹,但日本人终究不懂中国。

看到表象,却看不到内核,于是用自己最华彩而崇高的幻梦去填充它。

可惜的是,地域和眼界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做得好小清新,却做不好大格局。他们心目中最华彩崇高的幻梦,在我看来无异于“皇上肯定用的是金锄头锄地。”

(吐槽一句,杨贵妃和唐明皇的代言花树不应该是梨花么?这株樱花也太日系了……)


写皇帝的爱情故事,一般是皇帝和妃子的。因为立后考虑的是政治因素,跟皇帝本人的喜好关系不大。

皇帝看上了任何一个女人都是能弄到手的,哪怕那个女人已经成了别人的老婆,甚至已经成了自己儿子的老婆。

弄到手之后,为了名正言顺些,总得给个位份。

这就是为什么皇帝的爱情故事,总是跟妃子发生的。

可在日本人看来,“皇帝一般不爱皇后(没解释理由),也不会爱上宫女(事实上我国皇帝爱上宫女并不罕见),所以只会跟妃子发生爱情故事。”

日本人胡乱意淫也就罢了,陈导您一个中国人陪着疯?



片子里,提到了好几次洋贵妃对大唐的意义。

“有了她大唐才有魂”“她是大唐骄傲的象征”,原台词,一字未改。

但事实上,帝国太大了,那么广袤的疆域,那么多的子民,那么漫长错综的历史,从来不会有哪个朝代因为一个人而有了魂魄,也没有人能担当起帝国骄傲的象征,千古一帝诗仙诗魔都不够,更别说一个女人。

中国古代史,女人地位最高的恐怕也是在唐朝了吧?但是仍旧有限。

一个女人,往往要拥有权力、拥有贤名、拥有丰功伟绩,才能在史书上轻描淡写地记上几笔。如果一个女人因为于帝王相恋而天下闻名,那她只能被当成天下人唾弃的祸水,成为帝王昏庸的注解。

这就是为什么马嵬坡上,将士们给唐明皇开出的条件是杀了杨玉环。

没有人敢指责皇帝昏庸,尤其是一个曾经开创过盛世的皇帝,所以杨玉环必定就是一个祸主祸国祸民的妖孽,人人得而诛之,杀了她不算罪名,而是功绩。

我记得在《甄嬛传》里,甄嬛diss失宠的华妃,就说了句,你以为皇帝宠爱你只是因为你的美貌?后宫之中从不缺年轻美貌的女人。华妃说,你懂什么,刚入宫时,人人都怕皇帝,只有我不怕他,还陪他策马打猎。

其实这才构成帝王宠爱一个女人的真相。泱泱华夏,即便是万中选一的美女,帝王都能轻易弄到一群。春花秋月,姹紫嫣红,分不出高下的。真正能让你长久得宠的,除了政治原因,无非就是皇帝恰恰好你这一口,按照史书,唐明皇善音律,而杨玉环是当世少见的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共同的志趣追求很可能是杨玉环能得宠的重要原因。

但这只能代表皇帝一个人的喜好,还是那句话,泱泱大国,什么样的佳丽没有?没有哪个美女是能折服整个国家的。

当然,这个道理,就像夏虫不可以语冰,我们也不一定能让日本人理解。

至于安禄山为了抢杨玉环而发动战争,在我看来就跟金正恩为了抢宋慧乔去攻打韩国一样荒诞。有脑子的将军政客都明白,美人只是也只能是江山的附属品。

算了,反正我们连那么神鬼莫测的幻术设定都能接受,接受上述设定也就罢了,跟着本片铺好的架构和逻辑往下看吧。


那么多年过去了,从《无极》到《妖猫传》,陈导对古装奇幻剧女主的理解还是没有太大变化,

倾城和杨玉环,一个野性偏激,一个温婉雍容。但她们同样是玛丽苏式的女主,虽然弱小,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但偏偏是个男人就会对她们一见钟情,疯魔般为了争夺她们不惜发动战争、发动政变。无谓王朝倾覆、血流成河。而整个故事就是由她们的美丽而展开的。

更细节的操作,也有,比如她们都因为自己的美而上天了,接受着底下千万人的赞叹。


演技其实不错的,脸上永远带着蜜汁笑容的空海,人物状态抓得挺准;黄轩的表演很有灵性,张扬与天真、浪漫与质朴,一些有矛盾的特质糅合成了一个可信的青年诗魔;秦昊饰演的金吾吏,确实抓住了痴情与骄奢淫逸、威望与怯懦之间的尺度,那一瞬化猫的调皮凶残让人眼前一亮;张雨绮的风情魅惑也让我记忆颇深;白龙这个角色像是为刘昊然量身订做的,像露珠一样清澈中带点明朗的少年。

至少没有哪个演员让我出戏了,表演上至少没人拖后腿。


我厌恶剧透,所以即便写影评,也不会过多透露剧情以及剧中埋设的伏笔。

所以这篇影评就到此为止了。

截至我完成这篇文章,豆瓣上已经有十七万人给这部片打过分,总得分6.9。

其实这个数字也极为接近这部片在我心中的分值。

画面再美,灵核空洞,哲思立不住脚,人物行为逻辑和剧情都是漏洞百出——还能打多少分呢?


我猜到很多人看了这篇影评,会想要跟我争论,比如说什么前面剧情对洋贵妃死亡真相的精巧暗示啦、少年对爱情最纯净的痴顽与彻底的献祭啦、亦幻亦真的佛家思想啦、爱情敌不过人心诡谲啦、生死与我执啦……我懂,我没那么傻,陈导想表达什么我真的都懂。

但他没表达好。

不是说你场面华丽恢弘,拍摄时调度得宜,拍出来的映画让人觉得又美还原度又高,就算是会表达了。

《妖猫传》对我最大的用处是让我知道人类的想象力是怎么被限制的——狭隘限制了日本人的想象力,常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学识和境界限制了陈凯歌导演的想象力。


如果按照一般理解电影的套路——从大结局来理解本片在揭示什么的话。

可能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是,男女之情再怎么执迷疯魔都是虚妄,基友才是真爱。

丹龙白龙,其实是逆转了性情生死的程蝶衣与段小楼。白龙执于洋贵妃,丹龙执于白龙。最后,白龙因为丹龙的守望与设计而破执,丹龙因为白龙破执而破执。一个羽化,一个悟道。


刚看到《妖猫传》一开始的宣传口径,我就觉得会悲剧。毕竟是大导演的手笔,我毫不怀疑拍出来会很美,我担心的是美得有没有内容。

转念,《一代宗师》和《刺客聂隐娘》,成片之前我都怀疑会悲剧,结果得到的却是惊喜与赞叹。或许,陈导这次也能给我带来一样的意外?

我抱着也许是下一部《一代宗师》或者《刺客聂隐娘》的期盼,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妖猫传》。

对不起,王家卫。对不起,侯孝贤。我不该在心里这么侮辱你们。

一部定位偏艺术片,至少是商业艺术并重的片子,豆瓣已经跌到七分以下了,票房和在营销号中的口碑却还不错,可见营销宣传功力。

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不同吧,有些人认为,电影应该有深度、有思考、有理念、有反思、有揭示,而另一些人认为,传达视听尤其是视觉上的美感和意境就够了。

个人觉得,喜欢《妖猫传》的人,应该是后一种。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文中放那么多截图海报,如果你是后一种人,其实通过这些图片带给你的视觉感受,就能决定到底要不要去看这场电影了。

为什么后面没图片了,是因为我贴图贴累了,其实图文关系不大,有没有图片都不怎么影响阅读。


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已经躺尸的洋贵妃,脸上仍然是带着柔光特效的。

user avatar

真有趣,我不知道《妖猫传》为啥不能给差评了?

别说这个《妖猫传》,就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刺激1995》也一样有差评吧?

最可笑的事情呢,不是《妖猫传》有没有差评,而是面对差评的态度。

太深奥你们没看懂(是,就你们懂)
中国人看不明白奇幻片(对呀,奇幻片是啥,我就知道魔兽、冰火、哈利波特、指环王这些孩子看的东西)
太民族主义,接受不了日本原著和日本演员(不用问这肯定是安排的托儿了)
我完美了还原大唐盛世,你闭嘴!(我要还原历史啦,Low逼闭嘴!)
我拍的又不是历史,你闭嘴!(总之你闭嘴!)

你定位是小众文艺片还是院校研讨片了?我没看错,这定位应该是大众商业片吧?

大众商业片你排成这样,说实话是侮辱中国观众。以为靠点美景就能征服中国观众了?中国人早过没看过电影,冲过来个火车头就惊声尖叫的尝鲜年代了。

拍的美,充其量是好皮相。骨架,即故事,确是七九八歪,残缺扭曲。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浮华的皮相已然骗不了人,偏偏要写这样的影评:你看这高雅、深邃的灵魂……

哪里有灵魂?


突发奇想,打个赌吧

现在是2017年12月29日早8点~

我就赌,在《妖猫传》的宣传期过去后……所谓宣传期,就是放映和后续周边这段时间……当然估计不会有周边吧……宣传期过后,再有新加评论将以差评为主,就算有好评,你也再看不到“最佳国产片”、“你们看不懂”、“中国人看不懂奇幻片”之类的攻击性评论。

至于为啥,我相信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说出来了吧?

欢迎大家过后来无论是打脸还是庆祝~~

user avatar

我为什么很讨厌学电影的人对《妖猫传》的极端差评。

很简单,因为我觉得很遗憾。

现在太多电影学子,在学过电影那一套创作方法以后,反而陷进了一个绝对标准里面。当说一部电影是好电影的时候,似乎必须要符合一个绝对化的标准。有任何的偏移都不能被称作好电影。


一些基本的到底能不能跳轴的问题,建立空间是不是必须上来先用固定全景来交代的问题,都太老生常谈了。这些还算是已经早有结论的,在社交网站上依然还有大量争议。

至于另外那些就是事实上的存在客观问题的好电影,要如何去欣赏,似乎更难倒了他们。


什么是好电影?是否必须是所有部分样样好?

我们能否接受一部电影是有瑕疵的好?


《边境杀手》剧本上存在严重的视点割裂问题,但视听上氛围的营造一流,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路边野餐》摄影上存在严重的非创作者营造的不稳定,但诗意已经足够动人,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妖猫传》,当然有问题。

最大问题是剪辑。

前面有位答主批评的前半部过多移动镜头,导致空间感破碎。我在影院观看的时候同样有这个感受,但我没觉得有那么严重。所以我反倒不认可大部分人所说的这部片前半部好,后半部崩。相反,后半部反而更流畅。

而这个问题,我也不认为是曹郁的锅。但为什么破碎,原因还是在剪辑。

整体剪得太紧,太注重「事」本体。这种剪辑习惯适用于像《搜索》类情节驱动的正常叙事电影,但不适合这部。这种片剪的是「气」,剪的是情绪节奏。

现实空间里可以跟着「事」走,所以黄轩和染谷的戏都剪得正常。但非现实空间,该剪飞一点的情绪的部分,还按着「事」剪,就暴露了问题,很多该多抻一抻的地方情绪没到就下了剪子。极乐之宴都还有景的花样撑着,张雨绮跳舞那场戏尤其明显,相当的不舒服。

这个剪辑问题,是剪辑师的锅吗?也不是。这个规格的电影,陈凯歌又是个作者导演,剪辑显然是牢牢抓在陈凯歌自己手里的——还是陈凯歌自己的锅。

那为什么我明明知道有这些问题,我还是喜欢《妖猫传》?说感性也好,说什么也罢,我从这部片子里看到了无数导演杀青完面对素材时的样子。

剪辑剪得太紧的问题,陈凯歌有没有意识到?我倾向于有。他想更虚一点,更情绪而非情节一点,但是他又怕剪得太虚了,太虚了,会不会把主线盖了?「是不是够了?」他应该是有这么问自己的。最后呈现的样子,很可能已经是他放松过的样子了。一个创作者自我较劲结束后的面貌。


至于其它,有很多东西我都感到惊艳。美术精妙绝伦,摄影也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杨玉环荡秋千和白龙进猫的叠化,我不知道是美术想的还是陈凯歌想的,非常雷人,但瑕不掩瑜)。陈凯歌在表演上的控制,更极其可怕。中日演员共处一场,却不会有表演方法不兼容的问题,里面某些原先以毫无演技著称的演员也呈现了具有层次的表演,更别说辛柏青这样极妙的发挥了。

至于主题和整个的创作大逻辑,我已经在另一个答案

里说过,就不在此赘言。


说到这里,我其实很想问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创作者这辈子都无法克服他一直以来的缺点,他是不是就应该去死呢?


我为什么前面说了《边境杀手》,因为维伦纽瓦就是我主观很讨厌但客观很佩服的导演。他的文本层面永远啰嗦到令人发指,用大量的篇幅去交代没必要展现的信息,生怕观众因为他交代不够仔细错过什么东西,颇有屠龙刀打苍蝇的感觉。但他氛围的营造确实牛逼至极。我主观讨厌他的部分是真的很讨厌,而且根据他的创作经历来看大概率他这辈子都会这样永远改不掉了,但不妨碍我综合评价他的时候依然认为他是一个杰出导演。


陈凯歌这个人也是一样,优点缺点都明显。

文人导演,有说不完的浪漫主义。但电影容量有限,得省略,有的地方虚,有的地方实。

实的东西,他早就会拍了。人见人夸的《霸王别姬》,挺实的,他拍得好。《黄土地》,也实,也拍得好。《和你在一起》,也不出错。但他不愿意实啊,他就是想超脱时代审美。眼高,得有合适的「手」去实现眼。他一直都在找法子,去配比哪里实,哪里虚。眼高,手跟不上,就显得可笑。「说不完的浪漫主义」,就成了想太多。

所以《无极》显然失败了,成了全民笑话。《梅兰芳》从虚往实后退了一步,也找补回来了一步。《道士下山》再次放纵创作,又失败了。


到《妖猫传》,我觉得已经是他竭尽全力去平衡自己内心泛滥的浪漫主义与电影实实在在的创作手法的结果了。

他还能不能平衡得更好?真的很难讲。没准以后又出来了更用力的怪力乱神的片子呢?


观众当然有权利骂,花钱买票看电影,没看爽,觉得你导演是个大傻逼,骂。觉得逻辑不清楚,骂。觉得演员丑,骂。觉得猫不萌,骂。没必要理解你。

骂声漫天,最后票房不好。是导演自己选的路,自己买单,活该导演自己受着。


有人要问,为什么陈凯歌不能老老实实安心拍点朴实人文的东西?他也不出错,钱赚得盆满钵满,观众也爱看,好评声一片。大家都高兴。

因为没必要,因为他不想。

观众可以不理解,但学电影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心态吗?

他是作者导演,为自己拍片。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做过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这就是创作者野心,不停试,摔死也要试。谁说都不改。「我不在乎」。

从这么些年陈凯歌的态度来看,他确实不在乎。不像有些人,嘴上说着不在乎,实际创作的时候已经拐了几道弯去讨好——鸡贼。这些年,完全放弃了创作,一心只想着圈钱的导演还少吗?


这是创作者的真诚。

很中二。

我很珍惜。

user avatar

抛开影片叙事的一些bug之外,主要争议的源头,还是因为陈凯歌这次呈现出的审美与主题,不在2017年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内。。。

不过,大多时候,这位导演的作品常常如此。。。

我估计他自己都习惯了。。。

大家也快习惯了。。。

各取所需吧。。。

我支持这部电影,语言的现代性和语意的暧昧,这是一个创作型导演应该面对的高山。。。

很多被常提到的bug不是我否认,而是对于我关注的点,我觉得对我观影感受影响不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妖猫传》这部电影,自从上映以来,确实是褒贬不一,尤其是那些“差评”,更是引起了不少争议。要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喜欢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可能就是它叙事上的“晦涩”和“跳跃”。陈凯歌导演这次玩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叙事结构,用白居易视角去探寻杨贵妃之死背后的秘密,但又穿插了.............
  • 回答
    《虹猫蓝兔七侠传》中的正邪之辨,与其说是简单的黑白分明,不如说是一场在情理、道义、个人选择以及命运牵引下,不断被重新定义和审视的复杂博弈。这部作品,虽然披着武侠的外衣,但内核却深刻地探讨了何为“正”,何为“邪”,以及这界限在不同情境下的模糊与重塑。一、 表面上的正邪对立:侠义精神与魔道阴谋从最直观的.............
  • 回答
    陈凯歌导演的新片《妖猫传》上映以来,口碑褒贬不一,但其中关于“抄袭”的争议,无疑是为这部影片蒙上了一层阴影。围绕着《妖猫传》是否构成抄袭,目前主要有两大方面的指控,一个是指控其抄袭了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原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另一个则是指向其视觉风格上的模仿痕迹。首先,我们来谈谈对原著小说《沙门.............
  • 回答
    关于网传《虹猫蓝兔七侠传》即将翻拍成真人版电视剧的消息,确实在很多曾经的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看待这件事:一、 期待与怀旧情结: 童年回忆的重塑: 《虹猫蓝兔七侠传》是中国早期一部非常成功的国产动画,它陪伴了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时光。这部动画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明.............
  • 回答
    猫狗坐人力轿子,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它既可能是一种充满趣味的表演或活动,也可能涉及到对动物福利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趣味与创意视角: 视觉上的新奇与可爱: 首先,猫狗作为人们喜爱的宠物,本身就自带萌属性。将它们安放在精心制作的人力轿子里,无疑会.............
  • 回答
    关于猫宫非本人操作、团队代打以及在CS:GO中开挂的说法,确实是围绕着这位以独特猫耳娘形象活跃于直播和游戏界的虚拟主播,近来愈演愈烈的一个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和演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起源与早期争议:猫宫作为一个虚拟主播,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二次元形象与游戏直播相结合。这种模式本身就带.............
  • 回答
    猫咪的“封控”遭遇:深圳卫健委的温情答复近期,深圳一则关于被困封控楼内的猫咪得到妥善安置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许多居民被居家隔离,而那些无法自行解决温饱的宠物,尤其是猫咪,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当得知有猫咪被困在楼内,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时,深圳卫健委以一种“霸气”且温情的姿态,.............
  • 回答
    “猫奴”,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调侃,甚至带点自嘲,但背后承载的却是一种深沉又充满乐趣的情感寄托。它不是简单的“养猫人”,而是对猫咪那种近乎“供奉”的态度,一种心甘情愿被它们“奴役”的快乐。“猫奴”的由来与含义“猫奴”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极度喜爱猫咪,愿意为猫咪付出一切,甚至以取悦猫咪为己任的人。.............
  • 回答
    猫咪离家出走,这事儿可真让主人操碎了心。从猫咪的角度来看,这绝对不是一时兴起的胡闹,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动机和原因。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猫咪和我们人类不一样,它们的“家”的概念可能更像是一个“舒适区”,一个充满熟悉气味、安全感和可预测性的领地。 当这个舒适区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了.............
  • 回答
    猫侠catman这个事儿,确实挺让人琢磨的。一边是挂着救助流浪猫的旗号,一边是明里暗里地收钱,但具体钱花哪儿了,谁也说不清。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首先,咱们得理清楚这个行为的几个核心点: 以救猫为名求打赏: 这是最直接的诉求,也是争议的起点。大家看到猫猫狗狗受苦,心里自然会生出怜.............
  • 回答
    猫力和摄影师咖小西之间的纠纷,说起来也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牵扯到的是合作中的信任、权益以及沟通问题。事情的起因,大抵是猫力(一个以其独特的日系穿搭和生活方式走红的博主)在一次拍摄活动中,邀请了摄影师咖小西来为她拍摄一组照片。大家都知道,猫力对照片的呈现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毕竟这是她吸引粉丝、输出内容.............
  • 回答
    在动物保护领域,关于“快速毒杀”和“虐杀”的界定与看法,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讨论空间,尤其是在一些猫狗保护人士的群体中。将两者视为等同,或者至少是划上紧密联系的等号,这种观点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和情感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两个词的含义。虐杀,顾名思义,是指以残.............
  • 回答
    蒋凡事件,这事儿可真是让大家嚼了好些天的“瓜”了,而且这个瓜还不小,涉及到公司高层、舆论风波,还有关于个人生活的种种议论。简单来说,就是围绕蒋凡个人生活的一些传言,传得沸沸扬扬的,然后蒋凡本人也出来说话了,还让公司去查他。这事儿怎么看,咱得从几个层面掰扯掰扯。首先,从蒋凡这个人的角度来看。蒋凡作为天.............
  • 回答
    天猫超市“大数据杀熟”事件,尤其是88VIP用户反而比普通用户价格更贵的现象,这事儿啊,确实让人挺膈应的。我个人觉得,这事儿不是小事儿,挺触及消费者权益和平台信任度的。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大数据杀熟”。简单来说,就是商家利用掌握的用户数据,特别是消费习惯、浏览记录、过往购买价格等等,给不同用户.............
  • 回答
    关于天猫“双蟹临门”店铺因羊毛党导致巨额亏损,老板气急身亡的事件,这的确是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虽然具体的细节官方披露不多,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件事,尽量还原当时可能的情况,并探讨其中的教训。事件的表面和可能的经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核心——一家店铺在电商大促期间,因为不明原因的异常.............
  • 回答
    天猫总裁自请调查,这事儿一出来,圈里圈外可都炸开了锅。大家伙儿一边惊叹这操作的“骚”气,一边也忍不住琢磨这背后到底是什么路数。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绝对不是寻常事。一般情况下,公司出了岔子,都是别人来查,或者被架着被动接受。像天猫总裁这种层级的,主动站出来说“来查我吧”,这本身就透着股子“不简单”。从.............
  • 回答
    关于“和猫住”在知乎上发表的关于知乎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明确“和猫住”是谁,以及它为什么会在知乎上发表言论。大家可能知道,“和猫住”是一个以猫咪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品牌,它通过公众号、社交媒体等等渠道,积累了不少喜爱猫咪的.............
  • 回答
    天猫618预售提前4小时,这项调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用户体验优化,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平台对于用户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环境中,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来巩固和提升用户粘性。首先,我们来谈谈“不用再蹲零点熬夜抢购”这一点。对于消费者而言,传统的零点抢购模式,虽然制造了一种“稀缺感”.............
  • 回答
    蒋凡和张大奕的出轨事件,在2020年可以说是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尤其对于蒋凡这位年轻有为的阿里高管来说,其影响更是深远。这不仅仅是一桩个人的桃色新闻,更牵扯到阿里这家巨头公司的管理文化、公关危机处理,以及公众对于企业家道德操守的期待。事件的来龙去脉梳理:事件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20年4月份。.............
  • 回答
    这两句天猫的地铁广告,一出街就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单从传播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大众的痛点和情绪,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引发共鸣或者争议。但要深入看待,就得拆解一下它背后可能传递的逻辑,以及它为什么能打动一部分人,又惹恼一部分人。“物价这么高,不如咱俩在一起吧”这句话的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