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总裁牛皮,一个卖假货卖仿牌卖三无产品的店,竟然可以大行其道,马爸爸肯定自己从来不在tb买衣服。
我是服装从业者,我以前是做面料批发生意的,最早是在工厂做业务经理,后来自己开公司,完美错过纺织面料风口之后,18年决定转型做服装,想法很简单,用自己的面料做成衣服,保证质量保证价格,岂不美哉。
结果被好好上了一课。
我的策略是我有无穷的面料资源,款式上自然毫不吃力,而且质量上我可以做出高出市场几个层级的面料,成本上也是吊打所有人。我觉得我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在TB上慢慢做,除了成功,还会怎么样?
现实是,我也做出了质量完美,价格优秀,款式也能被认同的衣服,但是就是卖不出去。
花5万签约一个兼职运营,开始拜师学艺,并其他渠道自学。
结果是,被彻底套路了。
但是,也终于弄懂了tb的运营机制。
简单讲,Tb的流量推荐机制就是一个头部马太效应。所有的所谓的运营,就是用假数据来欺骗tb的算法,让tb误认为你这个产品牛皮,然后给你流量,在tb惊人的流量面前,只要稍微有那么一些卖点,譬如价格便宜,譬如款式火热,譬如其他莫名其妙的原因,你这个产品就能大卖,越大卖越火流量越大,流量越大越大卖,很多个这样的循环后,就出现了所谓的爆款,月销量可以破百万。
头部之上,饕餮盛宴
头部以下,尸横遍野。
所以,tb就是一个赚快钱的地方,需要大资金快进快出。这是一个富贵险中求的地方,是一个投机的手快有手慢无的地方,是一个博一博单车变摩托的地方。
tb的服装类目,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劣币市场。而且这个劣币市场已经是定局,纵使马云想来扭转局面,也是难上加难,更遑论普通卖家。
我从事面料行业初期,那时淘宝毫无起色,马云还在折腾阿里巴巴搞b2b,普通人买衣服只能去实体店,而且价格昂贵。但是,质量不好的店一般很难生存。都是附近的人,店里试穿OK花钱买回家,洗一水掉色严重,或者缩水严重,或者起球严重立马可以一脚到店家扯皮,店家天天和顾客扯皮善后,自然以后进货就不会找质量差的批发商进货,批发商里做劣质产品的人自然不好生存,做好质量的人生意自然越来越好。这是一个良性的回馈机制。
tb改变了这一切,tb只解决了服装店租金贵衣服贵衣服的价格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质量无法回溯的问题,以及投机问题。
第一点,tb上买衣服,都靠图片,这个图片的问题极大,首先你永远也买不到模特身上的那件原版。其次,ps的全方位应用在tb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拍过婚纱照么,什么狗屎衣服通过“技术”,都是光彩耀眼。女人们一眼心动,两眼发光,三下付款
这就和实体店完全不一样了,实体店最多把灯光打的很亮,哪衣服本身,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看得中就看得中,看不中就走人,你是无法去欺骗进店的消费者的。
第二点,物流问题,实体店是现场试穿满意现场拿走不满意立马下一件。而tb需要物流配送。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普通消费者的违心妥协问题。心心念的衣服等了三天到货了,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姑且还能接受,略犹豫,还是接受了,到底不过几十百来块,退来退去好麻烦。
第三点,维权意识,实体店以前衣服都挺贵,我花了好几百买一件衣服洗水掉色缩水起球,我肯定不能忍。现在tb里面,才几十块钱,掉色也是应该的,缩水也是正常的,起球天经地义了,tb嘛,不都是这样?劣质产品维权的比例极小,而且洗水后都是不能退的,但是所有的问题一定要洗水后才能发现啊,这就是一个矛盾体了。所以,经过tb这么多年的洗礼,大众已经默认tb的东西就是临时用用的便宜货了,维权的心理已经彻底丧失。
所以,实体店广告宣传,女人不努力,就是用不完的tb货。这倒也是实话实说了。
第四点,到底还是有那么一小撮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在tb中艰难生存,买20次,竟然有1次确实买到性价比超高的产品,这些不定时的惊喜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然后常规性被坑选择性遗忘,竟然总觉得遇到高性价比的可能性还是不小,到也愿意花时间去淘 宝,反正对于普通人来说,时间最不值钱了。
第五点,投机行为。这些投机行为可不是和你过家家。作为业内人士,虽然tb店铺小,但是借助面料批发生意的业务地位,还是接触到了很多真实的内幕资源。日刷千单是头部卖家的常态,那些卖tb运营教程的人没有10万人也有8万,活跃在抖音,知乎,tb。最出名的所谓七天螺旋直接爆搜索。或者计算对手的营业额,在14天内超过他叫坑产。等等。他们称呼刷D资源为鱼池,拥有好的鱼池,就拥有了tb的流量。以某种规律,在好的鱼池里以每天递增的规律去刷,tb的计算逻辑就会觉得他们的这个产品很受欢迎,就会给他们推荐大量的,类似于他们鱼池资源的外部流量给他们,蒋总美其名曰:千人千面,哈哈哈哈哈哈,然后他们一边保持刷D,一边看真实成交量,然后进行调整,反正就是保持这个类目中略高于平均水平成交率的一种状态,他们这样就会被tb持续的认为他们是这个类目中最有价值的产品,然后,诸位,当你们打开tb搜索什么的时候,这些商家就蹦出来了。然后蒋总称之为:货找人,这些商家就是蒋总裁认为你最需要的。蒋总裁一定很佩服自己的智商。哈哈哈哈哈。
头部卖家的30%的销量是SD。我就这么说了。
tb不知道SD?特总统有曰:我们都不是小可爱。营业额几千亿了,股价上涨了,晚上可以happy了。SD是什么?我不懂。
没有什么不是SD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加大SD。
基于这五点,tb的服装类目,竟然每年以某种速度还在增长。牛皮,太牛皮了。
然后,阿里居庙堂之高的那些人们,居然觉得自己在带领我们走向共和了。
别的类目我不知道,服装类目,我负责任的讲,基层生态已经彻底改变成劣币市场。
马云也好,张勇也好,蒋凡也罢,也扭转不过来这个趋势了。
为什么服装市场已经沦为了彻底的劣币市场?
首先,tb目前还能吸引女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款式。
一目十行的扫过屏幕,谁能入眼谁不入眼,瞬间就可以决定要不要点击,这种无尽的款式选择感,是让女人们欲罢不能最大原动力。而tb的确具有这种能力。所以,tb上款式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据我所知,头部区域中大一点的店,每天上新都可以接近50款。其他小店月更新速度也不低于20款。这种款式更新速度就决定了服装打样是随机的,不可能有计划的。等于说就是设计师去面料批发市场看面料,看到什么有灵感就买几米回来打样,打完样就去拍照筛选,通过测图测款获得数据,再来决定是否对这个款式采取运营。数据好的大量sd,力推成爆款,数据一般的就基础运营,数据不好的直接下架。这个期间,卖家是不会去提前备货的。
第二,还有很多款式是来源于服装批发市场,广州白马,杭州四季青,常熟服装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这些市场批发商普遍有少量备货,但也基本上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会提前去计划式批量备货。
他们的这种操作就使得我们做面料批发的人必须要去盲目的备现货面料,鬼知道他们需要什么,都是碰运气。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需要盲目的备现货,那么,我在批量化备货的同时,这些面料的成本我该如何把握?
保品质,我成本比同行高20-30%,我将面临巨大的库存风险。那就只能随行就市随大流了。
大流又是什么?
大流是反正我都是采样,管你什么质量。反正我都能卖出去,管你什么质量。反正看上去差不多,谁便宜我找谁拿货了。
所以我们面料现货批发商的策略就是保看相不保品质。面料内在的品质色牢度缩水率抗起球成分比例甲醛含量统统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
前方是服装上的价格战,后方就是面料上的价格战。怎么可能逃得过?
自然有追求品质的服装店,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怎么样呢?
首先,他们打款采样一样也只能随大流,难不成几米样布也要高质量?那么当他们决定小批量备货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保质量的话,市场的现货是不符合要求的,用还是不用?重新要求面料批发商去定制,批发商不一定配合,因为你小批量备货,面料上的数量可能只有几十米几百米,这种数量对于我们面料批发商来说简直是和我开玩笑呢?一边玩去。就是勉强给你做,价格基本是翻倍。并且,最关键的,重新做需要很久,起步5天,慢的要个10天,你能等这么久吗?这样tb卖家就面临巨大的供应链压力。在这个劣币市场,没人支持他走高品质路线。
就算是大店运营了一个爆款出来,那个数量多,去要求面料批发商做品质总没有问题吧。可以啊,你可以要求我做到你的要求啊,没毛病,但是,我不想伺候你啊,为什么?因为你运营出爆款了,你的同行立马第一时间抄袭你,立马类似的某某同款就遍布tb了,这时,你的同行如同饿狼一般在我们批发市场找同款面料,全部是现钱,有多少要多少,急急急,快快快,手快有手慢无,你觉得我们会陪你慢工出细活玩质量?肯定不会啊亲,我加班加点偷工减料密度改稀成本降低利润最大化搞出来就能卖钱,我还和你玩质量?换了是你,你也这么干,想象一下,你的店铺每天几千销量,快递单如同印钞机,你现在跑去和你的供应商说,亲们,慢一点,质量做好一点。你肯定是这样说:可以可以,就这样,不管了,出货出货。借用特朗普的一句话:我们都不是小可爱。
所以只要是爆款,就不可能有质量保证。
所以,无解。
小批量也不能保质量,大批量更不能保质量。
要改变这个状态,就要改变整个供应链。马云都不一定玩的起来,何况普通tb店。所以为什么那些牛皮的网红店质量一样做不起来,不是他们不愿意做高质量的衣服,保证质量又不是赚不到钱,是吧,为什么还是那么劣质呢?不是他们不想,而是,生态不允许。
为什么一些特色店和品牌店可以把控质量?因为他们是计划式的开发和备货,一切都在计划中,计划就代表了可控,可控就代表了质量有保证。
所以,只要是款式上新速度快的店,不论有多大,多牛皮,哪怕牛如优衣库zara拉莎贝尔,质量也不过如此,何况区区网红店。
蒋凡不是自命不凡自视天命之子吗?有没有本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恕我直言,他解决不了。毕竟,连他挚爱的张大小姐的店的品控都是如此不堪,是他不知道还是他也无能为力?
看看张大小姐和原配在衣服上叫板的样子吧,真的没办法,刚好碰到了我的专业——蕾丝刺绣,活见鬼了,活该张大小姐倒霉。我就以我的无与伦比的专业来分析这件衣服
原配原版
张小姐仿版,tb气质深入骨髓,这是多么无奈的事。
呜呼哀哉,本来我们服装行业,仿版是有先天优势的,别人已经有模版了,你后面去跟,最低标准跟个一模一样没难度吧,在原版基础之上去升级岂不美哉?结果跟出这么个不伦不类,被人嘲笑。怪不了别人多强,只是自己太弱。
原配蒋夫人的那个刺绣花边品质非常好,是一种高密度的网布绣,绣线应该是市场上很少见的精梳全棉棉线。此处重点是:高密度,精梳棉。
怎么理解高密度?专业给你讲,就是指一英寸织物中有多少个编织单位。
看到这些网眼了吗?网眼细密就是密度高,给人感觉就是精致,有档次。
然后就是绣花针数,和密度是一个道理,针数越多越细腻,就越感觉精致高档。
为什么大家不做高密度的面料?
因为成本相差太大。
我们以多少眼来描述密度,比如高密度36眼,低密度24眼,一英寸的长度,密的我要织36下,我的理论产量就是24眼的67%。
另外,在织造的时候,高密度产品的纱线张力非常敏感,因为密度高,机械对织物的一个下拉力就会小,你可以想象机器是控制织物往下拉的速度来控制密度,机器往下扯的快,就稀,扯的慢就密。这就导致高密度产品的整个织物纱线的张力是松弛的,所以需要人为的调节纱线张力偏紧一点,那种精致感和档次感就是纱线比较紧绷营造的,松松垮垮的纱线织出来就糊了。纱线紧绷就造成机器速度不能过快,因为张力紧,速度快的话,纱线在编织的时候就容易断,所以速度上又要慢于低密度产品的50-70%,这2种因素一叠加,就导致高密度产品的产量大大低于低密度的产品。
再看原材料
精梳棉,纱线均匀细腻亲肤质感。
再看张大小姐的仿版,就是市场上随便一个摊位卖的大路货。
密度稀,针数少,牛奶丝。
密度问题我前面说了。
牛奶丝和牛奶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聚酯纤维,说人话就是涤纶。目前涤纶原材料价格大约在8000人民币一吨。42支精梳棉原材料目前大约36000人民币一吨。
再看面料,原配夫人的面料是全棉皱面料,这种面料应该是56支的顶级精梳棉织造的,那种皱纹不是高温定型做出来的,是织造的工艺形成的,这种面料想想都舒服,目测批量生产成本不低于30元/米。
再看张大小姐的面料,妥妥的涤纶花瑶皱,6元/米。
还高段位蕾丝V领,真是丢脸啊,但是别怪我们卖垃圾蕾丝给你,要怪就怪你的好郎君把市场搞成劣币市场吧,你那采购总监再强,还不是乖乖被我们坑。
说到这里真是不是一家人 不进一家门,蒋总家里正室不在乎,劣质仿品当宝贝,蒋总工作上也是把流量给了那些做垃圾的刷D高手,我们这些正经做产品的笨蛋全部嗝屁。张大小姐更厉害,什么资源都有,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流量有流量抄个衣服都抄的这么差劲,要不请我给你做产品质量总监,我保你服装行业打翻身仗。
真是天道好轮回啊,蒋总治下的tb坑死整个服装产业链,自己的爱人也逃不过被反噬。
妙,妙,妙。
强于张大小姐都要栽跟头,何况其他人。
那么就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有。
我有办法。
我在未来会逐步实施我的计划,这里要借用马云大大的一句话,tb如果不改变,我会让他改变。
我有一个全盘的痛击tb的计划,真的,我只要在合适的时机亮剑,tb不跌几个跌停板算我说大话。
我现在很渺小,蚍蜉一样,tb很强大,大树一样,但是,tb无论多大,至少在服装类目上,生态已经无可救药,他的大,是一种危山雪崩,越大崩溃起来越快。而我,极有可能就是哪一声呐喊。
所以,最后,我来切题,总裁大人,一个卖垃圾的整容货值得你抛家弃子,你是真的牛皮,谢谢你把tb服装类目整成这种状态,感谢你给我一个天赐良机。我会拼尽全力不去浪费这个机会。谢谢蒋总,谢谢。
不放店铺地址,避免麻烦,那个店铺我也没怎么管了,每天几个流量,偶尔卖一件,我无所谓了,我现在准备曲线救国,在面料我的专业领域中再上层楼,然后再来搞服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