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要求中国偿付清朝债券?

回答
关于特朗普要求中国偿付清朝债券一事,这件事初听起来确实颇为新奇,也夹杂着不少历史的烟云和现实的考量。要看懂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聊。

首先,这事儿得从历史说起。清朝末年,为了筹集战争赔款或者进行国家建设,确实发行过一些债券,这些债券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并且被一些西方国家,比如当时的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相关机构或个人持有。这些债券带有国家信用,理论上,其偿还义务是国家债务的一部分。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关于旧王朝的债务如何处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新政府会考虑继承和清偿部分或全部旧政府的合法债务,以维护国家在国际上的信誉。但历史进程是曲折的,共和国的成立也经历了诸多动荡,这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哪些债务被承认,哪些被拒绝,哪些有实际操作上的困难,都很难一概而论。

到了特朗普总统时期,他抛出这个“要求中国偿付清朝债券”的说法,从他一贯的“交易”和“美国优先”的风格来看,这更像是一种谈判策略,或者说是给中国施加压力的一个抓手。他的逻辑可能是,既然中国现在经济强大了,当年清朝欠下的债,就应该由今天的中国来承担,以此来“弥补”美国在某些方面的“损失”,或者作为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时的一个筹码。

那么,咱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这件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从法律和道义的角度看:

继承性问题: 按照国际法,一个新政权是否继承前政权的债务,并不完全是自动发生的。这需要新政权的主观意愿和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民国成立后,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并偿还了部分清朝债务,但这个过程是否完成了所有债券的清偿,又或者这些债券的持有者是否都进行了有效的主张,这都是需要具体考证的。
诉讼时效: 大部分的国家债券都有一个法定的诉讼时效。即使债券有效,如果持有者长期未进行主张,法律上也可能无法强制要求偿还了。清朝债券的历史久远,这个时效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债权人资格和分散性: 即便有未偿付的债券,找到真正的债权人也是个难题。这些债券可能已经易手多次,持有者遍布世界各地,很多个人持有者可能早已不在人世。要组织起一个有效的追债群体,并成功地向中国政府提出具体要求,其操作难度极高。
对等和互惠: 国际关系讲究对等和互惠。如果美国坚持要求中国偿还清朝旧债,那么历史上其他国家是否也有义务追溯他们过去的债务呢?这可能会打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对全球的金融和主权债务体系造成不确定性。

从政治和现实的角度看:

谈判筹码: 特朗普提出这个话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与中国的贸易战或其他政治博弈中增加一些出其不意的手段。这是一种“杀手锏”式的言论,目的是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并在谈判桌上增加压力。
国内政治考量: 在美国国内,尤其是在他的支持者群体中,这种强硬的对华姿态容易获得认同。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欠债不还”的国家,符合一些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可以用来凝聚国内共识。
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就算抛开法律时效等问题,要求中国偿付这些债券在实际操作上也是极其困难的。中国政府根本没有义务接受这种无理的要求,并且可以基于上述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就算美国想要强制执行,比如通过冻结中国在美资产的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法律和政治阻力,而且这几乎等同于宣战的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的解读和选择: 一个国家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复杂的债务问题,往往带有历史的印记和政治的选择。中国政府当然有自己的历史叙事和对这些债券的处理方式,这并非全然由外部力量说了算。

中国方面的回应和态度:

不出意外,对于特朗普的这种说法,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是拒绝。理由会非常直接且坚决:这些债券的有效性、偿还义务以及时效性都存在巨大疑问,中国没有义务承担这些所谓的“历史债务”。并且,中国可能会反击,提及美国历史上同样存在的债务问题或者其他对中国不公平的待遇,将这个问题导向一个相互指责的局面。

总结一下,特朗普要求中国偿付清朝债券,这更像是一种政治上的“喊话”和“策略”,而不是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性或法律依据的诉求。 从历史、法律、国际政治等多个维度来看,这件事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更多地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处理国际关系时的一种强硬、交易导向的思维模式,以及在美国国内制造话题、凝聚支持者的政治考量。这件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它揭示了在国际交往中,历史问题如何被政治化,以及不同国家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来争取自身利益。这种言论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中美之间在很多层面上存在的博弈和不信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国大赖账的问题,在中美建交的时候就解决了。

这个时候放这些人出来闹事,不是为了要钱的,是为了打击中国永续债信用度的...

user avatar

突然想起一个旧闻:

某岛菜菜子上台之初抄国民党家的时候,呃,抱歉,是清查国民党党产的时候,发现了这个:

没错,青岛啤酒竟然是国民党党产!

此外还发现有市值400亿台币的黄金债券,有68箱置于中国信托保管,但要等到“国家统一”后才能要求偿还!

你看川普现在要连任,把大清的事都搬出来了,这菜菜子也要连任呀,好担心她跟进呐。。。

手动狗头,保命!

user avatar

蒙古吓得睡不着觉。

user avatar

知乎现在真是越来越没专业性了。

这种状况都出现了:有人抨击知乎专业性差,自己提供的,却又是个一点都不沾边的答案来,还拿了最高赞。

作为一名老知乎er,真是看不下去了。

不多说了,还是来回答问题吧。

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解决资产要求的协议》说起,这个协议和湖广铁路债券根本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

大致是怎么一回事呢?

1979年中美建交了,但过去30年恩恩怨怨,还有很多没了结的事。其中一件事,就是双方在过去敌对时,大批中国大陆居民和公有单位的资产被美国冻结,美国公民也有很多资产被没收,现在双方关系正常化了,为了中美友好大局,就要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当时估计,中国公民被美国冻结的资产约计84万美元,美国公民被中国没收的资产,约计2亿美元,其中并无美国公民所持旧中国发行的债券款项。

这个协议,中国吃了点亏。但协议签了后,旧账了掉,外资大规模也进来了啊,所以总体是有利的。

本来到这里,这部分就说完了。不过还可以多说几句:因为一群前赴后继的诈骗犯,这个协议后续影响很大。

1979年9月9日,根据这个协议,国务院下了个命令,俗称“九九通令”(当时缺外汇啊!指不定有什么不知谁谁谁被冻结的大笔资产呢?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没有。)要求国内老百姓和公有单位抓紧申报,把这批钱从美国弄回来。传到社会上,就成了“民族资产解冻”,被当时很多人视为“飞来横财”。

这样引发了层出不穷、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各类“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这方面的诈骗案,这40年来,各类新闻报道很多,自己去查。

接下来,再来聊聊相关债券的事。

其中最重要,也最早的债券,就是湖广铁路债券。

湖广铁路债券怎么来的呢?

清朝新政之后,原来修铁路,是鼓励民间投资的,还把铁路修筑权都交给了民间。到了1911年时,清朝最高层那群没经验又年轻的满族青年大佬们决定插手,宣布不许民间办了,把各省的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

不许民间办,那钱从哪里来呢?清政府想到的是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发行债券。这里要插一句话,在当时,这种银行团都不是什么好鸟,当时中国老百姓很警惕。

结果引发了一连串大事:保路运动、辛亥革命、清政府倒台……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这个债券其实相当莫名其妙:我本来民间已经在办(因为后续中断了,现在讨论能不能办成,办得好办不好,已经毫无意义了),朝廷突然横插一杠子,偏要和洋人勾勾搭搭,中间不知道藏了什么目的。

对中国人来说,这个债是笔“恶债”。根据国际法,恶债是不用偿还的。

这个债券期限40年,到期时间是1951年。但因为“恶债”性质太明显,加上抗战已经开始,1938年国民政府就已停止付利息了,到期的1951年,当然也没有偿付本金。

后来,这批债券就流入了收藏品市场,被一些炒家收集了。

1979年中美建交后,几个美国人向美国阿拉巴马州联邦地区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诉讼,要中国政府偿还本息2.2亿美元。

被告是中国政府。

这种起诉,问题很大。国际法中,一直规定“主权豁免”,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不能当被告,这个地方法院怎么能向中国政府发传票呢?

所以,中国政府没理它。

类似的对策,可以参见菲律宾对中国提起的南海仲裁案。

没想到,这个法院居然还缺席宣判了。原告可依照判决,通过不受美国行政部门限制的美国司法部门,在美国强制执行符合条件的中国国家资产。

美国政府也急了,和中国友好,是当时的国策。怎么能用这种小事,来影响中美关系呢?

一方面,美国政府以“法庭之友”的名义,要法院不能轻举妄动。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方面就建议,中国委托资深美国律师,代表中国提出抗辩,最后的结果是:法院撤销了原先的缺席判决,裁定美国法院无管辖权。

所以说,湖广铁路债券这事,不要说早就过了期限,不要说这是恶债,光国家主权豁免的这条,就没法越过去。

这里又要多插一句,这也是湖广铁路债券案的吊诡之处:这起事件居然没输家!

因为那几个美国收藏者在起诉时,压根就没想着能要到钱,人家只是炒作一把。经过这场炒作,所有美国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债券了,价值自然大大上升……

律师也不亏,出名了。

这件事开了个很不好的头。

之后几年之内,有几十批美国收藏家,手持各种旧中国的债券,上法院把我们给告了……烦不胜烦。幸好,这种事的边际效应会递减,后来媒体也懒得给他们打免费广告,变得见怪不怪了,慢慢地,他们也就不告了。

对这些债券,特朗普的美国政府要真敢乱来的话,那大家就不讲规则,比谁家在谁家的资产多好了……

反正我们肯定不会吃亏的。

user avatar

知乎现在一点专业性都没了。

1979年 5月 11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解决资产要求的协议》

这个协议规定,中国一共赔偿8000万美元给美国,双方互相解冻资产,了结双方历史债务债权问题。

既然问题已经解决,再提这个美国就不讲道理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