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考研的太多了,211本去六非甚至七非院校的我都见过,985本只能考211的也不少见,NENU作为一个靠前的师范211借着大趋势刷一志愿摆明了就是阳谋。
至于13万,13万今年你连个略有声望的省属重点师范的关系都买不到,如果有所谓的买名额交易的话。NENU?如果有所谓的买名额交易的话,39万还差不多。
我不信。
东北师范我记得是个一本211吧
13万你觉得很多吗?货币贬值到这种程度。
别说一个一本211的研究啥名额,买卖才13万,能给我个二本吊车尾的研究生名额13万都要。
甚至13万你卖个二本的本科生都大把大把的有人要。
这种事情,不通逻辑。
这多半就是一个包生儿子的把戏。生了儿子收钱,生了女儿退钱。
中间人说:来,交13万,包你上东北师范研究生,上不了包退。反正你不吃亏!
考上了收钱,考不上退款,10个考上2个,净赚26万。
没考上的退了钱,不会说什么,反正没损失。考上的了就神了,我尼玛13万包上东北师范研究生。不信,我就是活广告啊,真牛掰。
和珅时代就玩的手段,现代社会还有人信。可悲
这事十有八九是培训班为了钱瞎忽悠的。结果没想到最后有上了培训班依然没考上的考生信以为真了,拿这事当真事在网上举报起来。恰好考研成绩出来,一大帮没考上的考生产生共情,就直接把这件事推上热点了。
首先,真要有人卖的话,13万,真不够买一个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研究生名额的。对东北师大的老师来说,为了区区13万冒这个风险,这是太小瞧东北师大这种层次的学校老师了。
其次,每年盛传的考研压分,基本上全都是子虚乌有的瞎传。我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我依然要说。你觉得自己答的不错,并不意味着真的就答的不错。考研专业课试题,尤其是人文学科的主观题,是从来都不公布标准答案的,所以很多时候真的就只是你觉得自己复习的不错,你觉得自己答的好像还挺好而已。你要证明报考院校确实压分了,打分不合理,要拿出证据来。
不仅考研复核只进行分数结算方面的复查,不再对试卷本身进行重新阅卷,任何其他的考试,包括高考,公务员考试等也都是这样的。
真有人要卖考研名额的话,也不会公然在群里公开卖,就跟卖菜似的。相反的,都是私下里,偷偷的交易,让别人抓不到证据。这种大张旗鼓的“”卖名额”“泄露真题”往往都是假的,有的就是想骗两个钱花,有的是想借着“泄题”这种噱头来吸引考生报考,让考生误以为他们真有通天的本事。
前几年某地教师招聘考试中就出现某个辅导班“泄题”的事件。知道怎么操作的吗?提前在网站上编辑好某某年某某地教师招聘试题的标题,内容随便写点,点击发布。然后等考完试,拿到真题,第一时间到网站后台把之前发布的那条信息内容更换成真题,截图发布到群里,让大家看到信息发布的时间确实是考前,误以为他们真的拿到了试题,有特殊的关系,吸引考生报考他们的辅导班。结果第二年这个辅导机构招生人数猛增。有考生举报他们泄题,然后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发现只是他们故弄玄虚,并没有真正发生泄题,就把案子转给工商局,罚了他们一顿了事。
被罚几万块钱,但却名声大振,从此生意兴隆,让同行眼热的很。外边很多人不知道内情,还以为他们真的手眼通天呢,你看人家泄题了也没抓进去,了不得,厉害。于是更传的神乎其神。
这种事情,跟当年那个说自己考研清华复试被歧视的女生一样。
都需要后续官方调查结果出来,才能真相大白。
考研复试压分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但一般都是老师或学院为了招到更符合自己要求的生源,而统一做的一件不用张嘴说,更不用拿上台面来讲的很默契的工作。
为什么一些211高校,明明一志愿报考过线的人就已经足够多了,还要等一波调剂的人报名?
这本来就是摆明了想要“更好”的生源。
至于什么是更好的生源?
老师心中互相都有高度的默契。
商量好了去压分?
这事儿啊,理论上可以做,但难度确实十分巨大。
如果说安排一个关系户,最终通过复试被录取,可行性还比较高的话,要系统性地安排这么多人,真的难度巨大。
要是真的就是为了这点钱。
那只能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